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体的分析读后感100字

自体的分析读后感100字

《自体的分析》是一本由海因茨·科胡特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7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体的分析》读后感(一):《自体的分析》读书笔记

因为不懂《爱的艺术》中自恋2字的含义而接触到了这本书,很庆幸,很值得。书自己看不懂,所以在B站找了些视频跟着学习。这本书从本质上分析了自恋的几种模式,理想化双亲幻想和夸大的自体。目前暂时只认真理解完了理想化双亲幻想,这一点完全符合现在的我,感情受挫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此。为了弥补内心的空洞,会用理想化客体来补偿自己心理的失落片段,会理想化对方,要求对方满足自己的理想化,否则会退化到儿童的状态,其无法看到别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的事实,别人只是一个他不需要去尊重的,而只是来帮助他确认他的力量,他的完美的一部分,把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到理想化客体当中去了。 治愈修通之道:给予可应对的挫折,关系断裂,感受挫折,找到那个受挫,情绪化的点,是因为音调高了,态度不好,干扰了自尊?同时联想,激活小时候类似的记忆,看到情境中客体(父母)现实的这个层面,撤回对父母的依赖,理想化和期待,把注意力撤回到自己的身上,回到自己的体验上面来建立真实的,真正的稳定的自我,这个是最重要的事情。

《自体的分析》读后感(二):几处翻译错误(1)

P85,第五章 镜像移情的类型 原文如下:

“然而,我们终极的目标和目的,以及我们的自尊也携带着原始自恋的记号,原始自恋注入我们生命的核心目的中,也注入我们健康的自尊中,绝对持续和绝对相信有成功的权利背离了一种原始、没有限制的自恋功能的不可改变的片段,积极地依循着新的、驯服的和现实的结构。”

英文本原文如下:

“Our ultimate goals and purposes and our self-esteem, however, also carry the earmark of the original narcissism which infuses into the central purposes of our life and into our healthy self-esteem that absoluteness of persistence and of conviction of the right to success which betrays that an unaltered piece of the old, limitless narcissism functions actively alongside with the new, tamed, and realistic structures.”

”绝对持续和绝对相信有成功的权利背离了一种原始、没有限制的自恋功能“,如果按这句话来理解,就是绝对持续,绝对持续和绝对相信有成功的权利与一种原始,没有限制的自恋功能,这两者是转折关系。而事实上,看到了绝对就应该知道这是说原始自恋的特征,所以上述关系就不应该转折,而应该是承接。

这里的错误就是对betrays这个单词,只看到背叛的意思,而这个单词还有泄露,暴露之意。此处,betray一词不应该取违背之意,而应该取泄露 之意。

绝对持续和绝对相信成功的权利就泄露了一种原始,没有限制的自恋功能。这样就与主旨对应了,即我们终极的目标与目的,以及我们的自尊也携带着原始自恋的记号。绝对持续和绝对相信成功的权利,就是我们自尊中原始自恋的记号。

《自体的分析》读后感(三):译者序

想记录这一路翻译的过程,觉得又走了一段路了……

一开始,翻译这几本书的工作交到我手上的时候,其实并不敢承诺什么,只是抱着看看的心态。因为这几本书是我从事翻译以来深度最深、难度最大、分量最多的几本。加上自体心理学并非是当时涉猎书籍的重点,并无深入接触,一下子实在不确定是否能胜任这样的任务。

而事情总是从意外开始。

我原本只是寻求合作的翻译对象,但科胡特读书会却因为大家的需要先成立了。我们决定从阅读讨论开始,翻译的工作先暂时搁置。翻译在当时既然是困难的,就尊重这样的现实吧!

就这样读书会开始了,每周一次、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结构。回想起来,读书会的这几年,应该是翻译整件事里面最丰富的一段。对自体心理学的语言从生疏到熟稔、对科胡特这个人从陌生到敬佩。在这一过程里,理论与各自的临床实务不断验证。觉得浸润在自体心理学的氛围中,真是一种绝佳的幸运。渐渐地,大家都感觉这三本书的翻译,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任务,而是一种自然的承诺,一种心安和必然的结果。于是,翻译的工作可以真正开始了。

真正翻译的过程中,辛苦还是难以避免的。例如,科胡特英文书写的特质是绵长的长句子,翻译成中文,往往要断成好几句才有利于理解;翻译时,每每为了究竟要保留作者的风格,或以读者的理解为先,而难以取舍。翻译期间,更是需要每日每日的灌注(力比多)……

想想,这套书的翻译和出版能够完成,实在并非偶然,自己和这套书的其他三位译者都默默地灌注了大量的心力。翻译之路能够走到这里,并且预期能够走完,和其他三位译者的合作是很重要的因素。其中明雄的稳定认真和协助重要出版的策划、时宁的哲学家思考风格和豪冲的聪明光彩,都是一路过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另外,三四年下来,也着实体会到原书作者写作的用心和所谓一步一脚印的呕心沥血吧!

