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走出非洲读后感100字

走出非洲读后感100字

《走出非洲》是一本由[丹麦]卡伦•布里克森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3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出非洲》读后感(一):额,罕见的觉得电影更好看的小说

一次偶然的瞥见,或许这就是冥冥中的缘分,刚看完这部电影,感觉颇好,在学校的图书馆的新到图书书架上看到这本走出非洲,很多时候到图书馆都会阴差阳错跟一本书相遇,反而想看的书很多时候就是找不到或者没有,很想吐槽一下学校这个破烂的图书馆,实在是没有一种让人置身书海的感觉。

所以遇见了就要抓住机会不然错过或许真的就很少再有相遇的机会了。

或许是缺乏生活经验基础,看书真的很难想象非洲的景象,人文,而这部电影改编真的不错,而且男女主的爱情故事还是觉得电影拍得挺美好的。

《走出非洲》读后感(二):女神的非洲

如果我没读过《走出非洲》的原著,恐怕同名电影就要占据我脑子20年,幸亏被老友抱青强迫了一把,把原著读了,然后心里冒出了跟抱青一样的评语,“那部电影算个屁啊”。这种断章取义的YY已经发生在“查令十字路八十四号”原著与电影中,用无中生有的细节臆想出整部电影。而原著却是宇宙,作者Karen布里克森将自己17年的非洲农场经历徐徐展开在苍穹下,让读者望而兴叹,读完我居然隐隐有丝惭愧,仿佛我过的太平安太满足是一种罪。

如果女人一生中爱情很重要,那么这书让你觉得爱情在女人的一生中算个屁啊。如果女人的独立财务很重要,这书让你觉得钱在女人一生中算个屁啊。女神Karen Blixen在此书中完胜爱情与财富,虽然她几乎没对自己着笔墨。严重推荐,没钱没爱情的女人们去读。

这种经历包括,女子独立面对陌生世界的态度 – 一个丹麦年轻女人,只身被黝黑的肯尼亚人、叽里咕噜的各种非洲种族语言、不同部落的文明习惯包围着,同时还要指挥印度人、日本人、说不同欧洲语种的白人干完一望无际的农场上那些活儿。要算账,要交易,要应付官府,要给这些佃农看病吃药解决纠纷,要对付不同阶级政府访客……那时候她才不到30岁。全书没有一句叫苦、感叹“我的人生梦想”的话。她心中不苦,所以也没痛苦好兜售。正如她所说的“我甚至没有说过半句抱怨的话……语言的抱怨是多么的空虚无力”。书后, 一无所有的她今天坐在这个箱子上吃晚餐,明天坐在那个箱子上,心中满是17年来整个非洲留给她的馈赠,自然炫目的风光,奇葩纯良的友谊,各种生命的安然状态,她看过的吃过的经过的都是很多人一生甚至几生都不可能遇到的经历。她活成了非洲的女神或一颗星辰,被挂在非洲的天空上,已经无所谓离开还留下。

一开始我觉得书整体结构很散,待到读罢,回味目录时,我找不到比这更好的结构安排,如果一个人向你介绍她的世界,除了她眼中的风土习惯,她经历的生死事件和突发的变化,以及不同时代背景登场的各种访客之外,还有什么你脑袋里想到她没说的呢?唯一电影能够跟原著相配的,就是那首“走出非洲”的电影音乐,除此之外,电影真的有点扯淡。

作为人类我们渺小而努力,如同趴在树叶上的蚂蚁顺河而下的过程中,一边胆战心惊一边洋洋得意。Karen Blixen的人生面临着随时会翻船,而没翻时,她的性格能让她随时举起手中的酒杯。与其说淡定,不如说她真懂得生命的珍贵,不仅仅是殖民者的,也是原著民的,当别人的力气花在指指点点非洲的好坏时,她已然将自己的生命完全敞开给肯尼亚人,并邀请他们一同努建一个精彩人生了,活的如同“地母”般的女人,普天之下莫非汝土,大白话说,哪都能活成自己的家。这才是让很多人羞愧的地方。玩得起的人命运才不敢轻玩焉。这让我想起中年丧夫、晚年丧子、最好年华被关在监狱里的郑念女先生,就算打断她的手,上完厕所也要把裤子侧链拉上,尊严是她自己所定义的,所以守得不苦。

正如Karen Blixen在书的最后一节描述道“最终我已一无所有,而我自己,却是命运面前最无足轻重的东西。” 爷我玩过了,什么命运不命运,爷我不感兴趣。

(另:强烈推荐沈勤译的,知识背景准确而丰富,用词也雅,节奏也好!)

