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走出非洲读后感100字

走出非洲读后感100字

《走出非洲》是一本由[丹麦] 伊萨克·迪内森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出非洲》精选点评:

●还好吧 血与泪 殖民地 伪善者

●I had a farm in Africa, at the foot of the Ngong Hills. 非洲人想跟你说的动听的话时会说:我们认为你永远不会可能忘记我们。

●前三章很美,读来被非洲的生灵所震撼。第四章过于零碎,使得第五章告别都不那么动人了,感觉作者在写作途中分了心。

●有趣,伤感,又引人深思

●2019年已读047:跟同名电影不同,小说(亦或回忆录)并未过多渲染作者的感情史,书中除了一位飞行师丹尼斯(译者称之为灵魂伴侣),反倒是仆人法拉赫的存在感极强。作者是一个野性与温柔并存的女子,非洲大陆强烈的画面感和涌动的生命力感染了她,逐猎的雄心和驰骋天空的快意驱策着她,女性的细腻视角又给小说覆上了一层淡淡的柔情,使得我们合上书,仍对非洲大陆的生灵恋念不已。

●我不得不承认作者文字优美,另一方面我暗自叫嚣着公平正义善良,想拿审判槌把一切捣烂(也不知道我有啥资格)。

●谈不上喜欢,环境的描写很吸引人,但叙事太散了。

●叙事手法别具一格。情感上静水流深。电影要画面要故事没办法要拿爱情做文章,原作的确是刻意将这方面的情感抽离。刘国枝译本文字具有教科书一般的规范,优雅,朴素不刻意。

●译文生动、优雅,只有一处语法错误。很喜欢这本书的绝大部分,但无法逃避其中一章留下的不愉快印象:土著人基托希因为偷骑主人(一个年轻的白人移民)的马,被打成重伤,又捆绑关押、致死。而作者,居然相信了“基托希本人立意求死才是造成死亡的根本原因”的理论,还把这当成土著人追求自由的美德加以歌颂…另外,离开非洲前,考虑要打死曾与自己相伴的马和狗,又是什么逻辑?

《走出非洲》读后感(一):只言片语

《走向非洲》先看的电影,看完非常触动,非常精彩的电影,电影画面与音乐都无与伦比的美,非洲大地壮丽开阔的景色,各种野兽与漂亮的动物让我这种没见过世面的人惊叹。女主凯伦和她的情人丹尼斯,都是我非常喜欢的角色,凯伦的勇敢、坚定、善良的品质很动人,丹尼斯的才情、浪漫与冒险精神想必没有女人不喜欢。里面的围炉故事会、给猴子放莫扎特、两人在敞篷式飞机上俯瞰非洲大地的情节,都非常非常的美好。丹尼斯追求自由与孤独,凯伦希望稳定的爱情与婚姻,这两种冲突的观念,引人思索。总之,是值得反复看的电影 由于电影实在精彩,便顺手买了这本书,是丹麦作家凯伦在非洲十几年的生活经历,虽然她最后因为农场经营破产回到故乡,人已经离开非洲,但她的心却一直留在非洲,非洲土地上有她曾深爱的男人、有让她感动的非洲仆人、朋友,和留恋的景色与生活

《走出非洲》读后感(二):走出非洲·一点后感

这两个月放在心尖儿上的一本书——断断续续不舍得就那么看完——成了我这段时间以来内心最大的慰藉之一。 本着带着对电影的莫大兴致而来,开始时阅读了两个篇章,发现与电影讲究叙事逻辑的结构语言有着莫大的不同,散文体的娓娓道来更加深切我心。 文中很大的笔墨描写非洲土著人——他们对于神迹的理解,对于上帝的理解,对于生活的理解,对于苦难的理解——真正高贵的人最能懂得高贵的本质。 土著人的“逆来顺受”,对死亡,对苦难,带着一种近乎身外的视角——其实更想探寻的是流淌在自己血液里的这种视角,与土著人有些某些方面的暗合,却又根本不同。当然,这是一个一直以来还不太能得到答案的课题。 凯伦和丹尼斯,原本看书评说是小说中丹尼斯的篇幅很少,然而读了之后发现这个篇幅反倒恰如其分,克制的表达丝毫不影响灵魂伴侣的地位。两人分别猎下狮子的那次情感转折,凯伦的笔调充满愉悦。 电影作了很大改编当然是事实,为了电影的叙事逻辑与高潮起伏,挖掘了此书背后更多真实或虚构的事件。电影有电影的功力,不然也不会因电影而深受感动,小说的小说的细腻,深沉又广博的情感才是更爱小说的原因。

