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苏格拉底之死经典读后感有感

苏格拉底之死经典读后感有感

《苏格拉底之死》是一本由(古希腊)柏拉图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一):求生之路-他的牺牲

苏格拉底在法庭自我辩护,最终还是被判有罪,友人帮他出逃,遭到他义正言辞的拒绝。如果还说苏格拉底没有宗教信仰,我看是脑子瞎了与眼无关。苏格拉底宗教的牺牲与献祭源于阿基琉斯等为信仰而不眷顾生命的诸神。申辩是为自己信仰的正名,宁接受死刑而不改变神谕是对信仰的践行,不肯听从好友的劝说逃狱是对信仰的尊重。那么苏格拉底的信仰究竟是什么,应是那句神谕,这世上没人比苏格拉底聪明。

《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二):生命是正义最后的尊严

他对人生的热诚:一个有价值的人不应该在生死问题上花费时间,在做任何事之前,他只需考虑一件事:那就是他的行为是对还是错,他是一个好人还是坏人。

他对生命的态度:怕死一种自以为是的聪明,认为自己知道实际上并不知道的东西。

他对正义的信任:我不认为一个人应该向陪审团请求,或用这种方式使自己获得无罪开释;他应该向陪审团交代实情,并且用论证来说服他们。陪审团并不把施行正义当作一种恩惠,而是决定正义在何处成立,并送回一个公正、合法的裁决。

《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三):书趣

知识带来的感动总有着朦胧的震撼和隐约的温暖。

徜徉书海,思绪飘飞的时候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穿越时间被我们看到星辰告诉我夜晚远远大于白天的丰沛;

r=a(1-sinθ)仰慕者笛卡尔用自己最爱的数学表达最诚挚的爱;

不自由,毋宁死的苏格拉底让我懂得生命需要怎样的价值选择;

偶尔想起学生时田晓菲《十三岁机遇》中的青涩和成,内心雀跃;

逐渐明白那多少年一篇篇的鲁迅文字中的思考与抗争,内心澎湃;

……

即使无人沟通、执着、执念甚至小小厌世却永不寂寞,这才是我最完整的灵魂,无悔的活法!

《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四):哲学是让人能够让自己更了解这个世界甚至自己

看完这篇审判,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好的信仰对人极其重要。就像苏格拉底一直认为他是按照神的谕旨去做任何事情。他明白他的使命,为了这些而活着,那我们不曾试想一下吗?我们的责任,我们的使命是什么呢,从个人角度去看,或者是为了给自己和家人更好的生活。而从人类进步的角度去看,难道不是为了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和平与美德并存的世界,或许我们不必像苏格拉底那样去说服别人,请求别人教会我们什么,也许,只需要的是时常与自己对话,不断检视自己的灵魂,是否有做违背道德的事情,是否会为了一己私欲而去做给别人带来伤害的事情。就像苏格拉底说的那样,我们应该坚信,一个好人,不管是在他生或者死的时候,都不会遭受伤害。

《苏格拉底之死》读后感(五):读书笔记2018.3.5《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在狱中,不接受越狱的辩护。 1.一个人不需要考虑所有人的意见,而只需考虑某些人的意见,同时忽略另一些人的意见。 所以只关注那个最有资格的人的褒贬和意见。 而大多数人则觉得苏格拉底其实应该逃离狱中,但他心底的声音却阻止他。 2.正当比身体贵重多了。 而越狱是不正当的,即使这是个有缺陷的判决。 3.人一定不能做坏事,即便是以怨报怨。 而越狱就是做坏事,不符合法律。 综上:即便法律有问题,也应当用法律的方法去修正。 灵魂永生,所以面对死亡不必畏惧。 灵魂是永生的,身体是可变的,腐烂的,那么灵魂不断在不同的躯体之间游走,又怎么能够确定这个灵魂就是你呢?毕竟此时你的记忆才是证明你存在的基石,而死亡(不断死去的躯体)就是消除了你的躯体,也就消除了你的记忆。你又怎么能够称作永生?而又怎么能够无畏死亡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