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潜意识与决策:泄露心思的无声告白》读后感精选

《潜意识与决策:泄露心思的无声告白》读后感精选

《潜意识与决策:泄露心思的无声告白》是一本由[英] 克里斯·佩利(Chris Paley)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64图书,本书定价:40.00,页数:201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潜意识与决策:泄露心思的无声告白》读后感(一):人类总是在本能地模仿。

当实验者微妙且不被察觉地模仿被试时,被试者更愿意反馈他们和实验人员相处良好,他们也更喜欢实验人员。而行为没有被模仿的被试者则没有这样的倾向。

在荷兰的一次实验中,同意重复顾客要求的侍者却收到了比其他人多三分之一的小费

红色是每个人的性感色

穿着红色衬衣或是放在红色背景板中的照片会比其他条件相同但不同颜色的照片多得1分。

因为情侣去参加蹦极、过山车、玻璃桥或者一起过吊桥之类能引起对方心跳加速的行为,都会增加你的吸引力。

我们的意识无法区分脉搏为何变快,或是我们为何突然两颊通红,因此它会将恐惧和性欲搞混。

两个人一起经历早晚高峰时的地铁或者在假日长时间排队、游玩一天等等大量消耗精力的行为,也能让情侣之间表现得更加亲密。

《潜意识与决策:泄露心思的无声告白》读后感(二):个人感受。

难得是这样的夏夜,风很温柔。让人想起了一些歌曲。

读完这本书,我想用快递员来比喻我们的"意识",如果按照书中的观点,我们所诞生的某种行为或者决策是一种信息整合的结果,那么意识便是肩负信息碎片的快递员。用意识去认识无意识本身就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就像快递员只认识来处和去处,而信息的内容却无从知晓一样。

或许,我们条件反射的某些行动,正是因为长期固有的训练,使得这条线路的意识奔跑速度得到提升,甚至在信息整合的结果已经超过了信息整合过程本身。所以才会有"下意识"这种说法(或许意识本身受控制,而本能或者训练出的反应不受控制)。

同意身体锻炼会全面增强意识(考虑到锻炼会动用意识),以及"脑子越用越灵"这类说法。

意识同样也是背锅侠,决策者并不是它,但是很多时候大家都认为是意识决定,但是往往决策是最终信息整合处给予的。

潜意识很重要,环境的耳濡目染很重要,孟母三迁有她的道理。

回到另一个脑洞,宇宙有需要探索的暗物质,大脑有需要探索的潜意识。

《潜意识与决策:泄露心思的无声告白》读后感(三):自我:机器中的鬼魂

人们曾以为,我们内在有一个灵魂,正是这个灵魂支配着肉体。现在我们知道并非如此。上古的人也曾以为活人与死人的差异仅在于“温度”或者“呼吸”,这说明无知会让人产生滑稽的想法;科学不发达,古人有所不知也情有可原。一个人,无论是在万年之前还是在公元2000年之后,生来都一样,虽然不是白纸一张,但是基本的智力框架也大同小异;最终,个体之间所知的差异,在于她后天对“知识”吸收的程度,以及这些知识的优劣品质。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类似“有个神用七天创造了宇宙”或“天体的运行与个人的命运有某种隐秘的联系”这类观念在今天也颇为流行,并非总是我们这个时代人对古人的“致敬”。

我们头脑中没有一个小人,没有一个灵魂在操纵肉体。如拉·梅特里所说,人是机器,只是不是工业革命时代的那种几个齿轮搭建起来的机器——当然,如我以前所提及,薛嵩的弩车虽然也由齿轮打造,却因为足够复杂而能思考,也就是说有了智能,而我们也正是有智能的机器,虽不是钢铁而是生化血肉打造。前人曾争论这个世界是有形物质的还是无形意识的,我们现在已经不再谈唯物唯心,以卡洛·罗韦利等人的说法,在微观上世界甚至不是粒子,而是场的震动或者能量,这就是世界的本原或者本质;只不过,在更复杂的层面,在这些基础的本质之上,世界涌现出了更多的“属性”,我们的存在就是这些属性带来的新东西之一。

这样说来,我们依然还是一堆夸克,但又不仅仅是一堆夸克,还有了其它的内容,就像我们日常所用的机器,一堆零件组合起来,不仅仅是一堆零件,还拥有了某种功能。所以我们有了“肉”,一具躯壳,还有了“灵”,通常我们把它看作我们的“主观世界”,包括感受、想法等。正是在这个主观视角中,产生了一个“我”,一个能意识到自身、有感受,并且对自己所在的这具“肉体”有所控制的“我”。这个“我”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一种错觉,就像是说它是一个“灵魂”,一个总指挥,是控制着所有关于我的一切的主人。显然不是这样的,否则B. Hood就不至于把自我称之为一种“错觉”,罗素也不至于称赞苏格拉底来自上天的灵魂主宰了身在尘世的肉体。

