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的文学白日梦读后感精选

我的文学白日梦读后感精选

《我的文学白日梦》是一本由余华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2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文学白日梦》读后感(一):永远保有一颗天真的心,去漫游,去体验,去追梦

我是因为《活着》这部小说认识余华的,小说里的福贵经历了无数的家庭悲剧和个人苦难,但是他依然坚持活着,并且在困境中找到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人性光辉。《活着》以其生动的故事情节,真实地表现了中国特定历史下人性的善恶和对于生命的价值观念,我也喜欢上了余华这位作者。 新东方推出了余华的最新作品《我的文学白日梦》,又一次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也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余华走上了写作的路,让他成为了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作家。 这本书是一部略带自传色彩的小说,讲述了在成为成功的作家之前,余华经历的种种故事和经历。 余华在《我的文学白日梦》中,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最终成就了自己的文学梦想。《我最初的阅读与写作》《我的写作经历》、《永远不要比自己更愿意相信的东西所影响》里他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分享了自己最初的写作想法,以及如何在谷底时坚定自己的信心。 而除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余华还在书中深刻地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变革,如独到的见解与思考,《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语文和文学之间》《网络与文学》,《文学与民族》等都有他独到的见解与思考。 此外,作为一名文学大师,余华在书中也象征性的回顾了自己的作品,从中探讨文学的意义与价值,传达出了一种深刻而优雅的思考和感悟。 毫无疑问,《我的文学白日梦》不仅仅是余华自身的一个成长记录,还是一段时代文学发展的见证。这一本书有着深刻而励志的内涵,值得每一位爱好文学的读者去品味和感悟。

我的文学白日梦

8.9

余华 / 2023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我的文学白日梦》读后感(二):希望,这白日梦能一直做下去...

书名:《我的文学白日梦》

作者:余华

豆瓣:8.5

读这本书,就像看余华他的访谈节目一般

或者,更确切的说

就像看他的“脱口秀”一般

余华当然不是专业的脱口秀演员

读过《活着》的读者想必会非常讶异

怎么写过如此悲痛作品的人,讲起话来竟如此幽默

如果说喜剧的底色是悲剧

那么用在余华身上也是非常适合

“When life gives you lemons, make lemonade...”

整本散文精选,并无篇幅很长的

读起来都轻松惬意,传达的信息也不复杂

有些确实是十分实用的建议,因为足够简单

所以读完也不会多想

就觉得余华这个人很有意思,很干脆

个人很喜欢同名散文《我的文学白日梦》

余华开篇就是一个很倔强的少年故事,

对方说从事文学,简直就是做“白日梦”

还劝他不要胡思乱想去喜欢什么文学了

少年余华毫不客气的怼了回去

那一年,一九八零年,余华二十岁。

那正是做梦的年纪,我们曾经都有过“文学梦”、”航空梦”

蕞吸引我的,是余华的“少年感”

很多言语中透露的幽默感

并不是他抖一些“包袱”的有意为之

而是他“国王的新衣”般的“童言无忌”

"It's funny because it's true...”

这本书读起来十分畅快

像跟随着余华的脚步,走上文学的道路

就像书名写的,像极了做了一场“文学白日梦”

书名实在太棒:

你说我是白日梦,那就是吧。

因为文学ta的确是白日梦;

即便我今天梦想照进现实 ,

可文学与我而言,还真像是一场“白日梦”

看似遥不可及,又实实在在地在我身边

你还记得少年时的“白日梦”吗?

《我的文学白日梦》读后感(三):一本散文集,带你走近与众不同的余华

余华说:在夏天炎热的中午,躺在太平间象征着死亡的水泥床上,感受着活生生的凉爽。 读过几遍《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对作者余华了解甚微。但今天看到了这部散文集,终于知道了余华的与众不同,真是开眼了。 余华的父母都是医生,而且把家安在了医院,所以余华的童年是在医院里长大的,甚至他的家对面就是医院的太平间。 在夏天炎热的中午,他就偷偷钻进太平间睡午觉,感受水泥床上的凉爽。 直到有一天,他读到了海涅的诗句:“死亡是凉爽的夜晚”,终于明白了文学的意义。 他深刻地体会到,海涅写下的正是他在童年时在太平间睡午觉时的感受。 这可能是他最初感受到的来自死亡的气息。 书名:《我的文学白日梦:余华散文精选》 作者:余华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大愚 本书收录39篇余华历年创作的散文作品,在本书中余华用平实朴实的文字,为读者呈现余华40年的文学历程。 余华的童年的睡眠,常常是在后半夜被失去亲人的哭声惊醒,他聆听了太多的哭声。 他知道了一个人离开了世界,一个活生生的人死后只能成为一个亲友记忆中的人。让他明白了生与死。 由于没有重视学习,余华高考没有成功,只能在父亲的引导下开始做牙医。 但5年枯燥的牙医工作,让他感觉悲凉,经常站在窗口看着大街发呆。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23岁左右开始写小说。 余华的幽默让人佩服。比如在妻子陈虹怀孕三四个月之间,因为买不到胎教教材,他自己一口气给孩子上了4节胎教课。 一是数学课教1+1=2;二是语文科教:你是我儿子,我是你父亲;三是音乐课唱了一首歌的开始和结尾;四是讲了一节关于波黑局势的政治课。四节课加起来不超过5分钟,直笑得妻子肚子疼。 关于写作,他给我们分享了许多干货比如怎样驱除写作中的障碍,他的作品来源和感受。 尤其是关于细节描写,他主要学习了川端康成处理细微之处的能力,更吸收了卡夫卡的自由奔放的写法。 从此以后他知道了,写小说就是自由的去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每个人只是站在不同的立场和不同的角度评价对与错而已。 于是,便有了他的成名作《18岁出门远行》,并成为语文学习的范文。 再后来,他的作品不断。 他32岁写成了《活着》,35岁完成了《许三观卖血记》…… 虽然他的写作风格有着阶段性的变化,但是余华一直认为,写作是一种乐趣,一种创造的乐趣。 让我们跟随余华老师的成长之路,永远保存一颗天真的心,去漫游,去体验,去追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