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模糊性的道德读后感100字

《模糊性的道德》是一本由[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模糊性的道德》读后感(一):在行动中存在

1. 每个人都同时是内在性(经验)和超越性(超验)的存在。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每个人都很乐意羡慕他人的命运,但没有人愿意接受变成另一个人。他人的处境可以成为一个我将要超越的起点,但是他人的存在毕竟是封闭于自身的。我只能从我生命的中心出发去渴望,去偏爱,去拒绝。

2. 所以说愿意自由,因为我们首先就是自由的。愿意自由,也就是愿意让他人自由。我们只能在他人所揭示的世界的背景下去揭示一个世界;每个计划只能通过和其他计划的相互影响才能得到确定;做让世界“有”存在的工作,就是通过存在与他人进行交流。

3. 通过行动在自我超越中存在。而人类作为远处的存在,应该由自己在生存中去承担这个未来,并且应该思考生存中的无限性,即把生存当作绝对的生存。通过行动,将自己扔向世界,也让一个世界出现在自己的周围,在喜欢和做事之中,获得一个形象和在世界上的位置,从而获得存在。

《模糊性的道德》读后感(二):模糊性的道德

1 自从有人类以及人类生活以来,人类全都经历了人的状况那悲剧式的模糊性;但自从有哲学家以及哲学家开始思考以来,他们大都试图掩盖这个状况。他们竭力将精神缩减为物质,或者将物质吸收到精神之内,或者将两种混合到一种统一的实体中。

2 如今的人们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感受到其生存状况的反常。他们把自己认同为最高目标,任何行动都要服从这一最高目标,但是行动的要求又迫使他们把自己当作工具或障碍,即当作手段。

3 人有一种原始的对存在的依恋,这种依恋并不是关系,而是愿意存在,好好地存在:这就是想要揭示存在。通过脱离世界,人使自己出现在世界中,也使世界出现在人的面前。

4 存在主义的转变并不消除我的本能,我的欲望,我的计划,我的激情:它只是防止任何失败的可能性,拒绝将目标作为绝对物提出来,同时还要看到这些目标之间的关系,还有计划这些目标的自由。

5 当他放弃从自我的外部寻找自身生存的保证时,也就拒绝相信一切非条件束缚的价值,这些价值像一些物品,从自由的横切面上站立起来;价值就是这个缺失的存在,正是因为自由缺失,价值才体现出来。生存的外部没有任何人,人生存着,问题不在于知道他在世界中的在场是否有用,或生活是否有必要经历,重要的是他是否愿意生活,并且在什么条件下生活。

《模糊性的道德》读后感(三):从存在到生存

1.波伏娃《模糊性的道德》 1)模糊性: ①自从人类存在 开启人类生活 便经历着一种“悲剧的模糊性”境况 ②哲学家的存在就是旨在消除这种模糊 解决物质与精神的失落 2)※道德※: ①波伏娃:※道德是某种“缺失”※ ②※“没有失败 就没有道德”※ 2.生存 “我的自由所指定的目的 就是要通过存在 在那总是缺失的深度 来征服生存” ——波伏娃《模糊性的道德》 不单是小说 波伏娃的哲学著作写得都超出萨特太多 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萨特的思想是流动的 而波所具有一种专业眼光与清晰立场 在书中关于“上帝”与人的问题已经宗教话语的话题上 波伏娃和加缪在思想上是搭得上话的 他们两个处于同一个语境与同一道德体系之内 尽管立场不同 “我的自由 不是去截获存在 而是去揭示它” 揭示存在就是从“存在”走向“生存”的过程 “我的自由所指定的目的 就是要通过存在 在那总是缺失的深度 来征服生存” 3.波伏娃 萨特 加缪 波伏娃不仅给萨特提供了存在主义思想的基本灵感来源 而且在萨特所提出存在的议题上更进一步 完成了从“存在”到“生存”的跨越 揭示了人类境况中的存在主义问题与哲学内涵 萨特作为对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回应《存在与虚无》中的道德问题悬而未决 一如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对于存在 以及此在的存在之意义——时间问题 未有决断 而波伏娃在《模糊性的道德》当中 针对道德问题给出了答案 而针对道德问题 上一个给出如此明确之答案的人是康德 与她同时代 另一个就道德性问题 给出非“模糊性”答案的人是 拒绝承认自己哲学家身份的加缪 因此我说 波伏娃就这一议题 尤其在对“上帝”与基督教以及人的境况的问题上 她和加缪在思想上是搭得上话的 尽管立场不同 但也比萨特更加非“模糊” 对于存在主义哲学问题 答案是一种决断 而非一种说辞 参见加缪《反抗者》两人甚至引述的例证都是同样的 从圣经到陀 但结论不同 此外 波伏娃受黑格尔影响较重 没有明确提到但在上帝问题上分明是回应了尼采 一如加缪在《反抗者》中对尼采的解读 波伏娃就道德议题的答案是 人当做个人该做的事 不需要去期盼一个与世界和解的死后的“天堂” 4.综结 “在试图成为上帝的徒劳尝试中 人使自己以人的身份去存在 而如果他对这种存在感到满意的话 他就和自我完全符合了 对人来说 如果他想存在 就必须走向那个他永远也不能成为的生灵 但是他可以希望这种张力 包括这种张力中所包含的失败 他的生存就是有缺失的生存 但有一种这个缺失的生存方式 它恰恰就是存在” 在一众哲学家三缄其口,无法对于人类生活给出一个当有的指向。这位身为第二性的女哲学家波伏娃,回应了存在问题,给道德一个非模糊性答案。完成了海德格尔和萨特那不能完成的存在问题,并实现了从存在到生存的思想维度的跨越。 2.26

