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的读后感大全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的读后感大全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是一本由赵林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3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读后感(一):是一本了解基督教历史的入门好书

本书可读性非常强。一本把基督教的历史与整个欧洲发展历史完美地串联起来,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基督教与希腊和希伯来文化的渊源,以及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和中世纪时期的盛衰较量,在到近代以来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实现的自我转型。

故事脉络很清晰,读完后对基督教的发展历史有了全面的了解。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读后感(二):精神仇视足以灭绝人性

基于利益的冲突和矛盾不足为惧,因为它有不损利益的底线,但基于精神的冲突和矛盾结果只有更坏没有最坏,因为它不顾一切而且毫无底线。表面上希特勒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是因为他的法西斯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但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宗教信仰冲突。希特勒是基督徒,而且很不幸是最狭隘的天主教徒。基督教产生于古犹太教义,由彼得和保罗越出犹太人往西传播,直至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西罗马的基督教成为天主教,东罗马称为东正教。在宗教的宽容性上天主教几乎为零,比如文艺复兴产生的伏笔——烧毁了古希腊所有的文明成果,又比如以圣战为名义的五次十字军东征。在天主教徒的信仰里上帝的选民只能是天主教徒,其他都是上帝的弃民,天主教徒有义务为上帝清除弃民,而清除的最佳方式不是让他们改教而是灭绝。这是宗教的根源性冲突,另一点就是宗教报复,因为耶稣是被犹太贵族出卖而被罗马人钉死的,因此天主教对犹太人的迫害就从未间断过。犹太人自古就是多灾多难的民族,掩藏在他们团结一心建立自我家园下的动机是对迫害者的报复,只是由于能力始终无法实现,所以古兰经里的圣战在现实的犹太人那里基本没发生过,但这并不能说明骨子里没有仇视。没有希特勒也会有另一个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读后感(三):进入西方文化的第二把钥匙

这本书是根据赵林老师的课程编译的,所以语言是非常轻松好读的。结构安排也是遵从了历史的脉络来展开的,读到某些地方的时候,突然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在读这本书前,最近看了西方简史和基督教简史,恍恍惚惚的看到西方的历史进程是如何发展的,但是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明显的感觉到这两条线似乎融合在一起了,仿佛看见了欧洲是如何在风起云涌的年代里,为了政治和利益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东西,亲手缔结了如今这样一个欧洲世界。似乎看到了西方历史的脊柱是如何蜿蜒伸展的。

虽然西方世界与东方世界有着非常大的差异,但是归根结底的动力却是想通的。基督教也好,儒家思想也好,都与一个邦国、一个民族的,或者说人类的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人类为了在自然立身,不停的寻找为自己正名的名义。割据势力强了,集权者的势力便会亏缺,而这个集权者在中国是万人之上的皇帝,而在西方社会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上帝。中国的百姓期待明君明官,西方的百姓寄希望于遥远的上帝,坚信上帝会他们造一个流着蜜和奶的上帝之国。

最强大的民族国家,谁想到他们千年以前也是被另一个伟大的文明视为未开化的蛮夷呢。人类的运数从来也逃不脱自然的规律,盈极则亏,否极泰来。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读后感(四):从基督教的视角梳理西方文化

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马克思这样评价马丁路德

主日的下午,风雨交加,读《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这是赵林老师在武大的课程录音文稿,阅读时就像在武大的课堂上听讲。知识的跨度横跨西方的古代、中世纪和近代。因为赵老师是无神论者,所以描述大多很平静。就像中国人观看世界杯。但这也无法掩盖许多精彩的知识点。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广泛传播。随着东罗马和西罗马的分裂,西罗马被蛮族征服,基督教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天主教继续发展,在马丁路德发动宗教革命时,分出新教。这个变革的深层次原因是德国敬虔的国民与罗马教庭无休止地征税的矛盾,引发了欧洲北部的宗教变革。新教发展为路德宗和加尔文宗。还有一个英国圣公会,除了主教之外,其它方面都和天主教高度相似。新教和天主教的拉锯,引发了北方各国的政治动荡,进而开启了西方近代史。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读后感(五):阿利路亚

【2017#5】20170216

读之前对基督教几乎没有了解,带了一堆问题去读了这本书,如人们怎么会相信上帝的存在?耶稣真的死而复生了吗?…读完之后依旧没有找到答案反而更多了,呵,

不过开始对基督教有了一种敬仰,有些事情真的感觉是神的力量你没有办法有唯物主义去解释:

日耳曼族因为西域匈奴入侵而浇灭了西罗马帝国;

在尼西亚大会上阿利乌派被指为“异端”被驱赶到日耳曼,阿利乌派在日耳曼的传教,使西罗马推翻之后野蛮的日耳曼人却已经完成了信仰教化;

亨利八世因为一桩离婚案而引起了宗教改革这一次都是巧合,却又是人类史上进步的大伏笔!

也真是因为她是信仰,他需要纯粹,需要有内而外,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犹太人的狂妄自大迫害耶稣而受到了几千年的边沛流离的生活;

因为对私欲和腐败导致了中世纪的西方的落后;

16-17世纪因为缺乏宽容精神发生了很多宗教间的矛盾;

赵林教师像个老师在你耳边谆谆教导讲着故事,行文习惯是先来一遍西方史,在历史的基础上来讲从希腊、罗马、中世纪、到近代欧洲的基督教发生变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很好!行文难免啰嗦了点,但对于入门我觉得刚刚好,反复提及的几个时间段让我牢牢的记住了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公元前753建立罗马城、公元5世纪西罗马摧毁强大的文明摧毁、直至公元8世纪末叶漫长的黑暗时代、公元9世纪查理大帝扶持文化事业、公元13世纪大学成了第三支独立势力、公元15-16世纪发生了终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公元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这仿佛是一部长达2000多年的电影,有辉煌有堕落有血泪有胜利,一晃而过却历历在目!对基督教心生敬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