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白痴读后感100字

白痴读后感100字

《白痴》是一本由[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90元,页数:202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痴》读后感(一):作为基督的诱惑

在十一月底一个阴湿且重雾的早上,一辆开往彼得堡的列车载来了《白痴》的两位镜像般的主角:梅思金公爵与富商之子罗果静,也载来了另一位如同魔鬼般烦人的配角。尽管在作品中,作者的精神正自我分裂着乘上了归国的列车,然而在现实中,陀斯妥耶夫斯基正经历着生命中的“第二次流亡”。

1867年到1871年,陀斯妥耶夫斯基携新婚妻子安娜·陀斯妥耶夫斯卡娅正在欧洲旅行。这次旅行没有固定的路线也没有固定的时间,是一次不得已的旅行。看似是为了度蜜月,却也是为了躲债。虽然对于欧洲颇为厌恶,但陀氏还是又一次来到了欧洲。这次的游历,当然使陀氏对欧洲的反感更深一层。这一点,《白痴》中亦有体现。在这种反感中,陀氏期待着重新赶回俄罗斯那天。而这一天,在他的作品中提前到来了。

可以说,在《白痴》中,梅思金公爵承担着拯救俄罗斯的重任。这当然也是陀氏赋予他的。自青年时代起,陀氏就对俄罗斯的现状多有关注,甚至因为参加彼得拉舍夫小组而被流放、服役。在这过程中,陀氏由一个自由派转向了斯拉夫派,他一直在为落后的俄罗斯寻找一条出路。

从《被侮辱与被损害》、《死屋手记》、《地下室手记》中对底层人、边缘人的关注,到《罪与罚》的“分裂”,再到《白痴》,陀氏的关注面逐渐丰广了起来,也从关注现实的人转向了未来之人:无论梅思金公爵还是《群魔》中的年轻一代,均是远方来客。而从《死屋手记》开始,陀氏表现出对斯拉夫派的转变,再到《白痴》,陀氏认定了他所选的适合俄罗斯独特道路。这条道路中重要的便是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以及基督的爱与救赎。

毛姆曾对陀氏的人物提出过这样的批评:“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人物没有这些复杂的性格(对比巴尔扎克与狄更斯笔下的人物)。他们的欲望是征服,是屈服,是缺少柔情的爱和充满恶意的恨。他们怪就怪在缺少人类的正常特点。他们只有激情。”这一点与其说是批评,不如说是准确地抓住了陀氏对于俄罗斯人性格的理解。

陀氏善于将俄罗斯人与欧洲人对比起来,尤其是认为在俄罗斯内部存在着纯粹的俄罗斯人与欧化的俄罗斯人。前者的代表自然是《白痴》中的几位主角梅思金、罗果静、娜司泰谢以及阿格拉耶,这些人都容易情动于衷,行事风格偏向极端,也即毛姆所说的“只有激情”。后者的代表在本书中则有叶潘钦将军、托茨基、普季岑等人,这些人代表着俄罗斯的大地主、资本家以及放高利贷的人,总之,这些人属于理智计算的唯利是图者,是工具理性的代表人物,且后者基本决定了俄罗斯的前进方向。

从这里可以看出,《白痴》的主线与主要人物关系上尽管很类似《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和《罪与罚》的(比如较为相似的爱情纠葛等),但不同之处是这一部加入了更多的群像。这些群像的作用主要是展现当时俄罗斯的主要思潮,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欧洲资本主义思想,还有年轻一代中较受欢迎的虚无主义等。

而梅思金面对的便是这样一个现状,人们或者追名逐利,或者认定虚无肆意破坏。纯粹的俄罗斯风格在这里很容易走不通。故事的结局也说明了这一点。然而,陀氏将梅思金塑造成了一个耶稣、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并且使这个人物以“白痴”为名,并列于他们之间。

