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经典读后感有感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经典读后感有感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是一本由(德) 尼采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6.80元,页数:2014-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读后感(一):负着人的形象上升

这个时代普遍的匆忙是文化整个被连根拔起的征兆,世界从来不曾如此世俗化,如此缺乏爱和善良。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禀赋,再和智慧的人生导师拉拉手,负者人的形象,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向上走去。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以下简称《作为》)一作是尼采“不合时宜的考察”系列论文的第三篇。“不合时宜”以反思现代文化为主题,《作为》则聚焦哲学与人生、与时代的问题思考,最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了成为真正的人,我们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哲学又如何在其中正确扮演自己的角色。

尼采在面对学术界和世人沉默与讥讽的打击时,期许从与自己有着相同遭遇的哲学家,亦是作为自己的哲学“预备人”的叔本华身上找到支持的力量和意志,因而产生此作。但在文作中,来自叔本华的直接教诲并不多,主体内容是尼采理想世界视角下的哲学家和青年自我教育应有的图景。

个人浅见,概括而言,《作为》可分为三个问题的探讨。

1、首先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通过正向推导 “人,生应为何种模样”以及人和动物的本性差别,以引出教育的必要性与意义,亦是从根本上确定教育的终极目标——实现“负着人的形象上升”。

2、再而结合现实进行文化生态问题的探究,反思我们的时代文化,尖锐地批判其已有的病态——匆忙与热闹。这是从最需要治愈的病症的问题角度,倒推提出当下教育应努力的方向。

3、最后由时代文化批判出发,指明现代哲学教育的虚伪性、欺骗性,并提出理想化的构建图景。

尼采开篇便勾勒出本真的人与现实的人两张画像。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确切而言,是“应该是”。从无数个精子大战中存活和唯一卵子的结合,如此在细胞中大战存活继而诞生的概率的小数位前,便已有无数个零。而从能够呼吸到现在活着的每分每秒,每一个我们经历的事件交叉组合与你相遇的几率又是一个无穷庞大的分母。严谨的科学数字从一个甚是可爱又极具说服力的角度证明了我们作为一个“实在”的奇迹。

人的伟大在于其诞生的奇妙性,独特性,这是人本该有的面貌。但现实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一事实,却拒绝承认,并“像亏心事一样隐瞒”,我们怯懦、虚伪,我们懒惰、随流。我们不想被人看透,不想因为被群体视为与他们不同的特殊,因为群体天生具有排异性而往往会对异己分子排挤、针对,而那便意味着麻烦。拿着和别人一样的遮羞布遮遮掩掩,甘心被舆论操控,成为如猛兽般的历史洪流里被时间无情吞噬的平庸之辈。大自然中再也没有比这种放弃挣脱舆论和怯懦之枷锁的人而更空虚、更野蛮的造物了。尼采对于现实人便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它看来,逃避自我是最大的不争,由此导致的丧失自我是最大的不幸。”由此,尼采提出教育是解放,要通过教育让人“回归简单和诚实”,成为真正的人。

在此处,尼采亦对培养特长与全才的冲突问题进行了探讨,明确了更高级的教育应设定的人才目标,要不单纯停留于形而下的物质层面,更要重视延伸至形而上的道德教育。教育应至于现代人“最优秀且最忧郁”的心灵疾病。

继而,尼采进入时代文化批判。如戳破皇帝的新衣般,他让我们醒过来,看到自己处在一个“非人”的时代,而这个时代加于我们的危险,让我们不断放弃“成人”的念头。作为一个空壳活着,我们是并不安心的。匆忙是为了掩盖焦虑,热闹是为了掩盖空虚,”所以现代人“憎恨安静,用社交麻痹自己”,逃避良知对真实灵魂的召唤。所以现代人生活的典型特征是匆忙和热闹,每个人都通过把心迫不及待的奉献给国家、赚钱、交际或科学,从而伪装成心满意足的样子以逃避他的自我。同时,“尊严和体面的缺失当然是即为触目惊心的了,因而需要一种骗人的优雅,用来掩盖那种斯文扫地的匆忙病。”这个层面上的人,走向退化——因为我们并未摆脱动物性,我们仍是好像无谓的受着苦的动物。

“这个时代普遍的匆忙是文化整个被连根拔起的征兆,世界从来不曾如此世俗化,如此缺乏爱和善良,”这是一个被徒具人形的舆论所操纵的时代,这是一个被新闻主义裹挟的“黑暗年代”。时代诱发了人性的危险,“充满焦虑的期待和贪婪的攫取引发了灵魂中的全部卑鄙和私欲”,人的形象堕落为“禽兽、僵化的机械”。

那么,我们要如何找回丢失的、独属于自己的人性?如何实现“负着人的形象上升”?尼采从伟人与小人物的区别,做出了回应。而周国平先生结合此作全貌进行了总结,指出尼采对这一问题作了两个层次上的回答:一是经验的、教育学的,即认识到真正的自我,并勇敢的成为自己,发展自己最好的禀赋。那就是,从你所珍爱的对象排列分布去,你在乎什么,你便是怎样的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拒绝只是做一个盲目的偶然。 二是超验的、哲学的,即寻找和获得一个“更高的自我”。而如若要超越动物式的盲目生存,实现“更高的自我”,就需要找到一位睿智的人生导师。

前边的一系列铺垫都在阐述一个观点:人认可并张扬自己的独特性,方可成为“真正的人”,而这一实现途径便是真正的哲学教育。在最后一部分,尼采针对的便是现实的哲学让“国家成为人类的最高目的”而失去了哲学原貌这一问题。学者阶层的焦躁与不安、世俗与冷漠,让我们看到,在这个原子式混乱的时代里,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养活哲学奴仆,而大学里的哲学教育与哲学毫无关系。

因此,尼采坚持“哲学必须坚守完全不受国家支配的独立立场”,独立性与其纯粹性、智慧性是不可分割的。尼采提出,完全把哲学与国家分割,“把哲学从学院里驱逐出去”,借以恢复哲学的尊严。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想法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在这个时代,天才产生的条件并未改善,而对有原创力的人的仇恨却有增无减。

那么,时代文化的难题与教育的发展问题,该如何不陷入理想主义的空中楼阁却能得到解决?尼采并未能给出现实的解决方案,但他对于自我教育的真挚呐喊,对这个时代文化的清醒批判,却是足够的撼人神魂。

另,读的是周国平先生的译本,语言整体是很清晰晓畅的。其所作译序基本将尼采正文内容所提到的所有问题,都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建议先读正文再翻阅译序。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读后感(二):尼采大声对我说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

弗里德里希·尼采(德国)

哲学散文 周国平/译 译林出版社 2014年2月一版一印 ISBN 9787544740814

何其伟大的尼采。我读完这本薄薄的书以后,真正恋上了他。如同他在与我相仿的年纪,疯狂地开始仰慕亚瑟·叔本华,并且从他的哲学当中汲取无穷的养分,滋养自我的灵魂。

————————————————————

当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藐视人类时,他是在藐视他们的懒惰:由于他们自己的原因,他们显得如同工厂的产品,千篇一律,不配来往和垂教。不想沦为芸芸众生的人只需要做一件事,便是对自己不再懒惰;他应听从他的良知的呼唤:“成为你自己!你现在所做、所想、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

