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年通往作家路》读后感精选

《一年通往作家路》读后感精选

《一年通往作家路》是一本由苏珊•M•蒂贝尔吉安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年通往作家路》读后感(一):只是一本教程

12个月,教你学会各种方式的写作。从日记到小说,应有尽有。

有理论、有例证,还有适当的练习;作为课程是非常合格的。

但是却没有什么太精彩的地方。

对写作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不过写作这回事,还是要写出来的。

另外,文字从来都不在书本里。

一年当作家啥的……别傻了。速成的东西都很要命的。

《一年通往作家路》读后感(二):作者提供的修订清单最有用

如何修订自己的书,一般的写书人或许只能凭感觉。但是本书作者却提供了详细的修订清单,按照清单一步步来,一点点修饰,可以显著提高图书的质量。

征稿启事:“我们需要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思路清晰、具有新闻价值的、有生命力的原创性作品。欢迎写出个人经历或者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尤其是能够驾驭宏大主题的投稿”

“专栏版是就政治、家庭、社会和文化等领域开辟的评论和争鸣平台。如果有民众关心或评述精彩的文章出现,我们将十分欢迎”

“只要是读者关心的,就是最好的主题”

“你怎样才能发现那些读者关心的、有关宏旨的主题呢?答案是你需要关心时政要闻,而且只写那些真正让你感兴趣的东西。如果你写得兴致盎然,读者读起来也会如此。……你应该着手在这个领域做调查,……要写得有理有据。这是你作为一个专栏作者应该做的。想想那些发行量数字吧,你的文字是有影响力的”

《一年通往作家路》读后感(三):让写作像呼吸一样自然

几天前,读到一位朋友的文章“写作像呼吸一样自然”,用的是书信体形式,因为这种形式他写起来最为自由,读者读起来也最为亲切。(《安妮日记》就是这种写法。)他说自己是从去年的这个时候突然爱上写作的,借由常常给一位朋友写信,鼓励她的机会,爱上了文字从笔端倾泻的感觉。他说以前对于写作有不少误区,比如觉得想当作家才会写作,觉得写作很难,后来才发现其实不尽然。

想到我自己,写作对于我,总显得有一丝刻意,我也总觉得自己写得不够好,也就懒得下笔。但写作其实就是将心底所思所想表达出来罢了,不用有那么多顾虑。借由文字,将自己每一处细小的发现,生活中的每一点美表现出来,深化生活,再次发现自己。如果能让写作像呼吸一样自然,就不会觉得难了。

大学时期,老师总会提醒我们: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写作是否有技巧可言,是否可以学呢?譬如这套创意写作书系,就是专门教大家写作的。“一年通往作家路”这题目多么诱人!整本书看下来,我自己觉得稍微有些浅。每一课,都只是泛泛的介绍,配合了几个例子。当然我也受到了一些启发,比如写作时要抓住某个特定的意象,将梦境生成的故事融入写作等。但我觉得更重要的,便是要开始写。不论是模仿大家的作品写作,还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写就是了。为了写作时自己那种开心的感觉而写,其他的一切是附加物。即便是给自己的生活留下一些痕迹,也是有意义的。

《一年通往作家路》读后感(四):大道至简

读览苏珊·蒂贝尔吉安的《一年通往作家路》,与娜塔莉·戈德堡的《写出我心》(又名《再活一次》)的思路,前后相一贯,都强调“动笔写”。“严格按照意识流的写法,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写作,这样可以消减我们内在干预机制的作用,你所需要的全部就是那几张纸或空白的日记本,一支笔,一个能坐下来的地方。然后,专注于自己内心的书写欲望”。实质上,这是真正的经验之谈,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方无隅,大智若愚,都说的是这道理——秘诀都是简单的,只是很少有人会认识到这简单的诀窍——去做,就成功了一半。你想成为写作高手吗?写就是了。你想成为博览群书的渊通之士吗?读就是了。你想成为绘画达人吗?画就是了。你想成为心如止水,如如不动的禅者吗?只管打坐就是了。不要犹豫,不要牵缠,如吹毛利刃,轻拂之间,斩去千丈游丝,万重网罗,又如银碗里盛雪,方寸之地,映出无量光华,雪月澄圆。写下当下的所见所感,则自心就凝定在当下,而又是活泼泼的,充满观察力的。此中的欣喜悦乐,真是唯有自己能知的。

