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废墟的故事读后感锦集

废墟的故事读后感锦集

《废墟的故事》是一本由[美] 巫鸿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3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废墟的故事》读后感(一):无意义手记

尽管巫鸿作为美术史学家,其视角也是纯粹艺术理论方向的。但不得说今年这本大热的书为我们众中国人一个重新审视回望自己文化中对于过去、对于荒芜、对于时间、对于物质——到最后,对于废墟的态度问题。

它让我更多地想到的是当今对于拆除和重建,或者说“碰触”过去的建筑(无论修缮还是彻底拆除),都会引来巨大的争议。但是若我们仔细想想,并不是所有与过去不一样的东西都是不好的,都是值得批判的。当然雷峰塔这种,倒了之后的雷峰塔,本身有其独特的生命力,那么多年下来,人们也已习惯于对其的欣赏,重建则显得浪费而无必要。而对于城区保护的问题则更是多方利益的拉锯战。而若是参照巫先生的废墟观,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方式去守护旧城,这种方式绝非拆除也绝非保留,而是让它们重生。或许这样会带来不一样的形式,但某一种方式的生命力才能得以保存;生命力,大过纯粹修旧如旧后给人们带来的对于过去的思念与缅怀。

《废墟的故事》读后感(二):石碑与枯树

作者以《读碑图》为例,对于石碑和枯树的内涵喻意进行深入分析,从内部解构中国古代的废墟文化。尽管理论是借助别人的,但是他的这段论述还是相当精妙的。巫氏认为:石碑象征着历史,永远是对似水流年的重构,既疑惑重重又总是挂一漏万;枯树象征着记忆,它承载着生命,也因活着的个体而产生。石碑其实就是永恒的废墟,而枯树则是活着的废墟。看完这段我不禁连连叫绝。但也有些不同的看法。我认为石碑象征着一种记忆,或者是历史观,这就是石碑之所以是空的之原因。因为文字一旦镌刻在了石碑上变成了历史,它就不再是真实的,引用佛家的话“万法皆空”。而枯树我认为代表着时间,它的一枯一容,象征着万物变化,反倒印证了一种真是的存在。所以什么是废墟?是那无字碑,还是那棵枯木?

另,作者引用了王微的一句话,似乎断句有问题。“本乎形者融灵。而动者变心。止灵亡见,故所托不动。”书中原引不表。

《废墟的故事》读后感(三):简版备忘笔记

在 「o isis und osiris」中读完本书。厚厚的附录,严谨的学术态度,娓娓道来的历史脉络、旁征博引、事实充分、观点清晰有新意。母语是汉语的巫鸿教授,扎实的汉文化功底和当代中国艺术亲历者,带着全球视野和语境,解读中国各个阶段出现的废墟文化。看的时候代入感非常的强,每一样东西对我而言都比较熟悉,文人画,碑帖,古塔,颜文梁辈,圆明园,小城之春,北京城记,798。看他谈废墟的历史性、时间性,谈不同历史时代下废墟所表达出的象征意义。

围绕废墟,巫鸿和我们述说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从古代、现代、当代三个时代讲述中国艺术史中的废墟。准备以后拿回家给爸妈看看,简单记个概要备忘先。

-古代中国,从诗经怀古,读碑图,谈到枯树文人画,拓片铭文,最后谈到胜迹是一个特殊叙事的历史时刻卷积代代历史回声的永恒现在。

-现代中国,从近代颜文梁等留欧西洋画家构造的古塔的「超符号」的如画废墟,到随着历史的脚步谈到列强入侵下的战争废墟。

-当代中国,谈到建国后费穆的代表作小城之春,抹去客观或个人主义表达的十年浩劫之后出现的星星画展,废墟圆明园出现了北京最早的画家村,走向现代化城市大拆迁的废墟,最终变到搬进工业废墟的当代艺术家。

(突然觉得做竞品调研和review有点像文科呀)

上次听了一个巫鸿教授的讲座,谈多文化,谈去西方中心论,谈多国联合文化研究的经历,有风度有才学,十分迷人啊。一直对芝加哥大学印象很好听完更加分了。

最后:我爱北京!

