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唐李白》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唐李白》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唐李白》是一本由張大春著作,新經典圖文傳播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420,页数:3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唐李白》读后感(一):一般人就不要读了,坑爹

都什么年代了还写出这么晦涩难懂的书来,明显不符合时代潮流。费了很大的劲读了几十页,有些句子意思很难理解,有些字词认不出,更多的是一些历史的东西根本不了解也不想了解,内容详实到你觉得有些东西是多余的废话

《大唐李白》读后感(二):《大唐李白》应改名为《大唐杂记》更贴切

《大唐李白》应改名为《大唐杂记》更贴切。看完两部,看不出也看不懂是在写什么?作者逮住什么写什么,恨不得把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人和事儿都一鼓恼的述说出来,象是在应付导师的提问。而结果确是一堆大杂拌儿。

《大唐李白》读后感(三):这半年就靠此书下饭了~~

飞机上 宜睡觉 宜读好书

从来不会写书评只会花痴的,终于忍不住写两句发泄一下----因为这书太勾人了。之前看城邦暴力团就看的呲牙咧嘴只会说好,加之李白又是从小就萦绕在我脑子里的天字一号人物,早早就惦记着这书呢。没想到圣诞节回家简体版还没出,咬着牙买了本台版的攒到回来的飞机上看。

结果飞机上一边颠着一边啃着,眼睛抖都成蚊香了,但只觉得酣畅淋漓,美。

总有些故事是此时此地遥不可及的,却引人拍案叫绝,比如城邦暴力团里的揭画纸,比如明月头顶上那只雕。几笔带过的细节可能与主线关系甚微,却是我心向往之而求不得的画面。

“大半年后,李白辞亲远游,再回大匡山之前,复至邻近龙州江油县游历,不意却与调了差的姚远重逢--他竟然还是个县尉--彼时,李白将送给姚远一首诗。那诗,就是一支缩地鞭,把这小小县尉所想望的溪声,引来身旁。

嵐光深院裡,傍砌水汵汵。野燕巢官舍,溪雲入古廳。日斜孤吏過,簾卷亂峯青。五色神仙尉,焚香讀道經。”

这书就是活生生的一把缩地鞭啊~~~把隔着一个太平洋的大山大河虾米知了全都抽到我面前了~~!

《大唐李白》读后感(四):坚持就是意义本身

《大唐李白 少年游》买了小一年,数次翻开又数次放弃,之后还是难以抑制的买了第二三卷。心里默默想,总是要读完的。

一本难读的小说似乎本就丧失了它全部的意义。

我也禁不住问自己,为什么要继续攒劲读下去。

荡开一笔,说说《大唐李白》为什么让我数次放弃。(我是个连《百年孤独》都不觉得难读的读者)一言以蔽之,张大春本就没想写通俗小说。这是一本实验小说。张大春通过各种史料来模写李白的一生,据说无一句不据典。一是文笔略文言,对于非专业文言功底尚可的我来讲,略费劲。这种费劲的程度在于一些细节要认真看读的懂,不能不过脑阅读。二是引经据典,这也是该书饱受诟病的地方,不少读者认为这是一种掉书袋的卖弄。但是我忍不住为张大春开脱,他的本意就是探索这样一种小说形式,而非才识的炫耀。你从引典的笔调中可以感受到流畅感,非刻意的卖弄。三是李白这条线并不紧密。前八章洒出去,李白都还没有出现。那些卯着劲要看懂李白一生传奇的读者难免要失望。但对于四卷的著作,开始的引子也并非难以理解。

我不知不觉中已经为张大春开脱了。因为我真的觉得这还是本值得一读的书。

首先,在于作者的态度。好吧,历史在穿越戏说中已经面目全非,历史中的大人物也在夸张狂狷的笔调下变得忽明忽暗。张大春,这么一位在台湾德高望重的大家,愿意逆流而为,一点一点用史料用诗歌来慢慢拼凑一个李白。当然这个张大春笔下的李白也许离本尊还很遥远,但是至少他在致力于让他清朗。

其次,李白是我们熟悉的陌生人。我们从小读李白,从床前明月光到蜀道难,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到将进酒。我们想春游说烟花三月下扬州;我们送友人说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我们没钱落魄了说千金散尽还复来。我们在人生的某一个抒情点上想到李白,借他的口潇潇洒洒,什么都有了。他在我们心里似乎就是那个狂傲的、大气的、不羁的少年。可是他真是的样子是什么?我真的想知道。

