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玻璃门内》读后感100字

《玻璃门内》读后感100字

《玻璃门内》是一本由(日) 夏目漱石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0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玻璃门内》读后感(一):一个活生生的老先生

在读这本书之前,自认对夏目漱石先生并无太多的了解。除了知道其几篇大作,了解他在日本文学界的地位之外,对他本人可以说知道的少之又少。

但是这四篇小文,放佛开启了一扇小门,让人可以撇见其中的一丝影子。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他没有什么计划与要求,我并没有告诉自己,读这本书是为了什么。我不期待读完这本书可以了解夏目漱石的人生观世界观,我不期待读完这本书可以让自己对生死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我只是想要阅读,纯粹的阅读,享受阅读的过程,享受阅读后那自己与自己对话的时刻。

悦读会的时候跟大家分享了《文鸟》,这一篇比起《伦敦塔》来说,是让我更加要从头读到尾的文章,中途没办法停下来,没办法放下手中的书,因为一旦思绪没有跟着文字间的情绪,仿佛就会掉入无法回头的丛林,找不到出去的道路。

介绍中说《文鸟》是被日本文艺评论家评作夏目漱石最美的一篇作品,这个我完全不怀疑。但是读这本书,让我一直有一种遗憾。夏目漱石的文字,如果以日文去读,应该更加美丽。翻译文学就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可以意会,但是字里行间总觉得少了一味调料,在被吸引的同时,总是觉得有一份遗憾。

《玻璃门内》读后感(二):玻璃门内

《玻璃门内》 除了村上春树,夏目漱石是我阅读较多的日本作家,也属历史悠久,至少17年前,就已经读了他的《哥儿》,中篇小说,文字不多,用幽默调侃的方式,讲一些反讽的人与事,觉得很喜欢,后来又读了他的名作,《我是猫》,接下来又读了心灵之作《心》,直至今天,读完了这本《玻璃门内》,一本比一本的评价低,《我是猫》固然经典不说,又显得幽默过了头,故事没有一个好梗概,最后有些草草了事。《心》则简洁淳美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茨威格的《心灵的焦灼》,只是没那么绝对焦灼,现在也想不起故事的内容。而这部《玻璃门内》,更像是《心灵的焦灼》的廷续版,总觉得文人墨客,多了几分神经质,多了些矫情,更多了些无病呻吟的做作。实话说,这是一部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小品集,无论人物的背景,时代的错落感,作者的思考,无不让当代读者缺乏耐心。作为日本极具代表性的作家,第一代留洋的英文专业学者作家,曾经是日元1000元的封面人物,夏目漱石慢慢地走向了时间给予他的反面,则作品稍微地跟不上时代,想必,再过50年后,很难有人再阅读他的作品。17年前,我热爱他的作品,随着时间,我反感他作品行间的文人迂腐气,小事之间的磨磨唧唧,满铺情绪,也许是他的神经衰弱,也许他长期的与病痛作斗争,总是小事一桩,世界很乱的感觉。本书小品四种,其实就是四篇文章,《文鸟》写得很好,伤感,细腻,我很喜欢,《伦敦塔》则看不懂,不像日本作家之手,像本土英国作家之作,但仍守旧,像堆彻贵重食材,做出来的贵菜。《十夜梦》也不忍直视,作家完全个人的臆想,读完都费劲。最大篇幅的《玻璃门内》,为真正小品,一小篇,一点一点,书写,无章法,小故事,小情节,小意境,小人物,写于1915年,作家去世前一年,多数卧病在床,有些文字关于世相,有些文字感慨触怀,有些文字充满哲理,但总体是无趣的,思想是落后与偏执的,甚至有些是无谓的,如此说来,作家跨越不了时间的洪流,在背景与情境下,作家则只能是时代的产生,产生了,然后消失了,后期作品,夏目先生是可能消失的,幸好,他是历史代表性人物,英文专业,日本时代第一代人,他还有作品《我是猫》,《哥儿》,还能再时代里留多一会,不过,也将不会再久了。

《玻璃门内》读后感(三):松影三株,参差月夜下

读完《长夜将尽》想接着读佩尔森的《去往西伯利亚》就去中图网找,顺便又买了一堆回来,其中就有这本夏目漱石的《玻璃门内》,才9.7元。上海译文的,译文质量应该有保证。

