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哲学史大纲读后感摘抄

中国哲学史大纲读后感摘抄

《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一本由胡适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哲学史大纲》读后感(一):略感。

(一)、蔡元培先生《序》称胡适先生《中国哲学史大纲》有四处长处,所谓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称此书“截断众流,从老子、孔子讲起”,开创了中国哲学史研究之范式与风气。

(二)、以现代之眼光看来,此书对于义理却显得隔膜和苍白,甚至部分内容之解释荒谬可笑,然而却做了许多考证的功夫,或许是“出于道德动机清理古书”(in usum Delphini=zum Gebrauch fui den Dauphin,尼采:《快乐的科学》,102),这样的态度,到现在还得有呢。

(三)、自来之学者,常批评此书以进化论解释庄子之部分,甚至作者亦在内。然而,自严复翻译《天演论》以来,进化论思想被中国人所接受,终于成为当时普遍之社会意识形态。胡适先生身当其时,或在不知不觉之间便已经以进化论来考量诸子了。故而,虽然附丽庄子以进化论不妥,然而若以现代之眼光看来,此书亦反映了当时之社会意识情状。

(四)、此书特重名学,故而于中国哲学之真精神反失落无考,后之学者,发扬精神,亦纠偏也。

(五)、《中国哲学史大纲》发表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期。作者为新文化运动之干将,此书或有助欤。

(五)、页一九二第二行“张”或误,当为“章”。数出引文,或者与现代版本差异甚大,又或句读错误,不一一指出。

《中国哲学史大纲》读后感(二):怀才如怀孕

有句俗话说,怀才如怀孕,时间久了总能显露出来。

拿这句话,来说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似乎有点牵强,但已经发生过的社会历史,偏偏做了自己真实的注解。

这本书,曾被有意藏着掖着,曾被批得一无是处,被骂得臭不可闻,被定性为糟粕。

然而,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老先生去世五十多年后,仍有热心人让该书重新面世.《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是与非,在时间的考验下任人评说吧。

《中国哲学史大纲》到底算一本啥书,公道自有人心在。

个人以为,若把中国哲学,比做藏在深山的一个旅游胜景的话,那这本书的作用,就好比修了一条通往旅游胜景的大道。

《中国哲学史大纲》其实丝毫不遮挡其他哲学书的风景。环顾中国哲学崇山峻岭的左右,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为西方了解学习中国哲学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对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有很大作用。

假如有对哲学感兴趣的,需要接触《中国哲学史大纲》有太多的理由。

这是一根拐杖,助我们攀登中国哲学史的高峰。

这是一张地图,帮我们从中华五千多年发展史中确定中国哲学思想的坐标。

这是一架望远镜,带我们瞭望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那闪烁的思想灯塔。

这是一架显微镜,帮我们近距离观察中华民族哲学宝库颗颗珍珠的优劣瑕疵。

如果这些理由都不足道的话,即便是出于好奇心,也不妨回头看看,为何该书会被批来批去呢。

如果可以给出版人田辉提点小小建议的话,希望以后有机会再版这本书时,可否找人弄一个前言类的东西。前言不必抒情,无需吹捧,尽量少遮遮盖盖,而是尽可能客观公正直白地,简单介绍一下,胡适的生平和治学经历。简要说明一下,胡适这本书与冯友兰、艾思奇等哲学著作的差异。简要阐述一下,当今再版胡适这本书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对多元化社会发展的贡献等等。

如此这样,或许更有助于各种类型读者客观认识胡适,有利于读者对宏大的中国哲学史有自己的清醒判断。有助于读者正确认识这本书的独特价值。从而决定,自己该不该,值不值,购买这本内涵丰富的《中国哲学史大纲》。

之所以如此建议,是有感作家木心曾发感慨,没有哲学底子,做人没有一个根基。也许现在很多年轻的读者,并非很清楚百年中国哲学史发展传承的风霜雨雪,更难理解,胡适、冯友兰等大家,因与中国哲学结缘,所引起的人生悲欢离合。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悲剧是可以让人长记性的。今天能有胡适这本书重见天日的环境,实在是得之不易。

人们有太多的理由,去珍惜并关注这本沉甸甸的专著。 如果把中国哲学史的长河比做奔腾不息之水,那么,无论如何,也绕不过这本书的航标灯之功能。也许,时间会做出更精确的判断吧。

《中国哲学史大纲》读后感(三):胡适的“名与无名”与冯友兰的“道,无名”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以下简称《简史》)都有关于“名”的一段论述,而且题目相像。《大纲》谓“名与无名”,《简史》是“道,无名”。

一、关于名的认识

“名与无名”引用了《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一段解释了《老子》对“名的原起与名的功用”最初认识。认为,人所以能知物,因为每物有一些仅存的物德,最足代表那物的本性。如雪的寒与白,如人的形体官能。这些就是物的名。我们所以能知万物,多靠名的作用。胡适先生以雪和人的特征为例,简明扼要,生动易懂地说清了《老子》指的“名”的意义。

我们很难从“道,无名”一章甚至《简史》一书中领会冯友兰对“名”的清晰定义。冯友兰把《老子》成书的年代定在惠施、公孙龙等名家之后。他认为《老子》提到的“名”的内容来源于名家。冯友兰分析说,名家的思想是“形而上”的,这和胡适说的相似。但冯友兰好像认为“名”就是给事物起名字。他认为老子把事物分为“可以命名的”和“不可命名的”。这位大哲学家研究了半天就说了这么点小儿科的东西,未免太肤浅了。

二、关于无名的认识

“名与无名”和“道,无名”都引用了《老子》两句经典的名言。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和“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始制有名。”但胡适和冯友兰对两句话的解读大相径庭。

胡适的解读条缕清晰,丝丝入扣,让读者一目了然。胡适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解释堪称经典。我想这是接受过良好系统西方教育的结果。胡适认为,老子以为万有生于无,把无看的比有重。因为无名先于有名,故说可道的道,不是上道;可名的名,不是上名。老子把当时战祸连年,生灵涂炭的根源归结为知识,知识越多,欲望越大。欲望造成了灾难性的战争和伤害。所以老子主张绝圣弃智,主张废名,极力崇拜无名,向往“绳绳不可名”的混沌状态。

如果说胡适的解读是西式的,那冯友兰的解读就是典型中式的、混沌的,很有老子的风范。冯友兰说,“道”从来自在,现实之中不是一个名字,所以“名可名,非常名”。这么深奥的问题变成又回到“名字”上了,这解释怎么看都觉得怪怪的,太表面了,没把事情讲清楚。又说,“无名,天地之始”,是一个形式命题,不是积极的命题。没有对话题提供任何信息。看到这我不禁哑然失笑。这算什么话?这意思谁能看懂?讲道理怎么扯到命题上了,文章前后根本不搭啊。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胡适的文章是真学问,叫人明事理。冯友兰的文章是捣糨糊,看了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