《走出非洲》读后感(三):非洲,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

Out of Africa, 对凯伦来说,是失去了的非洲,是非洲不再。

我是看过电影后再来读原著的,可以说读完书更能走近凯伦,也更深地爱上了非洲。 电影的改编已经是经典之作,特别是那荡气回肠的配乐和梅姨那带着丹麦口音的英语的旁白,在我读全书的过程中一直在脑海中萦绕着。非洲,对我来说那么远,却又突然变得那么近,那么真实,仿佛能嗅到那片空气中泥土的味道,仿佛能感受到它的风,看到林深处突然闪现的羚羊的乌溜溜的黑眼睛,听到牛、马啃着青草的声音。原本觉得陌生的土著民族也变得那么可爱而亲切。 凯伦的非洲,也成了我的非洲。

太喜欢凯伦的笔触了,不动声色,却直入人心。 她似乎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剥离出来,语调极其冷静,仿佛在叙述别人的故事。 (突然想到地域不同造就的文学风格如此迥异:如果用温度来衡量,北欧文字果然是冷的,极简而疏离,远远地对着读者叙述;而拉美人的文字是热的,描写生动热烈到恨不得从书里跳出来贴着读者的脸 !)

凯伦从来没有描写她自己掉泪之类的情感流露,哪怕是丹尼斯的突然离世、哪怕是最后的那一日的告别。 她只是淡淡的写到:“距离之手缓缓地打磨并抚平了山的轮廓。” 如此而已,用她最后对恩贡山脉的远眺结束了全书。而读者却被深深地淹没在悲伤的情绪之中,无法自拔。

非洲,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 反正我是被击中了,泪奔。

《走出非洲》读后感(四):我读《走出非洲》

村上春树说《走出非洲》是一部必须慢慢品读的书,就像流动在非洲大地上的时间。读完整本书后,觉得这句评语和书一样让人感动和共鸣。

这是今年参加读书会书单中的最后一本书,上个月因为一些事情老是心神不宁,读到一百页的时候,看着书,却不知道读了什么,于是合上书,将其搁置一边。

这个月再次拿起书,从头开始读起,读到第五页作者笔下那些寥廓、神秘的山野时,整个人都安静了下来,仿佛自己置身于非洲的群山旷野之中,在夜色里听见野牛、羚羊、犀牛的声音,在晨雾中听见风和雨的节奏,那一刻,自己犹如听见了遥远的非洲大地的心跳声,安静有力。

一直以来,读书时更喜欢故事的排铺和紧张的节奏,而《走出非洲》这本书恰恰是读完十多页也不见故事的开头,没有想到我却深陷其中,每个夜晚躺在床上读来,忘记了时间的流动,仿佛漫步在作者的非洲庄园里,探寻非洲土著的生活和思想,感受非洲动物的节奏和快乐,还有一望无际的风,旷野里的风,云端的风,海平面上的风……

《走出非洲》看似故事性较弱,其实读来每一个篇幅中都有动人心弦的节奏,卡曼坦的成长经历,鲁鲁回娘家的独特方式,索马里女人的舞蹈风采……这些故事在整本书的布局就像是土著生活在非洲大地上一样,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如同天上的繁星,自有规律地镶嵌其中,是非洲大地心脏的一部分。

让人心动的除了非洲大地上的故事,作者和戴尼斯的爱情同样让人叹惜,频率相似节奏一致的爱情最让人感动,也最容易让人心碎。面对戴尼斯的死亡,作者没有哭泣着不知所措,而是冷静地帮戴尼实现了葬于非洲大地的遗愿。

从书中不经意的点点滴滴中,都能感受到作者的坚强和勇敢,面对咖啡园的变故,面对身患病痛的折磨,面对爱人的死亡,她都像是一个温柔的战士,勇敢地面对命运地捉弄,又不屈不挠地反抗着一切,帮助庄园里的土著安置新的家园,用自己仅有的医学知识为土著看病疗伤……

当然,书中的一些事情,也让人深思。土著,非洲大地的一部分,讽刺的是他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权利,还需要外来人的批准。想起电影《赛德克巴莱》中的一句话,何为文明?何为野蛮?自诩为文明的人却掠夺他人生活的权利,而被冠以野蛮之名的人却为灵魂的自由和野蛮的骄傲慷慨赴死,这不得不让人深思文明和野蛮的关系及悖论。