书是2012年出版的,99经典文库的一种。99真出不少好书。书中除了夏目漱石四篇随笔散文还有译者译序和夏目漱石年谱。四篇随笔是写于1905年的《伦敦塔》1908年的《文鸟》《十夜梦》和1915年的《玻璃门内》。

还是一周读完。

陆续读过夏目漱石几部书了,《三四郎》《路边草》《门》《行人》《草枕》《我是猫》。诙谐有趣朴实质朴。知识分子的家常事,絮絮叨叨,明明写于一百年前了,而且发生在日本,可是仿佛就发生在身边,好像自己每天遇到的也是那些事儿。寻常事,平淡及自然,读起来有余味。

《伦敦塔》写于1905年,回忆他在伦敦留学时候参观伦敦塔的行状,走在伦敦塔中,看到历史记录的地点,勾连起英国历史的残酷血腥画面,幻象和历史交叉,很有画面感,我脑子里不断回旋的是《刺客信条》的画面。篇末附录珍格雷被杀的图画,又突然想起亦舒有部小说里提到这幅画。“我喜欢珍格莱。如果你到国家博物馆去,你可以看到珍格莱贵女面临刽子手的一大幅油画,珍的眼睛已被蒙住,跪在地上,服侍她的女侍哭昏在地。

那幅图画给我的印象至深。珍格莱死那年才二十多岁,而且她长得美,我实在不明

白一个女人怎么可以把另一个女人放在断头台上,也许是可能的,所以她是伊利莎白一

世。”(亦舒《喜宝》。多谢网络,有点提示就可以查询出来。)

《文鸟》就是记录他的学生送他一只文鸟,他照顾饲养乃至疏忽鸟儿死了的经过,看着平铺直叙,读起来倒是曲折有致,和书中的人物感同身受。把文鸟死去的责任推给仆役,他真是不吝自黑。回想是一篇精巧的文章。

至于《十夜梦》都是虚幻奇幻的画面梦境,难为他怎么记录得下来,我也总是做稀奇古怪画面感极强的梦,醒了也就忘了,可是他一一记录,那些飘忽应该是梦境,亦玄亦幻。看一个梦看一下译者序言对照一下,译者解释的意思。

《玻璃门内》占一半篇幅。是夏目漱石去世一年前的杂记,访客朋友,讨厌的纠缠不休的讨要诗笺者,记忆里的父亲母亲长兄家人朋友以及曾经住过的地方做过的事,还是家常事,他总是在被病痛折磨者,也记录了这种心情,“好歹还活着”“继续在病着”。。。每章篇幅不长,读来都觉得意犹未尽,到底是夏目漱石子,血氧丰富的人才能将日常小事写得如此余味悠长吧。有时候读者觉得像鲁迅的文字,鲁迅回忆故乡会一家人碰哟的文字,不知道鲁迅先生收到夏目漱石的影响有多大。

其中一篇说道东京有个地名叫喜久井町,不知道还有没有,他说是他父亲用自己家命名的,(我听说由于我家的家徽是井字形花纹上绘着菊花,因此就以菊花加井来命名这个町,遂成了喜久井町。在日语里,“菊”的发音同“喜久”一样。P143)还有夏目坡,不知道会不会因为他的缘故也在保留着,听说东京大学的那个水池不是命名为三四郎池了吗?真想去看看。

《玻璃门内》读后感(四):玻璃门内,静观其变

提及日本文学史,有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古代应由《源氏物语》说起,近现代则应该由夏目漱石说起。夏目漱石以小说闻名于世,他很少在作品中直接谈论个人的生活与思想,所以要想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与复杂的人生观,《玻璃门内》等几篇随笔(小品)是为数不多的绝佳素材。

《玻璃门内》一书中共收录了夏目漱石的四部随笔(小品):《伦敦塔》、《文鸟》、《十夜梦》以及《玻璃门内》。在时间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虽然这四部小品在内容上、主题上大相径庭,却无一不凝聚了作者在那段创作时期的思考,因此再与同时期的小说比照、参详,便愈发会觉得回味无穷了。下面将逐一解读。

《伦敦塔》发表于1905年,是夏目漱石根据留英时期参观伦敦塔的体验,以幻想与现实交错的笔法写成的一篇幻象诗,以悲怆哀婉的主调抒写了英国专制王朝的血腥历史,渗透着对陷入绝境者的哀怜与同情。森鸥外曾赞许说,这篇作品的风格,几乎不像是出自日本人之手,倒像是西方人写的作品。

