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学如何成为知识?》的读后感大全

《文学如何成为知识?》的读后感大全

《文学如何成为知识?》是一本由陈国球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3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学如何成为知识?》读后感(一):共三篇文章外加一个访谈

访谈是张晖提问陈回答的方式,展示了陈的主要研究方向。

三篇文章中有两篇似乎都是在大陆出版过的,只有第一篇是陈的演讲,以前没有看到。

文学如何成为知识,这个问题本身是非常有趣的,事实上三篇论文中的前两篇,是直接讨论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即文学制度化的情形。

《文学如何成为知识?》读后感(二):文学可以教吗

文学在今天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大家都能读,都能说上几句,似乎无须什么准备,甚至没学文学专业的人或者未从事文学研究的人读的作品更多更广,在某一方面某一本文学作品上也有一二独到的见解,很多人都爱读一点文学,但是文学在多数时候仅仅成为一种大众的或者小众的“消闲”。换句话说,中国八十年代那阵的文学热,早已随风而逝。如果八十年代文学除了自身性的恢复与建构,还对社会有某种矫正对未来展开想象使之成为可能的话,则如今的文学似对社会发挥不了任何实际效用,谈公平正义,哲学、法学就可当之;谈社会现状及问题,社会学早已展开细致入微的调查;谈现实与制度,政治学等的理论放在那里,文学又可能成了虚空的呐喊;面对现代社会中人的问题种种,患者则会敲开心理医生的房间,流行的抑郁症也得到了缓解……

如此说来,文学在今天,真是毫无“用处”。那么,文学还剩下什么?文学究竟何为?

这样的问题,涉及根本,却显得大而无当。没有经过文学学科训练的人反而写出了不少的文学经典作品,而正规科班出身的,却反是多多受限,文学创作平平。这就带出那句“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令无数怀着文学梦的青年学生进入正规学习后,有如当头一棒。那么,文学究竟可不可以教,可否成为一门系统的知识,在人文学科的殿堂占据一席之地?欲知今之文学学科的正当性,有必要梳理其来路。这就是陈国球新著《文学如何成为知识?: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与文学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的问题,在英国大学的历史中仍然存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英国大学课程设置中文学课,也并非一帆风顺。经牛津大学柯林斯(John Churton Collins,1848—1908)的多方奔走,牛津才于1885年设立“墨顿英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席位,但获聘的却是“语文学”专家聂皮尔。语言学以其严谨,其学科知识显而易见,在大学易站稳脚跟,而纯粹的“文学”却屡受质疑。“柯林斯理想的‘文学’科既有学术性,又兼具审美效用,更能启发人文精神。”(页18)

这话听起来漂亮,也颇见柯林斯的“文学野心”,但在大学授课的具体操作上难度却不小。文学学科能达此目的,却要迟至一战后剑桥大学瑞恰慈(I.A.Richards,1893—1979)等人的努力和实践。瑞氏等提倡系统的文学研究法,他自己撰写《文学批评原理》(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科学与诗》(Science and Poetry)、《实践批评》(Practical criticism)等,为文学带来一种系统性的研究方法,以别于阅读的随意性。后在美国文学研究领域持续发挥影响的“新批评”学派,得益于瑞氏的文学研究法实深,也就为其占据大学讲坛提供了实力依衬。瑞氏还曾来中国清华、燕京讲学,对中国新诗中国文学和文学研究影响都很大。

回头来看中国“文学”学科自身。戊戌维新失败之后,京师大学堂得以留存,而中国“文学”学科也正是从这里起步的。陈国球在书中以京师大学堂在创办阶段的三个章程(1898年的《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梁启超;1902年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张百熙;1904年的《奏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张之洞、张百熙、荣庆)来讨论不同阶段不同主事者的“文学”观念,“文学”一科的设立及其涵义、授课内容和具体要求,围绕“文学”学科的争议。如今看来,比较符合现代“文学”学科要求和涵义的,是比较保守的张之洞等给定的《奏定》。在“大学专门分科”(或“分科大学”,相当于今之大学本科)中,《奏定》将《钦定》的七中分科增至八中。其中“文学科大学”,广义而言,类于西方学制中的“文学院”(Faculty of Arts)或“人文学院”(Faculty of Humanities),其下分九门:中国史学门、万国史学门、中外地理学门、中国文学门、英国文学门、法国文学门、俄国文学门、德国文学门、日本文学门。这样的文学学科架构和学习要求,是要令今之多少文学院大为失色的。“中国文学门”下又分十六个科目,“主课”有七:文学研究法、说文学、音韵学、历代文章流别、古人论文要言、周秦至今文章名家、周秦传记杂史、周秦诸子。“补助课”有九:四库集部提要、汉书艺文志补注、隋书经籍志考证、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各种纪事本末、世界史、西国文学史、中国古今历代法制考、外国科学史、外国语文。可见文与史的紧密结合,从文学学科看,这些课程又基本涵盖了“文学本体”、“语言学”、“文学史”、“文学批评”、范文研习等。可谓细致周详。即使有诸多不足和实际运行中的落差,但亦可见出时人对“文学”研究的“野心”和理解。

