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孩子眼中的达·芬奇》读后感精选

《孩子眼中的达·芬奇》读后感精选

《孩子眼中的达·芬奇》是一本由[法]塞西尔·亚历克斯 著 / [法]莱斯利·普莱 绘著作,中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孩子眼中的达·芬奇》读后感(一):天才的成功并非偶然

在孩子们的印象中,达•芬奇是个画画的天才,很厉害的一位大师。 但是,孩子们的局限也只有知道而已,他们并不知道达•芬奇为什么会成为天才呢? 接下来这本《孩子眼中的达•芬奇》会让你的孩子更想了解他。 这本书并不像其它的书一样都是文字,有时孩子读书很乏味,这本书不仅有很多有趣的图案,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对话。 在第一章中,作者用一个示例来看出达•芬奇成功的原因。 如果我遇到一条毒蛇、一只蜘蛛、一只蜈蚣我会原地瘫痪尖叫着昏过去。 而达•芬奇认为一切都是美好的,蛇像鸟,蟑螂像蝴蝶,雨像太阳,灰尘像蕨类食物。 他从不抱怨!总是很高兴,自由自在,将周围的一切尽收眼底。他的大脑中酝酿着天才的想法。 他感兴趣的不是弹跳的石子,而是它落水时产生的波纹,他想知道波纹为什么会存在,他会为这件事着迷。 每个人不同维度的观察,对世界抱有不同的看法,才会激发孩子的一个潜在能。 达•芬奇用天才的目光审视大自然,让各种想法在大脑中萌发,最终发明了那些惊人的机器! 达•芬奇的大脑中观察到生活的事情,塞满了很多个问号,他会研究这件事为什么发生。 达•芬奇青春期的时候并不是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拥有很幸福的童年。 他12岁时,他的祖和继母都去事了,而他却被迫离开芬奇村,去佛罗伦萨和他的父亲一起生活。 他和父亲生活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父亲就托关系把他送到安德烈•德尔•韦罗基奥那里当学徒。 虽然学徒的工作比较辛苦,但是,达•芬奇对事物的敏感度和观察度获得了老师的赏识。 在老师的培养下,他当了三年的小弟后,正式被收为“门徒”。这也是对达•芬奇的一个认可。 后来,老师发现他是一个亢奋的天才,他有着:发达的左右脑,3A级别的观察力,XXL特大号理解世界的能力。 这时,达•芬奇并没有因为这些表扬而得意,而是继续专研画画的方法和技巧。 正是因为他的虚心好学,才获得了一次次学习的机会。 他从一个“小弟”到“门徒”,再到老师得力的助手,每一步走的都很辛苦,但他都乐在其中。

于是,他想到了用身体画画,用独特的绘画“果汁,让主题逐渐清晰,光线穿过涂料,光线被白色底色反射,仿佛穿过了白色玻璃。” 在他21岁时,他成了罗伟基奥的合伙人,他成为了第一位将农民搬上画布的西方艺术家。还展现了一个没有宗教意味的圣母。 他一路成功的历程,作者梅丽莎用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带你走进艺术家达•芬奇的人生,深度了解他的人生和艺术成就。 书中有丰富的漫画插图、历史图片、轶闻趣事,仿佛达•芬奇灵活的站在眼前。

《孩子眼中的达·芬奇》读后感(二):达·芬奇的传奇人生

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

达·芬奇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他学画鸡蛋的故事,记得那时在小学课本里出现过。14岁的他,被父亲发现喜欢画画后,给他找了老师。

老师让他学画鸡蛋,从最开始的不耐烦到最后喜欢画鸡蛋。老师跟他讲,画鸡蛋是练习画画的基本功,鸡蛋画好,其他的都会得心应手。于是,他坚持了画了几年鸡蛋,直到最后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画家。

那么《在孩子眼中的达·芬奇》是什么样的呢?他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会画画、会创作、会发明东西、还会解剖。每一个他会的技能拿出来都让人羡慕不已。这本书从孩子视角去讲述,让孩子容易理解,而且配有小插画,非常有趣。

这本书的作者是塞西尔·亚历克斯,她非常热爱青少年文学,并且对哲学和戏剧也很感兴趣。为年轻人创作了许多小说。

书中的插画是由莱斯利·普莱所绘,她擅长用个幽默的风格和巧妙的笔法描绘日常的生活,为青少年创作了很多漫画和插画。

这本书以孩子口吻,又以视频剧情的发展,向大家展示了达·芬奇的精彩人生,每一集都非常有趣,不仅介绍达·芬奇为人,而且还介绍了他的作品、他的成就。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当名人的梦,都想成为别人眼中最出色的孩子。

达·芬奇也不例外,也想成为最好的、最出色的孩子。于是,一个天才诞生了。

达·芬奇是天才画家,从小就喜欢大自然,经常去画山、画水、画花草,忘记了回家。因为是他的妈妈和爸爸在恋爱时有了他,并不是结婚后才有了他,所以因着他的身份,他的童年也不算多愉快。

爸爸妈妈虽然没有结婚,但是爷爷奶奶对他很好,还有一个大他16岁的叔叔,而这个叔叔却经常带他去游玩,教他认识大自然中一切。

好在,达·芬奇聪明,又对各种事物感兴趣,所以他不仅是画家,还是雕塑家,据说他的能力很强。而且还会修知名钟表,在贵族中有一定的地位。他发明的机器涉足科技、军事、艺术、革命、未来领域。

他的身份有很多,其中最让人羡慕的就是他画家的身份,他是意大利艺术家。他画的壁画惊艳了全世界人民,画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都成了世界名画。