————————————————————

就算未来不给我们以任何希望吧——我们奇特的存在正是在这个当下最强烈地激励着我们,要我们按照自己的标准和法则生活。激励我们的是这个不可思议的事实:我们恰恰生活在今天,并且需要无限的时间才得以产生,我们除了稍纵即逝的今天以外别无所有,必须就在这个时间内表明我们缘何和为何恰恰产生于今天。对于我们的人生,我们必须自己向自己负起责任;因此,我们也要充当这个人生的真正舵手,不让我们的生存等同于一个盲目的偶然。我们对待它应当敢作敢当,勇于冒险,尤其是因为,无论情况是最坏还是最好,我们反正会失去它。为什么要执着于这一块土地,这一种职业,为什么要顺从邻人的意见呢?恪守几百里外人们便不再当一回事的观点,这未免太小城镇气了。东方和西方不过是别人在我们眼前面的粉笔线,其用意是要愚弄我们的怯懦之心。年轻的心灵如此自语:我要为了获得自由而进行试验;而这时种种阻碍便随之而来了:两个民族之间偶然的互相仇恨和交战,或者两个区域之间横隔着大洋,或者身边有一种数千年前并不存在的宗教被倡导着。它对自己说:这一切都不是你自己。谁也不能为你建造一座你必须踏着它渡过生命之河的桥,除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这么做。尽管有无数肯载你渡河的马、桥和半神,但必须以你自己为代价,你将抵押和丧失你自己。世上有一条唯一的路,除你之外无人能走。它通往何方?不要问,走便是了。“当一个人不知道他的路还会把他引向何方的时候,他已经攀登得比任何时候更高了。”说出这个真理的那个人是谁呢?

————————————————————

如果可以,或许我会将尼采的整篇文章抄录在这里,特别第一节“成为你自己”。或许有个人曾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如果没有,那就是我曾经在梦中说过:每个内心苦闷挣扎并且在寻找出路的青年都会在生命的某个时点上遇到他的哲学家。对于我而言,尼采适时地出现了。他在我陷入了究竟是追寻内心走一条世俗所不承认、无人能够理解的道路还是收敛内心、随波从众、安稳度日以求得众人满意生活平淡的矛盾重重的选择之时,跳到了我的面前,大声地向我喊:“成为你自己!”我在这些文章当中所见到的尼采,一点都不像一个想象之中的哲学家苦大仇深、引经据典、绕来绕去的样子(他应该会欣慰,因为这种肛门级别的学院派哲学家最为他所不耻),而是一个真正的导师、朋友、热情洋溢的诗人和激情澎湃的领旗者,他并不用高深的话来故作玄虚,而是用诗的激情和清楚简单而又精准深刻的语言来讲出一些我内心深处一直在徘徊但是就是讲不清楚或者说不敢讲出来的话:

成为你自己!

他要求我们抛弃所有的世俗成见、不必理会所有的流言眼光、不再畏首畏尾地踯躅等待、更不要陷入庸俗生命的桎梏,要将那些年轻的心灵真正爱过的、曾经使得灵魂震颤的东西作为一生追逐目标,而不是接受一个毫无差别的惨淡人生。我也更加理解了尼采的“超人”或者“天才”——虽然周国平先生翻译得非常出色,但是我觉得这个中文词仍然无法准确表达尼采的本意——他不是说某种人天生就具有超凡脱俗的领导气质和卓越资质,他说的“天才”是那些敢于脱离庸俗平凡的无差别人生去追求自我内心去修炼精神内涵并且达成一定境界的人。固然,并非所有人都有资质能够做到这一层次,成为对全人类有巨大的推动影响的人,就像不是所有的哲学家都可以成为叔本华,可是,当这些人如同水下的无数木基一样为了将一根真正卓越超凡的旗帜顶出水面奠下坚实基础——这也是诞生一位伟人的必然历程——时,他们的生命也就具有了意义。

我要说,尼采正是一位最能够将激励作用于青年的伟大哲学家,他在三十岁时写下这些激情昂扬的文字,我在二十二岁时内心读之振奋不已,我一方面感同身受着他目睹这个荒唐不堪的世界时遭受的痛苦,另一方面接受着他的感召。尼采诗人的激情和最勇敢无畏的呼唤对于所有内心尚有一丝火苗燃烧的人而言都富有魅力,但是真正听从并跟随他的召唤的,却只有将那火苗燃成熊熊火焰以至于内心再也不能够为生存、为利益、为延续生命、为种种无可奈何的接受而留下空间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是青年、一部分青年、不限制年龄的青年。有的人从没有认识过尼采,混混沌沌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不知悲哀的巨大的外部悲哀;有的人认识了尼采、甚至还追随过一段时间的尼采,但是他最终转而寻找另一种哲学——能够从理论上更接近现实地指导他如何活下去的哲学,因为他无法再接受理想与现实之间可能永远无法弥补的鸿沟、无法再忍受这种巨大的不可名状的痛苦、无法让自己做好为了一种可能永远不会实现的将来而执着和呐喊终生的准备,不能说他退缩了,但他出卖和欺骗了曾经有一团火在内心熊熊燃烧着的自己——尽管那时内心的灼痛无时无刻不炙烤着心灵,这是一个已经开化却自愿重新蒙尘的生命的内部悲哀。

那么尼采在如他所说成为一个卓越的终生勇于追求自我内心和真理的人之后,是否收获了满足和幸福呢?并没有,否则,他就不会落到在大街上目睹一匹马承受鞭刑之后突然发疯的凄惨下场。这并非一种讽刺,而是证明了尼采哲学的超前,只要他所写的“成为自己”的人还没有大批大批地出现,他的哲学就永远超前于时代。但是,这不是说明尼采的虚妄和无意义,相反地,它指明了我们的前进方向,而对于尼采本身,也恰好符合他对真正的哲学家的定义。尼采所认定的真正的哲学家,要有诚实而简单的本质,而不是像套路式的科学一样虚伪、搞花样,要回归真正的生活,要亲身去体验真正的生命,要承受痛苦,要接触世界,而不是被关在学院和高高的讲台上照本宣科,他甚至要求他们贫穷、要求他们饥饿、要求他们最终凄凉地死去,他相信——事实也确实如此——真正的哲学诞生于此间。所以在这篇长文中,尼采并没有过多地阐述引导他走上哲学道路日后却要被他狠批终生的“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他更想借这位伟人来说明真正的哲学和哲学家和哲学教育应该是怎样的。他想说明的是他自己。

我这里所写出的和我阅读时所领悟的、再和这本小书所蕴含的相比,一层一层大大地缩水,我只能感谢尼采如此适时地出现为再度陷入前所未有的巨大迷茫与痛苦之中的我指明方向,并且为我带来那样斗志高昂的吼声——在此刻的我的耳中,已经没有更为振聋发聩的声音。我将追寻他的精神、探索我的道路、成为我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我将如他称颂导师叔本华一般称颂他的伟大。

2017年3月21日

成为你自己!

每天都要读好书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读后感(三):关于个人如何成长的小册子

对叔本华哲学所知甚少真是硬伤,在看尼采前期哲学时,根本分不清哪些观点是沿袭叔本华的,哪些是他自己创造的,可是学年论文要写的就是尼采的早期哲学,真是一种要跪了的节奏啊!尤其是不能理解形而上学的意义意味着什么?

------------------------------------------------------------------------------------

每个地方的人都有懒惰的倾向。他们躲在习俗和舆论的背后。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他在世上只存在一次,不会再有i二次这样的巧合,能把如此纷繁的许多元素又凑到一起,组合成他现在所是的个体。1)他惧怕令邻人,邻人要维护习俗,用习俗包裹自己2)羞愧;贪图安逸的懒惰。——人不想沦为芸芸众生只需做一件事:不再懒散;听从良知的呼唤:成为你自己!