北京大学承续京师大学堂,却渐重实证和考据,由章太炎的弟子(钱玄同、沈伊默等)取代桐城派文人(如林纾)。后来北大的学生去清华建设中文系,认识到北大文学学科教学偏离于“文学本体”,欲别于北大。先后主掌中文系的杨振声和朱自清,均看重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以及“新文学的创造”。但是,正如英国大学“文学”科路途的艰难一样,清华的实践也是步履维艰。文学的“本体”活动,离不开情感,但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所以,其能不能是学术活动,是否可成为知识来教授传承,都广受质疑。虽经朱自清等人的持续努力,却仍难有大的改观。

清华向有“国学研究院”的传统,“文学批评”倡导者朱自清也往往要借助“语文学”的方法,来彰显其研究的学术性,如其《诗言志辨》中就有相当的“语文学”成分。杨朱二人的构想中,注重“创作”,但在实际运作中,文学批评研究的课业显然比“创作”大得多。四年共111—114学分,“习作”只占了3学分。也可以说,文学创作的确难教。不过,一开始,朱自清就重视引进西方文学研究法来研究中国文学。置于彼时,“西学”实就是现代学问,中国传统学问如何面对现代性,这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近代以降,中国文学不可能只是自身内部的一个系统,必要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来看它,这也就是陈国球在与张晖的对话中提到的“照镜子”(《附录:文学的力量》,页111)。现代人做学问一开始就带着现代的问题、要求与方法。

朱自清采取的是包容与学习的态度,立意融贯中西。如果说瑞恰慈来清华时,朱自清尚未被其理论吸引的话,1931年朱访英期间就开始有意阅读瑞氏及其弟子燕卜荪(William Empson)的著作,并同朋友讨论文学批评问题。1935年朱自清发表的《诗多义例举》就可见其所受的细读分析的影响。朱强调大量借助西法来研究中国文学,其在《诗言志辨•序》中就明确地说:“西方文学的输入……改变了我们的‘文学’的意念”。闻一多后来甚至对大学中文系、外文系的分隔设立表示不满,指出哲学系、政治系等学科都是按照学科性质设立,因而主张中、外文系合并,也实有融通中西文学之意。在当时就引发讨论和争议,自然也未通过。延及及今,仍存在闻一多当年指出的问题:中文系仿似“小型国学专修馆”,外文系成为“高等华人养成所”。

虽然存在的问题仍不少,但是朱自清等人的努力却极富开创意义和文学的人文关怀。所以,陈国球才要读者注意朱自清的研究与传统的差别和意义所在,“当然,朱自清所开发的‘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与纯粹的‘语文学’相较,无论学术目的、研究效果,以至终极关怀,而这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异。其差异正在于前者以‘文学’为本位。这一份‘文学’的关怀,使得文学不仅是文献材料,而是古今中外人类文化心灵互通的触媒。”(页26)

今日中国文学和文学研究的发展,是离不开早期文学学科建设的功绩的。

众所周知,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上,捷克斯洛伐克的普实克( )同美籍华人夏志清在上世纪60年代有一场不小的论战,普氏已逝,夏氏到今仍耿耿于怀。陈国球隔年后梳理评价二者的争论,在政治意识分歧之外,从学科内部入手,分析二者所承的学术传统的不同,指出其所代表的文学研究方法的得失及其后续影响,可谓回到研究的“内学”上。

普实克的研究方法根植于以其母校查尔斯大学为基地的“布拉格语言学会”的结构主义之中。布拉格学派以为文学学科的目标是掀起文学的神秘面纱,尤其从文学的语言基础切入,理解语言的“文学性”(Literariness)。(页86)这派还强调文学艺术“结构”的社会性,认为“文学结构”必须进入社会结构中才产生其意义;又认为“结构”是动态的,“文学结构”因应不同的力量交互影响而恒常处于变动之中。(页88)