梅思金公爵归国之后的一次谈话中,曾回想起在瑞士乡间与孩子们度过的生活,这不得不使人将他与牧羊人的形象对应起来。而他的归国,也颇有耶稣进入耶路撒冷之意。在故事快结尾的时候,在叶潘钦将军的家庭晚宴上,公爵在争执宗教问题时情绪失控,激昂慷慨地发表了唯有俄罗斯的上帝与基督才能使全人类得到救赎的思想:“把整个人类未来的革新和复兴途径指示出来,这种革新和复兴也许可以用俄国的思想,用俄国的上帝和基督来完成,你们就会看到一个多么坚强、真诚、英明而温和的巨人将在惊异的世界面前成长起来”。这一场景可与耶稣在圣殿中的行为做对比。

“天堂是很难达到的东西,公爵,比您那善良的心中所想象的还要困难。我们最好不要再谈下去,否则,我们大家也许又要惭愧起来,那时候……”对于公爵的理想,人们莫不抱着如此的态度。在现实层面,无论是耶稣还是梅思金都是失败者,就像堂吉诃德一样。陀氏赋予了或者说发现了白痴的另一种含义,也即社会评价中的白痴的反面,意味着纯真、善良、不谙世事、原谅、宽恕、以德报怨、充满爱……一句话,就像基督一样。

《白痴》读后感(二):当整个社会都病了的时候,评价要反着看。

陀老的书都是厚重的,却又是当下时代所必需的,太快容易迷失,驻足才好发现,自己是谁,在哪?又将去何处。 但是陀老的书又不会给你指明具体方向,只让你和你的内心对话,如何做一个人? 对,最终的指向,还是我们是谁的终极拷问。 最近连续读了陀老的几部名著,《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死屋手记》等等,到这一部《白痴》,就已经很适应作者的文风了(恰巧译者还是同一人),且能更好的咂摸和品味,故事只是一个壳子,真正的内核需要去深挖,更多的时候先要直面自己。就像照见人性的镜子,一览无遗。

《白痴》的故事性并不复杂,是主人公到他亲戚家做客的一段时日发生的及后来的事。他初期是看客,当然也被别人当成“仆人”一般看待,是背景板。但也因为这个背景,是干净的,结果把其他人的丑陋反衬的更加狰狞,尽管他们有他们的自以为是。而对于这个主人公身体病疾的设置,倒映了他精神的健康。而那些侃侃而谈的正常人,骨子里却慢慢的在坏死。不能说这是某个人的错,也不可以简单归罪于时代,只是我们本可以更好,但一个人的努力,却是微乎其微,于是在书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希望,然后就是希望被抹煞的过程。

横向比较大部头的文学作品,似乎都涉及到上层社会的“婚姻交易”,父者永远想把女儿当成一种战略投资,而男子则希望通过此捷径攀附富贵。所以真正的“爱”,是少见的,也因此才被大书特书。在“自由”的今天看来,似乎很难带入书中人物的痛苦与挣扎,但正因为当时爱的稀少,所以才弥足珍贵,反观现在,真是收放自如呀! 虽然故事的动因指向婚姻,但其实更是一种全社会的群像铺陈,我们跟随梅思金公爵见识了看客叶潘钦将军和他的家人、婚姻投机者笳纳、暴发户罗果静、老狐狸托慈基,以及淤泥中的莲花娜司泰谢等等,并由他们做了一道拼盘,在既得利益者和牺牲品之间,是所谓的阶层,而这遗留的阶层制,又是可以用金钱打通的,很显然,大家都在心照不宣的瓜分弱者的果实,并不以为然。

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我们猜测他以后会变成谁,会不会接连遭受社会的毒打。指出这场婚姻交易不道德的公爵却只能看着事态向他们预谋好的方向发展,他的清白反而成了他的阻碍,娜司泰谢懂他却又不得不保护他,所以这世界有干净的人,但是没有净土,于是生存也成了问题。再转头想,我们想改变的是独立的自己吗?也许更多,是我们在改变我们,只有达成共识,而不是一个孤影的自怜,才可以撼动默认的灰,还世界一个真正的黑白。

