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学术通义》读后感精选

《中国学术通义》读后感精选

《中国学术通义》是一本由钱穆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学术通义》读后感(一):出版社

以前不了解这样的书为什么要由九州出版社来出。它先开始出的简体版一般般而已。及不上三联版的“钱穆作品集”。但是这个繁体重排版,却不得不恭维一下。相信此版一出,没准其他的简体字版过段时间就都不传了。此系列在台湾经联出版的“钱宾四先生全集”基础上做过重排。并不像其他一些拿来直接影印那么糊弄事。

书首出版说明中也交代了出版缘由,以及是否对原书的删改等。出版社在其他渠道也表示过一字不改(删不删不知道)。只把书前作者序的民国纪年改为西历纪年。里面的内容到也没这么操作。这点也不能太苛求出版方。

《中国学术通义》读后感(二):「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史学」关于历史人物评价

钱宾四全文似乎都在强调对于历史人物之道德评价,而在第四节结尾处又极力反对「懵然于人物贤奸」的读史困境。这提醒后学应该极力避免对历史人物陷入一种演义式的道德评价之中,同时,「求人心之同然」显需一更为厚重的历史地平为其支持,以发明君子而贬斥小人。 对于历史人物评价之关键在于其人之行事可否彻上彻下、赓续普通大群之生活命脉,而所谓「贤人」与「圣人」之分别亦在于此。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之文学」一文中,钱宾四将「我」区分为「百年肉体之我」「空间社会之我」与「时间历史之我」,而贤圣之别即著落在后两者的分别。人之生约略可分为三世,上述分别约可以「学而」篇孔子自述其五六十岁生活状态之变为界。如曾子「任重道远」之士仍是一惨淡经营于现仁于事的「空间社会」的贤人,虽可知性而窥天命,但于「耳顺」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终究有隔阂。所谓「耳顺」,即他人言语不论是非善恶入于我心,我皆可知其所以然而不觉违逆; 于我自身,心念发动与出言行事可一任自由,不需担心对人群有所损伤,内外之别乃至人我之别在此泯矣,而这绝非一种抽象的趋同,而是将主体翻上时间与历史的层面中去了。具体说来也即收敛事功,为来者着想、让路,利见下位之大人,而来者也可与我声气相通,人人皆有成己成事之自由,所谓「群龙无首」是也。「我」则退藏於密,不再充廓于事功之中,而是在群己的历史张力也即古今交会的当下达成自由,同时为来者之自由留下活动的空间。 历史乃从头至尾一件大事,也即人群现实生活的全过程本身,天亦在此中寄寓,并在历史现象上表现为「莫之为而为者」。「我」要进于时间历史之境,当于生前人群既成活动和身后来者接续活动均有自觉,而在潜伏、飞腾、退藏之中打熬主体,方可将人所同然之「道心」见于变动不居的人事中,以尽心知性而知天,求索历史之中真正属于有死者的自由。中国历史精神见于评价历史人物过程,在看主事之人的行为是否有可继不可继、有后无后的考量,相续以成其久,此其贵者也。

《中国学术通义》读后感(三):笃实学问 敦厚做人

把你的情志抒发在经史子集六经六艺之中吧 不要浪费了如此宝贵的文化财富

孔孟之道 切近贴己 日用之间的学问 所谓下学而上达 自己的人生过得好了 人际关系处理得顺了 再来谈学问 本末倒置 读了一堆知识 人生一团浆糊 读书何用?

深深认识自己 才能读懂历史人生

在普通人群中做人 求文化的共性 那才是人心项背

对人生感到淡漠疏离?因为你自私!大群之心 将自己融入浩瀚无垠广阔无边的天地和人群中 让自然消弭私心杂念

遵循共同的规则基础上而有自己的创变 模范 依循着独特性进入到共同的东西 掌握了再有自己的独特性 重道不重技的文化 求同存异的文化 现代却活成了个性化的技师 永远不入道

门前路径须放宽 路窄自无着身处

立志高远 境界幽深 不错 但要有个落脚处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层次 步骤 艰难 曲折 要有方法路径的填补 中国学问大道至简 道理很简单 但是实践很复杂 不是国人功利实际 重技不重道 事实如此 但还是表象 其实是极高明的学问 万变不离其宗 但这个万变要在约礼中实践体悟出来 适应万变就得圆通圆融 不执不粘 无可无不可

