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天动说读后感精选

天动说读后感精选

《天动说》是一本由(日)安野光雅 著/绘著作,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4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动说》读后感(一):天动?地动?还是心在动?《天动说》

天动?地动?还是心在动?《天动说》

到底什么是绘本?其实只要是制作精美,里面带大量插图,读者对象是儿童的,都可以算作绘本。什么都可以题材和内容都可以做成绘本,只要这个内容是儿童需要的就可以。

给学生讲绘本有好几年了,这两年出现了不少科普和传记方面的绘本,比如写爱因斯坦的《怪男孩》,写阿姆斯特朗的《伟大的一步》,还有写伽利略的《星际信使》,还有写达尔文的《生命之树》。和这本书都是一个类型的,可以叫做科学绘本吧。

对于我们的直觉来说,是太阳和月亮围绕着我们旋转,所以古人都认为是天在动,是星球在动,大地是不动的。这本书就是介绍人们从认为天在动,到认识到地在动的这个过程。

书里画的是中世纪的欧洲,底图采用的是大理石花纹,外加复杂的手绘花边,给人古朴厚重的感觉。但是作为绘本,这类科学绘本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缺少一定的趣味性和想象创造的空间。所以和别的绘本比就没有那么有趣了。

不过科学就是靠着本身的魅力来吸引人的吧。本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故事的开始人们在平地上生活,随着人们认识的世界越来越大,大地一点一点开始弯曲,而且越来弯曲得越厉害,最后整个地球都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到书的最后地球已经变成了我们桌面的一个地球仪了。这是我们认识的进步,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其实运动都是相对的,说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动,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是太阳绕着地球转,只是后者的模型更简单罢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告诉我们,其实无所谓转动,只是时空的弯曲罢了。我想要是把相对论画成绘本,可能还要更加困难吧。

《天动说》读后感(二):精致的科普绘本

收《天动说》主要是冲着它所得到的诸多大奖去的。虽然我不属于“奖项控”,但看到一本书屡获大奖还是会为之侧目的。因为事实证明得过很多大奖的书的可读性、深刻性、教育意义的确是比一般图书强上一个或几个档次。所以看到《天动说》收获的BIB布拉迪斯国际插画双年展“金苹果奖”、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儿童图书奖、美国波士顿环球号角图画书奖、美国小学图书馆最佳儿童图画书、绘本日本奖等等时,我也不能再淡定了。

《天动说》虽然也是绘本,但与一般故事性的绘本不同。它隶属于科普性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用绘本的形式教给孩子们科普知识。这样的绘本我还是第一次收,所以也比较感兴趣,如果认定这种形式易于孩子接受,以后还会更多收的。

《天动说》的图画取材于中世纪的欧洲,其中的人物、物体刻画无不细腻传神。特别是图画的底色采用仿大理石花纹的微黄色彩,更显得古朴平实,浪漫动人。在书页的边框处,作者也不遗余力的用天使、花朵、数字、鸟兽进行装饰,显得一幕幕场景更加真实立体,让我们仿佛就是在欣赏舞台剧一样。

《天动说》从古老的占星师的出现开始讲起,记述了人类对知识、对文明的不断追求。期间,人类因为对自然、对世界了解的匮乏,走过不少弯路,甚至是牺牲了很多科学家、进步人士的生命。但是,人类对于自然的探索是永远不会被熄灭的火焰,无数勇敢的人对于未知的领域进行着挑战。当冒险家对于地球的探索逐渐增多,人类渐渐明白地球是个圆球,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运动。然而,为了探究这个真相,无数勇敢而智慧的先人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正如作者所说,应该通过这本书,让事先知道地球是圆的的孩子们再一次感受到地动说的令人惊异之处以及其中蕴藏的悲伤(特别是最后几个字,很有日系风格。看这本书,特别是看解说与后记时,我也切实感受到了那种在科学探索中无奈的牺牲与悲伤)。

这本精装的绘本并不是很厚,但是书中蕴含了很强大的力量。上小学的孩子应该可以自主阅读,相信会有很多小朋友因为看了这个绘本而对天文学感兴趣。

《天动说》读后感(三):带着真理背后的故事让我们对知识有了崭新的思索

《天动说》这本汇集众多国际大奖的绘本,出自国际顶尖绘本大师安野光雅之手。作者特别设计了微微泛黄的纸页让书透着古朴之气,文字和视觉图像的完美结合把我们带进了远古时代,就像是搭乘时光机穿越时空隧道一路走到今天。

陪女儿读过不少的绘本,这本书带我的感觉非常的特别。这本《天动说》被归类为科普绘本,是因为它有着很强的知识性,向孩子们讲述了从“天动说”到“地动说”的发展渊源,讲述了天文学家哥白尼、伽利略和布鲁诺揭秘天体运行的真正客观规律所历经的艰辛。但它却不是一本普通的科学绘本,因为它的意义并不仅仅停留于向孩子们传递哪方面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向孩子们揭示了人类从迷信无知到相信真理的一个过程,让孩子们知道人类对一切事物的认知都是经过不断的钻研和探索才获得的,任何现有的科学理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的,正是因为有那些人勇于的探寻真理的科学家们,才会让人类社会不断的进步。而那些勇敢踏上探索之旅的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值得我们后人铭记的。

