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新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

新乡土中国读后感1000字

《新乡土中国》是一本由贺雪峰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47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乡土中国》读后感(一):读书与观察

读完黄宗智,四星改三星了。

安心阅读 踏实调研 成为一个合格的农经研究者。 自勉。 正如书名所言,全书都很乡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文字都是有乡土根基的,他在农村的调研使得整本书没有“悬置”感,很接地气。 在学校里待久了,总容易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这本书重新启发了我了解现实,从现实中提炼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新乡土中国》读后感(二):老书新看

政府经常犯官僚主义的毛病,自上而下制定一些严重脱离社会基础的制度。这些制度有时候不仅不能带来社会秩序,而且因为破坏了社会内在资源的基础,而将社会自身的秩序也破坏掉了。

偶然看到第十一章节-治理制度与资源。抛开本书的农村背景不谈,可笑的是2002年成书的新乡土中国,距今20年,没有一丝改变。

《新乡土中国》读后感(三):中国主体性社会科学理论

贺雪峰先生的这本书写的很有深度,主要是观察问题的方法很值得学习。首先,作者试图构建中国农村类型的体系,力求在观察出中国农村的地域差异的前提下,将中国农村进行分类,这种努力很钦佩;二是作者呼吁本土化研究,理论需从实践出发,理论需要迁就实际情况,主张立足中国农村实际情况进行研究,这也是社会科学本土化的目的,否则只是继承西方社会科学的殖民化;三是作者说明了同一项制度在不同的农村实施会出现相反的效果,不同的农村内部结构差异很大,而且各方面的差异(诸如资源、观念、团结程度、民主意识)也很大;最后,作者提出的“代际分工的半工半耕”很有参考价值,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可以多读几遍

《新乡土中国》读后感(四):必须保卫乡村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研究的富矿,广阔的田野有太多的理论资源可供提取,这无疑也需要坚实深厚的学术素养与扎根乡野的实践精神。以贺雪峰为首的“华中乡土派”,主张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实践“田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直白的文风” ,可谓切中农村研究的肯綮。

我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三农”问题也一直是国家建设重中之重的命题。农村作为整个国家的稳定器与蓄水池,其重大作用不言而喻,不少有志之士很早就提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如费孝通的“乡村重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然而正如农村问题研究专家李昌平那句振聋发聩的呼吁——“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揭橥了一个残酷异常的事实:农民在轰轰烈烈的现代化大潮下,沦为了“被侮辱与被伤害的人们”。城乡差距的鸿沟愈来愈大,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民向上流动十分艰难。当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实现经济腾飞时,农民却无意中充当了那个“代价”。

基于广泛的田野调查,贺雪峰教授在这本书中指出了农村中的诸多问题,如乡土秩序、村庄格局、乡村治理等。根据我在农村的生活经验,一个不可回避的艰难现实是:自从新千禧年后,踏着中国加入WTO的时代节拍,大量农民远走他乡,如潮涌般奔赴城市打工赚钱。农村形成了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农半工的家庭结构,青壮年群体进城务农,留下老人群体在家务农,当然也留下了人间悲剧性质的留守儿童问题。

市场化刷新着国人的传统观念,金钱与效率在城乡之间迅猛地生根发芽。物质追求席卷了农村大地,也肢解着熟人社会的秩序与伦理。村庄秩序逐渐解体,地方共识日渐撕裂,农村开始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由同质性转向异质性。在乡村已然不乡村的现状下,只有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完成了从农村到城镇的华丽转身,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村落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介于城市与乡村的中间状态,人际交往也转为了介于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之间的半熟人(陌生人)社会,正如学者吴重庆所定义的“无主体熟人社会”。而在传统的宗族、血缘、地缘关系逐渐瘫痪崩解的同时,利益共同体尚未稳定牢固,契约精神也未深入人心,农村如何实现嬗变,不仅是一个微观上的规则设计问题,也需要宏观上的制度建构。

