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黛安·阿勃丝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黛安·阿勃丝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黛安·阿勃丝传》是一本由(美)帕特丽希娅·博斯沃思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4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黛安·阿勃丝传》读后感(一):读后记

看传记,必定看的是名人的传记,一般的人,何来人给他立传。所以成名之人必有过人之处。

而我一直觉得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凡人,抛开转世说,每个人一生下来,假设他是白纸一张的话,我觉得大家都差不多。智商很高或太低的人,毕竟是少数。教育和成长环境才是塑造一个人的重要因素。见过的每个人、遇到的每件事、每一天的生活,才是让你成为你的原因。我昨天怎么过,影响到我今天是个什么样的人。当然这中间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在里面,比如运气这种神奇的不可解释的存在。

作者把小时候的戴安写得近乎艺术天才。但给我的感觉总是,假如没有之后的摄影师戴安阿勃丝,就没有之前的艺术天才儿童。或许人们总喜欢对即成事实进行很多事前渲染。但毫无疑问,戴安的家庭生活和教育,是她之后生活的基础。由于她富商女人的身份,她接受了良好的艺术教育,形成了她的交友圈。还有书中一直在强调的,戴安一直觉得她的生活美得不真实,顺利得不真实。所以才有之后的对畸形人,各种不被主流社会接受的人的好奇和持续关注。这是她对自己身份的一种反抗,她其实一直是主流社会的一份子,所以她好奇,其他人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另一方面,她也想打破自己一贯的身份。或许可以把摄影理解成戴安表达她的好奇的方式。她像一个孩子,对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好奇,她希望她能同时爱两个男人,她希望她和丈夫的感情一直不变,她希望她能做一个完美的母亲,她希望她的照片能卖出去,她也希望能一直拍她感兴趣的题材。她一直在尝试。

摄影比起绘画、音乐、舞蹈,或者其他的艺术形式,看似容易得多。按下快门,1/125秒,就完成了。但是当你知道了举起相机有多难时,就觉得其实摄影一点儿也不比画画容易。书中说,戴安是一个很害羞很沉默的内向的人,她举起相机应该要经过一番内心斗争,特别是拍畸形人,一般都是等待和对方熟悉了以后,才开始拍照。这样就更难了。她在挑战自己,在做很难做到的事,她做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有两条路不知道怎么选择的时候,选择那条难的路。天知道对着别人举起相机有多难。

假如给戴安贴标签的话,都专注于她拍的是非正常人。还有她的抑郁和最后自杀。不管是一个什么样的名人,不管别人怎么评价,我觉得看待他时,也只能看他那短短的一生里,是一种怎样的存在状态。其实,死后再怎么出名,对他而言没有特别的意义。所以我更希望能捕捉到戴安在总是担心收入不够生活支出、在离婚失去爱人、在抑郁困扰、在孤独难耐的时候,她怎么拍照,她为什么要拍照,拍照对于她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作为一个摄影师,她的存在状态。活着永远比活得怎样重要。

《黛安·阿勃丝传》读后感(二):“照相机是一种通行证”

她是住在纽约中央公园西大道豪华公寓里的犹太富家小姐。她家拥有可以与梅西百货抗衡的大商厦。她穿昂贵的衣服,有自己的保姆,接受布尔乔亚有关体面和礼仪的教育,可是金钱从未使她快乐,社会地位也是。从出生开始,她的人生轨迹是一条下坠的线条,天使致力于堕落人间。

从小,她就被禁止看任何“不正常的东西”,比如白化病患者、兔唇小孩、疯疯癫癫的嘴涂得血红的妇女,但是,在她羞涩的外表下,埋藏着一个好奇的、叛逆的“自我”,大人越是不允许她看,她就越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少女时期,她在纽约的地铁里游荡,观察车上异样的乘客,这种体验让她既欢喜又恐惧,她说她在地铁上遇到的暴露癖肯定超过了13个。14岁,朱丽叶的年纪,她与19岁的阿伦•阿勃丝一见钟情,阿伦不过是他父亲商厦里的一个勤杂工,父母对这桩爱情有多反对,她就有多坚定。15岁,她对自己的身体十分自豪,每天夜里,她愿意无拘无束地暴露在邻居的目光之下。18岁生日刚到,她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变成了黛安•阿勃丝(Diane Arbus),“阿勃丝夫人”,纵然一贫如洗,她愿意。