你只看到专业 没有看到他是做人处事的境界和道理在支撑着他 受西方分割式思想荼毒太深 动辄就革命 割断一切推翻重来 殊不知我们的文化底蕴其实是渐进 润物细无声 依据现实情况作调整 让人能活的基础上改进改善 人人可行的平实平易的学问和路径 会做人的人能成功的人 无一不是做人处事的规律掌握到了 落实到实处 显现成不同的专业样态而已

从师受业的赤子心 一本书就是一份事业 书背后的人就是一位老师 提问题的能力 何以他能如此?读书照见自己 挖掘智慧 并有有正确的方法培养智慧

为学的境界 与古人融而为一 忘我投入 成我而出 独怆然而涕下 完成自己的独立人格 在天地之间有自己傲以据立的对自己的确定性

心中玄有这一圣贤为学的境界 盼望自己能至 也盼望别人能到达 大凡能有大成就的人物 无一不心胸开阔 真的从学问中得到大道理大启发大快乐的人 对所学敦厚笃实谦虚谨慎

立大志 铸德性 在学问中笃实下功夫 学做人 书让自己的心胸更开阔 气象规模更宏大 安身立命 笃实谦谨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尽性尽才 将老天给我的禀赋全部发挥出来 试问如此 人怎么会无出路?人怎么会不畅快?

《中国学术通义》读后感(四):传统的"通义"与今日之史学

读钱穆《中国学术通义》,一本志在讨论“中国传统学术之独特性”的文集。自序中言此“独特性”表现为:“中国传统,重视其人所为之学,而更重视为此学之人。”又说:“故中国学术乃亦尚通不尚专。既贵其学之能专,尤更贵其人之能通。故学问所尚,在能完成人人之德性,而不尚为学术分门类,使人人获有其部分之智识。”以“人”与“学”、“通”与“专”、“尊德性”与“道问学”的逻辑讲学术史,讲中西学术的差异与特性,毋宁是有些“过时”了?也许会有人问:这能揭示什么有“学术价值”的东西呢?

但是,为什么这些今日学术史叙述中的冷门词汇,却格外串起一条线索,比如引我们回到章学诚、曾国藩都曾关注的学术与“风气”之关系,而这,竟曾是激起万千读书人心头涟漪的石子?

2002年,日本历史学家岸本美绪在台北中研院史语所讲“‘风俗’与历史观”,重申顾炎武等明清时代学者关于“风俗”是社会秩序与历史变迁关键的观点,告诉我们更为古早的韩愈曾经说过“纪纲者脉也”,而岸本则深感“‘脉’跟‘风’一样,是看不见的东西,但据他们说这些流动的、互相感应的系统才是社会形成的基础”。

演讲的落脚点,在于“能不能从像‘风俗’那样中国固有的概念中来提炼出新的、有普遍意义的方法性概念”,从而弥补“研究中国历史时,采用的方法性概念大都是从西方进口”之遗憾。钱穆自序中的一段话虽主要就学术史而言,但旨归是一致的:“今国人一切以信奉西方为归,群遵西方学术成规,返治中国传统旧存诸学,精神宗旨既各异趋,道途格局亦不一致。必求以西方作绳律,则中国旧学,乃若不见有是处。抑且欲了解中国旧学,亦当从中国旧学本所具有之精神宗旨道途格局寻求了解,否则将貌似神非,并亦一无所知。既所不知,又何从而有正确之批判。”

岸本想弥补“遗憾”;钱穆则是要纠正“一无所知”和错误的“批判”。是岸本的认识进步了,还是钱穆更“正确”,姑且不论。跨越二十七年的对话,对于岸本演讲又已过去十年后的我们来说,却很难无动于衷。

若干年来中国史研究的进展,择其大要,或者在于“还原性”与“整体性”渐结果实。“还原性”的成果是最为瞩目的,既在于史实的重建,更在于根据当时当地当事人的逻辑进行史实的重建。森正夫用地方志中的“风俗”材料考察明末社会秩序的变动,罗志田提醒“倒放电影”之问题,历史人类学重现家族的组织规则和绅民的算计,都是显例。凡此理路,发源不一,却正暗合钱穆所谓中国本有之“精神宗旨道途格局”。