如果人逃避自己的这种天赋,那么他就如同是工厂的产品,是没有核心的空壳,一件鼓起来的着色的烂衣服,一个镶了边的幻影。懒惰杀害了时间,而把幸福建立在这种公众舆论上即个人懒惰的基础上,在心里上服从和认可这种生活的方式,才是真正将时间杀害了。——我们必须认清:我们恰恰生活在今天,我们除了稍纵即逝的今天之外别无所有。因此,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起责任,成为自己人生的舵手,不让我们的生存等同于一个盲目的偶然。除你以外,谁也不能为你建造一座你必须踏着它度过生命之河的桥。

那么,人如何能够认识自己?

1.一种方式:经验的,教育的。年轻的心灵在回归生活时不妨自问:迄今为止你真正爱过什么,什么东西曾使你的心灵振奋,什么东西占据过它同时又赐福于它?你不妨给自己列举这一系列受珍爱的对象,而通过其特性和顺序,它们也许就像你展示了一种法则,你的真正自我的基本法则。通过教育,每个人成为一个中心,一个圆周。教育任务是把那个整体的人培养成一个活的运动着的太阳和行星的系统,并认识其更高的驱动机制的规律。

2.另一种方式:教育家兼哲学家——叔本华。真诚、欢快和坚韧。

(在思想上和生活上回归简单和诚实,也就是不合时宜)

a,素质性危险

【孤独】当时的德国环境,非凡之人都会受到危险。哲学在专制的社会中,开设一个孤独者们避难的洞穴。然而,逃到内心中寻求自由的人也仍然必须在外部世界中生活,因而露其行迹,为人所见;由于出生、居留、教育、祖国、偶然性以及他人纠缠,他们身处无数的人际关系中;他们遭受误解;或带着可怕的表情复仇。

【对真理的绝望】开始于康德,自在之物的不可认识;其后,叔本华带我们走出怀疑主义的不满或批判哲学的无为洞穴。他通过悲观主义,为我们展现生命的整一个画面,而不仅仅是介绍这幅画的颜色和材料。这一过程首先是个体化的,其次通过自己最终还是为了一切人。(ps科学致力于了解画布和颜料,而不是理解画本身。只有一个人统观生命和存在的整体画面,才能利用具体科学而不受其害。)

【二重性】天才的能力和对神圣彼岸的渴望,后者没有摧毁前者。每个人发现自己的局限性,但他又有成为天才的至深愿望,这是一切文化的根子;天才的产生——文化的目的

——真是叔本华身上那种不完美的、太人性的东西,吸引了我们在最人性的意义上和他靠近。

but,威胁叔本华的三种由素质造成的危险也在危险着我们每一个人。

每个人在自身中都负载着一种具有创造力的独特性,以作为他的生存的核心,但大多数人是戴着懒惰的锁链的人;有些天性聪慧之人,却走上纯科学的道路,或习惯在事物中寻找证据不怀疑真理;在道德和智力上的僵化,一个人没有了理想,没有了生长和结果,在文化意义上就变得贫弱和无用。

b,时代性危险

他要重新确立价值,他要给个人和整个民族可能获得的最高命运下判断,在与别的时代的区别中估价他的时代。现代哲学家是属于生命和求生命的意志的最积极支持者之列。在成为判官之前,他要首先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

他要进行斗争,这样一个伟人反对时代的斗争似乎只是反对他自己的一场荒唐的自杀性斗争。但是他反对的是那阻碍他成为伟大的东西,对他而言,成为伟大也就是自由地、完全地成为他自己。

我们如何通过叔本华通过叔本华教育自己,对抗我们的时代?

文化世界要独立于国家利益。

1,时代的文化:

a,普遍的匆忙和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没有了悠闲和单纯,文化似乎就被连根拔起了;宗教残余还在;民族仇杀;科学变得盲目;有教养者被金钱掌控,尤其体现在有教养者身上。世界从来不曾如此世俗化,如此缺乏爱和善良。现代生活线条的柔弱,色彩的暗淡。

b,蕴含一种野蛮原始残酷的力量,现代趋势之崩溃和爆炸,一切由利己主义、军事强权和国家企业操控,人人只能为自己的生活急切经营。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原子时代,一个原子式混乱的时代。

2,那么,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谁将负着人的形象上升?

三种形象的人:卢梭型的人,这种力量爆发革命;歌德型的人,静观,而非行动,保持和谐,但可能变成市侩;叔本华型的人,甘愿为真诚而受苦,他的行为有一种形而上的意义。幸福的人生是不可能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英雄生涯,他与极其严重的困难搏斗,但可能所得甚少,甚至完全得不到回报。

but if 如果人们循规蹈矩,得过且过,并且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他能够获得多么轻松,供他舒展身子的床铺会有多么柔软。人类的一切秩序终究都是为了不断地涣散人的思想,从而使日子不知不觉地过去。为何要反其道而行?为何偏要活得痛苦?

我要守住我自己!

周围的人戴着面具扮演,一心惦记它们的喜剧,问为什么要活着?为了成为一个好市民,或者学者,或者官员。然而,他们是一种绝无成为另一种东西之能力的东西。谁把自己的生命仅仅看成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者一门科学发展中的一个点,因为甘愿完全属于生成的过程,属于历史,他就昧于此在。

因而,真正的英雄主义就在于,拒绝做永恒的生成这一出木偶剧的玩具。在生成之中,一切皆空洞,肤浅,骗人,令我们蔑视;只有从存在出发,在如此而非别样的存在之中,在非消逝者之中,人才能解开他所要解的谜。他的任务是:摧毁一切生成之物,揭露附着与事物之上的一切假象。(人被生成之大潮中只会变成历史的无名者)

我们是否可能上升?是否可能跨越?

人可能担心自己心情沮丧,人格分裂,一方面犹豫不决,日益软弱;一方面可能由于任务艰巨而无法履行义务。

考察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

动物只是在欲望支配下度过一生,不拥有反抗痛苦和形而上学地理解其生存的能力。然而,人从动物生活的诅咒中解脱出来,人是必须的;存在在人身上树起了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生命显现在自己的形而上学的意义中。然而,我们很多时候往往未摆脱动物性,我们仍在好像无谓地受着苦的动物,在这大地荒漠上的人,仿佛有意要蜕化,隐瞒其形而上的禀赋。(人的匆忙,人憎恶安静)

一般人太衰弱了,难以承受那个深刻反省的时刻,因此,我们必须被举起,那些人是真诚的人,是不复是动物的人,是哲学家、艺术家和圣人。then人实现自然的提升自己的这一个义务,不是单独的个人的义务,毋宁说是人们借之而同属于有力的团体了,这个团体不是靠外部的形式和法则,而是靠一种基本思想凝聚起来的。这个基本思想就是【文化】。但是,这个文化对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提出的任务是:在我们中间和我们之外,促进哲学家、艺术家和圣人的产生,借此而致力于自然的完成。等级的产生,我们一般人有了我们的使命和我们的义务领域,我们的恨和我们的爱,文化要求我们不断地与阻挠我们成为叔本华型的人,从而剥夺我们生存完满性的一切进行斗争。

整个文化的现状是:现代文化与自然的目标背道而驰

文化的第一典礼:个人甘愿为伟大个人的产生的目标服务和自我牺牲的内心状态的总和。

文化的第二典礼:在外部为文化而斗争,目标是天才的产生。

在第二阶段,人会发现对于这个目标的知识是多么异乎寻常地贫乏而可怜。存在一种为己所用的被糟蹋了的文化。

1,盈利者的自私自利。最大量的知识和教育,造就了最大量的需要,再造就了最大量的产品,再造就了最大量的收益和幸福。现代教育就如此培养通用的人。

2,国家的自私自利。尽可能地传播和普及文化,使之能为现存的制度服务和谋利。

3,文化推动者借助美的形式的外观的装饰来美化文化。

4,科学的自私自利,以及科学的仆人学者所特有的品行。学者身上是强烈的、越来越亢奋的好奇心,在认识论领域冒险的渴望,人心喜新厌旧、重难轻易的本性;敏于观察眼前的事物,同时对远处和整体则极为近视;他的本性在好恶面前平庸而乏味;感情贫乏而枯燥;自视甚卑,是的,谦虚;对师辈忠心耿耿;在某一条路上习惯做惯性运动,他的整理毫无思想,只是遵循过去所养成的习惯;逃避无聊;谋生的动机;提放同行,怕遭他们小看;虚荣心;游戏冲动;正义。将这行特性以各种比例混合摇匀,就可以制造出真理的仆人。天才和学者是相互敌对的,后者想要杀死解剖和理解自然,前者想要用新的活泼的自然来加强自然。

