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上海书评选萃:国家与市场》读后感锦集

《上海书评选萃:国家与市场》读后感锦集

《上海书评选萃:国家与市场》是一本由张五常 等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013-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海书评选萃:国家与市场》读后感(一):编者的眼光不错

文章选集考验的不是文章作者的功力,而是编者的眼光。其实不太喜欢看这种文集,特别是某些专栏写手的,文章知识密度不高,说来说去就是在那儿高呼着几个观点,看的实在是没有意思。这本选集却非如此,文章每篇的观点和立场都不一样,而且中间还有两个隔空撕逼的经济学家,读起来确实颇有一起,也间接说明编者没有公正客观的立场吧,这么看来,编者倒是有些像新闻调查的记者出生,总之 五星好评的一本书

《上海书评选萃:国家与市场》读后感(二):经济类的书,每次读完都感到很充实

这本书是《上海书评》(《东方早报》周日文化副刊)的八本精选集之一,主题是经济(其它七本的主题分别有历史、科学、思想、藏书等)。书里集中了对11位经济学家的13篇访谈,谈论的内容集中于国家各项政策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影响,涉及收入分配改革、土地制度等各方面。大家都知道土地制度越来越制约经济的发展,应该做出改变,但如何改革,专家们的分歧很大,陈志武等认为应实现土地的私有化和自由流转,而贺雪峰等本土农业经济学家强烈反对,认为有资本介入的“不可逆”的土地流转将使农民退无可退。读经济类的书,需要搭配许多思考才能读得懂,所以每次读完都感到很充实,这本书同样带来这种感觉。

《上海书评选萃:国家与市场》读后感(三):效率与公平

书随不厚,但都是几位重磅经济学家在谈各自的思路。10年左右的采访,十年时间过去了,今日再看当年的访谈,其实就是一个经济周期预测成绩单。 其中几位访谈很有见解,他们旁敲侧击提出了一些社科体制方面问题,即便到现在当时的思想离落地仍然是遥遥无期。 张五常提出了经济制度和新劳动的问题,矛于轼提出了市场经济和人的权利,汪丁丁提出了工会的重要性,以及劳资双法直接博弈要好过新劳动法的问题,张军讲了收入分配公平性的问题,陈志武和张维迎则讲出了谁来监管政府以及企业的竞争公平性的问题,也讲了财政收入透明化问责化的问题。而黄亚生则讲出了税负和预算民主的问题,以及外汇储备的使用问题。后面的两位差一些。 其实总结一下就是,哈耶克的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如何开展?那需要一个自由透明的土壤。经济的初级发展阶段,讲究短平快重效率,指哪打哪,一个声音先干了再说,错了重新调头再来,吃尽入世红利,人口的红利也最大化。但解决温饱以后呢?人口红利之后呢?进入内卷时代怎么办?就该重规则,重公平,重合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