CY

《模糊性的道德》读后感(四):摘句,第一篇

先摘抄吧!

一:

1. 在生存之前,既没有生存的理由,也没有不生存的理由。

2. 他承担着对世界的责任,而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外来神力的作品,而是他自己的作品。

3. 正是人自己在作决定,决定作为一个人存在是否很重要,也只有他自己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沮丧。

4. 生命想给自己一个意义和一个真理也是可以的。生命将在自身的中心遇到极其严格的要求。

5. 人类在原始时期就是分离的,他们怎么能聚到一起来呢?

6. 一种模糊性的道德,它应该是一种拒绝作先验性否定的道德,不能先入为主地否认这一点,即分离的生存者同时也是互相联系着的,他们那特别的自由能够锻造出对所有人都有效的法则。

7. 如果我们要区分真正的无产阶级和叛变的无产阶级,即迷失的、无意识的和受骗的无产阶级,那么我们与之打交道的并不是有血有肉的无产阶级,而是要与无产阶级这个观念进行较量,这是马克思所嘲弄的众多观念之一。

8. 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总是在否定自由;如果历史仅仅是一种机械的运动,人好像是一位被外部力量牵着走的被动司机,那行动的概念本身就失去了所有意义。

9. 马克思主义者也常常面对这种状况,即不断修正人对自身自由的信仰,甚至尽可能地将这种自由与决定论作某种调和。

10. 马克思主义者和基督徒都认为,自由地行动似乎就是放弃为自己的行为作证。

11. 列宁拒绝抽象地提出道德的概念,因为他想真正地实现这个道德。

12. 无论如何,我们自己还是相信自由的。

13. 任何道德的本质,就是把人类生活看作一场对弈,一场有可能赢也有可能输的较量,要向人们传授获胜的手段。

14. 但人也想让自己成为对存在的揭示,如果他能与这个意志相符,他就能获胜。因为事实是这样,通过人在世界中的在场,世界也就变成在场的世界。

15. 为自己的生命寻找证明的人,首先必须要求和绝对要求得到真正的自由:在要求实现具体的目标和特别的计划时,自由原则自身也应该放之四海而皆准。

16. 要求道德和要求自由,这是惟一的也是同一的决定。

17. 只有当道德行动不在场时才会有道德。

18. 然而萨特宣称,所有人都是自由的,人没有任何办法让自己不自由;当他想逃脱命运的摆布时,他也是在自由地逃脱。

19. 愿意自由,就是实行从自然性到道德性的过渡,在我们生存的原始迸发上建立一种真正的自由。

20. 主体的自发性仅仅是一种徒劳而活跃的搏动,其面向客体的运动仅仅是一种逃逸,而主体本身则是一种不在场。

21. 于是,通过仅有的一个运动,我的意志既建立了行为的内容,又通过内容给自己提供了合法性。

22. 如果我将一个我已经完成的行为放弃在身后,即让它回到过去,它就变成了一个事物,它不过就是一个愚蠢的和不透明的事实。

23. 这个生存,它应作为这个现时时刻的未来,作为即将到来日子的过时的过去:愿意,就是保证我要坚持自己的意志。

24. 然而,人并不创造世界。他只有通过世界对人的抗拒才能成功地揭示这个世界;只有通过给自己激发障碍,意志才能得到确定;有时还需通过人为性的偶然性,某些障碍才可以被征服,而另一些则不能。

