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读后感100字

《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是一本由让-克劳德·穆莱瓦著作,16.00元出版的2011-4图书,本书定价:154,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读后感(一):善良而又伟大的罗伯特先生

很多小朋友看到这个书名,“报复”这两个词的时候说有些害怕,我也是怀着好奇心打开了这本书,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就被罗伯特先生感动了,虽然作者在表述的时候,写了罗伯特先生貌似消极的态度,就像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下面接话把儿的调皮学生,但正是这种对比,让人觉得很温暖,37年,如果是真恨,真讨厌学生和老师,谁又会隐忍37年,谁又会在乎学校规定说不能打骂学生就不打骂,罗伯特先生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他无论被学生恶作剧搞的多么狼狈,也没有当场发作,没有为难过谁,他时刻记着作为老师的职责,即使他在退休后,策划了三次报复行动,但也没有给对方带来太大的影响,毕竟他因为学生的愚弄孤独终老。

我觉得最值得反思的地方是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你不知道自己的一句玩笑话或者一个无心的举动会给别人带来多大的影响。善待每一个人,不要因为自己的一些无心之举给别人带来不可估量的痛苦,也不要让自己多年后为自己的一个无心之举买单遭受报复。

很好的一本书,推荐二到三年级学生阅读,也期待有更多的小朋友参与阅读这本书,大家一起分享。

《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读后感(二):当内心只有复仇时,你就看不见爱。

当内心只有复仇时,你就看不见爱。

他从小被人欺负,当小学教师的目的是为报复小孩子。这个阶段,他的家庭没有及时给到支持,父母让他在家里待着,避免与外界接触。他没有方法和这些痛苦和解、沟通,处于回避的状态,积压在内心的痛苦,又让他失去了人生幸福感的目标。

退休后,为了复仇,他苦心孤诣(指刻苦用心地钻研,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界),费尽心血,先后两次成功复仇。最后一次,他感受到了奥德蕾对弟弟的爱,放弃了复仇。

最让他感动的是,他讨厌的学生,他想要复仇的对象,说他是一个好老师,罗伯特最终破防。要知道之前退休大会上孩子们对他的感谢,他却是无动于衷的。奥德蕾请求他的原谅,他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所有的怨恨,原谅了奥德蕾。

罗伯特同时也和全世界讲和了,更和他自己休战了。他和母亲规划了新的生活,打算外出旅游,他撕碎了那个复仇备忘录,觉得所有的孩子都在祝福他的退休。他的内心变了,看人的角度也就变了,复仇远了,幸福也就来了。

《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读后感(三):初读漫笔

17点左右去植物园。昨晚下了大雨,一直持续到今天8点左右。天气湿凉——昨天还是闷热,只是一天而已,变化就这么大。边走边读《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

·《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一开始就幽默因素满满。台上人的表扬(语言描写)vs台下人的“我才不是这样,呸!”(心理描写)。对比写,很好玩,很有幽默效果。

· 罗伯特当小孩时被人捉弄,长大后当老师了,还是被孩子们捉弄。

· 第三章,勒康同学问背不全乘法表的罗伯特老师7×9等于多少,一系列倒霉的时间就在短短的时间内不断上演了。

《草房子》中秦大奶奶的鸡鸭进教室的场景又浮现出来在我眼前——同样是有人来听课,同样是有人/物制造难堪,同样是一系列鸡飞狗跳的、让人忍俊不禁的事件接连发生,好玩死了。

同类:《武林外传》包侍郎那几集。

· 故事不长,几小时读完。故事非常搞笑(用“幽默”“有趣”都不足以表达),让人哈哈哈地从头笑到尾。孩子们太会捉弄人了,罗伯特也太会捉弄人了。

7×9事故,狗闹餐厅事件,被学生淋水并拿走衣服事件,吊车撒垃圾事件,戒指换名事件,每一件都让人哈哈大笑。最后奥德蕾的道歉与罗伯特原谅,是温暖的一笔,但最后一句“我们连个签名都没问他要”又幽你一默。

我有很多哈哈大笑和会心一笑,但却不担心有些评论说的“与原谅、宽容相违背”——看书要看到结尾嘛!另外,不要小瞧了孩子,这种夸张、幽默,孩子们是分辨得出来的;结尾的温暖,孩子们也是感受得到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