法国人塞利纳认为,人只能分成两类,要么是窥淫癖,要么是暴露癖。在现实世界里,这两种癖好都是被禁止的,可黛安说,“照相机是一种通行证”,照相机将自我暴露与窥视他人合法化,抹掉道德边界和社会禁忌,这正是黛安所需要的。她拍下了自己怀孕的照片,也拍下了躺在棺材里的已逝外祖母的容颜。导师莉赛特教导她说,最优秀的摄影常常是反叛的、非理性的和疯狂的,于是,她将自己藏在照相机后面,像旅行家又像人类学家,全天候地在大都会里潜行——地铁、时代广场、小饭馆、快餐店、公园、公共图书馆、曼哈顿的廉价宾馆,还有马戏团、有脱衣舞表演的小俱乐部、畸形人博物馆、妓院、精神病院、宠物火葬场、屠宰场、拘留所、乃至陈尸所,她在这里拍下杂耍艺人、驼背者、截瘫者、侏儒、巨人、变性人、脱衣舞女、连体双胞胎、智障者、活骷髅、濒死的人,种种畸形人、怪人和社会边缘人。她的手法十分单纯,那些“怪物”大多直视着镜头,像正常人一样严肃、庄重、无所畏惧,而正是这种平等性,使得她的照片特别震撼。马里恩•马吉德评价说:“阿勃丝作品中的伟大人性将她起初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合法化了。”

黛安与主流社会文化渐行渐远,以致她深爱的阿伦离开了她,她那不穿袜子、不剃汗毛的双腿以及脏兮兮的眼影,也让她讲究体面的父母尴尬。她一路走进性解放的大潮里,“尽可能与尽可能多的人上床”,在灰狗巴士的后座上,在性交派对里,在阴暗的地下世界,解放潜意识深处被压抑的所有的噩梦和所有的幻想。她也一路走向最前卫的艺术阵营,有一度,画廊管理员几乎每天一大早就要来把她的参展照片上的口水擦拭干净,只因她的作品“丑陋”得让公众愤怒。黛安走得如此之远,在她48岁那年的夏天,饱受抑郁症折磨的她穿着内衣短裤、侧身躺在浴缸里,割腕自尽。

黛安的自杀成就了她的传奇,她高贵的身世,她边缘化的生活方式,她的抑郁和自杀,满足了人们的窥淫癖,使她跻身于“天才自杀者”的神殿,成为小众精英的偶像。有趣的是,数年前,根据本书改编的“一部想象的传记”——电影《皮毛》饱受诟病,该电影主要探讨黛安何以从一个出身于上流社会的、中规中矩的、以时尚摄影为业的淑女,转变成一个专拍不雅、反常、畸形和变态的非主流摄影大家。“阿勃丝粉”们很难接受电影给出的解释,也就是黛安自身的“性变态”。这真是个很纠结的事情呢,多希望大众早日醒悟,那些拿着各种“艺术通行证”的人们,多多少少有点“隐疾”,变态或许正是他们的天才的动力所在。

我猜这本使黛安的私生活暴露在众人目光之下的传记,并未获得黛安女儿的首肯,因为很多黛安的作品只有她女儿认可才可以随书印刷。这是个遗憾。老实说,这本传记是“信史”还是有大量“合理想象”的成分?我不知道,我不好说。

