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马戏团之夜》读后感摘抄

《马戏团之夜》读后感摘抄

《马戏团之夜》是一本由(英)安吉拉•卡特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44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戏团之夜》读后感(一):光怪陆离

买这本书本来是冲着光怪陆离的幻想。也许是因为这本书问世有一段时间及我对本书的主旨理解有偏差,就奇思妙想方面不能满足我。欧洲有一个时期,在科学的轮廓还不是很清晰时,各种学派主义盛行,书中大概描写的是这个时期即将走向终结。极富创造力的人们便诞生期间。女主角就是代表而且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快乐。总之,这是一本很自我的书。

《马戏团之夜》读后感(二):黑童话真没必要用小说体裁写

换成她的悍妇故事集那种结构照样会很精彩

也许更精彩

里面的小故事太多了

还不如一个接一个的写

把每个人物和故事独立开来

这样

也能架构一个完整的世界

小故事削弱了她的主题,破坏了她的结构

对于小说至关重要的

悬念和谜题

她的把握也有问题

并且

她犯了修辞癖

《马戏团之夜》读后感(三):写个粗略的意象分析

小丑是天王星象征,充满了怪异、不可思议。小丑用扮演丑角的方式嘲弄彼此,其实也就是嘲弄观者和整个世界,这种行为和丑王的疯狂洞见相关,那是一种偏执、清醒的旁观态度,用不可思议的悲伤反映出我们所处的自称理性而实际上充满了疯狂的时代。但同时,丑王的祭献、活牲特质又与海王星相关,不纯是天王。这个特质的拓展参考电影《小丑》,或者如果你玩过英雄联盟的AP上单小丑也能get,又疯又贱又清醒。 飞飞角色复杂,有海王星特质,也有全文的主线特质,一种月金的冲突。其实安吉拉卡特的其他书也表达了金星和月亮的冲突,即金钱物欲世界与“真爱”,其实也就是月亮的底层情感之间的冲突。而海伦的神话、欺骗、表演与创造不可思议氛围特点都应该归于海王星。 华尔兹的特征也是海王星,在第一大章就已经说明他的双重性格,无自我的混沌(海王)与琐碎信息的处理者(水星、理性)。这种冲突和我们当前的时代精神非常契合,这个主题又被后文的萨满教——理性资本时代对照完美表现出来。荣格在《红书》里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他的灵魂从理性精神开始向前追溯,最终成为一个长着长胡子、状似爱尔兰精灵的野人。理性与灵性的冲突: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灵性运用符号,理性重视实际,截然相反,难以兼容。贯穿全文的被孵化出来这个概念与重生是相似的,与华尔兹从理想世界掉入萨满教相照应,这是一条灵魂升华的路,带领我们找到完全的灵魂。我不怕做进一步推断,这本书后半部分的内容与荣格关系极大,甚至有直接的参考,理由除了这一段提及的相似性,还有文中不尴不尬地插入了一个荣格的特有词 集体潜意识。 总体说来,我觉得这本写得没有明智的孩子好,也绝无可能超过焚舟纪。焚舟纪一直是我心里安吉拉卡特的第一。

《马戏团之夜》读后感(四):非典型女性主义的关怀

安吉拉·卡特生于1940年,1992年去世,在她短暂的人生中,一共出版了9部长篇小说,多个短篇小说,并著有诗歌和文艺评论集。杰夫 范德米尔曾称安吉拉科特是二十世纪当之无愧的,最具创造性的作家。

整本书洋溢着对女人的关怀和爱,对身为男人发泄工具的女人的同情,对迷娘的歌唱天赋与与生俱来的优雅的赞美,对飞飞的与众不同的自信,对女囚犯与女看守之间晋级之爱的崇拜,都让女人有一种溢于言表的激动。这是一个女人的乌托邦,不仅在于她在这里解放了女人,而是她重塑了女性的形象,解构了千百年来父权制对于女性的界定。

作者运用书中的魔幻意向,来反抗这些传统的主导理念。她赋予女性种种魔幻力量,来改变他们在男性占主导的社会体制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强加在她们身上的理所当然的看法。记者华尔斯,本来是抱着怀疑与不屑的态度去接触飞飞,意图戳穿她“伦敦维纳斯”幌子,找出她的破绽。可随着一次魔幻般的采访,他渐渐对飞飞产生了好奇心甚至是好感,进而放下工作追随着她去圣彼得堡与西伯利亚的世界巡回演出。飞飞身上对散发的魔力是真实与虚幻交错的味道,她虚荣,可以用自己的性爱的价值来换取钻石珠宝(虽然最后没有),但她也可以随手就扔掉了价值连城的珠宝给烧火的小孩,对于一把廉价的镀金玩具短剑视若珍宝,因为那是抚养她长大的妓院老鸨送她的“护身符”。

卡特是一个“非典型”女性主义者,说是非典型,是因为她虽然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遭遇与地位问题,但是她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做法又与其他女性主义者不同,她只做自己觉得对的。