也只有道德不再是标榜而是底蕴的那天,才会更清晰人的轮廓。当然,我们也不会是孤军作战,被陀老影响的后世精英们也一直在践行和发展,努力做着针对人性的洗涤与升华。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就曾拍过一版《白痴》,他把剧情从俄国嫁接到日本本土,结果因为水土不服,而产生的割裂感,致使电影曲高和寡,受众者寥寥。但并不妨碍黑泽明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深刻思想的重视程度,多年后,当这位电影巨匠再次来到俄国拍摄时,才真正的把其思想的精华转化为客观的现象来表达。 换句话说,哪怕我们今天读了《白痴》,只是随着书中几个人物沉浮,其实已经是在墙角里种下了一朵花,待到温度适宜,自会沁人心扉。

最后还要申明的是,“白痴”虽然是他们口中的一种讥讽,却也成为了客观看待书中世界的我们的一种意志,当整个社会都病了的时候,评价反而要反着看。也许这算是最大的褒奖了,虽然从社交层面来说,公爵绝对是不精明的,但也因为这种“不入世”的态度,才保持了一种纯良。他并非是和社会刻意避开的,而是身在其中却又能保证不同流合污,不随风摇摆,有自己的定论,这种定论可以说是出自于他阅读过大量的书,或者和最单纯的孩子们的交往,所养成,但其实很多人的开始都是相似的,真正的区别在于对一件事的判断和参与,以及行使自己的“权利”,大多数时候的转化,是先被裹挟,慢慢又变成了帮凶,并沉浸其中。看到一些还能不为“利”而为“义”的行事,他决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败,于是把别人称之为傻瓜,或者白痴,甚至更多的骂名,都是自然的。

好在,不只有白痴,不只有树上的男爵,不只有意识形态,还可以有,更真实的你我。 最后,我们应该不是最享乐的那一个,但我们乐于活着! 做个白痴,也挺好的。

《白痴》读后感(三):美将拯救世界

夏日远航·第17册:《白 痴》,陀思妥耶夫斯基[俄] 著,读客 出品。

“最纯净的成为混沌。最炽热的归于尘土。”豆瓣读者马白在阅读了19世纪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长篇作品《白 痴》后,留下了这样的一句深刻评价。究竟是什么样的内容,令读者发出这般感叹;是什么样的内容,让这部作品名列豆瓣外国小说“Top100”,多个译制版本在豆瓣平台上保持9.0以上的评分。带着这份好奇和对陀翁的崇敬,我开启了这部被柴可夫斯基称之为“一生所爱”的名著的阅读,看一看在陀翁以《罪与罚》赢得了世界性声誉之后所创作的作品,又是何般的魅力。

早前令我打起阅读《白 痴》这一念头,是因“美能拯救世界”一言出于这里,更是因看了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谈论读书的文章《我们越读书,就越承认自己的无知》之后,在“在书籍中超越世界”一小节中,他以梅什金公爵的作为及最终只能回到自己的净土,来探讨书籍能不能帮助我们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高光一刻”。“当善良成了白 痴,仁爱变得无用,狂暴显示为力量,怯懦装扮成理性,美注定要被践踏和毁灭,恶却愈加肆无忌惮、扰乱一切。”现实的人“现实”着,而理想的人有属于自己的净土。

在完成了近65万字的阅读了之后,我获得了醍醐灌顶般的透彻,带给我极大的震撼。更是能理解,为何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都称赞《白 痴》是一颗钻石,“对于知道它的价值的人来说,它与几千颗钻石不相上下。”《白 痴》中,一切的故事从一列初冬时节开往彼得堡城的列车讲起,而最终驶向的也是陀翁最善用的悲剧,故事中为我们塑造起一个完整的社会状态,特别是俄国的上层社会在农奴制改革之后的变化,期间以人物的往来和情节的演进呈现出复杂的心理和道德问题。