夏志清身处美国“新批评”的大本营耶鲁大学,深受其影响,强调文本细读,重文学批评。夏认为“文学史家的第一任务,永远是卓越之发现与鉴赏。”(页93)所以,这里文学史家和文学批评家是可以互换的,文学研究着应根据自己的学识和眼光鉴别出优秀的作家和作品。

其实,早在普夏二人之前,1937年,韦勒克(René Wellek )和利维斯(F.R.Leavis,夏志清就深受其影响)就展开了论战,与普夏之争颇多相似之处。普夏二人互指对方充满“政治偏见”,而力陈自己才是文学的“艺术价值”的守护者,互指对方未公正对待中国现代文学。

普夏二人的分歧在于:普氏强调文学研究的系统性、客观性,重综合分析,认为“文学史家”与“科学家”的工作别无二致;夏氏坚持“新批评”传统,主张文学史首先要“客观地评价”个别作家和作品,重文学批评,强调文学研究者对文学鉴赏的重要作用。

如此一番的考察,陈国球想要指出的是,二人背后所代表的两种文学研究路径和方法的差异及分歧所在。普夏二人的争论,实代表了欧陆传统和英美传统对“文学学科”概念的不同观点,一派承续了19世纪以来以科学为尚的实证主义式文学研究,一派坚持“新批评”,并续接英国文学的批评传统。从文学研究的角度看,各有所长:普实克擅于综合与分析,他所提出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抒情的”与“史诗的”动向,对以后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夏志清则用心于个别殊相和具体感应,他集文学史家和文学批评家于一身,功在于对个别作家和作品的发现和重新阐释上,如对钱锺书、张爱玲的重新定位,并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树立了不少典范。

但是,二人的争论若掺进政治分歧和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等因素,则这次论战所涉及的问题就更复杂了。所以,陈国球才在展开详细的学术梳理之前、介绍二人争论背景时,指出“总之,我们要明白,冷战思维及其所寄托的政治言说,在这次论辩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页84)二人又多有意气之争,因此,二人的学术争论都未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如此看来,陈国球的论说,自然也重视学科内学术的内在传承,重视文学研究所根植的传统。文学研究和文学教学与文学学习能有今日之局面,与其自身来路,与起步之初的建设努力大有关系。传统并不是承载于文本之中的死符号,而是内化在后续生命里的应时的表达。欧内斯特•勒南曾说,沉湎于过去,可以逃避当下的沉沦时代,那里的一切都是美的、文明的、真实的、高贵的。这话当然大有问题,但是了解过去的思想传统是有必要的,今人大可去发现今应古的脉络,并对当下的问题作出回应。

现在来看文学究竟何为的问题。尼采曾认为艺术创作是最高贵的人类任务。广义而言,文学也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叔本华认为艺术才能成为幻灭时代解救人痛苦的药剂,这一观点为后来的王国维在研究“红楼”中所大力推崇。这样的陈述,也可能被指为是为其存在寻找借口的花哨文辞。我们也大可以说无用方为大用,但是终归要追问它的“有用”。文学看似很虚,陈国球说,它又有很实在的力量。文学具有超越文字的意义,它可以内化在人的精神世界之中。人若只活在一个物理世界的空间之中,不免单调、乏味。换句话说,人的精神愉悦,离不开文学。先民早在劳作之初就为我们留下了文学想象,在一首《击壤歌》中我们可以读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陈世骧曾有文学可作为对抗黑暗之光(Literature as Light Against Darkness)一说。可见文学的独特价值所在。而目前的教育中还需要文学,按照陈国球的说法,“就是要把学生领到这个精神世界中,让学生领悟这精神世界的力量。如果从事文学研究的人,从来不思考这个层面的东西,那只是工匠而已,甚至连技工也不如。”(页107)

如上所述,文学学科有其自身传统,也有自成系统的学科纪律。文学更有对“人”的现实处境的关怀和表达。“万古不朽的并非罗马,而是人在宇宙中的领地。”(曼德尔斯塔姆)文学是可以教的。

“文学有一种力量,可以帮自己安顿心灵,也可以透过文字去影响他人。”(页113)面对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面对臃肿的科层社会,从来未有现代人这样的“自由”和焦虑,为了对抗现实的单调、无聊和暴虐,我们需要文学艺术。思想史家斯特龙伯格曾言,一个身在狱中的人给他写信说:我应该早点读托马斯•曼的,一想到这儿,我心里就难受。

