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哲学与人生 (第二版)读后感摘抄

哲学与人生 (第二版)读后感摘抄

《哲学与人生 (第二版)》是一本由傅佩荣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哲学与人生 (第二版)》读后感(一):相当好的哲学入门读物

作者集二十余年教授课程和与学生交流之经验积淀,将这本书锻造得相当完善。

娓娓讲述,可读性强。

将哲学和人生两大主题联系起来,于人生亦有帮助和启迪。

2012年新出的版本纠正了之前版本的小纰漏,增加了两章新内容,附赠CD之中也有值得一听的内容。

《哲学与人生 (第二版)》读后感(二):坚持

“人生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能立定志向,生命就会转变;能持之以恒,生命就会脱胎换骨,最后终能赢得美好的结果”。每个人小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但是逐渐长大之后,这个梦想在现实面前逐渐变得模糊,最终消失不见了......

我们失去自己的理想,也许只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轻松一些,放弃了自己的纯真,放弃了自己的坚持,不再与现实做斗争,不再遍体鳞伤,而终于能够舒适的活着......

坚持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过人生的另一个悲剧就在于即使你坚持自己的道路,也不一定能够赢得美好的人生。人生充满了太多的变化,谁也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不幸的事情。人生的坚持,不是为了最后的美好,而是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再迷茫,理解这个大千世界,了解自己的内心。

人生是需要用心去经历的。前人的智慧我们即使看到了,也无法真正理解。所以每个人的一生总难免犯错误,总会不时的迷茫,不时的忘记了自己的坚持。用心去经历生活中的一切,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反省自己所走的道路。不过,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真实的按照自己的内心去生活,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愿望,追求自己的梦想。勇往直前吧,骚年们!

《哲学与人生 (第二版)》读后感(三):哲学没有告诉我答案但是教会我并没有答案

【句子摘抄】 1.一个人如果没有负面的体验,就很难对正面有所理解。 2.人生是需要体验的。如果光是叙述各种道理与格言,而没有自己去体验的话,到了最后还是只能在知识的迷雾中打转。 3.人虽然无法避免自己的限制,但是知道这些限制,就可以减少被限制的程度。 4.真正的悲剧是指一个平凡人,没有特别做好事也没有故意做坏事,却因为命运的摆布,而陷入一种极惨的情况。 5.如果一个人想要把所有的道理都研究透彻,再去选择人生的道路,那么他可能永远无法往前走,因为人生并没有一条绝对正确的路,任何一种理论都可以找到与它相对的另一种理论。 5.存在就是"抉择",就是"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 6.克尔凯郭尔指出,人生有三种绝望∶不知道有自我,不愿意有自我和不能够有自我? 7.当我们能够自由选择想要做的事时。同时也就丧失了寻找借口和抱怨的权利。 8.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说,一个人先有选择自己的可能性,最后才使自己得到所选择的内容。 9.萨特的人生观是倾向悲观的。如果一个人主张无神论,认为人死了之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上帝也没有灵魂的存在,那么他的人生是很难乐观积极的,因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乐观奋斗"和"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这两句话是矛盾的。 10.加缪说"世界不荒谬,人生也不荒谬。人活在世界上才荒谬"。 11.真正的信仰应该是帮助人消解欲望的。

【读书心得】

如果非得给那段难熬的时光找点好处的话,那就是能让人静下心来看点书,特别是能看进去哲学这种平时让人望而生畏的书了吧。我试图从中寻找答案,到头来却发现,这类终极问题大家们都是各执己见,哪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官方解释呢。

普及性的读物只能在皮毛上对中西方哲学有个大致了解,最感兴趣的是存在主义和荒谬哲学,因为一些说法契了合自己内心的想法,世界充满了不合理,充满了误解,选择成为自己何其艰难,身~心~灵~每一部分要解决好何其不易!

《哲学与人生 (第二版)》读后感(四):由哲学发端的自我意志下的人生

读《哲学与人生》,全书15章,前14章更多的是在介绍哲学,从东西方流派之分说起,进而扩展到艺术、宗教、文化和哲学的关系,只有最后一章是讲人生的,也恰恰是最后一章是我最喜欢的。 先说说对于哲学的认知,傅佩荣先生用自己的眼光总结了东西方的主要哲学思想,不能说全面,也不能说正确,但很多观点我是认可的。比如西方哲学的发展是经历了“神话时代-苏格拉底时代-存在主义-荒谬主义”,是一种自外而内,之后又外放的过程;东方哲学(此处特指中国哲学)则是传承千年的儒道两种思想,在思想提出的时代是一种跨越的、伟大的、巅峰的,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并没有对前人的思想进行反思,而更多是尊崇,这就形成了东西方外向和内向的两种不同性格。 现代中国很多问题的根源也是这种内外的冲突,正如书中所说,有文化必有哲学,我们的文化是有传承的,但是思想却在一段时间里趋于西化的,这样问题就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也在于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想完全崇古和完全西化都是不对的,只有从本源出发,结合当代,形成众人都能接受的、独特的哲学体系,这才能适应我们现在的中国,当然从民族传承的角度看,这个体系并不应该是带有政治性的。 再说人生,可能是生活被各种烦恼所笼罩,需要这么一个“高人”的指点,所以看看讲人生的文章总是会读的更认真一些。对于本书说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我是非常认同的,存在必合理,人的存在也是如此,但是关于傅先生的人生三大意义,我又不是完全认同的,可能还是年轻,我的生命意义也还在探索中,这个暂且不论。 在如何面对烦恼的问题上,虽然傅先生的观点有点“唯心”,但也是一碗不错的鸡汤。从心做起,保持观念畅通、培养美好情绪、主导自我意志,其中提到的从应该到原意就非常好,只有热爱,才能执着。而我们的教育更多是被动性的,这也是很多人小学、中学学习都很好,大学反而学习一落千丈的原因,更是我们走入社会后迷茫的主要原因,化被动为主动,自主的管理自己的人生,最终才能收获人生的成功,精彩的生活。 最后用傅先生的鸡汤作为结尾“能够主导自我意志,生命将会充满活力,并且在品格的修养上,也将带来无限的希望。”让此时的我,干了这碗鸡汤。

