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一本由胡适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元,页数:3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哲学史大纲》读后感(一):大赞胡适先生

很喜欢胡适先生做学问的态度和笔法,旁征博引,学富五车,读书时常被先生的博学和严谨所折服。

作为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又有着西方先进的政治理念的学者,胡适先生的很多思想和理论都是直到现在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品位的。

胡适先生批评古代的哲学家们过于仿效古人,更是指出时势已变,如何还能用古制来治国育人?这种理念不仅适于古代,适于民国,更适于当代之中国。

当代提倡国学,却不知剔除国学糟粕,教人二十四孝弟子规,都是扼杀创造和发展的动力的行为。

只是要人听话,社会何以进步?

而胡适先生所说古代哲学的中绝之因,我最为赞同专制的一尊主义这一条。怀疑主义、狭隘的功利主义和方士之学都不足以阻碍哲学的发展,可是专制思想一条则是所有思想发展和进步的最大阻碍。百家争鸣才有百花齐放,独尊一家唯有万马齐喑。

这本书我看得并不认真,只是凭兴趣翻了一下,但是仍然受益匪浅,比如了解到了名正言顺的由来的重要,墨家和别墨的一些思想与区别。

以后有时间可能再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希望能有更多的收获。

《中国哲学史大纲》读后感(二):荐书

最近,有另一个公共号推荐书目里出现了这本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里面是这样评价的:“这本书实际只写了中国古代(先秦)的十数位大哲学家,起自老子,终于荀子,深入浅出,明白如话,非常好读。据齐思和先生说,在上世纪20年代,青年学生的书架上几乎人手一册此书。”

适逢我也在读此书,通篇读完也颇愿意推荐一下本书。

从特点上来说,为本书作序的蔡元培先生写的很清晰,“本书的几处特长:第一是证明的方法;第二是扼要的手段;第三是平等的眼光;第四是系统的研究。”

对我来说,读完本书有以下几个体会:

一、对原文内容融会贯通

前面说的“明白如话,非常好读”一定不是我会同意的评价,本书对于文字理解,尤其是文言文阅读的能力有着不小的要求,在理解论点之前需要对原文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读本书的难度,大致上与《庄子》《荀子解集》一类的书接近,在具体哲学流派、人物观点的论述上,作者穿针引线的介绍和分析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加快了理解的便利。但是作者本身,对于典籍非常熟悉,在论述中对原文信手拈来的应用,并习惯性加入对原文或常见注解的点评。在引述部分,内容比起带完整注释的原文——例如孙诒让版的《墨子间诂》,对原文熟悉和理解的要求更大。同时,作者还会经常提出,注解训诂不同的意见,对原文意思的理解有更好的推进作用。

二、对史料的独特理解、分析

对于史料的选用,在导言中就首先提出史料有真有假,对于史料的审定要从史事、文字。文体、思想、旁证五个方面予以分析。其中举例到:《韩非子》第一篇劝秦王攻韩,第二篇劝秦王存韩,这种矛盾背后说明一定有一篇应是伪作。对于有争议内容,也不是一棒子打死,有些思想反而可以从中发掘,诸如慎到、彭蒙、田骈,宋钘、尹文等诸子,可以从《庄子》天下篇中窥以端倪,今日散佚的有些观点,可能正散落其中。

三、哲学观点的建设性

本书的很多论述和观点,对我来说都非常新颖、有建设性。讲孔子的学说,落脚点选在《易经》,而一部《易经》则论说三个基本观念:(一)易,(二)象,(三)辞。将孔子哲学的根本观念与此联系起来,相比之下,肤浅的讨论什么学习简直不能再算作是哲学层面的讨论。

讲各家哲学观念,都分析他们对“名”的态度,在最后谈尹文时,将“名”与应名的“形”(即评价)与妇女缠足联系起来,原文的“美”让人忍痛要做,等到了被定性为“野蛮”、“残忍非人道”便无论如何不愿意再缠,也不觉得美了。这让我想到刘瑜老师的《语言的贫困》。

在本书的最后,胡适还多次反对刘歆、班固等人品定的六艺九流之类的区分,还颇为大胆的认为尹文子纯粹法治主义的观点,是中国法理学史的一大进步。胡适自己评价道:“我自信,治中国哲学史,我是开山的人,这一件事要算是中国一件大幸事。这一部书的功用能使中国哲学史变色。以后无论国内国外研究这一门学科的人都躲不了这一部书的影响,凡不能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的,我可以断言,休想站得住。”

读书会上学期重点读了中国先秦诸子中的几位,也选读了一些著作,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恰好可以在这一范围帮助更深入的理解,作者的名字本身是对这本书的强力推荐,当然尤其当你知道,这部书是他二十八岁写成的。

《中国哲学史大纲》读后感(三):浅谈中国古代哲学的“名实之辩” ——《中国哲学史大纲》读书札记

《中国哲学史大纲》是胡适先生关于秦汉哲学史的著作。胡适先生在北大教授中国哲学史,“在一年的短时期中,成了这一编《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先生治学严谨,讲究“凡审定史料的真伪,须要有证据,方能使人心服”。“名实之辩”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亦是本书中着力探讨的地方。

所谓“名实之辩”的论题,其实是老子最先提出的,他说:

由引述的上文不难看出,老子认为,世间先有了法象,然后有物。人所以能知物,只为每物有一些精纯的物德,最足代表那物的本性。这种说法类似于柏拉图“模仿说”中的理念与万物的关系。万物作为个体是逝者如斯,不断产生和消亡的。然而事物的类名,却是不曾改变的,所以人类能够凭借对名的了解知万物。