上述四种力量都殚精竭虑地琢磨怎样借文化以自利,如果这种欲望得不到鼓励,他们就没精打采,无所用心。由此可见,我们的时代,天才的产生条件并未改善。

两条路:一条是大众化地培养社会所需的人的路,一条是培养天才的列队,需要在列队中战斗,把一切不想站在列队里的人当做敌人对待。对这两种人而言,文化制度意味着什么?第一条路上的人,认为文化制度是机构和规则,他们循序渐进,把反叛者驱逐出去;对另一条路上的少数人而言,文化制度是要实现不同的目标,用一个坚强的组织来保护自己,以防止自己被乌合之众给挤开或冲散,或背弃目标。

我们要走第二条路,尽管是少数人的路,我们还要为这条路承担自己的责任。他们的任务是促进叔本华的再生,或是促进哲学天才的再生。同时,要把哲学从学院里驱逐出去,国家是害怕哲学的。文化的要求也许是:取消对哲学的一切国家和学院的认可,从根本上废除国家和学院所不能甄别真伪哲学的任务。让哲学家们始终自在地生长。在大学之外,应该有一个法庭:没有国家的权力,没有薪金和荣誉,既不顺从也不畏惧时代精神,去审判周围的所谓文化。

---------------------------------------------------------------------------------

一个人只要拥有真正的朋友,哪怕全世界都与他为敌,他也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孤独。

一个人可能毁于这种独特性,正如可能毁于这对独特性的畏惧一样,毁于自我和自我的放弃,毁于渴望和僵化。说到底,活着就意味着冒险。

-----------------------------------------------------------------------------------

小结:尼采对现代文化、教育、大学精神、学者、大众……的批判到如今看来,依旧是令人警醒和反思。我需要怎样的生活,需要怎样的文化?只不过天才之为目的的看法我还是无法接受。当然尼采之为尼采,一个方面就是他独特强悍的观点,如果抛开他说话的力量,那些对文化的批判也就少了一层力道了。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读后感(四):尼采“成为你自己”的至深秘密——《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梳理与简评

尼采“成为你自己”的至深秘密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梳理与简评(写于尼采读书会后)

郁梧

11月25日,中原图书大厦三楼。关于尼采的读书会。

其实繁星读书会的几位书友,对尼采都是倾慕已久,但这么多年始终没有搞过他的读书会,因为尼采不好讲,更不好惹——他的思想会让你或坐立不安,或破口大骂,或彻底拜倒,或振奋飞升——总之,你无法忽视他,任何一个喜欢思考、喜欢哲学的年轻人,都无法跳过他。

果然,这次尼采读书会上,大家发言踊跃,现场也有激烈的思想交锋,甚至有人拍案而起,用语言攻击尼采的思想和在座的书友——虽然她的不礼貌让人不屑。但,尼采该会觉得有趣吧,有关他的读书会,怎么可以平平淡淡!

当然,限于时间和水平,我们的读书会对尼采这篇文章的探讨尚不够充分,希望以后能和各位书友“再续前缘”。不过线上的交流可以随时进行,我也想就本文的话题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个在别人眼里年轻有为的巴塞尔大学教授,一个完全可以红的发紫、却选择了一条崎岖小路来实现自我的怪人,一个早早就意识到自己的“不合时宜”因此在生命的不同时间写了四卷《不合时宜的思想》的哲人——在他的而立之年,究竟有何惊心动魄的思想划破人类的星空?

其实,我们先将30这个年龄先来个对折,看看14岁那年的尼采写下的如金石般掷地有声的人生宣言:

人生乃是一面镜子——

在镜子里认识自己,

我要称之为头等大事,

哪怕随后就离开人世!

如果说这类似于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的话,那么,尼采的道,是深挖自己,直到“泉水涌出”的自信与勇气。

30岁的尼采,对“成为你自己”这个议题有何新的认识?下面试着简单梳理一下这一年尼采的著作《不合时宜的思想》第三卷《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的思想脉络,不当之处欢迎书友指正(【编者按】部分为个人简评)。

第一章 成为你自己

懒惰(而非怯懦)是芸芸众生不敢活出自我的最主要原因:懒于思考自己的独特性,懒于表达与他人不同的观点和生活态度,懒于承担“活出自我”这一任务所包含的艰辛。

因此,大部分人被舆论、习俗、道德层层包裹——据尼采分析,这些一个时代的价值观都如同“面目可憎的房屋”一般,会很快倒塌。当然,个体的生存更为短暂,但,既然马上就得死亡,就得归于尘土,何必死守脚下的土地!何必活的那么谨小慎微!(【编者按】谨小慎微也不是没有理由的:我们不是只活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当下我可以选择洒脱,但洒脱到兜里没钱,五年十年后的我别说洒脱,怕是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证了——这是我们不敢践行尼采哲学的原因吧。当然对我而言,人类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与有效但高额的现代医疗也是两大“罪魁”——如果我只需要活40岁,如果我知道自己生病后花多少钱也治不好,我一定不会如此拼命工作和挣钱的)

具体而言,如何找到自己?并不是把所有从社会和别人那里听来的、学来的观点统统抛弃,看看自己还剩下什么,这样很可能一无所见——也就是说,不是往里看,而是往上看:看看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真正让你的灵魂狂热、颤栗的东西,并将它们排列在一起进行分析,看看它们的关系,“如何相互补充、扩展、超越、神化”(【编者按】我列一下我上大学时热爱的东西:读小说读现代诗,睡觉前听歌听古典音乐,上课时走神看窗外的云,踢球打乒乓,跟女友玩,吃各种开封小吃……其中,小吃与女友似乎是低层次,运动、阅读、听歌是中间层次,读诗、听古典和看云似乎是自我的某种“神化”?)。你将发现,你真正的自我不是一直以来你所以为的自我。

篇末,尼采指出,成为自我的任务确实很难,但还有一个小小的捷径:遇到一位真正的教育家引领你(【编者按】这个真的需要很好的运气)。

第二章 回归简单和诚实

真正的教育家应该善于发现学生人格中的“中心之力”( 【编者按】最高的天赋?)。

对当代教育的抨击。找不到教授演说、写作的真正学校。找不到对人性的关怀。所有学校都在扭曲学生的人性,以便让他们成为学者,为所谓的“科学”献身。

现代的老师们虚伪、城府很深,尼采所希望的教育家,可以让你回归“简单和诚实,也就是不合时宜”。这个教育家不会社交式的假话,不会在讲台上玩弄修辞技巧来吸引听众。总之,让人如沐春风(【编者按】具体是什么样的老师?读读叔本华的文字去体会一下吧,当然你不一定体会的到,因为每个人命定的导师有所不同)。

与叔本华类似的教育家:蒙田。两人都是欢快的,坚韧的。

尼采无缘亲自聆听叔本华的教导,但读他的书已经足够(【编者按】尼采第一次读到叔本华是学生时代。他甚至因为叔本华而感到自卑:怎么能有一个人这么了解我,写的东西就如同我内心所欲言?那还要我有何用?)。