达·芬奇就是这么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很多奇妙构思仍然继续影响着后人。

《孩子眼中的达·芬奇》读后感(三):天才的背后,全是努力呀

《旧唐书·魏徵传》有一句非常出名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读这套《孩子眼中的……》,我们真的能时时刻刻感受到这些镜子的存在,只不过孩子们眼中的世界,仿佛与成年人的不太一样,即使是你很熟悉的历史和人物,你也会发现崭新的感觉。 这套书共分为8本,三本侧重于时代:希腊神话、罗马时代和埃及女王,五本侧重于人物:莫扎特、达·芬奇,莫里哀、爱因斯坦和女性科学家。 8本书每本书都真的设立了一个孩子,让这个孩子作为一个频道的主播,然后从这个孩子的眼中口中去看世界。 这些孩子有的是出于一贯的爱好,愿意为自己的偶像打call,有的是因为旅游的缘故,被景点的辉煌所震撼,有的则是出于一个偶然,比如希腊神话的讲述者,就是为了让自己和心仪的女孩之间有共同的话题,总之,不管基于什么原因,他们开辟了自己的频道,然后形成了一个系列。 这种设定很现代感,让读者们很有参与感,仿佛真的是在现实中订阅了某个频道,然后追更。 正因为所有的知识都以频道的形式出现,所以这些知识并不循规蹈矩,他们并不是按时间顺序年谱般的出现,不同的主播有不同的特点,他们会侧重于不同的方面,也让你看到历史的棱光。 丛书中插图和图表很多,插图可以让人更形象地感受历史,毕竟有些内容是我们凭文字 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来的,图表则是我们俗称的干货,满满的都是精华和诚意。 下面我一本一本的来分享一下吧。 一、《希腊神话》。这一本,我很喜欢他的题材转入,播主是在一片吵吵嚷嚷中无意中确定了这个主题,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班级,一个小小的话题,就已经吵得天昏地暗,每个人都想表达自己的思维,可是,一片混乱,简直无法沟通。 于是播主在开篇的时候也利用了这个场景引入,起初的神话世界也是这样的一片混沌。和现实的紧密结合,就会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p13)。希腊神话也仿佛不很遥远了。这种贴近感,正是这个频道的特点。 这个播主有点小八卦哦,比如他在一本正经为大家介绍完研究古希腊的学术参考书之后,就开始对古希腊原始神的生育问题,多了几句嘴。古希腊的原始神有时候甚至不靠其他人,自己都能生育,这一点是不是也蛮“神”的?(p16) 二、《罗马时代》。 这是一个把旅游和古文明结合在一起的频道。播主 被古罗马的遗迹所震撼,于是想带着大家一起去感受那尘封的历史。(p5) 播主很希望能够还原历史,所以他的切入点儿很有意思。比如, 他试图还原罗马建筑是如何建造出来的。 他让,大家感受到罗马建筑会大量使用柱子的元素,他用图示的方法为我们展现了三种主要的柱子,这三种柱子的特点,播主讲的非常简单而直接,正如他和表姐开玩笑般所说,知道了这些之后,就可以跟小伙伴们吹牛了。这一点非常大的打动我,一直以来我在教育我的小侄子的时候,都特别允许他去得瑟,学得了简单明了的知识以后,孩子们愿意去得瑟,至少说明了两点,首先这个知识他真的懂了,其次这个知识真的有趣。 这不就是一本科普性的书籍zui想达到的目的吗? 三、《埃及女王》。如果这些频道真的存在的话,我zui想订阅的可能就是这个了。 播主活泼而淘气,她总是能想到用特别的方法去展示常见的内容。比如说女王克娄的家族,她就用了一棵真的树去展示(p18),她把克娄的简历也画在了一张埃及特色的莎草纸上。 这册书的插画者是一个漫画家,所以这一册的插图特别有趣。 这一册还特设了一只小黑猫在里面串场,关键的时候让他出来充当自问自答中的问者,挑起下文。 四、《莫里哀》。按说这5本无论从哪个角度排都轮不到莫里哀打头,但是这是我的书评我做主。 在这个频道中,我看到了作家之外的莫里哀,过去我可能更多的是关注莫里哀的作品,在这本书里,我发现原来剧作家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得以展现,居然也是那么百转千折。 能不能够在黄金时间上映?正在上映的时候,剧院忽然被拆掉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p180) 这都是我以前从未想到的内容。 这个频道让我大开眼界,所以排在前面。 原来莫里哀和我们的关汉卿一样,都是参与了戏剧的各个方面。这让我加深了对于剧作家们的理解,戏剧这种文学样式到底是与其他的文学样式不太一样。 五、《达·芬奇》。 这个播主非常擅长把所讲述的内容直观化。

比如这张图表(p42),排得满满当当的课程,从早到晚不是在绘画,就是在更了解绘画的路上。这些,能让你看到所谓的天才,他的背后全部都是努力。 小朋友们需要这样的偶像。

六、《莫扎特》。 过去我可能更注重莫扎特的天才,这本书让我更关注 社会环境。 平庸的人太多,平庸的人把持着权路,侵占着资源,太多的人装模作样,人山人海中,天才也难脱颖而出(p75)。 七、《爱因斯坦》。博主让我们看到了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科学家,关键是他那个前瞻的思路,为后世的科学幻想提供了无限可能。 相对论滋养了半个好莱坞,这,你能够想到吗?(p174) 由此,我想到了《生活大爆炸》,有一次谢尔顿吓唬他的宅男朋友们,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造出了一个虫洞,然后假装自己被虫洞收走。 八、女性科学家。 很欣赏这个播主的就是,她没有让这些女性科学家,以一种冰冷的工作机器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在她的频道里,科学家们有血有肉。即使是神仙眷侣如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玛丽·居里,也曾因为地域的原因,对爱情迟疑过(p17)。 八本书,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美妙的科学小世界。希望这个系列继续出下去,希望更多可爱的频道展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