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摘抄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摘抄

《冯友兰追问人生》是一本由冯友兰著作,32.80元出版的2012-10图书,本书定价:321,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一):人之生,是为了去赴死。人活着,是为了不枉生。

冯友兰先生行文流畅,富有哲思。似不着力,侃侃而谈,实质引人深思,自然而沁人心肺。文章层叠铺叙,段落分明。大师之作,值得推荐。 人生是个大话题。生之为人,总是不免想想,自己到底为何而活。活着,为了什么。如果不为了什么,哪是否有必要继续活着。记得幼时好读青莲之诗,既欣赏他诗作中异于常人的神采,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是仰慕他行墨外的英爽之气,神往他人生观里活着的那份超然和洒脱。青莲君有首诗,叫《月下独酌》,这诗波澜起伏,静中带动,丝丝入扣,为历代文人雅士传诵。我也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当如这诗句一样,“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活着,能分享,能豁达,能及时行乐便好。至于与旁人的缘深缘浅,倒是不必太过介怀。歌尽酒醒各人散。我对自己说,但凭我还活着,便该有青莲君的那份豁达和写意。 难道不是?活了20多年,我还是觉得。人生,活着便好,能及时行乐更好。活着没有你想象得那么艰辛,亦没有你幻想中的那般美好。人生中有许多问题,任由你穷极一生,亦难得出一个所以然。所以何必追问,何苦质疑。你自当经历生离,亦当经历死别。人之生,是为了去赴死。人活着,是为了不枉生。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二):学海无涯生有涯

冯友兰的大名真是如雷贯耳,慕名收了他的《中国哲学史》,却因本人的慵懒而徒留门面了。冯友兰的学问大不得了,传奇故事也多得不得了。据说他曾经有一个了不起的梦想——成为帝师,残念的是造化弄人,该开慧眼的时候慧眼却偏偏未开。言归正传,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有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在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说实话,我觉得这位大师有点唠叨,就这么简单的一点事让他说的这么复杂繁琐。不过就是自然人、俗人、超自然的人嘛,况且窃以为他老人家那个“天地境界”的表达远不如“超自然”这个词好。

冯友兰不但高寿而且笔耕不辍,晚年还完成《中国哲学史新编》,他对于学问的追求让人敬佩。95岁的高龄对于人生来说已是大幸了,对于其学问来说不过须臾,真是学海无涯生有涯。一直都觉得:境界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人生不是问出来的,也是活出来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关于人生智慧和生命启迪的理论与箴言从来都不缺乏,甚至可以说一个老庄就足够了。既然如此,我再来读冯友兰的这本集子,该当如何呢?假如冯友兰没有那些丰厚的学术论著作为支撑;假如冯友兰没有那些褒贬不一的传奇机遇作为渲染;即使他拥有再漫长和曲折的人生境遇,又会有谁来听他唠叨人生呢?!其实这本书也算不上什么追问人生,它不过是冯友兰文章的一个选集。若是放在手边偶尔翻翻、了解熟悉冯友兰的学术思想确是不错的,方便简易又快捷。可不知为何要冠以“追问人生”这样的大帽子,让内容和帽子不好相衬。哎,原本就是,人生二字说着就虚无活着才叫真实。所以我想还是赶紧合上这本书,去读他老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吧。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三):实在的哲学

冯友兰先生生于1895年,1990年离世。在近百年的人生中,他历经了晚清、民国、抗战时期、新中国,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对人生的思索更加的清晰和深入。读冯先生讲哲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今天的阅读大多都是不求甚解的白话阅读,但是冯先生的文字就像他的治学,是一板一眼,自斟自主的,也是严肃和严谨的。由于接受的教育还属于上个世纪,他的白话写的并不如他的文言,而坦白的讲,文言文对于我们现在的读者来说,阅读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这本《冯友兰追问人生》是2012年一个哲学合集中的一本,想来取这样的一个名字也是编辑者的一厢情愿。在读冯老的文字中,你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他的对学问的热情,和对人生的达观。正如他所说,人们可能都在思考人生,只不过不会用理论来阐述。其实事事皆是人生,只不过境界有高低,人所能读懂的人生真相也有深浅。我想他这样体味过人生百味的治学大师,其实是不屑于“追问”人生的。是什么,为什么,很多人都想知晓人生的真相,特别是在遭遇不幸的时候,但是事实上,哲学不会让一个不懂人生的人真正的明白人生。所谓的“追问”,不过是冯老一生中致力在研究的学问。只是我们在反刍他的学问的时候,也未必就能懂得他笔下文字的真正含义。

冯老的文字中多引用孔孟老庄的文学,想来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根基还在古典文学中,哲学的最原始解答也在那些言简意赅的文言中,只是今天的我们,好像已经完全丧失了能安安静静的接受古典文化熏陶的心智了。比起冯老的文字,我更欣赏和崇敬他的为人为学。他的一生都在很踏实的研究学问,致力于思考,哪怕在遭遇挫折也心无旁骛。正是因为如此,他的文字才是货真价实沉甸甸实在在的东西,或许现在我们不懂得他的篇篇理论,但是总会在人生的某事某刻,和他心神教会。他不是一名道德导师,相反我觉得这样的哲学,大部分都是实话。比如,他不相信盲目信仰中的力量,不相信没有“运气”的成功——这个“成功”不是我们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从他的文字中,就能读出这位老先生的“安分守己”和“踏踏实实”。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四):哲学解读人生

