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星岛崛起:新加坡的立国智慧》读后感1000字

《星岛崛起:新加坡的立国智慧》读后感1000字

《星岛崛起:新加坡的立国智慧》是一本由匡导球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星岛崛起:新加坡的立国智慧》读后感(一):值得思考,需要玩味

星岛崛起 读完两边这部书的,第一感觉说的很详尽,第二,分析的很客观~

新加坡,一个对于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国名,更有着一些亲切,像许多东南亚国家一样,新加坡不光华人在本国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种族,同时深受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许多亲近之处。

读书前,有三个对新加坡最为深刻的印象。一是对破坏环境的人实施鞭刑,皮开肉绽,血肉模糊,让人不敢罔顾法律的威严。二是环境怡人,典型的城市风光,看到的是人类城市规划的精湛和设计的巧妙。三是名副其实的发达国家,亚洲重要的经济中心,全球的贸易中转接点,区域发展制高点。读过书后,这三点印象,逐渐回归到了内在的本质,诚然,种种的表象必然是内在本质的外在体现。

为何一个国土面积只有中国北京市四分之一多的国家如何璀璨?

除了地理位置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外,更多的是新加坡发展中所遵行的政治理念的巨大动力。第一,从政治制度本身上说,新加坡是一个施行普选民主国家。人民选择的优秀的政党作为国家的管理者,执政党以为民服务的情怀管理自己的家园,更通俗一些,执政党面对选票的压力,也要努力保持自己的执政地位。第二,新加坡是一个司法独立的法治国家。施行立法、行政、司法完全独立,从根本上抑制了行政对司法的干预,制度设计上防止了外部对司法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三,施行精英治国的管理理念。完全由受过高等教育,品德高尚,又能驾驭实际管理工作的社会精英管理社会。精英治国造就了廉能政府坚实的人才基础。第五,首任国家领导者,强有力的将国家推入一个公平、民主、法治国家的不懈努力,造就了新加坡腾飞的决策基础。

《星岛崛起:新加坡的立国智慧》读后感(二):小国崛起的智慧

从一个地理环境并不优越的小岛逐渐成长为一个旅游、经济、政治等各方面都全面发展的国家,并且能够周旋于各个大国之间,保持中立却不卑不亢,拥有完善的制度并能保持高效廉洁的办公效率,几任领导更迭,却始终保持制度的一致性,这个小国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和关注。

曾经看过一期《非诚勿扰》,对里面一个来自新加坡的男嘉宾印象深刻,他说他毕业之后很顺利了加入了新加坡的公务员队伍,而主持人都这个都虚席不已,看过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为什么成为一名新加坡的公务员那么让人羡慕。读了《星岛崛起:新加坡的立国智慧》才知道,新加坡公务员的选拔制度是多么严苛。读了“廉能政府”如何铸就一章,深为新加坡的法制和选人用人制度所佩服。在新加坡虽然实行多党制,但长期以来大部分都是掌握在一个政党手中,50年来,新加坡“一党独大”却始终保持廉洁,得益于人民行动党苦心建立的一整套监督、制约、惩罚及奖励制度。《反贪污法》非常严苛,而且司法体系是独立的,任何人不能凌驾于司法之上。

说到新加坡的选人用人制度,真是值得用人公司乃至一些国家借鉴。新加坡的选才过程都是秘密进行的,需要经过多重的严格的考验,不仅是学业成绩游戏,获得过政府奖学金,而且在个人品质、交际能力等各个方面都要经历选拔,测试的不仅仅是智力水平,更有心理测试。国家政要很有可能也会参与测试,还要有长期的政治历练,也需要有处理基层事物的经历和能力……凡此种种,条件之严苛,选拔之谨慎,非一般国家所能做到和坚持的,而新加坡坚持了这么多年,任人唯贤,不仅赢得了国家的赞誉,也积累了大批优秀的人才,进一步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新加坡华人占有大多数,在那里生活的华人也都是精英人群,他们运用从中国大陆带去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滋养着一代代人,并被发扬光大。而最为重要的是,新加坡一直强调自力更生,并且50年来奠定了稳固的基石:自力之基——中央公积金;自力之要—政府作为;而更为重要的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三块基石构建了新加坡的“理想王国”。这样的国度,我想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也是心向往之。

