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海德格尔-牛津通识读本的读后感大全

海德格尔-牛津通识读本的读后感大全

《海德格尔-牛津通识读本》是一本由[英国] 迈克尔·英伍德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德格尔-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一):“流俗版”海德格尔

作者花了七章的篇幅来讨论海德格尔早期作品《存在与时间》中提到的此在、此在的时间性与历史性,而只用了一章来讨论海氏晚期对艺术与真理、语言与诗歌的思考,海氏晚期对于技术与人类命运的严肃反思在书中竟然只被一句话带过,这本书所呈现的可以算是阿兰·巴丢所称的“流俗版”海德格尔,倒也符合“通识”之谓。

海德格尔更多时候被看作是存在主义的祖师爷而非现象学大家,大概是因为存在主义更为吸引人。我记得有一次看到一个友邻说,她同日本的同学交流后发现,日本和中国的学者有很多都是由存在主义入了哲学的大门,我猜这一共通点以及八十年代中国的"萨特热",大概就是源于两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和集体主义折叠了此在的光芒,使之沉沦于常人世界,而存在主义召唤本真性的此在奔向自己的死亡,否认常人摆在其面前的可能和解释,用决心和良知审视整个生活——“去,成为你所是的!”这种从常人之中抽身而出的决断的勇气,对那个年代那些压抑的青年来说,可能是莫大的鼓舞。

《海德格尔-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二):陈嘉映:浅易而不俗陋

序言

陈嘉映

很多学者不建议学生读导论,要读就读原著。我的看法不尽相同。当然,我同意,导论绝对无法代替原著,有心钻研者,必须以读原著为主。哲学著作并非意在提供一个真命题集,它倒更像一件作品。单说伟大思想家们各自不同的写作风格,就已经提示大量的思想内容。探索的进程,其意义殊不少于探索的结果。不过话说回来,读书人并不都以钻研为志,钻研者也有程度不同。精研黑格尔的学者,可能也想了解胡塞尔,尽管他不打算钻研胡塞尔。没有谁靠读科普成了科学家的,但大科学家有时也读科普。为此,我们应该像感谢优秀科普作家一样感谢优秀的导论作者。

导论也有种种风格。考克尔曼(J.J. Kockelmans)写《存在与时间》导论,几乎全用海德格尔本人的语汇,甚至海德格尔自己的例子,更多是要给出这本书的一个提纲。迈克尔•英伍德(Michael Inwood)的这本《海德格尔》则不同,他比较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理解,用不同的语汇、不同的例子来重述海德格尔的思想。这样写,冒的风险要大些。不过值得一试。任何思想,包括伟大思想家的思想,都不能始终停留在自己的语言和风格中,它总要不断以这种那种方式与别样的语言、别样的思路连接起来,才能保持其生命。当然,我并不处处同意作者对海德格尔的重述或解释,像海德格尔那样深刻难解的哲学家,我想,谁写一本导论都会与别人所写的大不一样。不过,我觉得他对海德格尔思想的整体理解是可信的,他让这些思想对普通读者变得较为浅易,却并不曾让这些思想变得俗陋。这是导论写作难能之处。

我读下来,觉得这本导论有两点主要的不足。其一,作者虽常常尝试用新的方式重述海德格尔的思想,但似乎没有提出很多开拓性的新理解。其二,全书集中在《存在与时间》一书,此外有一章绍述《艺术作品的本源》,极少涉及海德格尔中后期思想。读者来读一本以“海德格尔”为题的导论,难免因此感到挺大的遗憾。

最后,在学术著作滥译成风的今天,我愿特别提到,这个中译本的译文不错,虽不够精细,但可信,也流畅。

2008年10月17日

《海德格尔-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三):摘抄

哲学著作并非意在提供一个真命题集,它倒更像一件作品。

胡塞尔是现象学运动的主帅,他致力于系统研究人类有意识的精神过程,而不考虑这些过程非精神的原因和结果。

此在从本质上说具有时间性:它向前眺望自己的死亡,用良知和决心审视整个生活,它在本质上是历史性的。

海德格尔对认识论很反感,原因在于它“只是耽于磨刀,却从不用刀切割”。

在论述知识之前,我们应该先考虑已知客体的性质或者说存在。

海德格尔常常建议哲学家不要接受那些已经僵化成教条的学说,即使它们恰巧是正确的;哲学家应该回到这一学说源起的地方,重新予以思考。

为什么哲学家会对实体的存在予以同质化?海德格尔暗示,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他们集中于单个实体或实体类型,排除了实体所处的环境。

我们不仅要考虑世界之内的实体的存在,而且还要考虑它们所处周围环境的存在,并最终从整体上把握世界的存在。我们也需要注意如其所是的存在,注意这样的存在为什么会分化成不同的类别。

存在者的存在、其他实体的存在以及此在本身的存在都没有独立于此在:理论、问题、工具、城市——所有的这一切连同它们的存在及其存在方式都依赖于它们被提出、被询问、被使用、被栖居和被解释这一事实。此在本质上是存在于世界的,并不是简单地指它与世界上其他的物一样占据一块地方,而是说它不断地解释和参与其他实体及它们所处的背景,即“环境”或“我们周遭的世界”。

