绿林网

张家旧事读后感摘抄

张家旧事读后感摘抄

《张家旧事》是一本由张允和 口述 / 叶稚珊 编撰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4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张家旧事》读后感(一):换了本新书名的旧文旧事

现今读张家故事,主要还是因为他家的故事读得多,总是担心有可拾遗之处,故见有未读之事则读之,书是新书,文多半是旧文,大多数内容都是旧识,偶也有一点新东西,但是就算八九成是旧文,读来也是有趣的,毕竟读张家故事,很多情况下都是对他们走过的旧时光心向往之,对他们展示的旧风范心向往之。

一不小心成为了传奇,但传奇背后的沧桑只有传奇中人自己心知。身为后人,我们可仰望的是历尽沧桑后仍不会无情世俗所摧毁的那些东西。

《张家旧事》读后感(二):春来犹发旧时花

封面的照片拍摄于上世纪20年代,精致的家具、考究的装饰、细致的花边,以及历经岁月之后稍许的斑驳,都令人遐思,指尖过处似乎可以触摸到那个年代的温度。侧立的镜子巧妙地映出对面的女子,她手托香腮,似乎正在思量棋局。镜中还有对弈的人柔美的背影,盘发的模样已难看清,想来定然雅致。女子面容清丽,手拿茶杯,眼睛凝视着面前的棋局,似乎成竹在胸。这一份安雅和静谧令时间都在此刻定格。此人正是张家的二小姐——允和。镜旁的女子,手里展着手帕,小心翼翼地靠近,眼中闪着一丝顽皮,许是要以手帕蒙其眼,来个出其不意。这人乃是张家的大小姐——元和。她们出自名门望族,曾祖父张树声是晚清重臣、淮军大将,历任两广总督和代理直隶总督,声名显赫。父亲张武龄是民国教育家,育有十个子女——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宁和。在苏州园林中生长的大家闺秀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蜕变,诗情画意的生活与错综复杂的命运不亚于宋氏三姐妹。

日本投降后的一九四六年,张家十姐弟曾在上海大聚会,但自此张家人就天南地北,生离死别。一九四九年之后,四姊妹中只有允和和兆和留在了大陆。寰和曾在文章中记述:“我只记得爸爸在九如巷园中教我吟过一首旧诗:‘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犹发旧时花。’依然是旧时亭台楼阁,依然是雪白的花朵,可是旧时的主人们已离散各处。这情景和爸爸教我吟的那首诗的意境完全相同。”

一个时代,就此远去。

《张家旧事》读后感(三):心存善良,方得善果

中华民国(1921~1949),张家四姐妹之一的张允和人生起点恰好赶上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剧烈动荡,内有军阀割据,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如此社会环境下,张家依旧重视教育,且张家后人能取得如此傲人成就,无疑取决于张家严谨的家风。

张家的富有程度,在当今来看,也可以将其划归为富豪阶层。开篇处即描写了大户人家的奢华:陪嫁嫁妆的丰富“外婆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置办假装,东西多得吓死人。陆府从扬州雇船装载嫁妆运到合肥,婚期前雇夫子用抬盒装摆好,吹吹打打好不热闹,涨价所在的龙门巷外十里长亭摆满了嫁妆,全程轰动。光紫光檀家具,就有好几套,不光新房里是全新的,因为张家是几进的大院子,陆家就连大堂、二堂也都陪了全套的家具。金银首饰更是不计其数,尤其是翠,因为母亲喜欢翠。嫁妆中一应俱全,扫帚、簸箕也都是成套的,每把扫帚上都挂了银链条”。就连张家大奶奶过寿当天所使用的餐具都是派人去江西景德镇定制的。家中既有父亲的书香的熏陶,也有财富支撑的童话般的生活,张家四姐妹从小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必然具备了深入骨髓的高贵。

据张家四妹的说法,她从小接收古典试的训练:十岁以前,读书时老师和祖母都不为她讲解词义,只是读和背,只把读过的字句记在心里。熟读成诵,等时候到了,意义自然浮现。这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古典文学毫无技巧,只能依靠大量的积累,才能豁然开朗。

书中最具温情的是对父亲的描写,不吸烟、不喝酒,立志于办教育以强国,和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家中藏书的丰富,这些品质对其后人影响应很是深远。

不得不感慨张家教育子女的成功,心存善良,方得善果。

《张家旧事》读后感(四):一个繁华时代的远去

18年2月5日凌晨1点多,我看完了《张家旧事》,心情是不平静的。

分多次看了好多天,几次都很入迷,沉浸其中,被允和叙述的一大家子的故事所吸引。看到开心的地方一起跟着笑,遗憾的地方跟着怅然,悲伤的地方会跟着哭……比如允和女儿小禾的不幸去世,我看着书中小平小禾兄妹俩并肩立在一起甜甜地笑着的一张照片,她还那么小,却离母亲而去,悲从中来,也感慨战事带给了人们多大的不幸与苦难。看到结尾处,五弟寰和坚持在九如巷老家房产证上写上十姐弟的名字,连工作人员都嫌麻烦。看到这儿我很感动很感动。这里是充满十姐弟生活足迹与回忆的地方,一大家子永远是一大家子,即使各在异乡,即使都已白发苍苍,也都是拆不散的分不开的温暖的一家人。