“整体性”或将成为下一阶段历史研究与认知的重要取径。我们初观欧美“整体史”著作时,往往感慨于其过于宏大过于学理性,难于在中国史研究中稳妥操作。后来,不是没有人探讨几百年上千年甚至更长历史时段某个区域的整体变迁,其中也不乏名家作品,但反因其关心的时段过长、功力不足,竟至着墨不重、缺乏“深描”、波澜不惊。近年来,随着社会史、文化史、妇女史、医疗史、儿童史以及全球史、区域史、社会文化史、社会经济史等分头推进,却已对历史之全貌一天多一天的认识、一天多一天地补充,对探求历史之全貌的办法也在探索中一天多一天地进步。即便是研究一位晚清的士大夫,我们也已意识到不仅要看他对朝政、对改革的态度,要看他的学术取向,还要看他的穿衣带帽文玩摆设、他的家庭与用度、他的朋友圈子与“雅集”,看他所置身其中的“礼”、朝士的风尚,他的宗教信仰、“果报”观念乃至一些更加神秘、隐秘的观念。如何在政治史、学术史和社会史、生活史的多重视野下打量王懿荣等嘲笑端方不懂金石这一稗官野史,就很有趣。诚如娜塔莉·泽蒙·戴维斯所说:“我并没有将个人或家庭置于一个仅仅事关财产、权力、声望或诸如此类事物的一元或二元图式中。我建立的是一个多元图式,每一轴线都可以定性反映不同类型的权力、财产和控制,如同其他可以决定社会组织的变量(比如性别和年龄)一样。”

这就又让我们想到钱穆所谓中国本有之“精神宗旨道途格局”。还原性与整体性是一体之两面,只有由本有之“精神宗旨”,才能找到“道途”,如实建构起“格局”;也往往正是在体认到当时当地当事人的逻辑之后,才能猛然醒悟历史是一个立体的而非平面的。此过程中,以往的历史线索和专研重点有的更加突出了,有的黯然失色了。这是时代史学的递嬗,也不排除还会有循环往复的新升降。关键是,我们对历史和历史精神的认识更加丰富了,尽管不一定“正确”与“科学”。

在认识到历史的还原性与整体性之后,便发现历史之中国的很多逻辑难以现代西学之理论和概念分解。就比如“风俗”一词,它包括“人心”,宋应星说“风俗,人心之所为也”,“人心风俗,交相环转者也”;包括“民性”,《汉书·地理志》载“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包括法律,顾炎武论“秦之任刑虽过,而其坊民正俗之意,固未始异于三王也”;包括道德、观念,以及更广义的社会秩序,在地方志中,奢俭、人伦等等都是“风俗志”的常见内容(以上引文皆据岸本美绪演讲)。“风俗”关乎社会史、经济史、政治史,也表达着思想史、文化史等诸多内容,很难再找到一个或一些恰当的概念组合起来完整、准确地表述其“精神宗旨道途格局”。钱穆认为若要分析一国家一民族之文化,上层当注意“学术”,下层当注意“风俗”。但从章学诚、曾国藩到他,又都注重学术与“风气”有着莫大之关系。而风气,当然也是风俗的一部分。可见,所谓的“上层”与“下层”也是分不开的,正如现今已经没有人再将“大传统”与“小传统”分而言之。

所以,“从像‘风俗’那样中国固有的概念中来提炼出新的、有普遍意义的方法性概念”,用当时当地当事人的话语和逻辑去尽量还原历史的“貌”与“神”,就成为今日中国历史学的重要方向。在“全球”与“本土”之间挣扎的中国学界,也可从中受到启发。可惜的是,不用说目前的成果很多都是外国学者所取得,即令对于当时当地当事人的话语和逻辑的重视也脱不开后现代、历史人类学等西学新潮的干系。当此之时,读钱穆的《中国学术通义》,思考中国学者曾有的古今通达与中西平视,或可谓:乐在其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