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肯辛顿旧事》读后感1000字

《肯辛顿旧事》读后感1000字

《肯辛顿旧事》是一本由[英]缪丽尔·斯帕克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肯辛顿旧事》读后感(一):幽默中带着悬疑的英国出版界故事。

故事在黑夜之中开场,她辩证着“失眠”带来的好处坏处,讲述着人生莫须有的道理。这些道理来自日常的现实和细节,但被作者说的幽默风趣,偶尔带一些诙谐,时不时哈哈一笑。

但作者借此思考人生,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活的难题,冷不丁她突然一句“人活着,哪一天不会遇到难题呢?为什么要把夜晚浪费在它们身上呢?”将我们带回了现实。

肯辛顿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起初,我以为是一部纯粹讲出版社故事的书,可在作者的描述中感受着一种别样的英国之感。她从她的住宿开始讲着,用着镜头一般的描述,将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周边邻居,以及邻居的风格,如同图鉴一般在你面前展示。

各家有各家的幸福,各家有各家的灾难,而一封匿名信,打破了这栋楼的各自安静。故事又似乎渐渐转向了,某种英式悬疑。自然肯辛顿的旧事,也就在这栋楼,这些人里展开了。

而主角霍金斯太太,总让人有许多出其不意的惊喜。她说,她身上有某种特质,能招来很多秘密。而原因是因为她的体型。霍金斯太太极其可爱。她为了抓住匿名信人,甚至买了一本笔迹学书,打算研究透测,好以此找到有利的线索。

她在出版社上班,遇见的老板、同事和作者,都被她描述的讨厌又似乎合乎情理,英式的幽默在各种对话和事件中,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起初,读来实属有些不知“所以然”,可读着读着,一些本质的内涵,渐渐散发,回味起来,总是让人哈哈一笑。

而关于作者本人,其实国内知道的人应该不多。但她的头衔却不小。作者是被誉为“1945年以来50位伟大英国作家”之一。作者出生于1918年,十二岁的时候,就已经出版过诗作。因为对于文学的热爱,最终走向了写作之路。

本书带有非常强烈的个人风格,因为书和作者相对在国内,算是“冷门”,但如果,你对“幽默”且带有一些吐槽风格的文章感兴趣,并且对于“二战”后的英国以及关于出版社的故事好奇,这本书完全可以敞开读起来。

《肯辛顿旧事》读后感(二):越荒诞,往往越偏向真实

当看到缪丽尔写道“我能免费给出这个建议,它已经包含在本书的价格里”,我忍不住会心笑了出来。而这个笑并没有停下来,伴随着故事的层层推进,缪丽尔笔下的霍金斯太太(aka南希)和米莉一起,串联起了全书的金句精华(当然主要是前者贡献更多)。

所以,至少从这点出发,这本带着典型半犀利、半正经的腔调的小说,就真的非常的英式风格了啊——缪丽尔·斯帕克的确完全不愧为腰封上所书:“1945年以来50位伟大英国作家”之一,备受格雷厄姆·格林、伊夫林·沃等作家推崇......

而本书除了上述不露声色的有趣之外,还暗藏着蜿蜒曲折的半推理,以及对那低劣的被搞毁的文学尿性的暗戳戳的吐槽;当然,被毁掉的,还有某些人的命运——它一方面来自于当事人生活的失控,一方面来自于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没来由的怨恨与偏执。

在这里我不想过多揭露故事的情节,毕竟暗带推理的小说一旦被剧透,乐趣便要被折损大半。

就简单分享一下我对书中特别有趣的精华之处——尿稿人——的感想吧。

注解里对“尿稿人”解释道:pisseur de copie,法语,指写大量蹩脚文章的作者或记者。这个定义真的集作者的天才创意和译者的天才翻译为一体啊!

身为编辑的霍金斯太太,仿佛在这位特定的“尿稿人”呕出的一堆文学材料中,看到他在小便、在流汗、在排泄,

讲真,在通识教育、义务教育大力推广的当下,各式文字在生活中的填充大概已经可以填满好几个太平洋了;也因此,文字本身的水平参差,在鸡汤、励志、类型、严肃、经典......的种种文本中高下立见地将读者自然分类......