《文鸟》和《十夜梦》都写于1908年。日本文艺评论家江藤淳认为,《文鸟》恐怕是夏目漱石众多作品中最美的一篇,这只文鸟可视为夏目漱石内心深处飞出来的一只青鸟。作者在文鸟栖息的鸟笼中看到了主观世界的幻影,整篇作品就是作者的日常生活与心底隐衷相交流的记录。

《十夜梦》则是夏目漱石对人生的实存感觉更为复杂的变奏。通过十个梦境,以象征的、隐晦的手法,寓意作者对人生的疑虑和困惑。关于《十夜梦》流传着各式各样的解读版本,作者自己都说:“深具野心的我,要让100年以后的人们来解开这个谜。”今年刚好是夏目漱石去世101周年,那就简要解读一下吧:

第一夜表现人对爱的期待,

第二夜表现人的生存意志使人不能进入空无境界,

第三夜表现人多负有沉重的原罪,

第四夜表现希望之不足凭依,

第五夜表现邪恶破坏美梦,

第六夜表现人之不能成全美,

第七夜表现人生无非是飘蓬,

蒂八夜表现幻象与实在之矛盾,

第九夜表现于悲痛中诉求外力之虚妄,

第十夜表现两性之相克。

最后一篇《玻璃门内》写于1915年,即作者去世前一年。作者把注意力集中到身边杂事上,透过玻璃门来静观这个世界,其中既有目前的人与事,也有对逝去年华的回忆,而对人生的思索,则集中在生与死这个永恒的主题上。

1916年底,夏目漱石因胃出血逝世,享年四十九岁,正所谓:“人生五十年,与天地长久相较,如梦又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者乎?”在心情平静的时候,捧读这本《玻璃门内》,即便不能称得上是享受,也是一份难得的余裕吧。

《玻璃门内》读后感(五):日日山中事,朝朝见碧山

夏目漱石的著作以想象丰富、文词精美见称。早年所登在俳谐杂志《子规》上的《哥儿》、《我是猫》诸篇,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明治文坛上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

——鲁迅

夏目漱石,日本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日本人心目中的“国民作家”,2000年日本《朝日新闻》社的“一千年来最受欢迎的日本文学家”调查中居于首位,196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表彰为“世界文化名人”……其实这位在日本家喻户晓,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连日元上都印有其肖像的作家,于不惑之年方才“大器晚成”。在其后约莫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也仅仅留下了十几部中长篇小说和若干俳句、汉诗、随笔,但他却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将日本近代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因此研究日本文学史,窃以为古代因由《源氏物语》说起,近现代则应该由夏目漱石说起。

漱石先生以小说闻名于世,但我觉得研究先生的随笔与小品其实更容易了解到他的内心世界,如若再结合上创作时间与当时先生的生平,我们便能在他的随笔、小品中清晰地感知出他在行文风格及在文学观上的微妙变化。《玻璃门内》一书中收录了漱石先生的四部小品,在时间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虽然这四部小品在内容上、主题上大相径庭,却无一不凝聚了作家在那段创作时期的思考,因此再与同时期的小说比照、参详,便愈发会觉得回味无穷了。

全书第一篇《伦敦塔》发表于《我是猫》连载完毕的1905年8月,属于夏目漱石最早期的作品。这个时期的作品体现了漱石先生丰富的想象力,具有浓烈的批判性质,还有那种对明治维新后日本局势冷眼旁观的态度。同时期的文学巨擎森鸥外认为:这篇作品的风格,几乎不像是出自日本人之手,倒像是西方人写的作品。

当时的日本沉浸于明治维新以后的繁荣之中,日本人看到了学习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巨大进步,沉浸于日俄战争胜利的喜悦之中,因此日本国内出现了盲目崇洋、全盘西化的思潮。而夏目漱石作为日本文部省第一批公费留学生,在留学期间对于西方现行体制的利弊以及工业革命的巨大破坏力有着清醒的认识,而《我是猫》大约就是带着知识分子的良心及观察力,针砭时弊、讽刺时局所产生的一部作品,后来漱石先生更是在《三四郎》中借书中人物之口喊出了“日本必将亡国”的声音。

