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半农半X的生活》经典读后感有感

《半农半X的生活》经典读后感有感

《半农半X的生活》是一本由[日]盐见直纪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9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半农半X的生活》读后感(一):好书,值得推荐

在 做 上 海 一 个 村 庄 新 模 式 探 讨 项 目 时 同 事 推 荐 的 一 本 书 , 个 人 看 书 先 细 查 目 录 , 看 了 一 半 的 目 录 我 就 决 定 去 买 一 本 , 同 事 说 借 我 看 , 我 觉 得 好 书 还 是 买 来 看 更 有 味 道 。 希 望 我 们 这 个 项 目 能 研 究 出 一 个 “ 以 兴 趣 为 生 的 社 会 ” 。

《半农半X的生活》读后感(二):是一种当代需要但却缺乏的价值观

20世纪是个不断做加法的年代,但给社会及个人凭添了多余的赘肉,导致社会文明病的产生。

如今,社会应走向如何做好减法,不应只追求规模优势,更应追求精巧魅力,从苦求没有的东西,到发现既有的东西。

半农半X的生活,述说的并不是田园梦想,而是一种生活哲学。农,不是说要去种田,代表了自然与感受能力,了解培育生命的感觉,观察生命的循环,瞥见动植物和昆虫的枯萎、死亡所呈现的生死两界,感受事物带来的感动,将昙花一现的人生跟亘古的自然相比较,受自然之美而感动,是人类最珍贵的感觉,也是感性的源泉。

这样,人类才会有敬畏感,懂得尊重和珍惜。

《半农半X的生活》读后感(三):人生的一种面目

在自助图书馆偶遇的书,非常喜欢,准备买一本反复看,因为书里所说的人生,也是我所向往,甚至在未来有可能践行,因为书中所说的理念,也是我所认同,即使生活在城市之中,有些事情我也在做。

相比《种花种树种春风》,这本书的可读性更强,可能是因为美国人和日本人的写作风格毕竟有异,而我更加喜欢后者。半农半X的生活,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难,自然,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渴望,它只是做为多样化人生的一种面目。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原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而如果站在自然和后代的角度,也许半农半X会更受欢迎,毕竟,这是可持续的、环保的。

书其实是很浅淡的风格,一如《虫师》,我在读书的时候,常会想到虫师里的画面,毕竟,那也是一脉相承的。然而其中所述的道理,既朴素又深远,如果我们不过是这个星球上的过客,有什么理由恣意破坏?留给后代子孙的,难道是一个遍布疮痍的地方吗?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书也非常美,虽然,要达到那样的生活,也需要承受艰苦的耕作和手工,但,这本身也是幸福的吧?

类似的书,我还喜欢《旷野的声音》和《瓦尔登湖》,它们有同也有异,但都给予我启迪,也开启想像。之所以想要拥有一本,是因为,读一遍是不够的,还不能好好领会,放在手中,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加深领悟,我对《旷野的声音》和《瓦尔登湖》也是如此。

《半农半X的生活》读后感(四):伪农傻×

“半农半叉”,我是这么念标题的,着实是不知道标题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那个“X”念错了,不念“叉”,而是未知数代表“x”的意思,代表尚未发现的“未知才能”。“半农半x”的理念来自作家兼翻译家星川淳「半农半著」——一边务农一边著书。作者将农保留,将“著”发散,是为“x”。

“x”到底是什么?用作者的自己的话来讲,便是“未知的才能”,什么是“未知的才能”?这代表“x”的先是“才能”然后才是“未知的”。否则,“半农”便无法维持,自然,更是难以凭一己之力亲近。社会发展就是这样,通过经济,逐步把必需品——阳光、空气、水变成奢侈品,务农,在城镇化的背后,自然也难逃此运,如是情景下的“半农”,岂是唾手可得之物?作者觉得在农村交通不便,自家便有三个车,这在一个普通中国农民家现实否?不问车,先问农村道路是否家家通了?