第三章 叔本华的范例

德国的庸俗使很多伟人蒙受屈辱最终崩溃,如荷尔德林。但贝多芬、歌德、叔本华、瓦格纳则因为足够坚韧而屹立。

叔本华的思想长期无人过问,陪伴他的只有忠实的狗。彻底的孤独。

叔本华引领人们走出康德和之前哲学所带来的“怀疑主义的不满和批判哲学的无为”,“登上悲剧观照之天穹”( 【编者按】这里大概是说,叔本华的哲学是真正关乎生活的,他试图告诉读者如何摆脱人生的悲剧,如何在艺术中飞升。而康德虽然伟大,却依然是书斋哲学家)。

叔本华与其他当代哲学的不同是,其他人都在研究颜料、画布,只有他看到了整幅画的美。

叔本华也和我们一样,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不过,他克服了懒惰。大部分人却没有。要克服懒惰过与别人不同的生活,当然需要勇气。“活着就意味着冒险”。

既然是时代中的一员,叔本华也沾染了时代的缺点。所以,反抗时代的战争也是一场自我内部的战斗,其目的是“实现比这种时兴生活更高尚纯洁的生活”——最终,要达到的是,对当下,对生命的无限肯定(【编者按】想要“成为你自己”,必须反抗自己所沾染的时代恶习,这是如同腹肌撕裂一般撕裂自我的战斗。就我而言,自己沾染的这个时代最大的恶习是,对利益对金钱的过分看重,对未来的过分忧虑——各种投资各种保险各种未雨绸缪,我们对所谓未来的忧虑简直无以复加。我能战胜他们吗?)。

第四章 负着人的形象上升

尼采认为,任何政治事件,任何国家都无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人生的问题。对效忠时代、效忠国家的人的鄙视。

叔本华对时代弊端的诊断:那个时代被“卑鄙的金钱交易拖着走”,“如此世俗化,如此缺乏爱和善良”( 【编者按】很像我们的时代?当然,您也可能认为,我们的时代充满爱和善良,对吗?),学者当然也沆瀣一气。

卢梭型的人,歌德型的人,叔本华型的人,科学型的人(前三者是积极的,后面这个是卑劣的、冷漠的)。

第五章 自然为何要产生哲学家

动物与人的差别:动物“在饥饿和欲望的支配下生活,毫无头脑地度过一生”,“盲目而愚蠢地执著于生命”。人类呢?人应该是整个自然、整个存在的归宿,在这里,生命不再是无意义的,而有了形而上的意义。人应该是形而上的。“动物止于何处,人始于何处!”

然而,大部分人没有成为真正的人,没有摆脱动物性,因为他们唯一的追求还是“幸福”( 【编者按】尼采在这里说的幸福是指追求生理欲望的不断满足:吃饱喝足睡足,结婚生子,赚钱……有时我觉得,只要人类还在盲目地生育,盲目地相互争斗,发动战争,就跟动物就没有本质区别。不知尼采是否同意我,反正魏宁格肯定点赞。参见《性与性格》)。

但我们都在逃避这种形而上的使命。我们沉浸于匆忙的生活。谁来拯救我们?哲学家、艺术家和圣人——尼采说,这类人的出现是“自然唯一的一次跳跃”。这类人替自然完成其最终的目的,形而上的目标:让生命变得有意义(【编者按】这观点与魏宁格倒是很相似,人类的意义在于产生天才)。

第六章 现代文化与自然的目标背道而驰

尼采在这一章直接回答了一个问题,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有最高的价值?答案是,不要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活(【编者按】想起了政治课本上的“价值判断要站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而要为极少数最有价值的人的利益而活(【编者按】即使不能成为天才,也要成为天才产生的阶梯,也要让天才们在这个世界不那么孤独……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有类似观点:“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了,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存在着两种免遭痛苦的办法,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他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持续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那个时代的文化教育,在尼采看来,目的是掌握一切最轻松赚钱的手段,是培养“通用的人”(就像通用货币一般的人),是速成教育。人们被引导热衷于各种美化生活的礼仪和技巧,而失去了对生活的真正热爱——尼采指出,这种教育模式是对中世纪教育的继承。

在这里他也提到了德国人性格上的“猜忌、封闭和乖僻”,以及种种虚伪(【编者按】这些放在国人身上是不是成立呢?反正,爱因斯坦在日记里形容中国人为“勤劳、肮脏、迟钝”)。

这样的文化培养出了学者、科学家等等。这些人被认为有“追求真理的冲动”。尼采认为,这种求真精神不过是以下一些东西的混合物而已:向权贵、舆论、政府献媚、逃避无聊、惯性、怕同行小看、谋生、虚荣心、游戏冲动等等。病态的时代总是高看学者、科学家,而看低天才。

第七章 我们对哲学家承担什么责任

叔本华后来虽然赢得了读者,但尼采觉得那些读者不够格:“所有现代人对于书籍的迟钝,他们已经根本不想严肃地对待书籍了。”(【编者按】再再一次想起我们的时代……但表面上,舆论对书“推崇备至”——却几乎无人读书,读真正的经典。)

这一章后面再次提及康德是学者而不是真正的哲学家。因为,真正的哲学家和天才不会让“概念、意见、掌故、书本横插在自己和事物之间”。

第八章 把哲学从学院里驱逐出去

叔本华这样的哲学天才产生的条件:没有受到学者式的教育,没有爱国主义创伤,没有生计逼迫——简言之,自由。尼采接着说:“还有人会把这种伟大的自由解释成放任,那他也有道理,因为他自己拿这种自由做不成任何好事,如果他为自己争得了它,当然就会非常放任了。”

当哲学成为谋生手段,由国家付给工资,那些学者就成了“御用哲学家”,不再能无所顾忌地追求真理了。另外,他们必须每天上课,有固定的钟点,每天都要假装有东西可以教给大家;当着年轻人的面思考预定的问题,“必须在不熟悉的听众面前谈论唯有向最知心的朋友才能准确表达的想法”。

尼采认定,真正的哲学的检验标准是:能否依据它生活(【编者按】这与基尔克果对基督教的理解极其类似:基督教是一种关于如何生活的消息。)

最后,尼采甚至宣称,应当把那些所谓“哲学家”们赶出大学,不给他们任何公职和薪金,甚至要迫害、歧视他们。如此一来,你会看到他们摇身一变成了牧师、中学教员(【编者按】躺枪了……)、编辑、教材编者等等。也就是说,“舆论的压迫愈严重,自由愈是遭到威胁,哲学就愈有尊严”——所以,刺杀凯撒的领袖布鲁图(斯多葛派学者)比柏拉图更能捍卫哲学的崇高。叔本华也是如此。

总结,综合八个章节的脉络,尼采“成为你自己”的大概思路是:摆脱功利的、速成的教育模式,摆脱时代的错误影响;回归简单与诚实;认识到人类与动物的差别,不再仅仅满足于活着和不断填充无边的欲望(【编者按】这样会陷入叔本华的钟摆一般的悲剧人生);在叔本华等天才的引领下认识到人类的“形而上的使命”,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最高境界,应该在艺术、哲学中实现自然的最高目的;不能成为天才也没关系,至少要崇拜天才,站在天才的一边,成为天才产生的土壤,而不是站在庸人一边压制天才;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人生的中心之力——这个中心之力当然与前面所说的人类的最高使命相关。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读后感(五):世上有一条唯一的路,除你之外无人能走。它通向何方?不要问,走便是了。

1. 出版信息:[德]弗里德里希·尼采:《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周国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德文原著Schopenhauer als Erzieher出版于1874年)

