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政治的历史与边界-牛津通识读本》的读后感大全

《政治的历史与边界-牛津通识读本》的读后感大全

《政治的历史与边界-牛津通识读本》是一本由[英国] 肯尼思·米诺格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政治的历史与边界-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一):将政治当成一门科学是一种进步

讲政治的一本书,前面读的不甚了了,直到最后讲意识形态时才让我眼睛一亮,以前经常听到,但都对这个概念很模糊。里面说意识形态就是真理与谬误,意识形态宣称自己是唯一的真理,不仅描述世界是什么模样,还需要批评反对者所持的错误信念,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不是探索什么是对错,而是去寻找为什么这是对那是错,由此我联想到上一本书《乡土中国》中说的中国是一个“礼治社会”,这种礼治的前提就是认为“礼”与生俱来就是正确的,天经地义的,而不会有人去想究竟应该礼治还是其他什么治。原来,中国的历史传统便选择了意识形态。

这本书是研究政治科学的,将政治当成一门科学加以具体直白化,我国政治教育是洗脑化,人家提倡政治教育是科学化;我国是论证为什么这种制度是正确合适的,人家是提倡论证哪种制度是正确合适的。我觉得这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感想,至于说书的前面讲的希腊政体、中世纪欧洲政治、基督教、古罗马政治之类的,我想,论广度,西方确实各种制度模式都尝试过了,要论深度,中国的政治哲学可以是他们的祖宗了,中国的难得可贵在于一脉相承!

《政治的历史与边界-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二):不解决问题,而是引导我们提出问题

书名:《牛津通识读本—政治的历史与边界》 作者:肯尼迪·米诺格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评分:4 书评: 作者第一章开宗明义,讨论了专制主义为何不为政治所容,继而引出了两种政治的定义。 随后作者开始叙述政治的历史,希腊的民主政治到罗马的爱国主义,再到基督教与个人主义,继而叙述了现代国家的建成与分析,国与国之前的关系。 第三部分作者叙述了政治实践,即现代国家中政治何以实践,从政客的特点,到政党与政治信条的剖析,再到 正义、民主、自由这三个因素如何影响现代的政治。 随后作者叙述了现代以通过资料统计数据为基础的政治科学的利与弊,意识形态对政治的挑战,再通过意识形态引出政治是否会消亡的问题。 最后几章阅读让我有种不适感,不知道是因为自己因为所处时代和地域的局限性,而对意识形态自然有所好感,还是作者过于保守,这还需要后续加深相关阅读才能够了解。 这本书不同于之前阅读的几本书,作者的跳跃性颇大,主线总是会旁引出分叉,而作者选择主线描述到可旁引的位置就顺次走入分叉再跳回主线描写的方式,需要重复阅读才能把握主线。 但是作者的思想深度和框架搭建仍然可圈可点,或许读这本书有些观点会让人不舒服,但它却能帮助你打开视野。 对新型政治中对私人领域侵占的日益加深的警惕值得人深思;自由、民主、公正是三颗引航星,但必须选择一个来引航,所以我们需要选择一个还是可以在历史进展中按照时局随时更改?;意识形态是否能够作为引航星来指引前行?它与自由、民主、公正这样的引航星又有何不同?

《政治的历史与边界-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三):《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私人阅读笔记

政治的历史、实践、科学。

1.希腊宪政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分权制雏形;缺陷为以人的理性有高低,只有部分(青年男子)有资格做公民导致不平等。

2.希腊政治基石是理性,罗马是爱国主义;共同点是否定由某个“最智慧的圣贤”制定政策而是通过社会内部利益观点守法自由竞争。(另,罗马结合宗教弘扬道德,守信、贿赂是死罪;道德是自由的前提)