如我在之前所引用的汉密尔顿、Mercier和Sperber、D. Dennett等人所说,这个“我”,更多类似一个“发言人”,原因不难理解,如M. Gazzaniga等人所说,大脑中有无数自动运行的系统,不仅打造了D. Kahneman等人所说的大脑中由直觉、感受、情绪、印象等组成的自动思考系统——以前人们把它称之为潜意识、下意识、潜意识之类——甚至按照Mercier和Sperber的说法,我们一直以为可以掌控的“理性”思考在某种程度上也带有自动运行的性质,而且它包办了我们日常的大多数脑力工作,相当于说我们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动机,或者说,虽然你我是“司机”,但是这架肉体之“车”在自动驾驶。

有时候这个自动驾驶并不坏,甚至在有些事情上,如吉仁泽在《风险控制》中所说,它的表现还优于我们手动操控。人们有时候会以身体活动为例,如伸手拨动一个旋钮,肌肉如何通过精细控制、调整来做出灵活的动作,这也是一些人对人类自信的来源,他们认为机器人、人工智能或许能在思考力上超越人类,如AlphaGo、Chatgpt,但它们却难以企及人类控制身体的水平——这种想法是历史上常见的“近视眼”谬误,在某个时代,人们按照当时的思路看不到解决某个难题的可能,于是就以为“不可能”。Dennett在《意识的解释》中提到一个例子,在中世纪人们曾以为无法把那么多的乐器演奏录制到一张唱片上,这种不可能我们现在看起来觉得如何?

C. Paley在《潜意识与决策》中说,你做出的“所有”重要事项,无论是喜欢谁、是非判断还是政治投票,都不是你“自主”做出的决定。也就是说,我们通常靠直觉和感受来做判断,并没有对这些想法进行反复的分析和推理。不仅是说,我们有时候并不清楚为何会有这样的直觉,比如你说不清自己为何会喜欢某个人而不是另一个人——当然,我们现在知道,基因和环境塑造了你的心理机制,深入探究并非不能不能找到答案,这些并不神秘——甚至,就像一些视觉错觉那样,即使我们知道正确答案,也无法改变我们的错误感受,包括明知道不该喜欢某个人,还是对她入迷,让人10分钟不要去想“白熊”,结果不断想起“白熊”——同样,也不是没有办法,Dennett等人已经告诉过我们,对于这些内心难以遏制的盲力,即使不能勇斗,也可智取。

现代心理学已经通过大量实验和研究向我们展示了我们大脑自动运行的问题,我们的自动思考“系统一”或者自身带有缺陷,或者在某些方面容易受到影响、误导、“污染”而出错,把我们引入误区。Paley给我们举了很多的例子:在跟人社交时去模仿对方(姿态、语气等),对方对你印象更好(所以幸福的伴侣会变得相似);“骗子都穿阿玛尼”,开豪车的成功学大师演讲效果更好;人会不自觉地从众或受到从众的压力;许多人会本能地认为受害者有罪;人们会下意识地根据一个人的外表(身高)、神态和语气等来判定是否信任、喜欢一个人,在政治投票时经常如此,在观点上也一样,人们通常先有观点,然后去找理由捍卫它;熟悉会让人产生好感,所以循环播放的广告无论内容多么蠢也是有效果的;人们容易接受暗示,如著名的prime效应实验所展示;我们更喜欢那些凭直觉做的选择,而不是根据理由做的选择(听从内心的声音);大脑会自我欺骗,可以同时持有矛盾的信念,R. Trivers写了本《愚昧者的愚昧》来说明这个问题,等等。

如果基因和环境帮你打造了一个良好的自动工作系统,让你可以过公正且善良的幸福生活,那样就再好不过;否则的话,我们就得去了解大脑,了解大脑就是know thyself,以此来常识掌控自己生活的方向盘,而不是让“自私”的进化、曾经在其中成长起来的“糟糕”环境所打造的有缺陷的人格让你的生活陷入不幸。就像当我心情陷入抑郁状态的时候,总是会想到在过去的日子里的各种烦恼、遗憾和困扰,这些事情自己冒出来,闯入我的脑海里——不是说我的大脑跟我有仇,也不是说这家伙蠢到如此地步,这只是它的工作机制,当我的大脑处于蓝色状态,那些记录坏事的神经就被激活,就像花朵,一朵朵在我的回忆里绽放,把我放在烤火架上煎熬。这大概本是大脑进化来的一种进取机制,在你遇到问题时,给你一本“错题集”来复习、纠错和改进,但对我来说并无必要。了解大脑这台机器的运行原理,我就可以通过吃药、改变注意力、参加社交活动等99种办法来改变它的蓝色状态,也不用担心它会罢工或者叛变。总之,就是说,人应该当自己的主人,而且并不像传说的那么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