2.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不仅是哲学著作,而且是一本美学著作。在康德的革命后尼采借叔本华之口用美学肯定人生的意义。作为“不合时宜的思考”,尼采在书中对叔本华充斥着赞美,但其对哲学与生命那种如此热烈和饱满的激情已经暗示了之后两人的分道扬镳。本书事实上应作为尼采借叔本华对自己进行的一场自我教育的感悟集,尼采对时代与个人的一系列见解虽然又偏激又极端,但总促人以思考,甚至让人汗颜。

3. 人们逃避成为他们自己的原因在尼采看来有两个,一是懒惰二是怯懦,前者比后者更为根本。而人只有在克服了懒惰去用心做自己时,作为自然的造物,才是“美而可观”的,才配得上“来往和垂教”。他们躲藏在习俗和舆论背后。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他在世上只存在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这样的巧合,能把如此纷繁的许多元素又凑到一起,组合成一个像他现在(end of p.3)所是的个体。他明白这一点,可是他把它像亏心事一样地隐瞒着——为什么呢?因为惧怕邻人,邻人要维护习俗,用习俗包裹自己。然而,是什么东西迫使一个人惧怕邻人,随大流地思考和行动,而不是快快乐乐地做他自己呢?在少数人也许是羞愧。在大多数人则是贪图安逸,惰性,一句话,便是那位旅行家所谈到的懒惰的倾向。这位旅行家言之有理:人们的懒惰甚于怯懦,他们恰恰最惧怕绝对的真诚和坦白可能加于他们的负担。唯有艺术家痛恨这样草率地因袭俗规,人云亦云。而能揭示每个人的那个秘密和那件亏心事,揭示每个人都是一个一次性的奇迹这样一个命题,他们敢于向我们指出,每个人直到他每块肌肉的运动都是他自己,只是他自己,而且,只要这样严格地贯彻他的唯一性,他就是美而可观的,就像大自然的每个作品一样新奇而令人难以置信,绝对不会使人厌倦。当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蔑视人类时,他是在蔑视他们的懒惰:由于他们自己的原因,他们显得如同工厂的产品,千篇一律,不配来往和垂教。(第3-4页)

4. 尼采说,“世上有一条唯一的路,除你之外无人能走。它通向何方?不要问,走便是了。”(第6页)沿着路一直走并不难,但重要的是如何找到那条除你之外无人能走的路,即如何运用方法发现你自己。尼采给出的方法是为你的珍爱之事物排序且分析。关于“自己”的本质,尼采认为不是深入到“本质的矿井”里去,而是在无比高于你的地方。正因为如此,要获得“自己”的本质,人必须被“举起”,而这也是导师的重要性。年轻的心灵在回顾生活时不妨自问:迄今为止你真正爱过什么,什么东西曾使得你的灵魂振奋,什么东西占据过它同时又赐福予它?你不妨给自己列举这一些列受珍爱的对象,而通过其特性和顺序,它们也许就向你显示了一种法则,你的真正自我的基本法则。不妨比较一下这些对象,看一看它们如何互相补充、扩展、超越、神化,它们如何组成一个阶梯,使你迄今得以朝你自己一步步攀登;因为你的真正的本质并非深藏在你里面,而是无比地高于你,至少高于你一向看做你的自我的那种东西。(第7页)

5. 康德的批判哲学被视为是哲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宣告了人们在认识本质上的徒劳。但这仅仅是从知识的角度来判断哲学的“用处”,而尼采认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却在“最神圣的内心深处”持续的告诉我们哲学的意义,这是一种审美的角度。叔本华“站在整幅生命之画面前”为科学的运用提供了一幅“指导性的整体图画”,这也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所谓的“用艺术家的眼光考察学术”之展开,即用审美的眼光考察知识。然而这种“艺术的眼光”亦是不够的,由此尼采进一步补充到,“又用人生的眼光考察艺术”。这种“人生的眼光”便是将“权力”作为“一个高尚的光芒普照的总体目标”。这里尼采之谓“权力”是指他所推崇的“权力意志”,即人类在悲剧设定中不断向上的英雄气概,而非政治意义上的权势。何时他们又主要凭自己“最神圣的内心深处”来衡量一种哲学的意义?而这是极其必要的,如此方能估计,在康德之后,正是叔本华对于我们能是什么——是一位向导,他带领我们走出怀疑主义的不满或批判哲学的无为之洞穴,登上悲剧观照之天穹,那浩瀚无际地绵亘在我们头顶之上的繁星闪烁的夜空,而作为先行者,他为自己指引了这条路。他站在整幅生命之画面前,解释它的完整的意义,这便是他的伟大之处;而那些太机敏的头脑却不能摆脱一种谬见,以为只要详尽地(end of p.26)研究画这幅画所用的颜色和材料,就已经在接近对画意的解释了;其成果也许是指出,面前有一块纵横交错编织成的亚麻画布,上面有一些无法弄清其化学成份的颜料。为了理解一幅画,必须对画家有所了解——叔本华懂得这一点。然而,现在整个科学行业却都致力于了解那画布和颜料,而不是理解画本身;的确可以说,一个人唯有统观生命和存在的整体画面,才能利用具体科学而又不受其害,因为没有这样一幅指导性的整体图画,它们就仅是一些决不能引导我们达到终点的线条,只会使我们的生命历程越发迷离混乱。如上所述,叔本华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追求这图画,一如哈姆雷特之追踪幽灵,不像学者那样舍本求末,也不像狂热的辩证法家那样沉湎于概念的经验哲学。……他教导我们在对人类幸福(end of p.27)的真是促进与虚假促进之间做出区分:不论财富、名声还是学问都不能使个人摆脱对其人生无价值的深深烦恼,对这些东西的追求唯有靠了一个高尚的光芒普照的总体目标才有意义,这就是获取权力,借之补救躯体,成为对躯体之愚昧和笨拙的永恒矫正。尽管一开始也只是为了自己,但通过自己最终是为了一切人。(第26-28页)

6. 尼采无疑是精英主义的,他呼唤伟人,鄙视平庸,对弱者的道德更是深恶痛绝。而马克思与此相反,他认识到,在一个腐朽的资本主义国度内,资本家的奢靡及好吃懒做方才意味着平庸,而无产阶级最彻底的革命性才是伟大的造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流氓无产者和反智现象,极大影响了“哲学家、艺术家和圣人”,而尼采拥护天才的呼吁在实践上也一定程度地使德国人“自由地选择了不自由”,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或许,尼采的学说更适合于作为一种人生哲学而非社会道德;相比而言,马克思主义似乎尚未出现这种改造的转向。)其实,任何哲学家都向往着伟大,只不过他们对伟大的认识存在着巨大差别。尼采如下的这段话充满了戏剧性。伟人作为时代的嫡子其实只是时代的养子,时代作为后妈养育了伟人,而伟人却用“破坏性斗争”将矛头对准时代,这种宿命感颇似希腊神话中的桥段。如果每一个伟人都宁愿被视为他的时代的嫡子,始终比一切普通人更加强烈和敏感地因时代的种种缺陷而痛苦,那么,这样一个伟人反对其时代的斗争似乎只是反对他自己的一场荒唐的自杀性斗争。不过,仅仅似乎如此;因为在时代之中,他反对的是那阻碍他成其伟大的东西,对他来说,成其伟大也就是自由地、完全地成为他自己。因此,他的矛头所指正是那些虽然在他身上、却并不真正属于他的东西,亦即那种把不可混同、永远不可统一的东西掺和在一起的做法,那种把时代特征错误地焊接到他的不合时宜的天性上去的做法;所谓时代之子终于显出原形,原来只是时代的养子。(第33页)