25. 面对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固执己见是愚蠢的:如果我固执地用拳头敲打一堵不可动摇的墙壁,我的自由将在这个无用的行为中枯竭,而且不能成功地给它一个内容;它将衰落为一个徒劳的偶然性。

26. 然而,没有比顺从更令人伤心的德行了;顺从将早先构成的作为意志和自由的计划转换成偶然的幻觉和遐想。

27. 如果我们同意放弃我们计划的特别性,我们确实可以确定我们的自由,以对抗任何的束缚:如果一扇门拒绝打开,那就让我们接受它不打开的事实,这样我们就自由了。

28. 事实上,为了不让自由冒风险,撞死在其介入本身所引发的障碍上,为了让自由能够穿越失败而继续它的运动,它必须给自己一个特别的内容,必须通过失败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不是其他任何东西,而恰恰就是存在的自由运动。

29. 然而,这样一种拯救只有这样才是可能的,即当一个人,尽管他遇到许多障碍,遭受过许多挫折,但他还保持着对未来的安排,而且他的处境还给他开放着许多可能性。

30. 这种用无效的努力进行的欺骗,它比劳累更令人难以容忍。终身监禁是刑罚中最为可怕的,因为它让生存保留在纯粹的人为性中,但又杜绝它的一切合法性。

31. 自为将虚无摆在自己的内心,它可能会被消灭,或消灭在其生存的迸发本身中,或是消灭在穿越它所生存的那个世界中:当囚犯从监狱里逃脱后,监狱就这样被否定了。

32. 一方面,自由总是可以得到拯救,因为它通过失败并作为对生存的揭示而得以实现,它也可以通过自由选择的死亡来加以确认。但另一方面,它通过自我投射所揭示的处境,好像并不是处境的等同物。

33. 正因为主体对其性格的选择是在可理解的世界中进行的,并且由一种纯理性的意志来完成,因此,如果理性的意志明确地拒绝它给自己规定的法则,这就显得令人费解了。

34. 在人自身内部有一种永久的否定游戏;而通过这种游戏,人可以逃避自身,逃避他的自由。

《模糊性的道德》读后感(五):西蒙娜•德•波伏娃:羁绊之中的自由

提起波伏娃,就在写下上述标题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近二十年前初读其回忆录时的情形:那是一册名为《西蒙•波娃回忆录(第一卷)》的平装本,比后来我在图书馆见到的煌煌八大卷的精装本,显然要简陋得多。事实上,当我在离家仅几步之遥的小书店见到它时,并不知道作者究竟何许人也。我记得自己站着翻看了一会儿,被其中的异国情调和青春叛逆氛围吸引,很快就决定将其收入囊中,尽管对于刚上初中的我而言,这册书并不算便宜。我就这样将它带回了家,在秋日午后的阳光下静静地开始了阅读。直到今天,我都认为,这是我阅读生涯中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刻,是我接触波伏娃作品的开端,足可以用“酣畅淋漓”来形容当时的感受。读过此书之后,我真的感到自己的整个生命似乎都得到了更新。之后,我便地一发不可收地阅读了作者和萨特的许多作品:《第二性》、《名士风流》、《女宾》、《人都是要死的》……以及萨特的自传、随笔,直至有一天,我对自己发誓,要将《存在与虚无》这样晦涩的哲学著作啃下来——幸好后来没有实行。说来好笑,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认真地以“存在主义者”自居。但我相信,彼时的阅读体验是真实的,它带给我的某些东西早已深深地植入了我的灵魂,也许一辈子都“根除”不了。

