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白昼之子读后感100字

白昼之子读后感100字

《白昼之子》是一本由吴重庆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14-6-1,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昼之子》读后感(一):书名很有特色,封面设计也很好

书名很有特色,封面设计也很好,很吸引人,不到300页的32开小书,拿到手里,感觉很不错,很喜欢。本书是作者对自己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心路历程的一次梳理——研习中国古代哲学的耽乐,遭遇流俗文化的偏激,创办刊物的磨砺,身处异国的旷逸,农村田野调查的贴地……很有时代色彩,故事性很强,哲理性很强。

《白昼之子》读后感(二):来自美国的春的气味

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作者讲述在美国学圣经的经历。耶和华见证人,这个中国人未必听说过的名字,却是代表着基督徒精神的一群热心传道者,而作为一个去海外求学的知识分子,竟然被他们的乐观积极的气质所感染,以至回国后还能写出这么感人的回忆。也许,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我们该找一找自己的心灵归宿了。很好奇的是,作者现在还有没有继续这样的心灵之旅。

《白昼之子》读后感(三):一位儒道气质的自由社会主义者

作为粗略研习三年的思想史研修者,总是会带上一副“主义”的眼镜去审视每位学者思想的“元处”。有时候想想,这也许是我思想史入门的标志了吧(笑)。我本想以四个标题描述重庆老师思想的“元组成”,但做一番认真的思想梳理和写作是费时费力的,所以先谈谈简略想法,以后如果有时间有机会再有新想法再继续拓展。

《白昼之子》是吴重庆老师的随笔杂谈,虽是如此但也是重庆老师自己对心路历程的梳理。在后记中他谈到

取名《白昼之子》则是

白昼与黑夜又如人性善与恶,基督教的现世隐喻又如儒道春秋时代“人为”与“自然”之争。现世世界看似美好却充满着剥削、压迫和奴役的暗流,选择相信什么是对一个知识分子最大的拷问,对此重庆老师给出的态度是“热心冷眼入世”——这是从重庆老师信念上靠近人性善论的结果,也是他身上有一股自带的、并非全靠研习中国古代哲学带来的儒学气质。我想,这也同他从莆仙地区成长的经历密切相关,也就是他所言的边缘或者说界外。边缘或者界外不如中心地带,自然资源匮乏,结成社群共同对抗风险会成为一种思维惯习,代代相承就成为一种地方文化,最终凝结在最底层的个人朴素的价值观上,即一种诉诸直觉主义的社群主义倾向。

“热心冷眼入世”是一种矛盾共存的态度。热心本质上是处事乐观,但冷眼又想确保判断上的理性。入世则是一种态度,不论现世是白昼还是黑夜,不论人性是天使还是恶魔,选择相信成为白昼之子,哪怕是幽暗的黑夜也有其静谧与柔软。信奉人性天使可以主宰恶魔,则是对自由主义对抗人性恶构建的世界说不。不去考验人性,不去解构人性,反而从资本力量的批判出发,用对抗资本力量来保护人性在拮据条件下的脆弱,而这也是重庆老师笔锋每每转向资本、商业洪流并保护社会、保护弱者的原因所在。他本质上是一名社会主义者。当然,重庆老师从来都不认为商业或者说经济不该存在,只不过他认为经济应当服务于社会,不能脱离社会悬浮其上并宰制社会,这在他其后的农村田野研究中体现尤甚。 对资本的批判是那一代学人必经的历程。六十年代生人,成长的孩童-少年时期又刚好目睹人性的激情狂飙,将近而立之年又遇世界格局的裂变,自由主义伴随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随风潜入。媒体的发达,社会阅历的增加,田野调查的“全国化”进行,又让他对现实与理想有了更多的思考,可以说这是一种时运交错下的自由主义影响。

他在批评现实、提出点子之时会让人感觉有犹豫,甚至有分裂,从他的所有文章出发很难判断其倾向究竟是左是右,这与重庆老师同一个师门的剑涛老师完全不同。任老师历来文风毒辣,行文绵长,甚至颇有春秋笔法和一些四川汉子的痞气在。而重庆老师时而左时而右,时而批判资本时而脚踏权力,纵使《岭南文化时报》被迫停刊,用“漆黑中燃烧着的火柴”作为最后一版的封面,也不愿意接受境外媒体的采访,“我们不愿意参与‘炒作’,也不愿意被他人‘炒作’。”“《时报》不在了,天也不会塌下来。而我们的生活,仍然继续。”纵使批判文化庸俗化也要分析民主和建构善意的公民社会、呼唤社会组织的诞生。右时颇有自由主义和道家风骨,左时杂糅着左派信仰和儒家气质。 什么才是重庆老师时左时右的原因呢?还是那个“入世”态度——他是一位具有强烈现实关怀的社会主义学者,因此他呼唤社会科学本体化,也因此他在《开放时代》对调和左右和多元社会的强调。他不是为主义而主义,而是以现实问题为核心,哪怕现实世界再悲观,资本和权力太诱惑,冷眼处理问题是他入世的热心选择,是他对自己学者和知识分子职责的恪守。

在北京读硕的三年时间里,见了大大小小的学者,觥筹交错间也明白了一些所谓生存之道和圈子文化。在比较和借鉴中,跨越二轮本命年的际遇间,更是让自己思索对自己的认识,对他人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按照重庆老师理解的“三十而立”,那就是行将三十的“立责任、立规矩”。什么是这个时代学者该有的风骨,什么是这个变局年代该有的研究,怎么让自我不断反思不断热心,如何避免卷入无意义的意识形态权力化、资本化困局,成为我一直待思考的问题。不知道是不是我书读的少的缘故,看完此书我总觉得有一种不该有的时代的差距感,这是不是也是这个时代的遗憾?

2023年4月11日沙尘暴之夜,于蓟门烟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