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哲学十九讲读后感100字

中国哲学十九讲读后感100字

《中国哲学十九讲》是一本由牟宗三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哲学十九讲》读后感(一):不推荐阅读

两星差评,扣三星, 一星是因为版本,纸质手感很差,很黄有色斑。如果真的有阅读需求,建议是换个版本。 另外两星是因为文章本身的可读性非常差,以至于扣了两星。下文将详细说明。 至于文章本身,其所蕴含的知识,抱歉,我只读了20%,建议移步其他回答,个人实在看不下去。 可读性差,其一, 本书其实是讲座内容记录整理而来,这一点本身并不是问题。但我是万万没有想到,作者居然就这样直接出版了,好歹也得整理编排一下啊。阅读体验非常差,便也不奇怪了。 一方面内容没有加以编排,文章脉络混乱,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另一方面文章没有加以精简,语言文字累赘,车轱辘话来回说, 可读性差,其二 内容中西合璧,一会儿西方名人,一会儿中国先哲。在现代文中,这里插几个英文单词,那里添半句文言。我好奇有多少读者能够学贯中西,融汇古今??? 也许直接引用文言文更能表达清楚含义,但多几行注释不行么?不是我懒得去查,而是可以节约的时间没必要浪费。换网络不发达的几年前,想想就心疼早些年的读者。 也许某些词汇无法用中文准确的描述,所以用英文,但是作者不加以解析,读者更加看不懂。网络上即便能查到,也未必能能解释清楚这个问题的关键。 最后免责: 个人并不建议阅读此书。如果你有很深的西方哲学造诣,以及一定的中国古典文化知识,你可以无视我的评价以及建议。 该评价只适用于向我一般的人——没什么哲学和古文的专业素养。当然如果不差钱,或者有电子版,诸位可以尝试阅读。 至于我对这本书怎么办,决定现放个几年,以后也许会看。目前看了20%,内容其实并不差,只是针对我个人而言,并不友善,可读性非常差……

《中国哲学十九讲》读后感(二):《中国哲学十九讲》简评

黑格尔曾说哲学就是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上的几个关键阶段便是:先秦诸子,儒、墨、道、法四家应对周文疲敝的兴起;魏晋玄学,“会通孔老”,弘扬道家;隋唐时代是吸收、弘扬佛教;宋明时代是弘扬儒家。

中国哲学的重点就是在儒、释、道三教。 三家均为纵贯系统,属于实践的学问。

开辟价值之源,挺立道德主体,莫过于儒。儒家属于道德的形而上学,道德秩序即是宇宙秩序,从道德上下实践工夫。讲的是“尽心成性”,“此心此理,万古长存,莫不相同”等。

察事变莫过于道。道家属于境界形态上的形而上学,以“无”来做本体了解道,从“无”上下实践工夫。讲的是“致虚极,守静笃”,“无为而无不为”等。

察业识莫过于佛。就哲学而言,佛教的启发性最大,开发的新理境最多,所牵涉的层面也最广。佛教是从解脱上下实践工夫。讲的是“缘起性空”,“二谛三性”,“一心开二门”等。

牟宗三先生此书并不是泛泛而谈,不像市面上的一些哲学书籍把摘抄、考据、短评当做哲学。先生提纲携领的对中国哲学所蕴含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而又贯通的讨论,并会通西方哲学做了比较疏导。特别是儒家的“心”“性”问题、康德哲学的圆善、佛家的圆教,先生更是鞭辟入里,讲解得极其深刻、精透。

唯一的遗憾是本书为课堂录音整理而成,有不少地方略显重复啰嗦,但是瑕不掩瑜,本书定是所有想要了解、学习中国哲学的人绕不开的一本书。

此书是我近年来用力最深的一本,每一讲都至少阅读两遍,一遍略读掌握全文,一遍精读划线笔记,有的章节甚至阅读三四遍;经历了苦思冥想的烦闷,也有似有所悟的喜悦,其中过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幸以此书一窥中国哲学门径,也因为此书,我立定了读书的趋向,私淑牟宗三先生。原来读书是东捞西摸没个定向,易犯泛而不精的毛病,现在是确定终身治学之向,以一种向上的努力步步为营,孜孜以求。

有诗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是为志。

《中国哲学十九讲》读后感(三):作为生命方法的中国哲学

“哲学”一词的词源学考察为“爱智慧”,可是什么是智慧,又成了一个说不清的问题。牟先生借罗素“外延真理”和“内容真理”区分中西哲学,其形态之泾渭便立马分明。

中西哲学的差异在开端处即已显现,西方表现为“外延真理”,即以自然为对象,关注知识的形成,即便讲道徳亦无法离开知识(苏格拉底,美徳即知识),到20世纪现象学还在追究。中国表现为“内容真理”,以生命为对象,关注如何安放人的生命,故其核心与道徳相关,这是纯然在“我”的事情。而西方自康徳,才开始讲道德,讲意志的自律,牟先生认为此可与儒家接续。(西方人对如何安放生命的关注,当是刘小枫所谓“浪漫诗哲”们的着眼点。)