也许是一直比较欣赏独立自主的思想和做法,所以才会更加偏爱这部散文式的小说,捧在手里读来,有一种命运的共鸣,也多了一份面对人生的力量和坦然,就像电影《女大法官金斯伯格》一样让人感动,她那么瘦小,那么温柔,又那么铿锵有力。

在作者的笔端,读到了作者面对人生的态度,得到时宠辱不惊,失去时坦然接受,用心生活,用力爱,平静有力,来去自由。在人生的旅途中,做一个温柔理性且独立自主的人。

《走出非洲》读后感(五):圆月又在何方

正如书的后记所说,书名叫《走出非洲》,但在阅读过程中,作者带领我们走进了非洲大陆,走近恩贡山脉,遥望四座主峰,看羚羊和角羚奔跑,看野牛和象群在晨雾中漫步,在农庄里和不同部落的人群聊天劳作,去跳舞,去打猎,去驾驶着飞机穿过云层和河流,我想作者的肉体走出了非洲,但她的部分灵魂将会永远留在恩贡山脉的某处,和星辰日月鸟兽虫鱼一起,简单地享受未被工业文明开采挖掘的纯粹的自然的美丽。

但在作者关于非洲自然与人群的描写中,我读到了一种矛盾,非洲大草原上自然万物的美好、不同族群的人物,和来自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隐藏在文明后战争阴影的侵蚀的矛盾。这种矛盾充斥在每一个文字里,在那么多美丽动人的景色中,总是埋着不安的影子,如同文中被几次猎杀的狮子,在枪声中跃起,金色毛发舞动,饱满的肌肉运动,最终在怒吼后倒地。每每看到他们欢呼雀跃地去看死去的狮子,我心中有种难以形容的违和与难过。

关于此书赞美的话太多,我想记录几个自己最喜欢和有感触的部分。

1、[土著人对雕像往往印象深刻,而对画像却难有概念。]我想这是因为土著人和最伟大神奇的雕塑师在一起生活,所见所闻皆是最伟大的立体作品,无需平面图像的记忆,每一幅每一页都是可动的艺术。

2、斑马和角马像满天繁星般奔跑,野牛在清晨山间的云雾里吃草,透明的巨大苍穹像盛满葡萄酒的酒杯,在树影下仰望山峦和天空像在海底行走,波涛从身边流过,而你在仰望海平面。还有在作者与丹尼斯在黎明时分追赶狩猎队时,她形容非洲高原的黎明如同深海一般,扑面而来的冷空气像黑暗的深水,行进的车像呆滞的电鱼,任生物在身边游走,而当天亮日出时,海底升向海面,再次在空气中浮出水面。这些描写将非洲的自然之美与天地,与大海相连,能够体会到那种纯粹原始的氛围,天地万物皆为一体的感受,大概只有身处当下,远离现代文明才能真的领会到。

3、关于羚羊露露,最喜欢的片段之一,让我想起小王子与狐狸关于驯服的对话。但此处被驯服的不是露露,而是作者,是人类,被羚羊女王驯服,在非洲的新月下想着它跳跃过水面的蓝色影子,是上天的恩赐才允许露露和人类交往,并判给她若近若离,不知何时才能再次被临幸看望的恩宠和期盼。

4、运往汉堡的长颈鹿。我想作者关于长颈鹿的这一篇文字,也是暗含了对于非洲文明被西方殖民后被迫改变的一种指责和悲伤吧。【在未来的漫长岁月里,长颈鹿是否偶尔会梦见自己失落的家园?那青菜、金合欢树、河流、水洼以及蓝色的山脉,如今都在何方,已往何处?】【到了晚上,圆月又在何方?】

5、丹尼斯之死。作者的灵魂伴侣丹尼斯,和她一起飞翔过恩贡山脉的人,死在了恩贡山上,将自己的肉体和灵魂一起留在了他爱的这片土地上,如同当时和作者躺在草地上吃着橘子,他说愿意长眠于此。他做到了,尽管那是一场惨烈的飞行意外,在农庄即将被卖掉,人们即将离开时。我想他在和作者告别时朗诵的那首灰雁,就是他故事的结局。虽然惨烈,却也是浪漫的结束,当他灵柩被放入墓穴的那一刻,群山肃立,安静地从容地接纳了那位爱着他们的欧洲男人,在恩贡山的方尖碑上,刻下他生命划过的轨迹。

以上是我或喜欢或非常有感触的部分片段。我想或许有一天我也可以走入非洲,看一看作者笔下的高原,看看那蓝色的山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