而在某些场合中,真的不是读者不够上进,而是文字本身太“尿稿”——我自己也经常进入这种圈套,明明是很烂的文字,却不小心浸入其中,不知觉间,时间便从指缝中流逝而去。

当然,话也不能说太满,毕竟类似于以上的这种呓语式书评,一旦不入某些读者的法眼,大概也只能被视为“尿稿”一篇吧(摊手)!

总之,越荒诞,往往越偏向真实。这本小说真的在方方面面可以让人窥见人间真实。

《肯辛顿旧事》读后感(三):这不就是二战后英伦出版界的“聊斋志异”吗

清初,蒲松龄科举久试不中,转而寄情传闻故事,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多了一位文学家,以及一部相当伟大的志怪传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其中虽多狐仙鬼怪,为非作歹的却并不多,反而远比人类更可爱、更诚挚。其中的深意,正如电视剧《聊斋》主题歌中所唱的:“几分庄严,几分诙谐,几分玩笑,几分感慨,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

读苏格兰女作家缪丽尔·斯帕克所著的《肯辛顿旧事》时,想到的更多的却是《聊斋》。只不过《肯辛顿旧事》说的是二战后英伦出版界的故事,而《聊斋》说的是狐仙鬼怪;未必是真人真事,却一定有所本源。缪丽尔·斯帕克没有过多追求小说情节上的跌宕起伏,《肯辛顿旧事》中更多的则是出版界的“家长里短”,读来却不禁让人顿觉有所指称——想得多了,不妨举一反三;想得少了,仅此而已也可以。

《肯辛顿旧事》中虽然都是些“家长里短”,似乎也什么大家,但却自有如霍金斯太太这样的一股“清流”以及如“尿稿人”赫克托·巴特勒特这样的假文人、真小人。有这两位在,整个故事就串起来了,更多的故事也就接踵而至。

霍金斯太太并非本名,其实她没有结过婚——只不过大家都这样称呼她,所以“约定俗成谓之宜”,她也就成其为霍金斯太太了。霍金斯太太在一家战后幸存下来的,但却经营不善的出版社里当编辑,是房东米莉的租客。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从相貌上看,霍金斯太太足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体型庞大、肌肉发达、丰乳肥臀,两条腿又长又健硕,腹部隆起、背部宽厚”——大概因此来说,对别人即使连名义上的威胁也谈不上,所以备受别人信任,所以她知道的事情还真是不少。

而另一位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呢?就是赫克托·巴特勒特这个家伙了。这个人志大才疏、不走正路,期望走捷径来获得成功。别说,虽然他实质上是个假文学青年、如假包换的小人,却好像还挺走得开——至少他害得霍金斯太太丢了出版社的工作,虽然那出版社并不怎么样!这样的人,在哪个社会上好像都挺多的,代表了一类人。

至于其他的一些人,譬如有未婚先孕的前卫女孩,还有善良却又敏感的裁缝……二战后英伦社会的种种世间百态,于是因而得以上演。这一切的一切,愈加衬托出了霍金斯太太的可爱和可贵:她的确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经常想要会给那些遇到问题的人以一些有益的提示,对别人毫无保留……

缪丽尔·斯帕克的语言犀利而又真实,静下心来想想,颇觉有趣之余,更带来“几分玩笑,几分感慨”的熟悉之感。谁说只有“狐仙鬼怪”让人慨叹良多呢,《肯辛顿旧事》所展现的二战后英国出版界的怪诞众生相,其中又以岂不是“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呢?缪丽尔·斯帕克写起曾经所经历的往事时,果然是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肯辛顿旧事》读后感(四):英伦岛上的人间喜剧,出版界里的行业外史