具体到《新乡土中国》这本书,贺雪峰老师注重实践调研,常年扎根基层,在“呼啸着走向田野”中发现真问题,提出新思考。但这本书的缺点与优点同样明显,首先在文字功底上火候不够,叙述琐碎,内容冗杂,而在修订文章中则精炼流畅许多,也可见作者的学术进步;其次是文章有广度无深度,有问题意识无理论建构。具体而言,文章基本上只是提出了“是什么”与“为什么”,却对“怎么办”缺乏深入阐述,没有提出作者自身的解决方案,或者解决方案只是语焉不详,一笔带过,并无具体操作路径。

在城乡分野的沟壑仍在继续扩大的严峻形势下,乡村建设与农民权益保护需要持续的重视与推进,“必须保卫乡村”是不得不面对的选择。我们也可喜地看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当下,工业正在反哺农业,城市正在反哺乡村,尤其是近些年广泛开展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全面脱贫攻坚,农村开始焕发出崭新的面貌。而这一切,也在深刻形塑着整个国家的面貌。

《新乡土中国》读后感(五):呼啸着走向田野

读贺雪峰《新乡土中国》。

所谓“新”,是与费老的名著《乡土中国》相对应。为什么新?作者自述,是因为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在三个层面发生巨变:

一是取消农业税,国家与农民关系发生巨变;

二是革命运动和市场经济双重冲击,农村内生秩序和社会基础结构快速解体,形成农村基础结构之变;

三是传宗接代观念开始丧失,农民意义世界和人生价值基础巨变,导致农民价值之变。这“三变”几乎都是千年未有之变,所以称之为新“乡土中国”。

读这本书很感慨。

我个人出生在农村,然后出门读书,工作从农村到小镇,再到县城,始终没有脱离农村。耳濡目染中,也不断看到农村发生巨变,人口不断外流,宗族观念逐渐消失,传统习俗流于表面,村民之间逐步原子化。因此,自认为身处其中,但看完这本书,又觉得对农村十分陌生。回想农村生活,又的确如此书所言,很多新一代农村年轻人已经不懂农活,对传统习俗不再敬畏,对传统价值嗤之以鼻,普遍在农村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

综合而言,本书印象比较深刻的观点如下:

1)农村已进入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熟人社会(还会持续数十年)。但是,过去由生产队转化而来的村民小组仍旧算是熟人社会。

2)农村的乡村认同感和关联度大大降低,人们缺乏对乡村的归属感和建设乡村的积极性。村民缺乏足够组织力,人际关系开始理性化,大家开始计算机会成本。农民福利的生活水平乐趣降低(移动手机的普及,娱乐生活从麻将逐步转移到电子产品)。

3)传统道德规范体系已基本瓦解,对内部人的舆论和道德约束基本丧失,从村民对红白喜事和农村养老的变迁可以看出,人们越来越不关注传统。

4)值得关注的是恶人治村还是好人治村。取消农业税之前,为收取费用,乡县政府会选恶人担任村干部,而又为了调动村干部积极性,默认村干部收取不法获得。村民不相信好人,认为好人做不成事,恶人虽然会谋取私利,但能为村集体做成事,所以反而很多村民会选择恶人当选。

5)村庄精英权力会逐渐固化,即使村民自治,农村权利也和普通村民没有了关系,村民自治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在进行过程中,并没有成为村民的当家人。

6)即使不断完善各种制度,随着乡村资源的建设和村庄精英固化以及一些其他原因,人们越来越不关心村庄事物,而随着废除农业税之后,人们和村干部的联系越来越少,人们对村庄发展更不敢兴趣。

7)在宗族性强或有小亲戚家族的农村(非原子村庄),是容易将村民组织起来进行上访等保护农民权益的活动,而原子村庄则不然。

本书作者贺雪峰是知名的社会学家,常年研究农村问题,始终强调“呼啸着走向田野”,发现真问题,提出新思考。

但这本书个人认为也有不少缺点,一是才华撑不起野心,书名直接对标费正清,但名字之下其实难副。二是观点撑不起系统,内容琐碎,冗杂,有不少发现,但是缺少洞见。二是现象撑不起深度,有广度无深度,有问题无建构,看到了现象,提出了问题,但没有解决方案,或者解决方案语焉不详,并无操作路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