“自助者他助”这是一句中国的老话,而在新加坡这个国家身上体现的也很明显,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是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因为他们的自立自强而逐渐提高,很多大国也不惜身价降低来这个国家问政。

《星岛崛起:新加坡的立国智慧》读后感(三):小国大智慧

落潇/文

对新加坡的了解,到目前为止,仅限于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之一,现在的移民大国。读完《星岛崛起》,才发现新加坡是一个了不起的榜样。《星岛崛起》从新加坡的建国入手,逐步展开对新加坡立国和建国智慧的描写,并时而对中国国家的现状进行对比和分析,折射亚洲经济强国的智慧之所在,看完让人无比赞叹。

先谈新加坡的立国智慧。立国,对于新加坡而言,根本就是一个敢想不敢做的事情,正如文中所述,没有腹地,没有资源,如何能够立国?这当然也是新加坡建国前期想和马来西亚合并的主要原因。然而,置之死地而后生,则完全可以应用到新加坡的立国之事。马来西亚的拒绝和不合作,让新加坡有了今天的光辉历程,正如古语所言,福祸相依。

再谈新加坡的治国智慧。治国,真的是耗尽了领导人的脑汁,因为一个没有腹地的国家,而且还是兵家必争之地,既想留住外国的军队,又不想任其参与自己的政治,非常困难。记得21世纪之初,还在读书的我,想不明白,新加坡为何允许美国驻军,当时的实施教育认为美国借助新加坡的军事基地,实施对中国的围剿,现在看来有点无稽之谈,这无非是军事弱国一种护国的无奈之举。同时,在军事威胁弱化的保障之下,如何治理公务员队伍,如何更好的实施国家的管理政策,新加坡真的是出了高招:高薪廉政。既然拿了我的高薪待遇,就得受我的政策规范。

最后畅谈新加坡留给我最大的印象---淡水工程。这个工程既影响新加坡的立国之本,也影响人类—至少是新加坡人民--的生存。我想到了上帝的公义,因为唯有公义,才能使得新加坡,一个没有淡水的国家,可以建国,并发展壮大。新加坡的聪明智慧,在淡水的产生和补给方面,发挥到淋漓尽致。一方面,通过与马来西亚的合同,从马来一下运输淡水;一方面,采用海水淡化工程,防止马来西亚的淡水威胁;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上帝赐给新加坡的丰富的降水资源,收集便是生命。合同无非是钱的问题,收集无非是人性本身的问题,而海水淡化确实是一个壮举,一个背水一战的壮举。

资源上的小国吗?不,资源的缺乏造就了人才的大国。经济上的小国吗?不,背水一战成名成为发达国家。从新加坡的点点滴滴看到,新加坡的小国大智慧。

落潇 2013-12-16晚

《星岛崛起:新加坡的立国智慧》读后感(四):中国能不能学新加坡模式?

在中国改革进程中,新加坡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物。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特意强调学习新加坡,学习他们的经济发展经验和社会治理经验。而现在,关于要不要学新加坡模式,实际上已经从过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转为了一个更广泛的范畴:要不要学习威权统治、高薪养廉、等等。

持反对意见的人自然有反对的理由:新加坡太小,中国太大。拿新加坡对比中国不太合适,你应该拿深圳来对比新加坡,从这个层面来讲,深圳要比新加坡更为成功,何必要舍近求远呢?1994年,因为仰慕所谓新加坡经验,中国决定与新加坡共同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并将园区的大多数股权,和负实际运营管理权全部交给了新加坡方面。但新加坡人很快就让中国失望了,园区年年亏损不说,建设和招商成果也始终诸多不利。亏到1999年,两国政府经过长期谈判签订了新的备忘录,从2001年起将多数股权和运营管理权转交给中方,结果从2001年当年开始,园区即扭亏为盈,发展更是一日千里,成为了全国著名的工业开发区之一。现在这个开发区的人均GDP是4万美元。——当然,这一历史还有一个水土适应的问题。