写作本身,未必是要人变成一个职业作家。写作的特点是反思和整理生活,全方位的拥抱生活。当我们未曾写作时,我们仍然在生活,然而这还算不上一种自觉的生活,通过写作,我们反思生活,缀合种种思想的碎片,集聚众多微妙的感受,如绘制曼荼罗的画师,如中世纪教堂的天顶画,渐渐的,接近于“天极”,渐渐的,潜入内心的深,又由于潜入了甚深甚深的内心世界,所以,整个的生活,被自然地赋予了意义。由不自觉的,而成为自觉的;由必然的,而通向自由的。英文中,作家就是Author,亦即作者。但在禅宗中,作家是指开悟的人,“老作家”就是指“老禅师”。我以为写作同时是一种正念修行,经由写作,“作家”的两层含义:勤修写作的作者和精修空性的禅者,都可以被悠然演绎、全然呈现。此中的欣喜悦乐,也是唯有自己能知的。

《一年通往作家路》读后感(五):常见体裁写作指导

有不少人怀揣有作家梦,但是缺少写作知识的指导。古人强调多读,书读百篇,其义自现。在多读中理解意思,体会主题。不过,每个人的悟性是不一样的,如果不是有目的,写作技巧的感悟是比较难的。如果有人能点拨一下,也许就能茅塞顿开。

《一年通往写作路》是十二堂写作课。常见的写作体裁的写作技巧:日记、随笔、评论和游记、短篇小说和小小说、故事、散文诗、回忆录……这些体裁常见,相对上手也容易,尤其是日记以及随笔、游记。小学二年级就要求学会记日记。游记的话,出去游玩一下,也会有写写自己所见风景的冲动。这本书对体裁进行了简介,提供范例进行引导,并提供了一些练习,主要是各种要求的写作,比如限时日记、在日记里记下一个意象、利用意象写一个故事……照这题目要求练习,应该能获得提高。

初中课本里讲写散文要形散神不散,将语言的凝练优美,情景交融之类。我还读过一本专门讲怎么写散文的书,技巧挺多的。在个人散文这个部分里,本书给了四个要素:笔调、形式、戏剧性、真实。戏剧性这一点让人很意外的。作者通过分析例文的四个要素,写作个人散文四步选择和识别(大致相当于选材、立意)、展示(就是写作吧)润色(修改润色)、等待开花结果(隔段时间修改或者请朋友提意见,分享给其他人)。

我中学开始喜欢看短篇小说,尤其是小小说,又称微型小说,经常购买《微型小说选刊》。在短篇小说一章,作者从人物、情节、场景、对话、风格、视角、口吻等多个角度分析一篇优秀短篇小说。这么多的角度,有些角度我们可能未曾考虑到。

通过这么几章,就可以看出中外的写作观点还是有些不一致的,能提供一些新的角度。本书提供的例文,也是外国作家,表现出不同于国内作家的风格,比如我,不常阅读外国作品,优秀例文风格就是不一样。

要想一本书把多种体裁全部讲透,我想是不可能的。我觉得作者的定位也就是相当于大学的写作教材,引起你的兴趣,但并不深入。如果要想将清楚,更深入,更透彻,无论是微型小说还是个人散文,都可以单独写成一本书。作者没有这样做,一定是对本书的定位就是这样。好吧,激发写作者的兴趣,稍微点拨也是挺好的。日记、随笔、游记等可归入散文,还有短篇小说、小小说等可归入小说……从此书中,一些常见的体裁都能获得指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