不过一部讽刺小说对于当时的日本社会也许只是隔靴搔痒,也许很多人阅读以后只是一笑了之,因此在这部《伦敦塔》中,漱石先生便结合自己在英国留学期间参观伦敦塔的感受,用一种游走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笔法,把自己的亲身感受与英帝国残酷历史结合起来,向读者展现了一部血淋淋的英国专制史。在《伦敦塔》中,漱石先生将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读者可以跟随作家参观伦敦塔的脚步,由点及面、有现实到往昔地了解这座建筑中所承载的历史。塔内所发生过的压迫、反抗、斗争的画面此起彼伏,不同时期的故事被自然地串联在一起,不同的人物跃然纸上,让人震撼。

不过相对于《伦敦塔》而言,《文鸟》与《十夜梦》对于研究夏目漱石有着更重要的意义。这两篇文章都创作于1908年——《虞美人草》连载完结之后,《三四郎》发表之前。这个时期我认为是漱石先生在文学风格上最重要的转型期。在《我是猫》和《哥儿》大受赞誉之后,漱石先生辞去教职,入职朝日新闻社从事专职写作,而其后发表了《虞美人草》。《虞美人草》一直被评论界认为是不成功之作,小说完全摒弃了作家原有的诙谐幽默、朴实轻快的文学风格,采用了繁杂、浮华的徘体进行创作,过分强调了辞藻了华丽,而失去了漱石先生一直以来坚持的“以文立身,文以载道”的创作原则。如果一直这么创作下去,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夏目漱石了,不过历史中一直存在着无数的“偶然”。

1907年,田山花袋发表了《棉被》,被后世认为是“私小说”的发端。而在这一时期,以岛崎藤村、田山花袋、德田秋声为代表的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盛行,他们主张一切按照事物原样子进行写作,在艺术形式上“排除技巧”。这些观点与漱石先生的文学观可谓是格格不入,因此漱石先生在1908年创作了小说《草枕》,提出了“非人情”的艺术主张,用一部“以美为生命”的小说来反驳自然主义逐渐走向阴郁的风格。

说到“非人情”,可能让人觉得有些抽象,不过由此产生的另外两个概念就著名且易懂的多了,这两个概念即是“余裕论”与“低徊趣味”。如果说《草枕》是漱石先生用小说的形式对于“低徊趣味”的诠释,那么《文鸟》则是这种思想在散文上的体现。《文鸟》是夏目漱石文章中最唯美的一篇,作品描述的是作家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展现出了人与自然的交流,以及作家在通过文鸟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展示,套用现在的话说,漱石先生被文鸟“治愈”了。作家在《文鸟》中展现了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也就是“品茶浇花、听戏唱曲、温泉疗养都是余裕”的心态,从而让读者了解到——避开世俗的劳苦,以余裕的心情徜徉在东方诗境美中的趣味就是低徊趣味的含义。

至于《十夜梦》我想这应该是这本小品集中中国读者了解最多的篇目了。关于《十夜梦》流传着非常多的解读,漱石先生自己都说:“深具野心的我,要让100年以后的人们来解开这个谜。”在现有的说法中,有人谈到了关于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给作家带来的启发,也有人分析了《巴黎的忧郁》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对于《十夜梦》的影响,我觉得都有一定的道理。同时我觉得我们还要看到此时漱石的文风已经逐渐由早期的批判、诙谐转为深沉、内敛了,因此《十夜梦》算得上是夏目漱石以文学形式内省的开端。

最后一篇《玻璃门内》写于逝世前一年,与漱石的遗作《明暗》相比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细碎的分段处理、缓慢甚至有些意识流的叙述形式等等。《玻璃门内》采用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难理解:作家其实在英国留学的过程中已经患上了神经衰弱,而在文学创作的十年中又有着极为严重的胃病,创作这篇小品的时候可谓沉疴已久。在这种身体状况下人往往都是复杂、敏感的,因此作者会事无巨细的回忆起自己人生中的某些片段,抑或就生与死的意义做出思考与感叹。但是我们终究无法进入漱石先生的心灵,只能是通过文字从外围审视一下而已。

1916年底,夏目漱石因胃出血逝世,享年四十九岁,正所谓:“人生五十年,与天地长久相较,如梦又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者乎?”在心情平静的时候,捧读这本《玻璃门内》,即便不能称得上是享受,也是一份难得的余裕吧。

刊于深圳晚报 2012.7.22

本文为完全版,刊登的为删节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