肯辛顿旧事 英伦岛上的人间喜剧,出版界里的行业外史 好久没有读过这么有趣味的英国小说了。这本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出品的,英国作家缪丽尔 斯帕克,首次在国内翻译的作品《肯辛顿旧事》。甫一阅读就带来了的惊喜,一种英伦小说应有的范儿,一种久违的感觉,一种小说的本该就有的返璞归真的感觉一下子都来了。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世界的文坛上,小说写的越来越不像是小说了,各种表现手法的涌现,各种主义的流行,作者们为了探寻表达的可能,刻意的过多地追求作品的表现手法,反而失去了好多小说的正硕之本。说到这儿不禁想起了鲁迅的一段特别有趣的评论:于是各各以意为之。看见作品上多讲自己,便称之为表现主义;多讲别人,是写实主义;见女郎小腿肚作诗,是浪漫主义;见女郎小腿肚不准作诗,是古典主义;天上掉下一颗头,头上站着一头牛,爱呀,海中央的青霹雳呀……是未来主义……等等。好的小说还得是以内容为本,表现手法和形式为用,才妥当。 《 肯辛顿旧事》中可以读到一些从18世纪理查逊和菲尔丁的小说那里就带有的一种轻幽默的感觉。一直到后来的狄更斯,简 奥斯丁这两位小说巨匠,他们一起奠定的英国小说的早期繁荣局面,在他们的作品里面都能感觉到这种特有的英伦式的小说风格,他们没有过多追求小说情节上紧张跌宕起伏的程度,也没有过多关涉重大历史叙事,以及作者政治思想抱负的宏大叙事。他们大多关注的只是社会上的一隅,描写的事情也大多数是一些社会生活中的琐屑之事。正如简奥斯丁自己所说,他的小说所讲述的不过是“在两寸象牙上描绘”。英国小说有这样的叙述传统,可能和他们的地理文化环境具有分不开的关系,他们的叙事琐碎但细腻,因“事小”而“幽默、轻逸”,

读一部小说总会和别的小说来做比较,在这本《肯辛顿旧事》中,能看到许多可以与他互相印证的优秀小说的影子。小说的开头显示出作者精心设计过似的,一个孤独的失眠的女性,他的思绪浮想联翩,随性而自由的,不自觉的就让人想起布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当一个60多岁的女房东老房东,当南肯辛顿的一栋出租楼房,当出现街道每一侧都有18间是相同的房子出现时,我就知道故事的发生,就是在这栋女房东的出租楼里的租客们身上了。像极了七十二家房客,不自觉还会的冒出《功夫》中那个包租婆的形象来,当然这里的女房东米莉和包租婆并无相同之处。一场嘈嘈杂杂,繁琐细碎的故事便开始了,特别喜欢这样充满了生活意味的场景。他们足够的真实,有时候不仅想,也许正是这些琐碎才构成了一种生活上的原动力。 本书的女主角霍金斯太太,她说战时受袭时的名字叫艾格尼斯。真正的姓名叫南希。是一个其实并没有结婚的孤独的女人。在一家战后幸存下来的,但却经营不善的出版社里工作。可是她老板心烦的时候,总喜欢带着员工摸鱼聊天。并且为了筹措资金,他还涉嫌欺诈的行为。这样的工作是不长久的,可偏偏作者能够让许多人物围绕着霍金斯太太,围绕着一个不起眼的出版社铺展开来了。书中人物的纷纷渐次的登场,不仅可以使一个个人物的形象立体而丰满起来,同时一场最主要的矛盾冲突也串联你的所有的人物。有虚荣的却受人以把柄的小说作者,有未婚先孕的前卫女孩,有善良却又敏感的裁缝。书中另一个主要人物是一个志大才疏,不走正路,想靠一些欺诈的手段来获得成功“文学青年”,他有这心思和精力走哪条路不行,偏偏选择了走文学创作这条路,这难道也是一种对文学的另类的爱吗? 霍金斯太太说赫克托 巴特勒特是一个“尿稿人”,即使这位赫克托找上的一个不出名的出版社,但是确实因为他的创作,他的才情实在是难以出版,所以才使得他另辟蹊径。一连串的悲喜故事,像极了一个英伦出版界的人间喜剧,文化创作圈里的行业外史。 具体的故事不多赘述,语言丰富生动而且幽默,事件虽不宏大,作者也很认同 她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生在岛上长在岛上”。却极具领域特色。是一本不该错过的好小说。