7. 尼采这段话批评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绝对精神说。黑格尔将国家视为绝对精神运动的产物,因此效忠国家被视为是“最崇高的义务”。尼采认为此观点是一种极度谄媚权力的无耻表现(这一观点类似于任剑涛教授);并不无戏谑的说,“有一种义务在我看来至少比效忠国家更高尚,便是要消灭各种形式的愚昧,也包括(将效忠国家作为最崇高的义务)这一种愚昧。”(这与王小波的文风是多么的相似!)一种如此令人厌恶的、偶像崇拜式的对时代的谄媚,居然会出自并且传播于所谓可敬的思想家之口,这真是莫大的耻辱——它表明人们已经不再懂得,哲学的严肃距一份报纸的严肃有(end of p.36)多么遥远。这样的人不仅把哲学的观念丧失殆尽,而且把宗教的观念也丧失殆尽了,取代它们的绝不是乐观主义,而是新闻主义,是日常生活和日报的精神和精神之缺乏。任何一种相信靠政治事件可以推开甚至解决存在问题的哲学,都是开玩笑和耍猴戏的哲学。

然而,在这里,我们领略了近来在所有屋顶下宣说的教条的后果,这种教条宣称国家是人类的最高目的,而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没有比效忠国家更崇高的义务了。我从中看到了一种倒退,不是退向异教,而是退向愚昧。这样一个以效忠国家为自己最高义务的男人,事实上的确可能不知道别样的义务——其中的一种义务,在我看来至少比效忠国家更高尚,便是要消灭各种形式的愚昧,也包括这一种愚昧。(第36-37页)

8. 尼采感觉到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背后的世俗化倾向对文化将是致命的,而本应作为“世俗化潮流中的灯塔或避难所”的学者却由于他们的讳疾忌医反倒成为这一潮流的帮凶。更让人可悲的是,他们丝毫意识不到这其中的悲剧性,反而“动辄装出兴致勃勃的样子”。当他(指叔本华)思索着普遍的匆忙和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思索着一切有悠闲和单纯的消失等现象时,他似乎已经觉察到了文化整个被连根拔起的征兆。宗教的潮水退落了,只剩下沼泽或池塘;民族又分崩离析,互相仇视和残杀。各门科学失去任何尺度,盲目地推行laisser faire(放任主义),打破和瓦解了一切坚固的信仰;有教养阶层和国家被极其卑鄙的金钱交易拖着走。世界从来不曾如此世俗化,如此缺乏爱和善良。学者阶层不再是这整个动荡不宁世俗化潮流中的灯塔或避难所;他们自己也一天天变得不安,越来越没有思想和爱心。一切都在为日益逼近的野蛮效劳,包括今天的艺术和科学。有教养人士已经蜕化为教育的头号敌人,因为他们讳疾忌医。这些软弱可怜的无赖,一旦有人议论他们的弱点,反对他们那有害的自欺欺人,他们就暴跳如雷。他们很想让人相信,他们是前无古人的,他们动辄装出兴致勃勃的样子。他们佯装幸福的方式不乏动人之处,因为他们的幸福是如此难以捉摸。我们丝毫不想问他们,一如汤豪塞问彼特罗尔夫:“最可怜的人,你究竟乐什(end of p.38)么?”(第38-39页)

9. 从形而上理解不了生命的痛苦的均是动物性的表现,一味追求幸福不过是“人更加有意识地追求动物在盲目的冲动中追求的东西罢了”。由于动物为活着而受苦,且不拥有反抗这痛苦的形而上地理解其生存的能力,天性深刻的人们总是对它们心怀同情;看到无谓受苦的现象,这的确有最深刻的理由令人愤怒。所以,在世界不止一个地方都有人猜测,是罪人的灵魂投胎到这些动物的身体里了,因此,这乍看上去令人愤怒的无谓的受苦,面对永恒的公正,作为惩罚和赎罪,便在真正的意义上得到了解脱。诚然,这样作为动物在饥饿和欲望的支配下生活,毫无头脑地度过一生,这是严重的惩罚;再也想象不出有比猛兽更悲惨的命运了,它受最尖锐的欲望驱赶,穿行于荒漠,很少得到满足,即使满足了,也因与其他野兽的殊死搏斗,或因令人厌恶的贪婪和餍足,满足变成了痛苦。这样盲目而愚昧地执着于生命,没有更高的报偿,对于受罚的事实和原因全然不知,反而疯狂愚蠢地把这种惩罚当作幸福来(end of p.52)贪求——做动物就是这个意思;而如果说整个自然以人为归宿,那么它是想让我们明白:为了使它从动物生活的诅咒中解脱出来,人是必需的;存在在人身上树起了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生命不再是无意义的,而是显现在自身的形而上的意义中了。我们该好好想一下:动物止于何处,人始于何处!自然仅仅关注这个意义上的人!只要一个人在生命中唯求幸福,他就尚未超越动物的眼界,区别仅在于他是更加有意识地追求动物在盲目的冲动中追求的东西罢了。可是,综观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我们大家都是如此:我们往往并未摆脱动物性,我们仍是好像无谓地受着苦的动物。(第52-53页)

10. 人们选择匆忙恰恰是因为他们的懒惰,以及他们害怕面对做自己的怯懦。在梦魇状态的人生中,愈是临近觉醒,则梦境愈是“激荡不安”。因为我们太脆弱了,很难承受对人生的理解与反省,只能偶尔用力将头抬出水面,看看我们深溺的这条水流。而这种“稍纵即逝的上浮和觉醒”凭借我们的普通之资是无法做到的,我们必须被哲学家、艺术家、圣人举起。正是这些真诚的人使自然完成了一次快乐的跳跃,笼罩在“美”的倦态中。他们为存在提供了伟大的解释,而我们这些终有一死者的最高愿望便是聆听并试图理解(与创造)这一解释。在某些时刻,我们大家都明白,我们生活中那些最流行的机构之所以被建立,如何只是为了逃避我们真正的任务,我们如何喜欢把我们的脑袋藏进随便什么地方,仿佛在那里我们长着一百只眼睛的良心就看不见我们了,我们如何迫不及待地把我们的心献给国家、赚钱、交际或科学,只是为了不必再拥有它,我们如何热心地不动脑筋地沉湎于繁重的日常事务,超出了生活似乎需要的程度,因为不思考确乎成了我们更大的需要。匆忙是普遍的,因为每个人都在逃避他的自我,躲躲闪闪地隐匿这种匆忙也是普遍的,因为每个人都想装成心满意足的样子,向眼光锐利的观者隐瞒他的可怜相,人们普遍需要新的词语和闹铃,系上了这些闹铃,生活好像就有了一种节日般的热闹气氛。……当我们安静独处时,我们就害怕耳边会想起喃喃的低语,因此我们憎恨安静,要用交际来麻痹自己。(第54页)

我们生命的这整个梦魇状态,仿佛是在觉醒的前夕,而愈是临近觉醒,梦境就愈激荡不安。但是,我们同时也感到,我们是太脆弱了,难以承受那个深刻反省的时刻,我们不是整个自然为了自救而寻求的那种人。毋宁说,我们只是偶尔把头露出水面,看见了我们深溺在怎样的水流中。而且,连这稍纵即逝的上浮和觉醒,我们也并非靠自己的力量做到的,我们必须被举起——谁是那举起我们的力量呢?(第55页)

是那些真诚的人,那些不复是动物的人,即哲学家、艺术家和圣人;当他们出现时,通过他们的出现,从不跳跃的自然完成了它唯一的一次跳跃,并且是一次快乐的跳跃,因为它第一回感到自己到达了目的地,亦即这样一个地方,它在这里发现,它无须再想着目标,它已经把生命和生成的游戏玩得尽善尽美。它在这一认识中得以神化,它的面庞上笼罩着被称作“美”的温柔的黄昏倦态。此刻它以这神化的表情所表达的,正是对于存在的伟大解释;而终有一死者所能怀抱的最高愿望便是屏息凝神地倾听这个解释。(第55页)