老子虽深知名的用处,但他又极力崇拜“无名”。名是知识的利器,老子是主张绝圣弃智的,故主张废名。于是老子虽说“有名万物之母”,但又不忘加上一句,“无名万物之始”。因为无名先于有名,故说可道的道,不是上道;可名的名,不是上名。这也正是《道德经》开篇所强调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老子看来,最高的道恰是最原始的“无名之朴”,是一种不可名的初始的混沌状态,等到民智渐开,知识发展,万物有名,人的欲望也就随之增加,行恶的行为日增。“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正是因为有了“美”,所以才有了“丑”,正是因为有了“善”,所以才有了恶,惩恶扬善之类的行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把所有相对的名词都消灭了,回到最初的混沌阶段,才能从根本上消灭罪恶。这也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和“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孔子认为,人类的一切器物制度礼法,都起于种种“象”。换言之,“象”便是一切制度文物的“几”。这个观念,极为重要。因为“象”的应用,在心理和人生哲学一方面就是“意”,就是“居心”“象”在实际上,即是名号名字,故孔子的政治哲学主张一种“正名”主义。

孔子认为,世间的乱象皆是因为人们思想中没有一个公认的是非真伪的标准,没有这样一种标准,一切别的标准诸如礼乐刑罚制度便无法实施,所以正名的意义,在于建设是非标准,推而行之,实现正天下的最终目的。孔子通过《春秋》一书,“正名字”,“定名分”“寓褒贬”来试图建立这样一套价值体系。所以胡适先生说,“《春秋》的宗旨,不在记实事,只在写个人心中对于实事的评判”。孔子的正名说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后其影响变得更加重大。举例而言,历史上有名的明嘉靖皇帝的“大礼议”事件,实际上就是正名思想的一个表现,嘉靖皇帝以藩王身份登基称帝,但执意不肯把前任皇帝作为自己的皇考,而坚持要给自己的亲生父母名分。嘉靖皇帝的坚持,就在于为自己争得名分上的正统,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作为一个初登基的皇帝,只要通过正名取得统治权力的合法性,才能继续接下来的政治博弈。

墨子的哲学方法儒墨两家根本上不同之处,在于两家哲学的方法不同,在于两家的“逻辑”不同。《墨子·耕柱篇》有一条最形容得出这种不同之处。

这就是儒墨的大区别,孔子所说是一种理想的目的,墨子所要的是一个“所以为之若之何”的进行方法。孔子说的是一个“什么”,墨子说的是一个“怎样”,这是一个大分别。相比孔子对“象(动机)”的强调,墨子更关注的是怎么样去做到。儒家只注意行为的动机,不注意行为的效果。推到了极端,便成董仲舒说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只说这事应该如此做,不问为什么应该如此做。所以墨子在这里会讥笑孔子道,人家难道知道为善政好吗?人家关心的是怎样去做到善政。墨子认为,万物都有各自的用途,知道东西的用途,才能去评判这东西的是非善恶。墨子讲究的是一种朴素的“应用主义”,认为只有将所知的拿来实行,方能判断真假。

如何去检验应用呢?墨子提出了三表法,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孔子虽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但是他所说的“学”,大都是读书一类,并不是“百姓耳目之实”。直到墨子始大书特书的说道:

这种注重耳目的经验,便是科学的根本。

公孙龙是名家的代表人物。名家” 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并且以善辩成名的一个学派,又称“辩者”。公孙龙的著名论断有“白马非马”“卵有毛”“坚白论”。

公孙龙认为,一切同异都是非绝对的,《公孙龙子·白马篇》说:

由引述上文可以看出,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并不是常人以为的逻辑错误,而是一种但从物体的“自相”的却别去着想,强调和泛指类名的不同。同时,由于一切同异都是绝对的,这就从共相的角度出发,公孙龙提出了“万物皆出于几”的“卵有毛”理论,同样的,乍一看荒谬不已,其实和今天的生物学的结论何其相似。所有的生物都起源与一种极低原始低等的种子,“卵有毛”的理论用今天的话说,假设这个毛是指细胞膜的话,我们能不承认所有的生物都有细胞膜吗?

当然,公孙龙的这番理论,是在极其朴素的推倒思想中提出来的,例如鸡蛋中如果无毛,如何能变化出有毛的鸡呢?这种推导虽然不严谨,却包含这朴素的辩证法思维,得出了一个相对科学的结论。

“坚白论”同样是公孙龙的重要理论。坚白论》的大旨是说,若没有心官做一个知觉的总机关,则一切感觉都是散漫不相统属的;但可有这种感觉和那种感觉,决不能有连络贯串的知识。所以说“坚白石二”。若没有心官的作用,我们但可有一种“坚”的感觉和一种“白”的感觉,决不能有“一个坚白石”的知识。所以说:

坚白说不再拘泥于“世界本原论”,而是转向了“认识论”,对于一块石头,我们看到了,才知道它是白的,触到了,才知道它是硬的。那我们的感官能够真正认识到这些东西的性质吗?处在远处的火,因为我们看不到,也触不到它,所以它便不是热的(火不热)。那物体的存在与性质也就不是由事物本身决定的了,而是由观察者决定的,所以《公孙龙子》中《指物篇》说,“又说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这几乎完全偏向了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不过公孙龙话锋一转,又说,“天下无物,可谓指乎?”如果世界没有真实的存在,也就不存在观察者的意义了,这才矫正了极端的唯心论。

大体而言中国古代哲学对于名实的争辩,经由老子提出,孔子,墨子对于名与实的不同强调,在名家一派形成了系统的哲学理论,这些理论虽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但并不乏辩证的认识。名实之辩是中国古代先贤对于世界本源与现实的探知,只可惜,这种辩论由于缺乏社会基础,最终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没有发展为现代化的思想理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