由此,称“中国哲学”为一门学问,其实是“作为方法的学问”,即对所学要在生命的进程中践行之,而不是限于追究宇宙万物之本质这样外在于我的知识。孔孟,老庄,佛教,陆王,无不讲“行”,或者称为“慎独”。孔子“我欲载之空言,不若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开启此一传统。

所以牟先生讲中国哲学,止于刘蕺山,“明朝崇祯黄帝吊死于煤山,福王在南京做了一年黄帝就垮了,他便在浙江的家乡绝食而死。绝食而死并不容易。他不是一天两天就死了,而是过了三十多天才死的。起初只是不吃饭,但还喝水,到后来,连水也不喝了,这才死去。这是殉国,也是替这门学问做最后的见证。”“明亡以后,经过乾嘉年间,一直到民国以来的思潮,处处令人丧气,因为中国哲学早已消失了。”

具体来说,牟先生认为中国哲学起于对“周文疲敝”的反应,儒家对周文之礼采取肯定态度,礼总是好的,问题出在人身上,要使礼重新恢复价值,必然要求人要有真生命,此真生命即在“仁”;而道、墨、法三家采取不用形态否定“礼”,道家从人之自由切入,认为礼束缚人之自由,开出自由之境界;墨家从功利态度切入,认为礼是无用的,故有节用节葬之说;法家则顺应时代转型之需要,以强烈的现实感积极介入政治,压制贵族,开井田,使元首、士、农都取得一定独立地位。法家至后期与“术”相合,大败坏。名家由此四家派生。

总之,儒道两家,将周文之问题追之人的生命,于现实意义弱,故于当时郁郁不得,却有长久生命力,孔老所面向的,是一切时代的一切生命。而法墨两家,现实感强,但一个时代过去之后,他们的意义便随那个时代流走。

中间七讲,从玄学开始,讲佛教如何与中国的思想想结合而演进,由缘起性空到二谛三性,到一心开二门与圆教,读得极其艰难,主要在于对佛教的陌生,可是,于中国而言,佛教无法略过,没有佛教,就没有宋明。汉唐几百年,全在消化佛教。可以以此来看现在,所谓“西方的东西”,怎么可以回避?这是既成的事实。从一个更广阔的时空看,所谓“西方的”与“中国的”,是没有办法绝对分开的。分别的意义上,“中国的”好,只有在与西方的对比中才显现出来。

一个具体的问题是,之前困惑于“缘起性空”,事间万物万象,无不是因缘聚会而生,因缘散而万物万象散;由于是因缘聚会,所以一切法/一切事物与现象的本性无不是“空”的。如此,所谓生死等等,便俱为幻象,是因为人执着于物性不空,执着于一个实体的存在才产生的分别。即然缘起性空,那么就没有生死。可是顺着这个思路往下,不缘起,不是更彻底吗?一切死寂不是更好吗?陷入虚无主义。到最后才明白佛教不是这样,因为有“佛性”“法身”作依托,此不可取消。成佛必以一切众生得度为条件,由此便保证了“缘起”,避免了进入虚无。万物万象如幻如化,只指其没有自性,但如幻如化的万物万象本身却无法取消,因它与佛性不可分离,佛性之可能,在于万物万象,但万物万象又非佛所创生,否则便成基督。

神学家尼古拉库萨理解的上帝可作对比,在他的理解中,上帝“是其所能是”,上帝展开了自身的一切可能性,万事万物无不是上帝可能性的展开,万物由上帝创造 。二者相同在于那个绝对者本身都不可说,说出来就己经不是了,但佛法身并不创造。

最后两讲概述理学,牟先生分理学为三条系统,陆王一系,伊川朱子一系,胡五峰刘蕺山一系,其中以陆王为直承孟子,胡系接续周濂溪张横渠,二者最后相合。而朱子一系为“别子为宗”,因朱子大讲格物,与孔子传统不一样。

谈及做学问的方法,牟先生说一般人不是聪明不够,而是对文献下的功夫不够。“朱子的“中和问题”,凡有关“中和问题”的起码资料都得一步一步地去了解。而这需要下功夫,功夫下得久了,每个概念自然会归到其恰当的地位。通常我们在开始研究一个问题时,概念都是浮动的,到后来才逐渐定住。但其实浮动的并不是概念,而是我们自己。概念本身自有其恰当的地位。因此,主观的了解很难与容观的原意相合。这种功夫非做不可,这样才算学术,才能显出一个客观的地位。但是现代人谁肯去做这种功夫呢?大家都急着成名,大学刚毕业,就说孔夫子当年三十而立,我们现在到了三十岁还没有立,要赶紧立。三十岁得到了博士,以为也得到了学问,就想出大部头的书,事实上根本不行,这才只是刚做学问,博士只是个入门,只表示你可以吃这行饭,并非表示你有学问。所以这些功夫一定要做。人到了三十几岁,就进入了中年时期,既想成名又想建功立业中年人的事业心很重,心思容易分散。”记得另一个地方,说他研究佛教,花了八年时间,一个字一个字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