二O一三年六月二十五日 狮子山新村

(陈国球:《文学如何成为知识?: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与文学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文学如何成为知识?》读后感(三):文学可以教吗

文学在今天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大家都能读,都能说上几句,似乎无须什么准备,甚至没学文学专业的人或者未从事文学研究的人读的作品更多更广,在某一方面某一本文学作品上也有一二独到的见解,很多人都爱读一点文学,但是文学在多数时候仅仅成为一种大众的或者小众的“消闲”。换句话说,中国八十年代那阵的文学热,早已随风而逝。如果八十年代文学除了自身性的恢复与建构,还对社会有某种矫正对未来展开想象使之成为可能的话,则如今的文学似对社会发挥不了任何实际效用,谈公平正义,哲学、法学就可当之;谈社会现状及问题,社会学早已展开细致入微的调查;谈现实与制度,政治学等的理论放在那里,文学又可能成了虚空的呐喊;面对现代社会中人的问题种种,患者则会敲开心理医生的房间,流行的抑郁症也得到了缓解……

如此说来,文学在今天,真是毫无“用处”。那么,文学还剩下什么?文学究竟何为?

这样的问题,涉及根本,却显得大而无当。没有经过文学学科训练的人反而写出了不少的文学经典作品,而正规科班出身的,却反是多多受限,文学创作平平。这就带出那句“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令无数怀着文学梦的青年学生进入正规学习后,有如当头一棒。那么,文学究竟可不可以教,可否成为一门系统的知识,在人文学科的殿堂占据一席之地?欲知今之文学学科的正当性,有必要梳理其来路。这就是陈国球新著《文学如何成为知识?: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与文学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的问题,在英国大学的历史中仍然存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英国大学课程设置中文学课,也并非一帆风顺。经牛津大学柯林斯(John Churton Collins,1848—1908)的多方奔走,牛津才于1885年设立“墨顿英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席位,但获聘的却是“语文学”专家聂皮尔。语言学以其严谨,其学科知识显而易见,在大学易站稳脚跟,而纯粹的“文学”却屡受质疑。“柯林斯理想的‘文学’科既有学术性,又兼具审美效用,更能启发人文精神。”(页18)

这话听起来漂亮,也颇见柯林斯的“文学野心”,但在大学授课的具体操作上难度却不小。文学学科能达此目的,却要迟至一战后剑桥大学瑞恰慈(I.A.Richards,1893—1979)等人的努力和实践。瑞氏等提倡系统的文学研究法,他自己撰写《文学批评原理》(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科学与诗》(Science and Poetry)、《实践批评》(Practical criticism)等,为文学带来一种系统性的研究方法,以别于阅读的随意性。后在美国文学研究领域持续发挥影响的“新批评”学派,得益于瑞氏的文学研究法实深,也就为其占据大学讲坛提供了实力依衬。瑞氏还曾来中国清华、燕京讲学,对中国新诗中国文学和文学研究影响都很大。

回头来看中国“文学”学科自身。戊戌维新失败之后,京师大学堂得以留存,而中国“文学”学科也正是从这里起步的。陈国球在书中以京师大学堂在创办阶段的三个章程(1898年的《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梁启超;1902年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张百熙;1904年的《奏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张之洞、张百熙、荣庆)来讨论不同阶段不同主事者的“文学”观念,“文学”一科的设立及其涵义、授课内容和具体要求,围绕“文学”学科的争议。如今看来,比较符合现代“文学”学科要求和涵义的,是比较保守的张之洞等给定的《奏定》。在“大学专门分科”(或“分科大学”,相当于今之大学本科)中,《奏定》将《钦定》的七中分科增至八中。其中“文学科大学”,广义而言,类于西方学制中的“文学院”(Faculty of Arts)或“人文学院”(Faculty of Humanities),其下分九门:中国史学门、万国史学门、中外地理学门、中国文学门、英国文学门、法国文学门、俄国文学门、德国文学门、日本文学门。这样的文学学科架构和学习要求,是要令今之多少文学院大为失色的。“中国文学门”下又分十六个科目,“主课”有七:文学研究法、说文学、音韵学、历代文章流别、古人论文要言、周秦至今文章名家、周秦传记杂史、周秦诸子。“补助课”有九:四库集部提要、汉书艺文志补注、隋书经籍志考证、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各种纪事本末、世界史、西国文学史、中国古今历代法制考、外国科学史、外国语文。可见文与史的紧密结合,从文学学科看,这些课程又基本涵盖了“文学本体”、“语言学”、“文学史”、“文学批评”、范文研习等。可谓细致周详。即使有诸多不足和实际运行中的落差,但亦可见出时人对“文学”研究的“野心”和理解。