《走出非洲》读后感(三):如诗如画的哀歌——读《走出非洲》

作者:潘婷

人生如书。同样,一部好书即是一段精彩的人生。而对于作者卡伦•布里克森(1885-1962)来说,《走出非洲》是她人生近四分之一的华丽篇章。这部自传体小说把我们带到英国殖民地时期的肯尼亚,带入一个充满忧伤的哀歌风格的世外桃源,展现了一个基督教徒灵魂的纯洁之美。在这段看似平常实则奇绝的人生经历中,作者通过大部分非线性时序的叙述,在唠家常式的故事讲述中,以其真挚的仁爱情怀、素朴的自然之心和略带新闻笔触的人物素描,勾勒出彼时非洲的原始美丽风情——非洲原住民,非洲原始丛林,非洲野生动物,包括索马里(彼时还是肯尼亚一个镇)风情,绘描了肯尼亚一段史前乌托邦式的梦想家园生活。在二十世纪的头二十年里,许多欧洲殖民者都把肯尼亚看作永恒的天堂,缓慢的生活节奏,旱季和雨季的流转,自家农场附近天然的动物园,又是猎手自由施展的梦想之地。

小说分为五个部分。前两部分主要侧重于住在农场的非洲人或跟农场有生意往来的人,以及在发生意外的枪击事件后,作者对当地人正义和惩罚观念的近距离观察。第三部分“农庄访客”描写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物角色,这些人把咖啡农场当成一个安全的避风港,而第四部分“殖民者的日记”则反映在白人殖民者的非洲生活。第五部分“永别了,我的农场”开始采用了更多的线性叙述,详细讲述了农场的财务状况以及几位密友的死亡,农场最后被迫出售,作者坐上火车离去,回望熟悉的恩贡山渐渐远去。

文学的魅力来自真实,惟其如此,每个作家方展示出其独特的人生画卷。这部小说所呈现的原生态真实之美,来自于作者对失落情感的痛苦再现。卡伦•布里克森记录了这个她曾了解的非洲,在那里她经营着丈夫的咖啡农场,面积达六千多英亩。她的故事里有离群索居的精彩人生,更有与之朝夕相伴的丰富多彩的非洲大自然。她的的或明或暗的色调并非有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呈现。即便其对于非洲原始落后一面的展示,自然糅合、中性客观。比如肯尼亚人为了取暖,冬天背了个柳条筐,里面放着燃烧着的木炭,稍有不慎引起巨灾。这种客观的呈现不是反感和批判,而是夺目闪闪宝石上的普通砂粒,体现的是英国绅士般贵族的视野,一种对未知世界与异色人种好奇初识的宽阔胸襟。作者提及“非洲人差强人意的工作能力”,却不妨碍她对非洲人特好的第一印象。个人觉得,作者为表现这种原生态真实的非洲风土人情,笔触“大胆”甚或有点无所顾忌。如写到马赛部落的衰落缘于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他们是已停止了战斗的战士,他们的被剪去利爪的雄狮,他们是被阉割的民族。他们身手矫健的长矛与厚盾都已被收起……”。我喜欢这种诗意奔放的语言,也佩赏作家坦率无饰的勇气。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彼时非洲人个性的描写,原始非洲人天生不知“恐惧”,少风险、危险意识,讨厌医院而不惧怕死亡,但依然敬畏大自然,对陌生人有如野生动物般的警觉,而绝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愚莽。

在我读来,《走出非洲》与其说是小说,更像一部游记,只不过“游记”中写人的笔墨更多。作者对她在非洲的岁月充满怀念,书中写到了至少五个重要人物的死亡。纵观整部小说,处处可体味作者与朝夕相处的土著黑人“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有些人物塑造得血肉丰满,像英国好人丹尼斯、印度旁遮普人普兰辛格等。自始至终,作者热爱她在非洲认识的每一个人。在离开非洲的咖啡农场前,她为每位佃农细心周到地安排了着落,替他们一一找好了“归宿”。当地的人们包括孩子也如胶似漆地眷恋着她,她的离开在当地牧童看来“像是有人突然宣布上帝将要退位一样”。同数千欧洲殖民者一样,卡伦•布里克森并不把自己当作征服者,而是这片土地和人民的管家。看得出,作者深爱那片非洲的土地,舍不得离开那里熟悉的每一个人。但她最终为何被迫离开非洲?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她被当地人们误解为一战亲德分子,几乎所有人对她“敌视”虽不至于伤害的程度但尽量躲着她,作者觉得“无论我走到何处,脚下的土地就向下塌裂,天空中的星星也随之坠落”。但

小说取名《走出非洲》,实在是反其义而用之:作者非常强烈地希望能再次返回这片土地。“走出非洲”是多么的怅惘与无奈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