《肯辛顿旧事》读后感(五):荒诞里的真实,毒舌中的哲理

我怎么也想不到,在这样一本开本小,篇幅短,一眼看上去就觉得会是短小精悍浓缩精华的小书中,会具备如此繁杂的信息含量、紧凑的故事情节以及辛辣毒舌的连篇金句。

但同时,它也有大段的场景描述(开篇便用了好几十页来介绍霍金斯太太的邻居和同事),絮絮叨叨的家长里短,英国人独有的高冷幽默和不能免俗的爱情故事,以至于我差一点就错过了这样一个骄傲独立、真实毒舌、丰富有趣的霍金斯太太。

这就是《肯辛顿旧事》,书中的故事情节其实说来很简单,主线是为人可靠的资深编辑霍金斯太太在被蹩脚文人赫克托反复纠缠之后,一针见血的指出他是“尿稿人”(19世纪法国某位象征主义诗人提出,为了贬斥雇佣文人是“拉”出新闻复制品的小便者,后来法国将写大量蹩脚文章的作者或记者统称为尿稿人)。这一称呼让赫克托备受打击,后来他便在霍金斯太太的生活中阴魂不散,尽管在出版行业换了三份工作,霍金斯太太总是绕不过这位“尿稿人”。

副线则是霍金斯太太公寓中的邻居们的故事,特别描写了一位波兰女裁缝旺达,她在相继收到信件、电话威胁后最终精神崩溃的悲惨结局。

这样看似毫不相关的两条线,竟在全书的末尾以最不可思议的方式交汇到了一起,构成了这本小说最为诡异、悬疑的部分。

但我在这本书中最喜欢的部分,是霍金斯太太那些半真半假、辛辣讽刺的金句哲理,无论是用在出版行业,还是生活琐事,都会让人在会心一笑之后细细思索,像是不经意间突然照亮房间的烛火,百花凋敝后隐约传来的暗香,让我忍不住想要断章取义记录在这里,单方面宣布这便是这本书中最棒的地方了!

因为拒绝帮赫克托编辑出书,霍金斯太太被赶出了出版社,失业的日子里,她每天花很长时间坐在公交车的上层穿梭于伦敦各地,她小心翼翼观察着同行的旅客,听他们关于工作、购物、家人和朋友的谈话。

看着售票员、上下车的乘客,没抢到座位的吵闹学生,结实的母亲,她觉得自己像《维莱特》里的露西·斯诺,在夏夜独自行走在布鲁塞尔欢闹的节日中,人们的脸不断涌现在她身边。

“在清醒的伦敦,没有这样狂热的庆典,但是在我周围的伦敦声音中,在人们冷淡、苍白的脸上,在人们拉长、阴沉的脸上,在人们描画过的漂亮脸蛋上,我体会到了一种抽搐和歇斯底里的窒息感。”

邻居伊泽贝尔未婚先孕,她的爸爸以“要是伊泽贝尔有个母亲就好了”向霍金斯太太求婚,霍金斯太太只是回答说:不。

“我本可以说要是她有个丈夫就好了;我本可以再补充说,我并不想在二十九岁的年纪有一个二十二岁的女儿,还成了外祖母;我本可以告诉他,我没有完全爱上他;但我只说了不。这是我给的建议:当你需要拒绝任何有争论可能的请求时,你就不应该给出理由或者陈述你的反对意见,这样做会招致反击的理由和异议。”

当艾玛劝她别再针对赫克托,告诉她“恨可以变成爱”时,她更是毫不留情地反击了回去。

“也许在欧洲大陆或者拉丁美洲是这样,但你很清楚,在英国,爱和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它们甚至不是对立的。依我看,爱最初来自内心,而恨基本是由于原则。”

每一次霍金斯太太开口或是开始说话,我便会在心里暗暗振作起来:“瞧,金句又要来了”,在忍受了大段的铺垫之后,竟然有如此惊喜的阅读体验,这确实是让我始料未及的。

我非常庆幸没有在前半段许久未见水花便轻易放弃这本书。在荒诞中体现真实,在讽刺中彰显善意,有趣是整本书的底色,这样的书真是太迷人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