3.中世纪欧洲封建割据君主制的独特性与其地理因素有关(无需专制动员建造水利大工程);议会雏形;基督教精神带来人权思想与人的平等价值观,教会深入政治体制。

4.基督教震撼了公民和谐观,把政治降格,扯裂了对世俗权力的忠诚。

5.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四种“组合”何者最根本触及现代政治哲学根基;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中世纪国家与社会融合,到了现代国家时代才有国家与社会的分离。

6.古罗马自然法哲学-中世纪“基督教世界”设想-国际道义秩序。

7.将政治视为信息化的系统。

8.马克思主义与政治的区别;“意识形态”初始诞生于1797年法国,演变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可指信徒信仰的真理与对其他错误信仰的判定,19世纪末演变为政治学新术语统称政治观点与理论。

9.意识形态宣称自己是唯一的真理,包含压迫、斗争、解放的三部曲,统治下的人民只能学习那种意识形态;它与政治是区分开来的,要满足人类所有理想,而政治立足于公民自由按意愿生活、社会不完美的假定。

10.政治道德主义与国际主义兴起;“政治”含义扩大为“对价值观进行权威分配”。

《政治的历史与边界-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四):张凤阳:通过历史的巡礼,指示一条理解政治的路径

序言

张凤阳

对初涉政治学的中国读者来说,肯尼斯•米诺格的名字可能有些陌生。但在欧洲知识界,这位业已退休的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却一度是出镜率很高的公众人物。他做过《泰晤士报》的专栏作家,还录制过名为“新启蒙”的电视节目。一位有着如此经历的学者,晚年撰写一本政治学的入门小册子,想来是很自然的。但是,考虑到米诺格主要凭先期出版的《自由性灵》、《民族主义》、《异化的权力》等学术力作而赢得了自己的声望,我们就应该恭敬地看待手头这本似显平常的通识作品。在某种意义上,这本小册子是米诺格长期理论思考的凝练表达,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借着一本小书,他为什么能深入浅出地讲一些大道理,而且讲得那么通畅,那么令人三思。

在日常言谈中,人们往往把政治比作游戏。但在历史上,参与这种游戏却要冒很大的风险。涉身官场的每一个人,大略都能体验到如履薄冰的滋味,更不用说高层权力斗争的流血和死亡所营造的那种恐怖气氛了。现代政治的一个文明化表现,也许就在于使从政不再成为一种引来莫名杀身之祸的高危职业。今天,虽说政客之间和政党之间的角逐依旧暗含着阴谋伎俩,但是,宪政法治的制度框架,毕竟为政治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游戏规则。正是靠着这些规则的约束,政客和政党的表演不仅看来益发轻松,而且,其行动逻辑也有了更多的理性化色彩。缘此,那些掌握系统论、博弈论、统计学等数理方法和先进计算机工具的当代学者,便试图像科学地研究自然一样科学地研究政治。他们挖资料,采数据,建构起一种又一种解释框架,不断提高着政治行为分析和政治过程研究的科学化水准,也直接或间接地为政治决策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参谋意见。但是,政治学研究只能沿着这样的路线朝前走吗?米诺格说:“现代社会就是资料慢性中毒的社会。”这话几乎明示了对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批评。