北京大学承续京师大学堂,却渐重实证和考据,由章太炎的弟子(钱玄同、沈伊默等)取代桐城派文人(如林纾)。后来北大的学生去清华建设中文系,认识到北大文学学科教学偏离于“文学本体”,欲别于北大。先后主掌中文系的杨振声和朱自清,均看重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以及“新文学的创造”。但是,正如英国大学“文学”科路途的艰难一样,清华的实践也是步履维艰。文学的“本体”活动,离不开情感,但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所以,其能不能是学术活动,是否可成为知识来教授传承,都广受质疑。虽经朱自清等人的持续努力,却仍难有大的改观。

清华向有“国学研究院”的传统,“文学批评”倡导者朱自清也往往要借助“语文学”的方法,来彰显其研究的学术性,如其《诗言志辨》中就有相当的“语文学”成分。杨朱二人的构想中,注重“创作”,但在实际运作中,文学批评研究的课业显然比“创作”大得多。四年共111—114学分,“习作”只占了3学分。也可以说,文学创作的确难教。不过,一开始,朱自清就重视引进西方文学研究法来研究中国文学。置于彼时,“西学”实就是现代学问,中国传统学问如何面对现代性,这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近代以降,中国文学不可能只是自身内部的一个系统,必要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来看它,这也就是陈国球在与张晖的对话中提到的“照镜子”(《附录:文学的力量》,页111)。现代人做学问一开始就带着现代的问题、要求与方法。

朱自清采取的是包容与学习的态度,立意融贯中西。如果说瑞恰慈来清华时,朱自清尚未被其理论吸引的话,1931年朱访英期间就开始有意阅读瑞氏及其弟子燕卜荪(William Empson)的著作,并同朋友讨论文学批评问题。1935年朱自清发表的《诗多义例举》就可见其所受的细读分析的影响。朱强调大量借助西法来研究中国文学,其在《诗言志辨•序》中就明确地说:“西方文学的输入……改变了我们的‘文学’的意念”。闻一多后来甚至对大学中文系、外文系的分隔设立表示不满,指出哲学系、政治系等学科都是按照学科性质设立,因而主张中、外文系合并,也实有融通中西文学之意。在当时就引发讨论和争议,自然也未通过。延及及今,仍存在闻一多当年指出的问题:中文系仿似“小型国学专修馆”,外文系成为“高等华人养成所”。

虽然存在的问题仍不少,但是朱自清等人的努力却极富开创意义和文学的人文关怀。所以,陈国球才要读者注意朱自清的研究与传统的差别和意义所在,“当然,朱自清所开发的‘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与纯粹的‘语文学’相较,无论学术目的、研究效果,以至终极关怀,而这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异。其差异正在于前者以‘文学’为本位。这一份‘文学’的关怀,使得文学不仅是文献材料,而是古今中外人类文化心灵互通的触媒。”(页26)

今日中国文学和文学研究的发展,是离不开早期文学学科建设的功绩的。

众所周知,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上,捷克斯洛伐克的普实克( )同美籍华人夏志清在上世纪60年代有一场不小的论战,普氏已逝,夏氏到今仍耿耿于怀。陈国球隔年后梳理评价二者的争论,在政治意识分歧之外,从学科内部入手,分析二者所承的学术传统的不同,指出其所代表的文学研究方法的得失及其后续影响,可谓回到研究的“内学”上。

普实克的研究方法根植于以其母校查尔斯大学为基地的“布拉格语言学会”的结构主义之中。布拉格学派以为文学学科的目标是掀起文学的神秘面纱,尤其从文学的语言基础切入,理解语言的“文学性”(Literariness)。(页86)这派还强调文学艺术“结构”的社会性,认为“文学结构”必须进入社会结构中才产生其意义;又认为“结构”是动态的,“文学结构”因应不同的力量交互影响而恒常处于变动之中。(页88)