“此在”被海德格尔用以同时指人以及人所具有的存在方式。此在是为存在本身而存在的存在体。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所以,在这个实体身上所能展现出来的各种性质,都不是某个实体现成在手的“属性”。这一实体“看起来”如此这般,它本身就是现成在手;这些性质在各种情况下总是去存在的种种可能,仅此而已……因此我们用“此在”这个名称来指这个实体的时候,并不在表达它是“什么”(如桌子、椅子、树),而是在表达其存在。此在总是作为它的可能性而存在。此在不是一个确定的实在之物,而是各种存在方式的可能性。

我能决定的不是存在与否,而是怎样存在。我选择哪一种方式,并不完全取决于秃顶这一事实,而是由我自由选择的。

就我因为“常人”、“某人”或“我们”不会做这样的事而拒绝或没有考虑某些选项来说,我的状况就是一种“非本真性”而不是“本真性”。我让“别人”,甚至是无名的“常人”来替我作决定。

具有本真性就是忠实于自己,成为自己,做自己的事。非本真性绝不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缺陷,它是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所处的一种正常状态。

从海德格尔对此在的论述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此在是附身的,它既不是一个毫无附着的自我,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心理主体。

此在,其本质和能力——就像一个软件——密切地与其硬件,即身体交织在一起。然而,对海德格尔来说,软件是第一位的,硬件居其次。

海德格尔不承认有任何纯粹内在的心理域存在,也不承认存在逻辑性实体和数学性实体的理念域。他谈论的此在的“存在”涉及一种坚定的实在主义,这种实在主义即使没有摈弃诸如逻辑、心理学和认识论,也降低了它们的地位。即使是处于最深层情态或情感中的此在,也总是与世界和其中的实体打交道。科学理论,甚至是逻辑和数学中的公理,都是此在的存在方式,亦即其在世的存在方式。

锤子和桌子这二者都是首先被看做可以使用的物体,与人类的目的相联系:锤子是用来锤打的,桌子是用来吃饭或写作的。

在每一种情形中,与我们直接相邻的周遭世界都会指向外面一个更大的世界,但这个更大的世界依然锚定在此在及其需要和目的之中。

对于日常的此在而言,世界及世界中的事物一般是不显眼的。

这是一个万物各得其所的世界,不是一个纯粹欧几里得的世界,在后者之中物体可以占据任何适合其尺寸的地方。

理解何为工具以及放置工具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这是此在对存在最为本质的理解的一部分,缺了这一部分,此在就不成其为此在。

与其说此在所理解的是它所置身其中的环境当中的某个具体的个体,还不如说它是在理解整个环境以及它自身在其中所处的位置。

所有的阐释,不论是日常的还是哲学的,都会涉及这样一个“先结构”。

现实语言的生命包含多层意义。如果把生动而充满活力的词语降级为意思单一固定且按机械顺序编排在一起的符号,就意味着语言的死亡以及此在的僵化和毁灭。

这个世界主要并不是由断言揭蔽的,而是由此在的情绪和理解来揭蔽的。因而此在才是真理的基本处所。

谬误更应该是指对事实的遮蔽或扭曲,其形成并不仅限于通过作出错误断言、通过省略或非言语行为这类方式。

海德格尔将这些分明的犯错方式归属于Verfallen,即“沉沦”,也就是从自我跌落到世界中去。

烦与世界的意指性相关。只有在此在为烦的情况下它才居于一个意指世界中,也只有居于一个意指性的世界中此在才为烦。

这个世界是我以烦的方式与之打交道的意指性场域,而不是一个“外在客体的集合”。世界上的事物原本都是有待上手的,是待我们所用的器具。

他把科学看做是一种次级现象,仅仅作为此在的存在方式之一,是从更加日常性的存在方式中派生出的并且不可还原性地依赖于其他存在方式。

所有本体论的中心问题植根于时间现象中。

我的出生日期限定了我在时间中所处的位置,并因此限定了我所可能选择的行动路径,而我的出生地却不可能这样对我在空间中的位置给予限定。

本真与非本真之间的区别之一就是,本真此在并未浸淫于当前和即刻的过去和将来。本真此在向前看到它的死亡,向后看到它的诞生,并且越过它的诞生看到历史上的过去。

海德格尔的结论是什么?它们包含以下几个命题:1.我肯定是要死的。2.我得自己。在一些特殊场合,他人会替我,就像他们会代表我去交电话费或者帮我去参加会议。但是迟早我是要自己的,不能让别人代替。3.我会死的事实并不只是经验意义上的可能性,甚或是经验意义上确定无疑的。如果有一个人似乎不知道死是什么,这肯定是因为他“在死亡面前逃遁”。4.死亡会结束我的所有可能性,我死后不能再做任何事。5.我的死亡时间是不确定的。6.任何时候我都可能会死。7.垂死赋予了此在以完整性。8.死亡具有“非相关性”:死亡割断了一个人与其他人的所有关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