本书使用了若干通俗类比,其中颇具深意的,是把国家喻作一艘航船。“政治就是驾驶国家这艘航船的艺术。”一如航行需要灯塔,国家的治理也需要理想的指引。因此,政治学不能在好政府与坏政府之间保持中立。米诺格告诉我们,在思考良政善治这一重大问题的时候,历史方法也许比科学方法有用得多。于是,本书就试图通过历史的巡礼,给人们指示一条理解政治的路径:希腊民主如何诉诸公民参与;罗马共和怎样培育公民美德;基督教在何种意义上构成了文明发展的重要一环;国家的政治整合与个人的自主独立为什么成为政治现代性的双重面相;以及,为谋求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的良性均衡,现代政治文明如何从传统中提取价值资源,又怎样超越古典主义,在更高水平上构建了崇尚自由的宪政民主体制,等等。也许可以说,高屋建瓴和娓娓道来的历史叙事,是本书最引人入胜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理论造诣深厚的公共知识分子,米诺格熟悉文明史上的价值之争,更清楚“自由”、“民主”、“平等”之类的当代共识性政治话语所包藏的深刻分歧。所以,他更愿意启发读者去思考,而尽量避免代读者下结论。“为政治导航的最有用的工具是‘正义’”,也许是本书最旗帜鲜明的立场表达。但悉心揣摩,我们又会在这一立场表达背后发现某种思想的审慎。其辩证意涵是:在形而上的价值层面,追求正义俨如来自神圣之域的绝对律令,天然正当且永远有效;而在形而下的操作层面,若监察既定的政府组织或政策实践,看其有没有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正义要求,则必须用怀疑的目光来打量。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趋向正义的每一点进步,都应给予首肯;但对那些打着道德旗号彻底改造世界的政治运动,却应保持高度警惕。良好的政治生活与专制主义不相容,可是,专制主义并非只有一种。历史上曾大行其道的专制君主,今天已不再受人追捧;但包裹着理想外衣的意识形态,却带来了现代僭政的新隐忧。因此,应力戒道德的泛政治化和政治的泛生活化。历史告诉我们,“政治艰难地支撑着一个平常的世界”,但在这个平常的世界,“生活的大部分内容并不关乎政治,正如同踢足球的大部分内容不是与裁判争辩”。在这个意义上,米诺格说要防范政治的僭越,归根到底就是要防范公共权力的僭越。

在米诺格看来,我们或可制订出相对正义、自由和民主的政治规则,但仍无法解决在广阔背景中的人性叵测与文化差异。所以,向往理想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是要警惕种种或明或暗的“狭隘偏见”。也正因此,政治学处于“通识教育的核心”,它关切着我们在道德品性和经验生活中的双重幸福。

《政治的历史与边界-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五):政治,政治家的游戏?普通人能参与?

文/吴情

谈到政治,很多人都可能表示不屑一顾。笔者有个朋友,曾经说道,“Politics is totally shit.”厌恶之情,不必细说。对其他多家发动侵略战争,确实属于政治。不过,公民选举投票,就公共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是自己所代表的利益群体的意见,其实也属于政治。一棍子将政治打死,看似正直解恨,实际上除了表示自己对政治的冷漠外,并无任何积极作用。政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理解复杂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维度。

《政治的历史与边界》(Politic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政治学荣誉退休教授肯尼思·米诺格(Kenneth Minogue)著,一本写给普通读者的政治学导论。不过,在本书中,米诺格并不教科书般地塞给读者一整套关于何为政治学、如何研究政治学的知识,而是尽可能结合普通人的现代生活,分析政治如何被嵌套进日常生活,如何适应并进行改革,也就政治的未来,发表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政治,可粗略分为宏观层面的政治和微观层面的政治。宏观层面的政治包括国家政体的选择,政府机构存在的正当性理由及其治理方式等。而微观层面的政治,则包括普通人的政治参与、个体与国家/城邦的关系。不过,这样的划分并不严格,因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密不可分。国家政体的选择,并不是随机的,往往会与国家的具体情况相联系,而普通人的政治参与,也需在特定的政体所营造的社会中进行。

在思考政治时,我们往往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借鉴前人的经验,从他们的视角出发,理解世界的政治之维。当然,我们还可以超越前人,通过视野的拓展以及在新的情境中的思考,来更新我们的政治观。讨论政治观时,西方人不能忽视雅典的城邦民主制和古罗马的智慧。前者奠定了西方人的“民主”(这一概念在西方历史中不断发生着变化)观念的最初基础,后者则以其法律实践展示了“法治”的种种可能,其影响力远胜过罗马帝国扩张中的成就。