我也感慨于允和的乐观与豁达。从1909年到2002年,这一生,她也是经历了各种磨难的,解放前的战乱,她好多时候都是孤身一人撑起逃命途中的生活;解放后的各种政治斗争,全家又惨遭打击。可是书中却读不到多少抱怨与仇恨,包括丈夫周有光,五七干校回来,也只分享了那边的趣味故事。一切都显得那么云淡风轻,一笔带过,笑对生活。他们一生可谓“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即使再被生活重压也没有放弃他们热爱的事物。周有光晚年仍然专注研究语言文字,而允和则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昆曲的研习和传承上。他们的爽朗的豁达的个性,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把生活过得漂亮、有滋有味的那种劲儿(其实从书一开头,夫妇俩每天都要喝上午茶、下午茶的习惯中就看得出),让我敬佩万分。

写完这些,老蔡突然发微信说,原来凯拉·奈特莉版《傲慢与偏见》里的Bingley这么油腻!她那儿才晚上七点多,她还在看剧呢。她说你看书看到半夜!我说沉浸了,想看完。(离题了……)互道晚安后,我却觉得精神特别好,睡不着。心中有些悲伤,也不知是些什么悲伤。也恨语文水平太低,整理不出我的思绪万千……

他们的故事也许还在为世人所津津乐道,但故事的主人公们---张家十姐弟都已一个一个地相继离我们而去,直至2015年,最后一位成员四妹充和也逝去了。他们的家族,他们的时代,都已离我们远去。无论世间经历多少韶华,最终都得离去,也许我怅怅然怅怅然的,还是这些惋惜与感伤吧……

《张家旧事》读后感(五):旧时远

在回家的路上看完了这本书,窗外的旷野风景从身边倏忽而过。

从《最后的闺秀》读到这本《张家旧事》,在老人的回忆里瞥见了那个年代令人神往的一面,也窥见了那个年代风云变换的冰山一角。

书里交代张家背景的那些篇章很节制,书写祖上荣光的寥寥笔墨映衬出后来在动荡岁月里的荣辱不惊。无论是大场面还是小世面,无论是赞美还是折辱,都没什么好惊奇的。勇武立家,诗书守业,不管贴的是“世族大家”还是“显赫望族”的标签,张家人自是张家人罢了,说话行事,但凭本心。只是衣食富足,比他人看得更多一些,比他人想得更多一些,比他人做得更多一些。

看完写父母的那些篇章之后,我有一些羡慕。

“一九二一年,父亲坐在母亲的棺木旁,久久凝视着母亲年轻美丽苍白的脸,凭人怎么劝也不让盖棺盖的情景,一遍遍在我眼前出现……”

写父母情深的片段不过二三,却是画龙点睛。若不是父母琴瑟相和,张家是否还如书中所现?

“大大样样事做得周到妥帖,从不失礼。”只这一句,便将母亲的行事做派写全了。结合前文铺垫的张家背景,不须多言也知交际来往的复杂琐碎,附上那个年代讲究的各种待人接物的礼节,张夫人从二十一岁嫁来张家直到三十六岁病故,十六年间家中大小诸事要做到“从不失礼”,该耗去多少心力去维护。更不说年年生儿育女,闲暇还教奶娘识字、教儿女唱曲。

大姐元和说:“我一生做事,不知不觉多少会受这些《女儿经》的影响。”《女儿经》是母亲讲给女儿听的,有一句我记得特别深:“可言则言人不厌,一言既出胜千言。”

母亲作为张夫人,相夫教子,当家理事,这大约就是旧时出嫁女子一生的写照吧,像是一个符号,钉在岁月浮沉的老时光里。

只是我好奇的是:她作为“陆英”存在时,是怎样的光景,又有怎样的故事?

父亲为人谦逊,爱寻师访友。喜欢读书,思想开明,乐意接受新鲜事物。自己掏钱请先生、办学校,鼓励女子读书自立。

细节在此按下不提,即便复述也不能道出书中精华。

在《乐益女中》这一篇中,写父亲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认为中国女子受教育的机会极少,真正的男女平等很难实现,萌发了创办女子中学的念头”。乐益女中的校歌也是父亲写的,最后一句是“愿吾同校。益人益己。与世近大同。”

那个年代,有识之士习读诗书,服务于社会,心怀家国、民族未来。这些观念放到现在都是主旋律的口号,真正去做的寥寥无几。也或者是我见识不够,没看见。

现下想来依然是讽刺。

本书后续所述,有一部分和《最后的闺秀》内容略为相似。其中有些细节讲得十分有意思,也有从其他兄弟姐妹的回忆里道出的幼时趣事,大多还是乐观。我在车上看的时候,好几次都笑出声,惹得桌子对面的人抬头看过来,表情有些莫名地诧异。

也说世情动荡里的苦,不过寥寥数言。字句平实,一一道出那些不得不承受的难,那些纠结煎熬的心情,观者默而闻者叹,不过总归还是拨云见日,平安到老。

自矜而不娇骄,自傲而不偏隘。

能做到这一点,不过是看得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犹发旧时花。”

失去的不会再回来,而再也不会有那样的辉煌出现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