《废墟的故事》读后感(四):乌镇的废墟

在乌镇戏剧节期间读完了巫鸿的《废墟的故事》。

或许能够机械地将眼前之景一一对应。

东栅是人们预期中的“如画废墟”,干净整洁、古意犹存,当地色彩浓厚的居民似乎也存在其中。不管他们对于东栅是否会产生浪漫主义的喟叹,也不管东栅经历多少的修复、重建和做旧,只要墙粉剥离渗透水渍、构树或爬山虎点缀其间,游客们对于江南的幻想得到了满足。

北栅(姑且认为自己看到的是北栅),失去了形状的废墟,它的记忆被掩埋了,我只能从重构的历史中,攀缘往日的知识和世俗,对它分析和批评。而在与废墟一河之隔的北面,快速的建设正在展开,很快,仿古建筑,几种固定样式的风火墙和统一的色调,将成为酒店、商业街与社会公共建筑。

南栅的大部分都还是居民区,尚未被开发成景区,甚至路面都还是水泥地,街两旁只有居民自己开的商铺饭店。人们把老房子拆了建新屋,这又像是无意识的理性与实用,南栅在缓慢生长。

最终,东栅和西栅,都变成了一般意义上的“胜迹”,它们只有部分是“古迹”,它们的整体是一种生长的记忆,由或者的社会产生,就像南栅这样,尽管南栅正在进入资本塑造的甬道。而北栅,至少我所见的北栅,变成了“空”的“丘”,是在时间侵蚀和拆迁/改造作用下“熟透了”的废墟,在成为主观实在的“墟”之前,新的工地将覆盖它。

我依旧如此喜爱乌镇。废墟,面前是儿时在太湖北岸一座古镇中居住的回忆,往昔生活仿佛在这异地延续,故园在过去十数年中缺席,又在这次的乌镇逗留中回归。或许,我借由乌镇再次看到原本任由小镇腐朽坍圮下的结局,不远的,江南开发更早的古镇,目前开发模式下最终的结局,但更多,在蜘蛛网一样的小径交叉下,是许许多多发展的新可能。

《废墟的故事》读后感(五):读书笔记与一些学科疑惑

第一章:废墟的内化

首先,中国并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废墟,直到圆明园遗址的出现。即一个典型的西方废墟:亘古永恒的石头(石质有纪念碑性)与丛生的杂草。

中国的废墟更在于丘与墟。

丘指一种往昔的建筑的存在,只不过建筑物的主体形态已荡然无存。这个意向在很多古诗与画中都存在。画面中不生杂草的突兀土堆就是那个曾经的城市。

墟指“空”,也就是巫鸿说的内化。对废墟的表现日益从外在的和表面的迹象中解放出来,愈发依赖于观者对特定地点的主观反应。墟是一种subjective reality,但并不是由外部特征得到识别的。

碑与枯树:巫鸿特意提到这两个意象,其实和圆明园的废墟类似,都是永恒与更迭的象征,一个是永恒的废墟,一个是活着的废墟。同时,石碑涉及历史,枯木指涉记忆。

怀古诗:内省的目光、时间的断裂、消逝和记忆。

绘画中的文字描述的功能:通过文字把画面置于一个叙述性的框架中。

第二章:废墟的诞生:创造现代中国的一种视觉文化

首先谈论了关于外国记者和画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访中国时的图像记录,也阐述了关于实体到图像的转译(《美术史十议》中有专门论述)。

外国人对塔很迷恋,各种作品中都出现多次。同时,不难发现,枯树仍旧出镜率很高。

然后转到颜文樑的艺术实践、“如画废墟”。

最后一部分可以说是花了很多笔墨记录战争时期的摄影,主要以比阿托的游历和作品为例。

当然,这一章也花了一些笔墨记录了圆明园的被毁。

第三章 过去与未来之间:当代废墟美学中的瞬间

从费穆的电影到装置艺术再落脚到摄影作品与行为艺术,中心思想是在阈限(liminality)中的废墟所代表的时间、城市化、现代化进展中的裂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