但是,我们是否真的了解新加坡模式呢?或许我们还得回到新加坡的立国之初,而《星岛崛起:新加坡的立国智慧》或许有助于我们厘清一些我们讨论不清的问题。

首先,新加坡一直存在着很强的存亡意识,看看新加坡立国之初,这是一个很悲情的故事。先是自身独立,然后李光耀希望背靠马来西亚好乘凉,结果爹不亲娘不爱,到了后来,李光耀甚至还多次说,实在不行了,还是得回去。哎,这要换到中国,这不是亡国论吗?但这种存亡意识,却注定了新加坡一直去积极适应世界的变化。反过来,我们发现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人心求稳,反而少了以前光脚的勇气,更遑论利益团体的存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也。

其次,说是威权也好,多党轮替也好,不要忘记新加坡的政府主导地位。我们常常说起高薪养廉,就会提新加坡如何如何,但高薪真的只是养廉吗?从书中,我们不难发现,李光耀的想法就是用高薪来吸引精英,实现精英治国。这和我们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有点相映成趣,我们一边在宣传着什么地方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公务员是大家的奴仆,但更多的人愿意挤进来,等挤进来又被平庸的工作钝化。如果说,新加坡是精英治国,那我们呢?

回过头来,我们说了这么多年的新加坡模式,目的还是以他山之石攻玉。但很显然,等到真的解开新加坡模式,我最大的感触还是努力适应形势的变化,因此,关键不是新加坡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多少经验,而是我们能从自身的实际找出什么规律。

《星岛崛起:新加坡的立国智慧》读后感(五):我们向新加坡学什么?

我们向新加坡学什么?

评《星岛崛起:新加坡的立国智慧》

新加坡知名于世界,不仅仅是因为它资源匮乏却经济发达,起步蹒跚但发展迅猛,更因为它有一套相对稳定成熟的治国方略,从建国开始一直延续至今。从房地产治理、服务业发展到腐败治理,新加坡这个小国家中存在的大智慧值得很多国家去学习。在《星岛崛起:新加坡的立国智慧》这本书中,作者在书的引言中提出了要向新加坡学习的原因和实际意义,并在每章节介绍新加坡在经济发展、腐败治理等专题之前,对比我国现状分析了这些方面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使得阅读起来更具有针对性。在诸多去新加坡参观、旅游的国人中,这本书比那些只买些东西回国、只会夸奖新加坡多么干净的有意义多了。

回归正题,我们向新加坡学习什么?我想其一,就是学习新加坡人民(从政府到普通民众)心中存在的危机感。新加坡立国之初,没有任何资源不说,工业、商业更处于世界末流,老大哥马来西亚抛弃了它们,日不落帝国也逐渐从中撤出。正是这种危机感促使新加坡从逆境中逆袭,不仅逐步满足了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慢慢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正是这种危机感促使新加坡在取得发展的优势之后仍不敢懈怠,不断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把这个曾经的破败之地建成了世界的岛中花园。相比较来说,我们这个国家显得还不够有危机感,在石油进口占消费量60%的今天,一些人还仍然感到我们国家“物产富饶、资源丰富”。

其二,要学习新加坡人民的兼容并包的胸怀。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在这个国家里,“民族”一词很少被提及,但就是这样一个国家能凝心聚力把国家经济搞得富有声色,把社会环境治理的井然有序,这和新加坡人民内心的那种宽容有关,也说明这个国家的人民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如今的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和优美的城市环境著称。不知道伊斯兰国家里面,那些兄弟之间不惜撕破脸皮大打出手的人们怎么想的。

其三,自然是学习新加坡政府的廉洁高效、富有远见。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李光耀先生治下的人民行动党自新加坡建国以来,就带领着新加坡人民励精图治,不断取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里面,不仅仅有新加坡政府的廉洁、高效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更有其远见卓识让新加坡在一次次的世界发展浪潮中取得先机。在中国改革30多年以后,改革进入攻坚克难阶段之时,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总结大会之机,学习一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执政理念和行动纲领,领略人民行动党自新加坡立国以来的各种表现,似乎对于我们的行动大有裨益。

2014-10-8文/乡村土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