翻译的路有终点,精神分析的路却似乎无止境。走着走着,精神分析也走了这么多年。路愈走愈远,以为已经走得很远了,却发现路是更远的;或者,路愈走愈远,愈是赞叹前人竟然可以走得比自己现在走得更远,自己走得还算近的;一路走下去,翻译也好、治疗也好、理论也好、临床也好;一路走下去,一路收拾自己的骄傲和习性,真的希望能代之以某些远见和使命感,也算不负一路行来的风景和人情了。

刘慧卿

2002 年6 月

《自体的分析》读后感(四):系列策划主编序

作为一个心理治疗的临床工作者,我总希望能了解在治疗室中会遭遇到的情况,并进而给个案传递这样的了解,以增进彼此生命的福祉。而在治疗的迷雾森林里,是多么期待识途向导的引领;即或不可得,至少有张明晰正确的地图,也是再幸运不过的事。就如个案自我伤害的冲动或甚至行为,深度视之,究竟是因为严厉的超我借由各种机会转而对自我的攻击,还是个案借由对自我的攻击而攻击客体,或攻击自己分裂投射出来的坏部分,又或者是痛苦的自我正尝试处理免于自体的解体等等。而这样的症状行为尚只能说是歧路汇集而成的几条不一样的大道而已,正待完整的地图标示出它们的前后相接之路。完整的学派犹如一张完整正确的地图,在这一点上,由科胡特(Heinz Kohut)而创的自体心理学算是当之无愧了。尤其在自恋型人格的了解与治疗上,按着科胡特所画的图前进,感觉到的是对所行之路的领会,以及对未来之路的无尽深度之敬佩。这是一张由既聪明又努力且长期专注于同一焦点的人所画的宝贵地图。

在到处都可借由各种方式吐露发泄的现代,过去因禁抑过多或过强造成冲突(conflict)的歇斯底里症在个案中所占的比率降低了。主要问题为防御之墙更加薄弱易碎裂的前语言期问题的个案则增加了。就如性的行为过去是外连于甚至可形成症状的神圣承诺,现在也被大量的作为关系融合或刺激自我存在感的手段。无法了解这类前语言期问题,就无法在治疗室里带着正确的了解或至少是无害地回应个案。也会有双方意识或未意识到的必然挫折。

科胡特的原文文字的书写风格冗长迂回,在其三本原典的翻译中已做了许多这样的保留。他也不愧为一派宗师,代言了一群特殊的个案,对这些个案独特排他的病理特征做了深度完整的详密描述。

完成翻译科胡特的三本书,历经了半年的酝酿、三年的读书会与个案讨论和最后的翻译工作。参与者都有从事长期心理治疗的临床体验,并各自带着自己所熟悉的理论背景与个人偏向,每周沉浸在自体心理学的独特情境中,或赞同或反对,或之后的再反对与再赞同,从而由字到词再到句地吐出自体心理学的语言,坚立了自体心理学之所是,也精炼区辨出不同的所在。确定的一件事是,科胡特不只讲清楚,而且也做到了———以现实自我实现了来自夸大自体的企图心和来自理想化的双亲影像的理想。一个值得尊敬的理论开拓者!

科胡特在第一本著作《自体的分析》(The Analysis of the Self)里仍努力尝试要与古典理论及自我心理学做对话联结。到了第二本书《自体的重建》(The Restoration of the Self),他已不再与无关于自体心理学的部分缠斗,而致力于清楚明晰的陈述自体心理学的本身,再到其最后一本著作《精神分析治愈之道》(How Does Analysis Cure?),他则针对别人对其理论的质疑处再加以说明回答。这样总合成为对同一主题的完整脉络。另外对于同属长于处理前语言期问题而为科胡特所较少提及,却是治疗边缘型人格时的重要指引的客体关系理论,以及处理移情神经官能症时所必然使用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在深度了解与处理个案的精神内在问题时,是值得与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比较参考的。在其中分别调动到的移情类型,将会决定何者得以正当地宣称所面对的是何种领域的问题。

林明雄

2002 年6 月

《自体的分析》读后感(五):漏字、错译不完全整理

p.84 倒数第4~5行:

这句话不明所以,原文:

我相信,认为夸大自体是这两种结构中更原发的这种倾向是建立在同样的偏见之上的,这种偏见毫无条件地赋予客体爱比自恋更高的地位。

原译不仅不明所以,甚至意思也反了。

p.155

第4行:

原文为:

原意并非否认挫折,而是否认被挫败的需要,与译意完全不同。

第5-7行:

原文为:

译文中“情绪的冷漠和坚持”后断句看着就很奇怪。原文可以看出,压抑的障壁的呈现是:

1. 通过情绪的冷漠

2. 通过他与客体保持距离的坚持,这些客体是他有可能想要从其身上获得自恋滋养的

p.173 最后一句括号前

原文为:

意思指的是分析师忍受不了分析无效,转而去给来访者提建议了。

转变模样???

翻过来

p.174 此段最后一句

原文:

然而,如果在还没有以元心理学地理解了的领域中,重复地缺乏成功被忍受下来了,没有放弃分析的意义,也没有转向治疗的行动主义,那么,新分析洞见的发生就不会被阻碍,而且会有科学的进步。

原译文第一句 tolerated 没有译出来,是忍受了成功的缺乏后,才产生进步的。

至于 Kindle 的黄皮版本,在该译本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更多的漏字和漏句,已经放弃阅读 Kindle 版本了。

原本就不易阅读的文字,再加上种种错漏,学习过程可谓难上加难、雪上加霜!

2012 年的译本,到现在已十年,挫败了、误导了多少学习者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