哲学启人智,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本《冯友兰追问人生》从哲学的角度解读人生,分“人生真相”“人生境界”“道德修养”“人生漫谈”几章,深入浅出,讲述各种生活的道理,回归生活智慧。

冯友兰是公认的哲学大家,是中国第一部完整哲学史的写作者,也是倍受国人推崇的大师级人物,对大师他们,我们只能远远地瞻仰那些高大伟岸并吸取这些流传下来的智慧能量。

说起哲学史,其实胡适在冯友兰之前便有写作半部哲学史,可惜只有半部,让冯友兰抢先写出完整的一部,是胡适的终生遗憾。这两人就像既生渝何生亮一般,是学术上的老对头。他们之前的学术之争,各种八卦闲事趣事都不暂且不提。回到这部追问人生上,这却是冯友兰老前辈留给年轻一辈人的精神财富。

好书值得细细读。

大凡于生活无阻碍的人,都不问为什么生活,有些人对于生活发生了问题,发生了悲观,他的生活达不到目的,他才要问:“人为什么生活。”这就可以证明“人就是为生活而生活”的。题言的这几句话,也是冯老一生的追问。他一生坎坷良多,在那些动荡岁月里苟全生命,并努力钻研业务,学术上终有所成就。他所有的感悟、体会与过人的智慧都融地他这部《追问人生》之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以说正是冯老一生的追求。 以前有学者批评冯友兰作文章,古文修养非常好,常有引文;有时亦趣味十足,传达着生活艺术的真理明白晓畅,可就是“的、地、底”不分,说是他混着用这三个字眼,如今看他的文章,果然如此。文章中“的地底”的使用并没有改动,基本保持当年模样。让人一笑。

内容上,当年提的许多提法比如行忠刷存诚敬之类虽然现在明面上都提得比较少了,但是道德上的事,又哪天离我们远去了呢。

冯老最后分享了自己八十年的读书经验,总结了几条:

一是精其癣二是解其言,三是知其意,四是明其理。

多书要精选为上,二是随自己的专业圈定一个范围钻研。再是读书要知弦外音、味外味。把书读活,学以致用。这些经验让人受教了。从“六经注我”慢慢过渡到“我注六经”吧。

2012-11-29 12:55:10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五):严肃的老师

第一次读冯友兰的文字。治学严谨的大学问家形象跃然于纸,扣词扣字跟你讲道理。

比如《论悲观》这一章:人生的意义这类问题一出现,就会让无数敏感青年迷惑、踌躇,感到空虚和悲观,老师觉得对于一个字或者词,意义等于解释。若是对于一件事,意义等同于目的。比如修青藏铁路有何意义,等同于修青藏铁路的目的,回答会是加强经济发展,如果再问下去,最终回答会是让人民生活幸福,这时就不能再问下去了,因为生活幸福的目的就是生活幸福,目的本身不是目的。人可以问 修铁路有何意义,但不能问青藏高原有何意义,因为那脱离了人类范畴。同理,人生的意义也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在人类已有知识领域的逻辑范畴内,人生的目的就是人生,冯先生觉得,让悲观的青年首先认识到他提的问题不是一个问题,这至少能让他轻松一些,这里我个人猜测冯先生希望我们,不要问人生的意义,而是问如何有更好的人生。

比如《谈主客》:他强调看待事物,必须在事物的外部,主体看客体,必须和客体脱离。但往往经常的现象是,主体在客体里面,比如我来谈中国。如果我说中国未来必定取得某某成就,因为我在“中国”里,中国的成就离不开她的每个成员(包括我)的努力。如果我在谈中国的糟糕之处,那离不开我的“过失”,我很同意,我觉得如果谈论一个包含着你的整体,你就必须担起责任,你为整体自豪,因为你是一分子,你有功劳才能自豪,自然你批评整体时,责任也必定在你身上。对,我是在讽刺一些谈论着祖国不尽如人意之处仿佛自己不是中国人一样。

而对于《论信仰》他觉得信仰应该只限于这一范畴“没有任何理论证明明天太阳一定会出来,但是我相信它会出来”。这一点对于宗教的信仰是驳斥态度的,耶稣说“看不到我就信的人有福了”,这种信被宗教人士赋予崇高的地位,想必在冯先生的思想中,这属于不合理的信,未可知的事物是需要科学精神去探寻,而不能用“盲目的信”去占据。对此我持保留意见,我相信康德所讲的,人类认知必定的局限性,也就是永远有一个领域是需要你的未可知的信的。这种信不属于冯先生所认为的“不合理”的信。

总体来说,冯先生的言行和价值观是很切合儒家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的,您如果也是这类思考方式,这本书就非常适合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