11. 在尼采看来,哲学家和学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和高下之别,尼采在书中列举了学者的十三条特征(第71-75页),经周国平归纳为三条:一是天性冷漠,没有爱和热情;二是资质平庸,没有创造性;三是追逐名利,没有纯净的心性。(序第26-27页)尼采的这种批评,尤其是下面这条,对直到现在依然用书试图充实自己的人来说仍感到汗颜。不过,尼采在此处对学者到底是谴责还是褒扬呢?毕竟,和凡夫俗子相比,能够驱赶无聊已经十分不易了。真正的思想者最向往闲暇,平庸的学者却避之惟恐不及,因为他不知道拿它做什么好。(end of p.73)书本是他的慰藉:这就是说,他倾听另一人如何思考,以这种方式来消磨漫长的日子。他特别挑选那些书,他们能够激励他本人以某种方式参与,使他因为赞同或反对而稍稍陷入一种亢奋中;因而是那些书,在其中被考察的是他自己,是他的阶层,他的政治的、美学的或者哪怕仅仅是语法的观点;他只要有了一门自己的学科,就决不会缺乏消遣的手段和驱赶无聊的苍蝇拍了。(第73-74页)

12. 尼采在这里第一段的表述略带偏激。他眼中解剖自然的学者代表着科学家,而所谓的天才则是艺术家。科学家让我们理解自然,而艺术家却创造新的自然,这可以说明艺术家同样重要,但为此而贬低科学家则不妥。第二段的讨论则再次确证了一个观点,即以有利来驱动行为的一切明智之举都是不够的,这种环境无益于天才的产生。学者在本质上是不孕的,而且他对有创造力的人怀着本能的仇恨;所以,在任何时候,天才和学者都是互相敌对的。后者想要杀死、解剖和理解自然,前者想要用新的活泼的自然来加强自然;这就存在着观念和做法的争论。最幸运的时代不需要也不承认学者,最病态的怨气冲天的时代则把他看做最高贵最有价值的人,授予他最显赫的地位。……学者对于天才的痛苦毫无体会,以尖刻冷漠的口吻谈论天才。(第76页)

不管国家怎样大肆宣传它对文化的功劳,它发展文化只是为了发展它自己,不知道还有一种高于它的利益和它的存在的目标。……上述四种力量(营利者、国家、大众、学者)都殚精竭力地琢磨怎么借文化以自利,如果这种欲望得不到鼓励,他们就没精打采,无所用心。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时代,天才产生的条件并未改善,而对原创力的人仇恨却有增无减,以至于苏格拉底在我们这里也难以活命,至少活不到70岁。(第77页)

13. 认识到人生的悲剧性便一股脑的加入世俗生活的享乐,这本身是一种懒惰和怯懦的表现,是对命运的屈服,是一种弱者的道德(由此看来斯宾诺莎式的自由是不够的,为自己立法却更为积极),而真正的酒神精神则要求人们从非理性和美出发,将人生这出悲剧演得慷慨雄壮,成为天才的同行者和同盟军。欢迎天才与英雄,本身应是一种英雄气概,因为你认识到了人生的悲观,勇于放弃“低俗的”享乐,并对天才的命运表示充分的尊重并感同身受。这种诱惑针对着他们的自私冲动,他们的弱点和虚荣心,时代精神谄媚而殷勤地向他们耳语:“跟随我吧,别去那边!因为在那边你们只是仆人、助手、工具,被天赋更高的人笼罩着,你们的内心决不会快乐,套着绳索,戴着锁链,宛如奴隶,甚至宛如自动机器;在我这里你们却像主人一样享乐,你们的自由人格、你们的天赋可以为自己大放光彩,你们会名列前茅,受到无数追随者的拥戴,舆论的欢呼将使你们心旷神怡,胜似天才居高临下施舍给你们的傲慢与赞许。”即使最出色的人也会屈服于这样的诱惑。在这里,从根本上看,(end of p.79)禀赋的特异和有力几乎起不了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某种英雄气概的影响,以及多大程度上怀有与天才情同手足命运与共的内在感觉。因为确实存在着一些人,当他们看到天才在苦苦搏斗,陷入了自毁的危险,或者因为政府的鼠目寸光,营利者的浅薄无知,学者的因循自满,天才的作品被漫不经心地弃置一旁,他们便感同身受地痛苦。那么,我也希望会有一些人懂得,我通过讲述叔本华的命运想要表达什么,以及按照我的观念,叔本华作为教育局究竟会教导我们走向何方。(第79-80页)

14. 一个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国家里将不会有这么多政治狂热分子,人们会有机会更加全面的发展,去选择哲学、美学等事业,而不是替一个政党效劳。因为一个身上有furor philosophicus(哲学的狂热)的人不会再有余暇留给furor politicus(政治的狂热),将明智地拒绝每天读报,更不必说替一个政党效劳了:尽管不排斥在某个时刻,当他的祖国面临现实的危急之时,他会坚守在他的岗位上。任何一个国家,倘若还要除政治家之外的其他人来为政治操心,就必定治理得很糟,它活该毁在这么多政客手中。(第87页)

15. 学者之所以不如哲学家,在于后者既有独特的眼光,能“初次地看事物”,亦有独特的个性,自己是一个“被初次看见的事物”。相反,学者总是借助别人的意见来看自己和事物。(序第23页)“初次地看事物”是一种发现美的能力,“被初次看见的事物”是一种被当作美的特质。一个学者决不能成为一个哲学家;因为即使康德也未成正果,虽然天生其才,富有潜力,但直到最后仿佛仍然处于蛹化状态。谁若认为我的这些话对康德有失公正,他便是不懂得何为哲学家,哲学家不仅是一个大思想家,而且也是一个真实的人;而一个真实的人何尝脱胎于一个学者呢?谁让概念、意见、掌故、书本横插在自己和事物之间,因而,谁是为广义的历史学而生的,他就决不能初次地看事物,他自己也决不是一个这样被初次看见的事物;然而,在一个哲学家那里,这两个特点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他必须从自己身上获取大多数教导,他自己要充当整个世界的原型和缩本。如果一个人总是借助别人的意(end of p.87)见来看自己,那么,他在自己身上除了别人的意见外别无所见,这又有什么奇怪呢!学者就是这样的人,就是这样活、这样看的。(第87-88页)

16. 尼采的意思并不是让你去伤害人,而是当必要时,哲学工作者要不怕去与“哲学的那些假仆人和不够格的从事者”斗争。这不仅应以真理的名义,还应含着真理的实质。而关于他们(指经院哲学家)全部的所作所为,可以用第欧根尼的一句话来说明,他在听人称赞一个哲学家时反驳道:“他究竟有什么伟绩可炫耀,既然他搞了这么久哲学,却没有伤害过任何人?”是的,应该在学院哲学的墓碑上刻写:“它没有伤害过任何人。”这诚然更像是对一个老妇的称赞,而不像是对一位真理女神的赞美,如果有人把真理女神仅仅看做一个老妇,那么,这种人毫无男子气,并因此遭到有男子气的人鄙视,便是毫不奇怪的了。(第108页)

可是,假如我们的时代情况如此,哲学的尊严就要遭到践踏了,它似乎变成了一种可笑的或可有可无的东西,因此,它的一切真正的朋友都有责任作证反对这种混淆,至少要指出,唯有哲学的那些假仆人和不够格的从事者才是可笑的或可有可无的。更好的是用行动来证明,对真理的爱乃是一种可怕的和强有力的东西。(第108页)

叔本华业已证明了这两个方面——并将日复一日地继续做出证明。(第108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