《黛安·阿勃丝传》读后感(三):虚幻即真实_______悲剧纪实摄影艺术家的诞生

戴安追求痛苦与直面恐惧的快感。

她出生成长于富有而淡漠的皮货商家庭[因富有而淡漠] ,通常由保姆照看成长但却又有严格的家教才总是被保护得好好的,这是让她感到不真实的原因之一。自小,戴安只与哥哥霍华德关系亲密 ,他们俩都是内向而私密性的人。戴安厌恶父亲作为富商的虚荣与浮夸。也讨厌自身的教养,身为犹太人而被给予了完完全全的英式教育,她说:“在长大成人前,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个犹太人。我不知道这将是件不合时宜的事情!因为我成长在一个犹太人的城市里,成长在一个犹太人的家庭中,我父亲又是个富有的犹太人,而我上的也是犹太人的学校,这使我的感觉更加不真实。我的头脑中全都是这种不真实的感觉。” 有些事情我们无法选择,但她说“就算是生为某种人,你还是能够想办法——冒点险——把自己变成N种人。”

摄影就是她体验真实的途径。对于“真实”与“非真实”的探索源于自己的心理缺陷,也源于对世界的好奇。

戴安从小在表达上内向但却是一个勇敢冲动又热烈的孩子,14岁便毅然决然跟一见钟情的阿伦阿勃丝结婚。阿伦给了她对于摄影的启蒙,然而戴安却受不了时尚摄影的枯燥与不真实,因为她必须总是帮模特们进行琐碎的整理与调试然后定拍。她说:“在你要求一个人摆好姿势的绝大部分过程里,他都脱离了他自己,而仿佛只不过是个物品”,“他不再是他自己,但他仍然按照他自己的想象摆出一副他自己的样子来……你不可能离开自己进入到别人的身体中,这就是摄影所能告诉我们的一切。”这也同样存在于她此后日渐完善的摄影理念——畸形人生来就是贵族。无法离开自己的身体进入到别人的身体去体验被摄者的痛苦,而畸形人一出生便经历了痛苦,他们是贵族。“真实”与“非真实”、“正常”与“不正常”则成了她今后的摄影作品所探讨的重要主题。

戴安说过她觉得摄影让她有一种私密感,一种窥探别人私密的感觉。她喜欢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所有古怪的人。戴安孤独古怪又疯狂,导师莉赛特对她其实也有很大影响,她教戴安摄影专业的操作、曝光,还说,最优秀的摄影常常是反叛的、非理性的和疯狂的。这让戴安卸下了对于外物的顾虑和防备,一心一意地勇敢,寻求真实,寻求心中的答案。而她觉得与不同的人发生性关系虽然可怕但却是了解一个人最快最直接的方法,以这种手段撕下人们的面具。

其实简单地说,她是用自己的单纯和勇敢以摄影的方式满足了她的恶趣味,相机就是她的武器。那些道德化崇高化的评述不过只是一部分。

然而最后戴安割腕自杀,让笔者感到的是她作为悲剧摄影家的宿命。自身的天性,儿时的经历,与阿伦的分开,不断接触现实的黑暗面…这些都促使戴安最后由于重度抑郁症而割腕而死。

每一张照片都是戴安的一个故事,一次冒险。向你揭示世界之下鲜为人知的存在。她说过“摄影师是关于秘密的秘密,他告诉你的越多,你知道的就越少” 。

其实不光是戴安,艺术这一形式通常都会把禁忌的东西合理化,然后当做超脱于世的展览。悲剧艺术家们看到了深入了并展示了世界中存在的隐蔽与黑暗。也不光是摄影,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作者的秘密,我们把自己融入进去感受,然后也许我们确实知道了作者要表达的,或者,更多。

我想说,虚幻即真实。

当你沉溺于一个世界时,无论它是不是有形的存在,它都是真实的,因为你确实就在那里,确实能感受到即便是所谓虚幻的一切。人们所说的:爱幻想是不切实际的——这是怕你饿死。除此之外,幻想根本没有错,也没有不真实。

关于《皮毛》这部戴安的传记电影我有看过,实际上并不怎么符合不是吗。戴安没有那么弱,她与阿伦的关系也不是说一句我背叛你就能解释得清楚的。因为省略了很多,影片节奏又缓慢[可能想突出诡秘/优雅],所以感觉上就扭曲了不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