夏志清身处美国“新批评”的大本营耶鲁大学,深受其影响,强调文本细读,重文学批评。夏认为“文学史家的第一任务,永远是卓越之发现与鉴赏。”(页93)所以,这里文学史家和文学批评家是可以互换的,文学研究着应根据自己的学识和眼光鉴别出优秀的作家和作品。

其实,早在普夏二人之前,1937年,韦勒克(René Wellek )和利维斯(F.R.Leavis,夏志清就深受其影响)就展开了论战,与普夏之争颇多相似之处。普夏二人互指对方充满“政治偏见”,而力陈自己才是文学的“艺术价值”的守护者,互指对方未公正对待中国现代文学。

普夏二人的分歧在于:普氏强调文学研究的系统性、客观性,重综合分析,认为“文学史家”与“科学家”的工作别无二致;夏氏坚持“新批评”传统,主张文学史首先要“客观地评价”个别作家和作品,重文学批评,强调文学研究者对文学鉴赏的重要作用。

如此一番的考察,陈国球想要指出的是,二人背后所代表的两种文学研究路径和方法的差异及分歧所在。普夏二人的争论,实代表了欧陆传统和英美传统对“文学学科”概念的不同观点,一派承续了19世纪以来以科学为尚的实证主义式文学研究,一派坚持“新批评”,并续接英国文学的批评传统。从文学研究的角度看,各有所长:普实克擅于综合与分析,他所提出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抒情的”与“史诗的”动向,对以后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夏志清则用心于个别殊相和具体感应,他集文学史家和文学批评家于一身,功在于对个别作家和作品的发现和重新阐释上,如对钱锺书、张爱玲的重新定位,并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树立了不少典范。

但是,二人的争论若掺进政治分歧和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等因素,则这次论战所涉及的问题就更复杂了。所以,陈国球才在展开详细的学术梳理之前、介绍二人争论背景时,指出“总之,我们要明白,冷战思维及其所寄托的政治言说,在这次论辩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页84)二人又多有意气之争,因此,二人的学术争论都未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如此看来,陈国球的论说,自然也重视学科内学术的内在传承,重视文学研究所根植的传统。文学研究和文学教学与文学学习能有今日之局面,与其自身来路,与起步之初的建设努力大有关系。传统并不是承载于文本之中的死符号,而是内化在后续生命里的应时的表达。欧内斯特•勒南曾说,沉湎于过去,可以逃避当下的沉沦时代,那里的一切都是美的、文明的、真实的、高贵的。这话当然大有问题,但是了解过去的思想传统是有必要的,今人大可去发现今应古的脉络,并对当下的问题作出回应。

现在来看文学究竟何为的问题。尼采曾认为艺术创作是最高贵的人类任务。广义而言,文学也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叔本华认为艺术才能成为幻灭时代解救人痛苦的药剂,这一观点为后来的王国维在研究“红楼”中所大力推崇。这样的陈述,也可能被指为是为其存在寻找借口的花哨文辞。我们也大可以说无用方为大用,但是终归要追问它的“有用”。文学看似很虚,陈国球说,它又有很实在的力量。文学具有超越文字的意义,它可以内化在人的精神世界之中。人若只活在一个物理世界的空间之中,不免单调、乏味。换句话说,人的精神愉悦,离不开文学。先民早在劳作之初就为我们留下了文学想象,在一首《击壤歌》中我们可以读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陈世骧曾有文学可作为对抗黑暗之光(Literature as Light Against Darkness)一说。可见文学的独特价值所在。而目前的教育中还需要文学,按照陈国球的说法,“就是要把学生领到这个精神世界中,让学生领悟这精神世界的力量。如果从事文学研究的人,从来不思考这个层面的东西,那只是工匠而已,甚至连技工也不如。”(页107)

如上所述,文学学科有其自身传统,也有自成系统的学科纪律。文学更有对“人”的现实处境的关怀和表达。“万古不朽的并非罗马,而是人在宇宙中的领地。”(曼德尔斯塔姆)文学是可以教的。

“文学有一种力量,可以帮自己安顿心灵,也可以透过文字去影响他人。”(页113)面对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面对臃肿的科层社会,从来未有现代人这样的“自由”和焦虑,为了对抗现实的单调、无聊和暴虐,我们需要文学艺术。思想史家斯特龙伯格曾言,一个身在狱中的人给他写信说:我应该早点读托马斯•曼的,一想到这儿,我心里就难受。

二O一三年六月二十五日 狮子山新村

(陈国球:《文学如何成为知识?: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与文学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