当然,作者的“x”理念本来是很好的,即顺应天道,顺应自然,发挥特长与优势,遵从自己的喜好,最后,达到效用的最大值……这个效用最大值,就包括供养“半农”、亲近自然、维持基本生活的必需品。当然,日本的“基本生活”与中国的基本生活,在书中的描述下,怕是没有可比性。在有效用的前提下,可以著书、可以做手工艺、可以做社区服务、可以做翻译……达到“半农半著”、“半农半画”、“半农半医”……更是难免生出解决就业问题的意义,诚然观点不错,但只能说,对“先就业再择业”的启发意义,就像老子的无为,因为看起来像是出世,便难以服务于有入世精神的人了。

于是,这便是一本写给在世的人看的书,并循以天道、自然诱之。而对原本就不在世的那部分农民,就没有意义了,我们的“三农问题”、我们的“谷贱伤农”问题,我们的“农民的尊严”问题,继而是我们的“农民工”、“农二代”……真的给了那些勤劳、简朴但又“落后、愚昧”的农民最基本的尊重吗?书中的“半农”显然是与这一切绝缘的。

“米勒的《晚祷》之所以轰动,就是他画出了晚祷中农夫、农妇作为人的尊严,让当时的‘上流社会’吓了一大跳,突然发现这些宛如牲畜的农奴竟然有了灵魂。”

抛开这一切,“半农”,便只是“伪农”。

曾有人撰文《天道酬痴》,大意是“痴”比“勤”更上一层,而本书的半X,说的就是那个如“痴”般的“傻×”劲,同样循以天道。

只是,因为我是个农民,故我所理解的农民自然不同于陶渊明,没有谁对谁错,谁对生活的理解更接近本质,这是人的局限。同样的,作者所理解的“半农”虽不是一个农民所理解的农民的本质,而被称为“伪农”,但我从来也没说过作者的想法和行为是错的,事实上,这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如果可能的话,至少,在作者认知的生活范围之内。

《半农半X的生活》读后感(五):重点是这个X

虽然把X放在后面,以至于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前面的“农”上,以为这是田园牧歌、世外修仙,但其实,X才是整本书要探讨的重点。

所谓X,是一个人的calling,可以翻译成使命、天赋、爱好、兴趣、天职等等。calling是你应该去做的事,而在现代社会中,有太多诱惑或麻烦让人无暇考虑自己是否能够以兴趣为生。

其中最大的顾虑是钱,商品社会教导我们,钱永远是不够的,为了赚到够活的钱,必须努力更努力地工作,不要太矫情内心的感受。

作者提出了另一种生活和工作的可能性。首先解决钱的问题,通过压缩开支来减少工作时间,再把多出来的时间投入到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上。

务农是最直接的方式,务农有如下好处:

1、直接解决吃饭这件底层生存问题。讲得再好听一点,还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为环保做贡献。

2、作为体力劳动,与智力劳动做补充,解决现代人运动不足的问题。

3、把自然作为创造力的来源,引用梭罗的话,野性才能保持人的活力。城市中什么都不缺的填鸭状态会阻碍一个人的独立思考,stay hungry,stay foolish,适当的匮乏感会促使人思考真正重要的事。

意义感缺乏是现代社会的通病,这个X,是在劳动中思索意义,应该做的真正重要之事、时不我待的事、非我不可的事是什么?

作者举了几个例子,有人开了民宿,有人办和果子培训班,有人画画,有人做陶器,有人写作,有人做手绘灯饰……作者自己会给很多人定期寄明信片,写不同内容。

过“晴耕雨创”的生活,用“农”消解“欲”,用无欲的心态,进入专注的境界,不断磨练技能,做耐久的产品,成为完整的人。这是整本书提出的“如何以兴趣过生活”的解决方案。

作者最为建议创作者去农村,过半农半X的生活。X更多指有创造性的工作。这不是普适生活方式,所以也不用过多讨论物质怎么办,是否太过精神性了。本身这是提供给侧重精神人群的一种方案。

我不太确定的是,天职和使命是否真实存在,似乎这是一种不变的东西,只要努力寻找就能找到。事实上,用化学药剂就可以让一个人的性格从暴虐变得温顺,从抑郁变成亢奋,情绪可以更改、口味可以更改、喜好也可以更改。究竟是一个人真的有天赋,还是相信自己有天赋?

另外,半农半X的前提是X不能在短期内实现经济效应,如果X本身就足够养活自己了,干嘛还要农这么麻烦呢?种地真不是轻松浪漫的事情呀。

关于农,作者分享了一些经验。比如怎么除杂草(很重要),怎么找到好种子(很重要),怎么与昆虫、鸟和其他动物和平共处,建立良性生态圈(很重要)。养活一个家庭需要几亩地,需要多少工时,需要种什么,这是一个真正种过地养活自己的人写出来的文字,很务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