在此就不再对故事的内容进行复述,如果您感兴趣可以到书中去阅读,那是极好的,当然也可以去网络查阅各类梗概词条,但《白 痴》的“丰富”和宏大又怎能以三言两语概之。陀翁在这部作品中塑造了一类人物——“白 痴”,梅什金公爵也好,佐西马长老也好,他们有的以风言风语、癫狂痴傻示人,有的却因高洁的品格被误认“白 痴”,在作品创作时的俄国社会背景来看,这样的人物群体塑造侧面反映出陀翁对人类社会的深度思考,也象征了对宗教、文化等多重影响下的俄国人民。

我们在看待人物塑造时,不能摆脱陀翁自身的真实经历,他曾在风雨激荡的岁月里击水中流击,但最终苟全性命于乱世被流放西伯利亚,也一生饱受癫痫病的折磨,重重人生之舛,让他走向了对更高一层哲学的思考。同时也能在《白 痴》中看到他对经典文学的广泛涉猎,极端化的着笔点使浓郁的“民族性格”呈现,在阅读中我不时想起“冬天教给俄罗斯的要比任何宗教和哲学都要多”这句经典的评价。但我们不能否认“白 痴”是一种理想,唯有这种“痴”态中的爱与美,才能让俄国及世界有了未来的出路。

《白 痴》中陀翁似乎明确了对人复杂性的思考,这一刻“人”是无法明确定义的,没有什么非黑即白的确定性,都是在善与恶、美与丑、光明与黑暗、毁灭与新生间的游走,不同的选择带来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结果改变了人命运的走向,这一点延续了《罪与罚》,也继续用在了《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白 痴》起初在《俄国导报》上持续了两年时间的连载,纯真无邪的梅什金公爵,及饱受地主托茨基蹂躏的娜斯塔西娅,我想当时一定被不少俄国民众喜爱,从人物塑造到产生形式,无一不体现出作品的国民性,以求唤醒国人。

我阅读所选择的版本是读客再版的耿济之先生经典译本,让我们打破了语言及文化上的壁垒,以最贴切的文字去感受这部伟大的作品,精准的译制和语言选择保留了陀翁原始创作上的风格及语言的力量,极具鉴赏价值。出版团队还精心的配置了人物关系图,有效帮助我们去理清人物关系。看着“白 痴”我想到了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的堂吉诃德,保持这赤诚的理想主义,有些时候我们是不是被这个现实社会所裹挟了,忘记了“白 痴”状态下的美好呢?“美”难道真的不能去拯救一切吗?要不是外在环境的状态谁会想变得那么复杂呢?

生活在俄国社会矛盾最复杂时期的陀翁,可能见识了太多虚伪、卑劣的人性,也看过了太多人间悲剧,为此他的作品总是以残酷的结尾告终。《白 痴》中充分体现了他苦难的认识,也正是生活的苦难才让故事中的人物都癫傻痴态,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太沉浸会有一股令人窒息的阴郁,这与他对环境和人物的设定极其相符。《白 痴》就是最现实的存在,那时的俄国有,现在的世界某个角落也依旧存在,问题的根源究竟是不确定的生活还是沁浸中的人不得而知,但你能想到这其中生活的人需要去寻求一棵稻草抓住,以寻求安慰。

现实中的“白 痴”似乎总是在被人利用或欺凌,但你若成了一个“白 痴”的反面后,又会被人说城府或心机,人就是这样的复杂,但我想人无完人,心中多存美与爱等良知、道德总是没错的,因为你知道再多道理也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毕竟拯救人类的任务至今依旧是艰巨的。现实社会中发生的那些令你震惊、令你感到极其卑劣的问题,在《白 痴》中似乎都能有所关照。“这个世界会好吗?”如果你也常常发问这个问题,那么这本《白 痴》你不容错过,陀翁以悲悯宏大的视角捕捉他人心灵的细微褶皱,捕捉它们瞬息万变却又切实可信的动荡。

虽然到现在我也不确定这句话是否真的出自博尔赫斯的《恶棍列传》,但我将它和其中饱含的生活热情送给你,希望你偶尔也能在生活中做个“白 痴”,也不畏惧他人对你的嘲笑,“生活是苦难的,我又划着我的断桨出发了。”

*碍于平台对词语机械性的“违规”判断,书名的两个字之间添加了空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