在古希腊昙花一现式的民主和古罗马帝国盛极而衰后,西方进入了漫长的“中世纪”阶段,基督教神学一统,宗教与政治紧密联系。宗教的往往同时也是政治的。米诺格认为,基督教文化带来的个人主义的崛起,对西方文化转型极为关键。他写道,“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宗教是一种公民宗教,教会的成员和国家的成员没有分别。”而在中世纪的西方,“一个人只有通过有意识地接受一套信仰才能成为一个基督徒”,个人的出身,并不能够决定他的宗教身份。这一个人主义思想将逐步奠定为西方现代国家的根基。

现代国家,在米诺格看来,其“现代性的精髓”在于:“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意向来安排生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由出身所决定的位置。”这一观念则来源于个人精神。现代社会,人们将发现,自己既是政治的,又是社会的,可能同时也还是经济的、文化的,或者是这些关系的组合。

从一国政治到国际政治,事情是否变得有所不同?对一个现代政体而言,多半有善恶之分。而国际政治,它真的关乎善恶道德吗?在一幕幕尔虞我诈的利益争夺、背叛的“肥皂剧”式国际关系背后,是否真的有所谓“国际主义”存在?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国际政治,真的如此不堪?它到底是场“零和游戏”(我赢多少,你便输了多少),还是场“正和博弈”(“每个参与者都可能变得更加富有”)?

米诺格坦言,写作《政治的历史与边界》一书,其中一个目的是希望解释“为什么最初曾是某些西方国家的精英所从事的一种有限的活动,如今竟被看作是无处不在的人类的焦点?”民主,真的如它许诺的那般,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大谈特谈的“民主”、“权利”的年代,人们或许忘记了,民主应是一项特权,而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基本权利。

在《政治的历史与边界》中,米诺格还就观察、参与政治给出了某些注意事项:其一,“研究政治学首先就要注意变化的迹象。政治是一个幻觉舞台,粗心的观察者看不出它的底细。”其二,“必须警惕自己所处时代的狭隘偏见”,哪怕这些偏见常以惯例和主流舆论的面目出现。其三,保持一种学习精神,向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思想家、政治实践学习,也向学术和艺术作品学习,因为“许多学术和艺术作品都是政治的镜子,只有把那些意象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体系,我们才能把握它们的真谛。我们从政治家的急功近利和学究们的清高超脱那里都能学到不少东西。”

在科学至上主义盛行的今天,任何不与科学的实证理性相挂钩的学科,似乎都有存在的危机,政治学也不例外。作为一门学科的政治学,应当如何进行研究呢?米诺格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政治学“要求我们忽略由个人因素引起的差异,将政治看作一个跨越时间的过程,像自然现象一样。”在某个意义上,“政治的确是自成体系的,尽管它显然与其他人类活动和人类社会有密切的联系。”以往的政治学假设人是“理性人”,然而,近些年的研究却表明,“人类行为实质上是非理性的”,看似动摇了政治学的根基,不过,“实用理性”模型的提出,却赋予了区别于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新的含义,也维护并巩固了政治学的理论基础。

21世纪,政治会消亡吗?有趣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讨论这一点前,笔者倒是想起了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自由的市场贸易必然带来政治上的民主,因而历史也便终结。政治的消亡,是否也遵循着类似的道路?如果出现了全世界国家整合体,是否便取消了国家,因而取消了政治?米诺格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结论,在当代,“‘政治’作为一个整体变成了一个与‘价值’等同的名词”,或者可以说,“政治就成了‘对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工具,而原先的“政治”,含义远不止如此。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摆脱政治对我们的影响。小到我们每天能够接触到的新闻信息(以及接触的方式),大到国家的种种政治决策,都在塑造我们。“政治如此无法摆脱地将我们的人性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国家层面一发生变化,就会对宗教、文化、道德,还有其他方面都产生影响。即便这转变缓慢得让人察觉不到,它的影响也不会减轻。”但是,学习政治学,试着用政治学的维度思考这一复杂的社会,却能让人管中窥豹,在这个不确定的社会中依靠理性,确定那些可以确定的过去和不太久远的未来。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