《哲学与人生 (第二版)》读后感(五):月光边境的哲学与人生

这本书是在年前就拿到的,翻开书的第一页就想早点读完,原本计划在春节期间读完,但因为没带书回去而搁置,直到昨天中午才断断续续把这本书看完。

为什么叫月光边境的哲学与人生,因为我正在听林海的《月光边境》,不得不说,一边听音乐一边写字简直是这个世上最美好的事了,每每让我沉溺其中,不过此刻,我必须关掉音乐了,以避开那优美的音符的诱惑。

《哲学与人生》一共分了十五章,这本书可以理解为一本哲学入门的通俗读物,全书遵循的逻辑是:概念——思考方法——有悲剧演化出的古代西方哲学思想体系——由文学、艺术等推动的近现西方哲学思想体系——中国古代哲学起源——儒家哲学——道家哲学——艺术——宗教——教育——文化——自我完善的方法论。如果要再分类,则可分为四大部分,即概念与方法论、西方哲学思想、中国哲学思想、与哲学相关的文化概念。

在思想方法部分讲到诠释学的时候提到了阅读的四个步骤,分别是文本究竟说了什么(原文)、文本想要说什么(作者所处的立场)、文本能够说什么(与自己的经验结合)、文本应该说什么(表明自己的立场)。

读完这本书,就我的理解而言,文本说的是哲学理论体系以及相关概念。 文本想要说的是如何用哲学来指导自己获得更好的人生吧。 而文本能够说什么,摘抄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悲剧、命运和科学主义 。真正的悲剧是指一个平凡人,没有特别做好事,也没有故意做坏事,却因为命运的摆布,而陷入一种极惨的情况。怜悯和恐惧是人与人互动时最鲜明的情感。希腊悲剧最大的特色在于:悲剧的主角不是人,而是命运。 《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经过希腊悲剧的洗礼,西方人开始养成一个重要的观念:无论任何事情,主观上的希望是一回事,但客观上会如何则是另一回事。换句话说,由于希腊悲剧的影响,使得西方人在心态上开始变得实事求是,而不会加入太多主观的情绪及意愿,因为自然界的规则是客观的,绝对不因为人的需要而转变。西方人从希腊时代开始慢慢陶冶的这种心态,叫作“科学心态”。

二、理性、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命运已经不再扮演重要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是人类的各种欲望,如猜疑、嫉妒、贪婪、斗争等。换句话说,近代欧洲悲剧从理性主义出发,用人的理性去选择、衡量、判断一切,并且设法改变现状,但是一个人再怎么聪明,很多事情仍然是处于他所能掌握的范围之外。因此我们到最后发现,一切终究会归于幻灭。这就是虚无主义。

三、苏格拉底反诘法以及知行合一 。一个人如果真的了解什么是恶,会避之唯恐不及,又怎么可能去做,相反,一个人如果真的知道什么是善,当然也会迫不及待想接近它。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没有行善避恶,就是因为他们未能认知真正的善恶。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四、意义和“拥有就是被拥有”。 所谓的意义是指,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实现自我的过程。人生的意义是一个人决定去做某件事,在这个过程之中产生一种自我肯定的力量。 拥有的东西太多了,人的生命内涵以及注意力就分散了,最后反而会被拥有物所拥有,变成了拥有物的奴隶。简朴生活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东西用到坏为止”,第二个原则是“不拥有不需要的东西”。

五、我们都是西西佛斯 。“为什么放完假后第一天上班总是特别累?因为石头又重新回到了山脚啊”。每到星期一,石头都会在山脚等着我们,而我们就要从星期一开始推,推到星期五,石头终于到了山顶。到达山顶之后,我们可以稍微喘一口气,慢慢走下山,但是回到山脚又要重新推石头。人生就是像这样永无止境的惩罚。

六、儒家“善”的最高境界 。善为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 自我生命的不同阶段,会选择不同的价值观,一是以自我为中心,顺着本能的需要,表现为生存与发展;二是注意自我与他人的互动,讲究礼法与情义;三是超越自我,走向无私与至善。 修养就是勉强自己去做该做而不想做的事。 好学、深思、力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

七、道可道、非常道 。道与暗物质。 老子的三宝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慈是一种普遍的关怀和同情,俭则是我们对待世界的态度,俭也代表节制欲望。不敢为天下先是希望我们全身保真,活尽天年。 不要执着:一个奴隶的例子,跑了一天一夜,死了,而他所得到的土地总共只有三尺宽、六尺长。 外化而内不化。

八、教育与成长 。想了解自己,可以留意三个问题:什么事情使我感动,什么人的什么作为使我羡慕,我对自己满意么? 人生快乐的秘密就在于“一”,只要能够设定一个目标,专心奋斗,就会快乐。 怎样的人生可以算是有意义的呢?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关怀,有痛苦可以受。 每天增加一些新观念。

最后,对于文本应该说什么,整本书为我们介绍了哲学的世界,哲学思想和派系的不同,不同的哲学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意义。终究这是一本陈列各种观点的书,对于人生,大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哲学思想。说到底,这本书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之形成背景和哲学基础吧。 你不会因为读了这本书就真正理解哲学了,正如“懂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样,只“知”而无“行”即是“不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