最后,如果你不拘泥于李白本身,你能得到更多。就像关注于宝黛恋的读者很难体会到红楼之美,单单为了李白看《大唐李白》也难免失望,层层叠叠,山重水复,如果肯放下很多,看看沿途风景,大抵不虚此行。

为什么要坚持读一本不引人入胜的书?这是我思考很久的问题。

很多有读书习惯的朋友对书的态度是喜欢,喜欢才读,喜欢才学,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我总隐隐觉得这还不够。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读书大抵也如此。满足于一种舒服的读书状态当然值得欣喜,但总要每月读一两本不那么轻松,需要坐着才能读下去的书去开拓眼界,磨练自己。读书的快乐也许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可能会是在阅读之后。兴趣是开始,有了兴趣总要有那么一点不畏不惧的坚持,能促使自己再往前走一步。至于说往前走一步有什么意义呢?走一步之后才会知道,未知让我如此着迷。

最近半年在练习坚持,所以才有了现在23点码字的我。至于说这有什么意义,坚持本身于我就是最大的意义。

《大唐李白》读后感(五):张大春为三维李白做了一个多维模型

本书的一个面相,是时时与古书的对话。从正统史书《春秋》到笔记小说《酉阳杂俎》。对话的基调,大部分是反驳与揭示。作者说,他的笔下应更有可能是历史上的事实。梦枕貘的《阴阳师》也有如此般的一个面相,不过梦枕貘倒规规矩矩、毕恭毕敬地将《今昔物语集》《宇治拾遗物语》等的书奉为可靠的史实来源,用它们证明安倍晴明和他所处的妖魅平安朝的真实存在,尽管梦枕貘笔下的世界,已经溢出古书范围太多了。当然,梦枕貘也大大方方地向读者坦言:这是我的想象,挺合理的吧?

本书另一大特点,是故事类别齐全得如同展览。有和《阴阳师》一般,结合很多民间传说和仙踪奇谭;有武侠的人物和江湖;有历史小说的官场政治。如飞头獠一段中,飞头獠——入夜能飞头至千百里之外——设定及其怪魅,堪堪可作鬼怪小说素材;与之交接的韩恒和候矩却是典型的武林人士做派,似乎刚从武侠小说里走出;同时,此二人不知而读者看在眼里的,是朝廷异族政策影响下边地涌动的莫测暗流,这又另是一番历史小说的面貌。

李白是中国妇孺皆知的浪漫的人物。因为知名度非常高,人人心中有一个多多少少不一样的李白,甚至差异甚大。张大春写故事的风格跟一般的小说不同,似乎他并不太在意一般读者能否轻松地理解,所以不求人物形象的易感,往往点到为止,不渲染、不重复、不等待,只是随着自己敏捷的思路,任笔尖游走,到处是转折、回溯、离开。读者如果像读其他小说一样去读本书,也许会只收得许多故事的碎片。若想要将这些碎片连缀在一起,那就得再读一遍,但大部分读者惊愕于初遍迥异于其它小说阅读经验的陌生感,就已然放弃了。如果只读一遍,本书给一般读者带来的李白的形象,恐怕是单薄而抽象的。他几乎是一个工具人,一个张大春用来展示他对大唐史书未现史实的理解的串场嘉宾。

李白串场开启的其中一个主题,便是如何与边地异族相处。是内迁、剿灭还是安抚?这曾经烦恼了中国多个主政朝廷,唐朝尤甚——因之还产生了边塞诗传统,以纯文人为主的诗人,以横戈跃马征胡护边为荣。这个主题,典型地体现了李白与其串场故事若即若离的关系。众所周知,李白背负的命运是西域回迁者,身分不明,合法性可疑。张大春似乎是试图从这个角度,探寻李白异于常人的浪漫不羁的源头。

李白串起的还有三教九流、形形色色,来自各个历史时空的人物。

尽管艰涩而不友好,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会领悟到,这些主题和人物其实是张大春为李白设置的历史场景,甚至是他为李白的诗架构的故事布景。我们会联想,本书有多元,李白的诗就有多丰富;本书有多离奇,李白的人就有多跳脱。倒过来说,亦如是。原来,张大春用这本书,做了一个少年李白的多维模型。我们通过这个多维模型,得以从多维窥视三维世界的李白,当然感到怪异和不适,但是不是其实也更接近了某种真实呢。

本书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陌生感。这与李白无关,毋宁说是张大春作品的特点。张大春的用词、句式,以及对历史或传说的演绎,都让人感到在刻意避免通俗,追求新奇。大概可以说,张大春是小说家中的李贺、李商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