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失忆》读后感1000字

《失忆》读后感1000字

《失忆》是一本由[瑞典] 谢尔·埃斯普马克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忆》读后感(一):埃斯普马克与《失忆》

在《失忆》中,作者以知识分子的思考,以意识流的笔调,以失忆状态中人物的思维碎片,为我们拼接了一张人的内心的画图,其中有热情渴望,有焦虑不安,也有茫然失措。它是现代人生活的一个体现和一部具有黑色幽默的喜剧。其对人性的刻画,对社会的剖析,多多少少让我们看到了《变形记》和《局外人》的意味。

更重要的是作者的知识分子立场和思考。我们从“失忆”这一现象中似乎可以进入更深一步的思考。因为,今天的世界似乎就如作者的书名所说,多多少少就生活在一个“失忆的时代”。 一如埃斯普马克自己所说:“从几位有代表性的人物的命运出发,透视文化、政治及经济的状况,而这一切都是在遍布世界的集体失忆的象征中表现。”译者万之说得好,三十年前,我们曾经热衷于谈论“异化”,而如今当异化成为我们生活的普遍词之时,我们却反而“失忆”了。

《失忆》读后感(二):追悔与焦虑的救赎

19世纪,尼采批评历史学,过多的记忆妨碍了行动力,因为记忆,才有对未来的期待,历史感过于沉重的人往往走不动,因为背得太多了。动物比人强,它们只活在当下,你告诉一条狗:“明天我要打你!”没有任何意义。烦恼常常源于对过去的追悔和对未来的焦虑,结果让当下沦为空白,于是开始新一轮的追悔和焦虑,如果你不幸记忆力太好的话。

为什么是“失忆”?《失忆》的作者解释,因为该系列小说中始终弥漫着一种“再也找不到……”的烦扰。 “我”的自述却透着由不确定而来的失落与疏离。埃斯普马克无意效法现实主义作家,重现社会现实不是其主诉,他只想“给社会做一次X光透视”,表现出人内心的焦虑、彷徨、期待、茫然。于是,便有了近乎普鲁斯特、乔伊斯式意识流的语言,一种梦呓般的自言自语。诚如译者万之先生所言,小说叙事中,重要的不仅是说什么,更在于如何说。

《失忆》读后感(三):“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遗忘或者失忆,是一个生命体在生命的历程中或早或晚都会遭遇的现象。从主体来说,这也许意味着衰老的开始,也许还是主动选择的一种逃避手段,这也不失为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方式,其中透露的底色是无奈。但还有一种来自外部的、让你失忆的力量则令人恐怖——这样的情况我们并不感到陌生。在失忆状态中,如果人是自醒的,那寻找记忆的过程则焦虑与你始终为伍;如果你是苟且的,那么失忆则反倒使人轻松,历史、责任成了空白,甚至欺骗都会大行其道。失忆者的集合对社会意味着什么?作品也许向我们提出了这个思索。可此刻我却想起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如此说来,背叛固然可恶,但让人失忆,则几乎与谋杀同体了。

失忆割断了历史,抹杀了身份。对此,应该有足够的警惕,用我们的意识抗争。而小说《失忆》也许恰恰能够让人知晓失忆所带来的一切,从而提供了对人性、对社会更多思考的角度。

《失忆》读后感(四):“失忆的年代”

“失忆的年代”结构宏阔,整个系列有七个篇章,每个篇章既独立成篇,又互相联系,七个故事的七个主人公都是当代瑞典社会生活忠实的见证人,他们选择了七个不同的角度切入,分别是:失忆、误解、蔑视、忠诚、仇恨、复仇、欢乐,仿佛给这个社会做了一次X光透视,剖析了人性的幽秘,给读者以情感的撞击和生命的彻悟,这印证了严肃文学的厚重感。万之先生在“译者后记”中提到卡夫卡和加缪,用以表明埃斯普马克作品与他们作品之间的脉络关系,我读后也有这样的感觉。人生活在由记忆编织的意义网格中,现代社会崇尚的功名、爱欲、财富都因此而生。一旦记忆之网崩塌,人生就会失重,生命的意义之塔也就随之崩塌,卡夫卡作品中的荒诞化生存,加缪作品中的荒谬与反抗都从这里出发,如今,埃斯普马克先生似乎走得更远,他对生命陌生化的刻画更丰富(闹剧与悲剧并行),更错愕(健忘与健谈交织),更沉重(唯有痛苦可以打捞生命的意义)。

《失忆》读后感(五):小说与哲理的完美融合

瑞典作家谢尔•埃斯普马克以一个患有时代病症的人物开启了他的长篇小说系列《失忆的年代》。埃斯普马克曾担任斯德哥尔摩大学文学院院长,集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文学教授于一身,多次出任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为评选该奖的瑞典学院终身院士,属于标准的学院派。可是,《失忆》却笼罩着凌驾于学院高墙之上的困惑,卡夫卡式的寓言,加缪般的洞见,小说与哲理在此融为一体。

《失忆》描绘出现时代人类生存的本真情境:你真的知道自己是谁吗?而只有深刻体验着人之生存处境的作家才会如此关切和表达,埃斯普马克对《失忆》所寄托的正是这样一种东西:20岁,你出于好奇打开它,看不到两页,你会打瞌睡,并将这本“没意思”的书束之高阁;30岁,你偶然翻出它,因无事可做用它打发时间,如有所感,却又说不出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你,但从此你也许就将它列入自己的书架;40岁,你巴巴地找出它,拒绝打扰,用你自己的回忆去读这本书。它不是为没有过去或没有未来的人而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