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现代建筑经典读后感有感

现代建筑经典读后感有感

《现代建筑》是一本由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52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代建筑》读后感(一):艰涩

读起来很艰涩,一来我觉得可能是很多术语 我有待熟悉,才能顺畅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奥义,但是回想起张爱玲翻译爱默生的一篇散文《生活》时,把其中的Universal mind翻译为天眼,读完文章回味这个翻译,真是意犹未尽,传神之至。书中提到的问题在其他书籍中提到,也没有感觉到如此费解,不由得开始怀疑其翻译的逻辑,信达是否做到,有机会看看英文版的,再来评述。总觉得就是艰涩,不得其门,不知道杜蕾斯有没有配套产品呢。

《现代建筑》读后感(二):兼容并蓄

在大城市,特别是在北上广深,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然成为枯燥的机械活动,怎样在机械性的生产和生活中融入美学和艺术,融入花园城市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未来的社会是人们不再需要为生产而生活,而是为生活而生产。

全球化亦或是普世化现象虽然是人类的一种进步,同时也构成一种微妙的破坏,不仅仅对传统文化如此。由此也就产生了冲突。我们的感觉是,这种单一的世界文明同时将以牺牲我们过去伟大文明的文化源泉为代价而产生一种侵蚀和磨损的作用。如何保持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至关重要。每种文化都无法抵御和消解现代文明的冲击,因此如何成为现代的而又回归源泉,如何复兴一个古老与昏睡的文明,而又参与普世的文明,需要人们不断的探索与追求。

《现代建筑》读后感(三):现代建筑!安利!!

关于现代建筑,本科所学到的内容几乎都是架构在罗小未先生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上,中途因为城市规划章节不太符合我的阅读习惯,一直处于半途而废的阅读之中,最后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胡乱记了一些重点建筑师的理论和图集。 最近又重新刷到龚书章老师的视频后,他提到他关于建筑史的理论主要架构在《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以及《空间时间建筑》上。本着好奇的心态,又重新翻开了那本我之前翻开过无数次却始终没有读下去的两本书。虽然《空间时间建筑》对我来说还是一本天书,但在《现代建筑》上,可能是由于年龄的增长,曾经那些晦涩难记的人名好像也变得没有那么难,我也开始正式读了下去。 从编撰上来说,它和我之前读到的历史类的书籍都不太一样,作者就像一个会讲故事的老者,把那些个年代的风云际会娓娓道来。不论是五大师这类耳熟能详的建筑师,还是影响后续无数建筑师的HH理查森、伯尔拉赫之类,他们都被置于更大的背景下去讨论。我们也看到,每一个时代或在每一个风格流派形成的过程之中,他们的这些创意绝不是天空中掉下来的,都是踏在另外一个时代的肩膀上,继续往前跨一步。那些为应付考试而背下来的关键词在这些展开着的鲜活的叙述中显得微不足道。 由于目前仅仅只是粗略地阅读,也没有什么资格去为他写下书评。等我再次梳理后再来填坑!

《现代建筑》读后感(四):我没有什么资格对这本书写什么书评

一开始面对这些拗口的人名和书名的时候,我非常地怀疑我得花多长时间才能把这本书给看完,读完一章,我在想我读这本全是人和人所说的话的堆叠的书有什么用,读完第一篇,我问的是,这本书我得读上多少遍才能真正说懂了。

现在我读完一遍,所领略的内容也不过冰山一角,但花了这么长时间,就是想做做总结。

前两天看一篇文章里提到的中国上世纪50年代对于勒·杜克结构理性主义的批判,以及贝聿铭先生对于中国建筑师的告诫:“中国建筑师的当务之急,就是探索一种建筑形式,它既是我们有限无力之所能及的,同时又是尊重自己文化的。”以我有限的判断力,我觉得这是对的,而回到对理性主义的批判上,这些并不客观的评价多源自于当时的中国对于西方的建筑形式已经开始了解,而对西方建筑理论的发展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所以我们太需要了解西方建筑理论的批判的历史了,正是在一场场激烈的论战中,一次次呐喊中,各种主义各种风格百家争鸣,摩擦着前进,而我们往往只看到形式。在物质经济的基础足够之后,这种对于形式的追求已经进入到一种近乎变态的阶段,正如本书最后一张对于北京的评价,我们现在许多过于“奇奇怪怪”的建筑正在破坏者我们的城市肌理和历史文脉。我现在越发地理解吴良镛院士为何呼吁提高全社会的建筑理论修养。对于建筑,每一位大师几乎都有其诗歌般的评定,但是即便激进如柯布,最后其还是回归到了对当地文化的尊重与认同,建筑最终是为人建造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正在我们心中褪去,多少人妄图改变自然,改变有时候就意味着破坏,建筑师生长在大地上的,它们需要大地和天空的给养,为何建筑要反过来对抗这些呢?

《现代建筑》读后感(五):唉抱歉了,这本书竟然成了一个外行的入门书

我不是学建筑的,不是学设计的,专业跟这俩也没关系。偶然的机会在书店看到了这本书,翻翻就拿下了。理由很简单:书店打折呢,够便宜。买回来以后就读了,从头到尾地读了,划了重点的那种。觉得很值。因为看不懂。花便宜的钱买了看不懂的书,必须值。而且,设计师很贴心地让我花同样的钱买来了更多的字。加分。——以上不太正经,下面是正经书评

总的来说,作为建筑史或者建筑学的入门书,太不适合了,因为阅读的门槛很高。

作者对于很多建筑史或者流派或者作品的论述,一笔带过,而且是基于你知道他们的前提之下的;如果你不知道他们,那简直是云里雾里,根本不知道他说的是啥,更无从判断他的判断。

如果你把它当做索引书,遇到不知道的名家和作品和地名就挨个查,oh God,你将累死在前几章。但当我读到作者批评鸟巢“过于结构化”以及大裤衩“不考虑当地文脉”的时候,会心一笑,有种好像看懂了的感觉。

但是,这个门槛依然不妨碍我看到这本书的优点:丰富的材料,广阔的视野,一以贯之的批判性眼光。

丰富的材料。这本书的材料极其丰富,以我有限的眼光,可能全球稍有论述价值的人物和流派大多都包括了。这带来的就是一种全球性的广阔视野——虽然有时候不免还是有点西方中心主义,个人感觉。

配图很多,虽然很多配图小又不清晰,但至少可以给你一个基本的观感。至于参考文献,可以说多如牛毛,看最后几页参考文献的长度便知。

批判性眼光。以我看来,作者在前半部分的论述比后半部分更加自在,批判性眼光的使用也更加游刃有余。作为一部critical history是没啥问题的。

到了靠近当代的后半部分,或者说后三分之一,可能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沉淀,作者的批判性视角更多被流水账取代。比如最后一章实际上几乎脱离了本书的基调,只是采用了几个关键性概念,结构出一个含混又铺陈的章节。

只能说,当时间没有给我们答案的时候,无论是我这种外行还是他这种专家,对于过于纷繁复杂的当代现象,可能都是迷惑和不解的吧。

书的缺点就不说了,其他人已经论述详备,这部分解释了当年这本书为什么在书店里打折。

当年的我阴差阳错地拿这本大砖头当了建筑史的入门,收货了一脑袋的问号和感叹,感叹建筑学也可以用这样的文化批判视角去审视,感叹我有多么不懂这些名家和流派,感叹建筑这个东西原来也可以博大精深。

三个感叹过后,回头细想,我觉得这本书的入门任务,已经完成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