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在新疆读后感100字

在新疆读后感100字

《在新疆》是一本由刘亮程著作,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29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新疆》读后感(一):凿空

与《凿空》较大篇幅的重复。

尽管《凿空》是长篇小说,我也一口气能够读完,而这本散文集怎么读也读不出什么感觉。

在没读完整本书的情况下,最喜欢的两篇文章是《先父》和《拾的吃》。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在新疆》读后感(二):在南疆

书的主体以及作者最有感触的部分,是库车那一章。

库车老中青三代的命运轮回,无法走出,无比留恋,却又无计可施的过去和未来,使这一部分的描写和讲述显得格外动人。

老一代人逝去时中断的十二木卡姆技艺。一玩几十年的羊拐骨游戏中体现的维族人老娱乐精神的消失。库车黑毛驴的胜利,大龙池龙,龙驹,人,毛驴的胜败更替生存智慧,讲的故事都似有所指,但也言尽于此。

文中喀纳斯代表的北疆,可以是很多地方,但是作为维族人分布最密集的南疆,这本书讲的是那里。

《在新疆》读后感(三):每一个文字是他的庄稼,蘸着马尿也埋着驴粪蛋

不得不承认,刘亮程是新疆文学的一个符号。在新疆,汉语写作本身是孤独的。他便是那种孤自一人的劳模,时间留给他的,他如实给了我们。 这既是他的喜悦,也是他的悲伤。悲伤是因为很长时间里,他孤自一人,无处诉说,以至于他说的就是全世界说的,他想的就是新疆想的,而这个孤独并不是任何人可以承受的。承受它需要皱纹和白发,甚至可以说是阳寿。这是新疆文学最大的悲怆,也是新疆作家最大的力量。 格外喜欢“一片树叶下”和“库车龟兹”,或许还是因为这些是他早期的作品,那时候他孤独,时间给他的印记如河川般深刻,他收获每一个文字的时间也足够漫长,每一个文字被发现的时间也足够漫长,他本身属于自然,又经过自然的雕琢,于是我们才有机会读到每一个可以不断重复阅读的字眼,风读了十几年不过时,太阳读了他十几年也不过时。 那时候他的文字,是他笔下的庄稼,每一个字里都蘸着马尿,每一句话里都埋着驴粪蛋,每一次呼吸都沾染风沙和旧草垛的气息,每一次聆听都是风压着他的脖子就像刀架着脖子,他要听风的讯息就像一个人必须要遵从命的折磨,而这折磨愈持久漫长,记忆越深刻悠远,文字愈古朴锃亮。 我也遗憾他的文字再后来,就少了那些扎土三尺的根须。可是,我们已经收获了一个刘亮程完整的世界,坐在几千里以外没有劳作,就收获了整个新疆,我们获得了比彩票还要暴利的精神财富,足够我们几代人咀嚼吞咽又反刍回味,既然如此,还能要求他什么呢? 在新疆,是值得重复读的刘亮程。

《在新疆》读后感(四):刘亮程的新疆

阅读刘亮程,像是看一朵忽然从广袤的大地中盛开的花。他用文字构筑了一个乡土世界,一个我们曾经生活过的世界,一个如今遥远得只会出现在新闻里、战争和贫穷都一样陌生的世界。他把这个世界写得那么认真、仔细、美、真实,让我们像看到了一朵花的纹理脉络一样看到了他曾经生活其中并飞扬着梦与想象的土地、村庄、城郊,还有他走过的库车。

读这本书的那些中午,人坐在宿舍的床上,姿势是平静的,心也是平静的。这些返璞归真的散文是我阅读过的最美的文字,承载着我接触过的最诚挚、最朴实、最接近原始的生活、最原汁原味的文学。

这本书,我已经从头翻到了尾,但我明白我还没有看完。那些在字里行间隐隐约约出现过,又一闪而逝的东西,像一柄剑在心上刺了个孔,又立刻拔了出去,一种情感便喷涌出来;又像一个吻轻轻在脸上一触,又翩然而去,心中留下一种独自萦绕着的情怀。

这本书实在看得太久了些,尽管它把午饭后、午睡前的那半个小时变成了一段最美好的时光,可是它本身的那些美,影影绰绰地藏在那些清水芙蓉——也许用在刘亮程的身上该说成大漠麦花——的文字里,却更让我神往、迷醉。从今天起,我将把这本书带在身边,一如好久前的那本《一个人的村庄》,时时沉浸在这个由美丽的文字构筑的美好的世界,躲开这个尘世的喧嚣,在这样的平淡中寻找最深处的自我。

《在新疆》读后感(五):当一片土地有了热爱它的人们

看了很多年的李娟。每逢厌倦了逼仄的城市生活就打开阿勒泰的点滴,假想自己生活在广袤的草原上,生活在一望无尽的绿色中。

第一次看刘亮程的作品,因为喜欢的DJ的缘故,这个名字早就熟知但是作品一直没有等到合适的机缘。 书与人和人和人其实是一样的,讲究机缘。

看之前,我想刘亮程也许是一个男版的李娟?

五个部分中,最最喜欢的是半路上的库车。从名字开始就喜欢,半路上的, 仿佛永远不可到达,仿佛永远缓慢的前进就像在一帧影像中不再前进。 在刘亮程的笔触里整个库车都是泛黄的, 文字间拉一个小小的窗口给我们这些拼命前进赶路的人去看一场尘埃落定。 那里的一切都有定数,那里的一切都知道自己将要前往什么样的未来。这是幸福还是不幸?不好说。

托包克游戏,在我看完之后,我曾经试图把这个游戏转述给不同的人,但是似乎没有人和我一样对这个游戏着迷——三十年, 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不断的因为一个赌注去见另一个人,而那个人也一直在等待被找到,被要求拿出赌注,这难道不是一场极致浪漫的游戏么? 至少对我而言,过去浅薄的三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中从未敢有过这样假设。

以上的部分,刘亮程在我心里被贴上了和帕慕克一样的标签。

到了月光的部分,特别是月光里的贼,我忍不住哈哈大笑,因为一转眼帕慕克就变成了村上春树。 写贼在月光下行走, 有种东京奇谭集里的轻松和俏皮, 看完了却有种沉重感。 细致的描写,不露声色的描写,让人无法忘怀。

向梦学习和先父是我个人最无感的部分, 评论里有句话我很赞同,一个作者如果脱离了他所在的土地,就无法脱离小文人的局限,尤其是以地域为标签的作者,如果单纯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那恐怕并不会有人买帐。

但是我也得承认,新疆这片土地是幸福的,不管是刘亮程还是李娟,都在用自己最深情的笔触来描写和记录他们的新疆。 而我们这些局外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借由他们的眼睛非常偶尔地在生命里打了一个盹就已经备感幸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