在她作品的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她对女性生存处境的关怀和女性解放、两性平等的憧憬。她笔下的女性没有一个不是命运多舛的,她们对于自己的命运也经常茫然无措,但她们从来没有放弃过憧憬与希望,正如作者对于女性解放充满信心一样,这是一条异常坎坷,但是不得不走的路。并且,她也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即男性抛弃父权制理念来得以重生,女性对其产生纯洁的异性之爱,来达到重塑两性关系的目的。

整个作品的魔幻风味十足,展现了世纪交换之时,一个让人迷幻的包罗万象的马戏团之景。巴洛克似的叙事手法,华丽而细致,让人有一种置身于其中的感受,演员更衣室中的脂粉不经意间就洒落在你的肩头;飞人一飞冲天,仿佛从你眼前略过,眼睁睁看着从她翅膀上掉落下来的2根色彩斑斓的羽毛扫过你的鼻尖;珍馐美味觥筹交错与饕餮般的进食背后情欲身处脚趾来撩娑着你的大腿。

在这里,“叙述”这一本来很严肃的事被戏弄了,故事与故事层层堆栈交错,呈现如万花筒般炫惑迷人的架构,看似丑陋而不可思议的其实都是有据可循的,有时出现的一些意外却又似真亦假,让人不停地在思考眼前的这段文字是真是假?整部小说看似记实,又似谎言虚构,作者就是一个说故事的女巫,在读者眼前上演前所未见的文字马戏。

《马戏团之夜》读后感(五):一夜就中了这个女人的招儿

“安吉拉.卡特,出生于英国伊斯特本,是英国最具独创性的作家之一,书写风格混杂魔幻写实、哥特式以及女性主义。“

瞄到这句介绍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哥特式究竟是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读书的时候看到作者描写阴冷的教堂里面阴冷的奇怪人类展出,便完全的跪拜了,更不要提后面被大公强奸的女飞人,被撕破的蕾丝边绒布晚礼服,还有褐色的头上还沾着他的精液,狼狈的逃回去西伯利亚的火车上,痛哭流涕的说:“我已经学到教训了。”

至于女性主义,整篇文章都在写很多女性的遭遇:莉琪和飞飞的出生地妓院里面每个妓女们的遭遇让我想起谢尔顿的修女们的故事;飞飞在怪物展出城堡里面那些悲惨的女人们;马戏团里像迷娘和公主一样的女人们,还有杀死自己丈夫们的女囚犯们,还有最后的最后大力士参孙谦卑的改变了自己对于女性的看法……他说道:

“我这一辈子都是个身体强壮,头脑简单的懦夫,用自己强壮的体力来掩饰精神上的软弱。我欺负女人,说她们坏话,仗着一身肌肉,便以为自己胜过所有的女性,虽然真相是,我太过软弱,以至于无法承载任何女人的爱所带来的负担。我并非不自量力的以为,总有一天,迷娘或公主可能会学着爱上身为男人的我;也许,真有那么一天,他们会把我当成兄弟而珍惜我。这个希望从我心中逐出恐惧,而我将学习与老虎共处。我愈是尽力侍奉,在精神上就变得愈坚强。”

就在最后作者写到飞飞和华尔斯的性生活的时候,提到由于造物主制造了飞飞这个神奇的女人,所以他们只能采取女性至上的姿势,一想到这个华尔斯就不禁很兴奋,而一看到这段话我就会心一笑了。

本书印象最深的则是对小丑们的描写了,因为被batman电影里的小丑影响比较深,对于这些小丑们的感觉也是恐怖大于怜悯。小说里用大段的篇幅描写了一个小丑,他是丑王巴佛,小丑中的小丑。他也是一个以小丑为生,在短时间内失去了自己最爱的母亲和刚出世的儿子,以及难产死去的最爱的妻子的男人。他流着眼泪举起双手大喊:“整个天空都是鲜血的颜色!”观众回报他的是爆笑的掌声。

“瞧那小丑,他还真的哭了呢!”

丑王巴佛说:

“小丑表演之美,就在于一成不变。”

他在原地不停地旋转。

他说:

绝望是小丑的忠实伴侣。

当我们决定扮演小丑时,往往不是出于自愿的。

直到第一次取笑小丑之前,小孩的笑声都是纯洁的。

小丑所创造的欢乐,与他被迫忍受的羞辱成正比。

咱们小丑是人类之子。

小丑也许是欢乐的来源,但是,谁来逗小丑笑呢?

…………

没人逗小丑笑,他们也在严重的精神分裂里面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这也或多或少的告之我们大家,不要强颜欢笑吧。可是他们就算不是强颜欢笑,也因为自己的职业和所处的位置,做什么都很可笑。这是最悲哀的。

看完这本书我对于本书主人公并无好感,相反,我对于她自私的生活方式还充满了鄙视。虽说最后貌似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却是以一个谎言的笑声结尾。这是一本很诡异的书,让我看完不知道是怎样一种感觉。

最后,让我为书中死去的动物献上真挚的同情,被射杀的老虎,被炸死的大象,被祭司杀死的那么多的熊,还有那只无家可归跟着主人公们走,却被当做食物吃掉了的可怜的小狗……希望你们都能到达没有寒冷和悲伤的天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