例如这册近日重版的《名士风流》。当年首度读它时,我大概还是第一次接触许钧的译笔——真是地道得很,有法国味而又不失母语的尊严。全书开篇便将我们带入了战后法国知识分子精英圈那种追求与幻灭、希望与失望、沉沦与奋起并存不悖的氛围中,每一个角色,从“男一号”、身为法国知识界左翼领袖人物的亨利(原型乃萨特无疑),到“女一号”、知名精神分析学家、同属左翼阵营的安娜,从亨利的前情人、有“最美的女人”之称的波尔、“新女性”纳迪娜,再到投向右翼的朗贝尔,每一个形象都无不是丰满而令人信服的,至少在我这域外人、“局外人”看来是这样。亨利和罗贝尔这两位老友,因 “苏联劳改营事件”出现分歧。亨利因坚持客观报道的原则而被认为是帮助了苏联的敌人,最终被左翼知识分子排除在外。罗贝尔虽然支持苏联,但确信自己必然不能适应共产主义那种严整、刻板的生活,导致他所领导的左派运动最终解体。罗贝尔由此感叹道,“我们想独立于两个阵营之外,其实却无能为力。”在小说结尾,两位老友言归于好,但保持了各自的信念。稍知战后法国知识界状况的读者读到此处便都能心领神会:小说在这里影射的是萨特与加缪这对老友,只不过小说虚构了一个比现实更为“光明的结尾”。《名士风流》出版后好评如潮,获得1954年度龚古尔奖,波伏娃终于得以“作家”而非“萨特情人”的身份在战后的法国乃至欧洲文坛占据一席之地。

如果说,这部小说是对作者身处的知识精英圈的“高保真”临摹,那么在《人都是要死的》一书中,波伏娃则发挥了其与生俱来的文学想象力,纵横千里,跨越四海,主角由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帝王谋士而逐渐远离政治,去到了加拿大勘探广袤的疆域,其后又奇幻般地亲历了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等重要历史时刻,在此一过程中,不仅见识了世界的繁复,更悟得了人之为人的存在价值。在这部小说中,波伏娃这位法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通过者——这项考试素以严格著称,伟大者如萨特当年都曾在此项考试中受挫,而波伏娃通过考试时年仅21岁——充分展现了其严密的理性思考能力和丰盈的艺术表达力,令读者不得不感叹这位女性作家的天分之高,远在一些同时代著名男作家之上。

波伏娃的小说,总体上遵循了传统的模式,在这一点上,她似乎无意玩弄技巧,但这绝不意味着她的小说没有技巧可言。固然,在一些当代读者看来,波伏娃的小说有点“过气”,其中所描写的意识形态纷争于今看来都已烟消云散,似乎不值一提,但其实不然。原因恰恰在于,波伏娃的小说以及像《第二性》这样的作品,在当年之所以能够风靡一时,令80年代初识“自由”滋味的中国年轻人为之着迷,除了“潮流”这一不可忽视的因素外,作品中提出的诸如“人的存在与自由选择的关系”这样根本性的哲学命题,以及当年曾经弥漫法国知识界、欧洲知识界乃至全世界的意识形态之争,于今看来仍然有着不言而喻的现实意义,这也正是其作品生命力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我相信,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位堪称“经典”的作家与普通作家的主要区别所在。

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自由是一个人对他的存在的选择”等观点,借由波伏娃的著作(也包括萨特本人的文学作品)而为全世界所熟知。于是早就有人质疑波伏娃的成就,称她为“女版萨特”,惋惜她终其一生都活在萨特的阴影里,缺乏自身独立的价值。但在我看来,这个问题,至少对于波伏娃本身而言是一个伪问题。因为既然认同“自由是一个人对他的存在的选择”,那就必须准备为坚持这种价值观付出代价——说到底,无代价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小说《女宾》里那种“三人之恋”的生活(它甚至称不上典型意义上的“三角恋”),也许在旁人看来不可思议,连作者本人也时时为此而纠结乃至痛苦不已,但若换一个角度看,波伏娃的痛苦恰恰是其拥有自由的最好象征:开始,是她自己决定选择这样的生活;后来,尽管痛苦,但仍然是她自己而非任何其他人为自己作出了留下来与萨特相伴终身的抉择。由此看来,波伏娃无疑仍是自由的,这不仅是因为她还有一份同样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越洋爱情,更重要的,乃是因为她终身坚守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并选择了为此而勇敢地承担、承受自身的命运。也许,如此命运,用让•雅克•卢梭的那句名言来形容更为贴切: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话说起来令人有些伤感,可是波伏娃而外,我们哪一个又不是如此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