在这之前我从没有看到过任何一本书在向孩子们点名这样重要的道理。通常我们会告知孩子很多知识,好像那些认知从一开始就摆在那里,你只要相信它,记住它便可以了。而安野光雅的《天动说》却让我们对自己的所思所想有所反省。有人评价说对于低龄的孩子们这本绘本是有深度的。但我感觉它经典却并不深奥,书中蔓延着欧洲的文化风韵,运用了古朴典雅的历史色彩,但作者的画风充满了想象,充满了童趣。抛开最解说、年表及备忘录,整本书都以平易的文字讲述着人类发展的故事,故事很生动也容易被孩子接受。也许对于大一些的孩子,通过这本书可以引导他们去更多的了解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的探索过程,引申到那些天文学家们的理论。但对所有的孩子而言能够认知人类社会从无知愚昧到走向科学的这一心路历程已经非常的宝贵了。洞悉真理背后的故事,明白真理来的不易,这是每个孩子都需要认识到的最基本的道理。安野光雅以最精彩的方式带给了孩子们最宝贵却常常被我们忽略了的道理,推荐给所有的孩子,《天动说》带给我们对知识崭新的思索,对世界重新的认识。

《天动说》读后感(四):对真理的不懈探索

原以为是一本介绍天动说至地动说理论发展过程的科普知识绘本,没想到在阅读的过程中,却感觉到难言的酸楚和悲壮。

象我们从小读过的很多很多故事一样,这本书从“从前……”开始,天知道我对于“从前”二字有着多么深厚的感情,每当听到它们,便欣喜得说不出话。仿佛马上就能跟随着它们,坐上时光机器,去揭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追溯一段不曾熟悉的历史,在点点滴滴之间,感受旧日时光中那神秘而古老的存在。

然后是一段节奏缓慢却娓娓动听的讲述:从前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国家,人们在太阳底下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美丽文字的浸润下,一幅幅古老的画面随之缓缓拉开,安野光雅细致地描绘了古代人们的勤劳淳朴与盲目相信。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大自然的一切充满好奇,不懈探索。但是囿于当时的条件及知识面,他们的猜测中有种简单浪漫又充满想象的稚气,然而随着他们的猜测不断升级,原有的稚气渐渐褪去,各种有趣的猜测之间开始出现争执与冲突。宗教、权势、各种学家的介入使得事态的发展变得不受控制,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与象征统治者权力与意志的东西发生冲突,各种争议也变得不再单纯,那些坚持真理的人们在愚昧面前变成“异端”,从被讽刺打击、押上宗教裁判的法庭甚至在烈火中焚烧,真理与宗教的冲突不断升级。人们与真理的距离越近,真理被禁锢被扼杀的力度就越加疯狂,而阅读的心情也就变得越来越沉重,直至合上书后,那种令人窒息的痛依然挥之不去。

或许是为了让故事更加浅显,书中刻意略去了布鲁诺、伽利略、哥白尼的名字,而是以僧侣、南方学者等简单称呼对他们进行指代,整本书中一直以科学的态度对天动说与地动说两种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描述,但却始终流淌着淡淡的忧伤与迷茫。

在绘画方面,这本书依然沿袭了安野光雅古朴而知性的画风,采用羊皮卷作为背景,使画面粗砺而富有质感,色彩柔和,造型简单,相对于文字而言,图画更多的是一种陪衬。

书的内容比较适合小学生,如果是幼儿园的孩子阅读,可能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而科普类读物对小学生来说却刚好很适合,更何况这本书并非单纯的科普图画书,而是在科普中加入哲学的内容及宗教与知识的冲突,并且通过这种冲突激发孩子对于真理的尊重和思考,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天动说》读后感(五):天上还有什么在动?

说实话,我对于日韩的科普书是有一种偏见的,总有一种“二道贩子”的感觉。日本嘛,因为维新的关系还好了,毕竟曾经通过他们学习了很多东西。最让我“感冒”的就是韩国人“转口加工”的科普图书了,记得有一套韩国人“转口加工”的很热卖的《昆虫记》,无论包装还是插图神马的都搞都很棒,但是里面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就是把羊粪画成了牛粪的模样。这就是韩国人的加工再制造,让人“心有余悸”。还有啊,连孔子都能说成是韩国人的韩国人搞科普,总让人觉得不太靠谱。但是,这本日本人的绘本《天动说》还是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如果不看作者只看图书的话,很难想到这是一位日本人的作品。

简单的绘本语言和大背景的故事画面,几乎概况了欧洲中世纪所有的科学发明和探索发现。画面不用任何的特写,就像文字的内容一样,虽然像是在讲故事,但描述的都是真实的社会现象和历史事实。为了便于孩子的理解和记忆,这文字中省略了诸如年份、人物等等的具体符号。只是顺着作者的文字、像听故事一般,就可以了解社会文明的大致脉络。当然,我们大人一眼就能看穿作者笔下的每个事件具体是指什么、每个重要人物分别是谁。所以,也不妨在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做个自由自主的知识开拓。绘本为什么要强调亲子阅读,我想这应该是一个主要的原因。精美的图画和简洁的文字所营造和预留的空间,是给孩子的,也是给我们大人的。大人可以用自己的知识来填一填那些空间,让孩子喜欢和崇拜自己;也可以在空间中给孩子指出一两个方向,让孩子自己联想和思考;当然,大人还要务必做好不时需要解答孩子疑问的准备。

这样的绘本,一定要有一个开放的富有启发性的结尾,不仅可以启发孩童们的知识探求兴趣,也可以为思考探索预留空间。故事的结尾留下了这样的疑问,朝西一直走下去会从东方回来吗?其实,我们可以给出更多的思考方向。比如,可以继续对地动、天地的思考,因为对地动说的怀疑产生了天地说,那么可不可以对天动说也提出怀疑呢?太阳真的是不动吗?那太阳系的天是怎么动呢?还有太阳系之外的天又是怎么动呢?我想像第一个问题是小孩子还容易发出的疑问,所以大人不妨就势引导。广袤浩瀚的星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天真的追问,才被不停地探索和追求,孩子们的疑问也必然会成为未来太空探索的追求和方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