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哈德良回忆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哈德良回忆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哈德良回忆录》是一本由玛格丽特·尤瑟纳尔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德良回忆录》读后感(一):笔记

很雅致的书,译笔十分恶劣,译者在罗马历史方面的知识令人不敢恭维

勉强还能看,如果不是译得这么烂我会打四星

每章的拉丁标题:

Animula Vagula Blandula

Varius Multiplex Multiformis

Tellus Stabilita

Saeculum Aureum

Disciplina Augusta

Patientia

P241拉丁文的原文:

Natura deficit, fortuna mutatur, deus omnia cernit.

《哈德良回忆录》读后感(二):被抒情支配的人生回忆

哈德良帝临终前写给继承人的信,倾诉似地回顾了一生。感伤得不像帝王,但是像一个临终的、平静的抛弃了所有希望的老人。从年轻时尚未取得继承人称号开始,四处征战、称帝、巡游四海、面对各式矛盾、缱绻又失去的爱、接受孤独和死亡的痛苦。哈德良帝的一生在他自己的回忆中显得过于轻描淡写,军事上的成就或是对犹太人的镇压,都以同样的笔触来叙述,经过和结果只留中性的事实,缺乏了张力来使人留下印象。他过度陈述了内心的观点,试图对所有的动机予以解释和正义化——当然读起来也会站在他那边,认可所有的选择,但缺乏了应存于如此一个帝王身上的复杂性和争议性,虽然所有的事都确有发生,但毫无删节和重点的话更像一本流水账。他的人生在这本书里面过于温柔和平和,他到了这里、去了那里、指挥了某场战争、和某人有过某段交谈,但它们的存在就像独立的片段,组成了一生但却显得零散。

即使是那段著名的同性恋情描述,在书里面也冷静大于热烈。直抒胸臆的爱展示得像独角戏,爱人像一个影子,他得到时的欣喜和失去时的绝望,始终和读者隔着一段距离。整本书的口吻,太像一个表演,演员展示正面的印象,即使看似坦率地承认弱点,也是故作姿态般地出于拉近距离的动机。缺乏动人的细节刻画,只能使抒情浮于表面。伟大终究只停留在了字面上。

《哈德良回忆录》读后感(三):这样一种有情有爱的唯物

大多数人的记忆都是一个荒废的坟墓 他们不再去钟爱死者就默默无闻地躺在那里 任何旷日持久的悲痛都是对他们的这种遗忘的侮辱。”

对应木心的那篇导管随笔——很多人真得是开心来得快,悲伤也去得也快:这样的人是幸福的;开心来得慢、悲伤去得慢:这样的人是不幸的。 然而(传统)摩梭人可能会表示这很蠢很不值得吧 佛道也会这样认为这样执着不智吧

斯多葛的古罗马皇帝(被写得)这么真实有血有肉 也会像普通人一样因为七情六欲而烦恼(有些庸人很喜欢引用“庸人自扰”hh) 只是通过一种坚忍克制忍耐下来了 然而斯多葛的“不用心”绝非佛道的至虚空无...这到底是后者的境界更高还是更不实际呢…性格决定思想 就看是哪类...

拜伦的回答是这样的 这样一种虽然不停咒骂但仍然入世的积极浪漫主义或积极虚无主义 而佛道或拜伦嘲讽的湖畔诗人或尼采批判的叔本华则形成另一个对立面 然而都是基于存在所做出的选择 论战没有什么意义但也有些意义 说出什么写点什么拍点什么都是一种建立或打击行为 动机都是为了证明、强化自己的生活方式 肯定自己的存在 不然就可能遭遇同化、消解的危险 普累若麻...

务实和中衡体现在古罗马 完美均衡发展体现在这位哲人王上(当然他那写了沉思录的孙子虽然在政治上不如他但是在哲学上的发展更高一筹...)只有哲人王才能给世界带来和平...

批判道的鲁迅吸尼采 尼采吸古罗马 古罗马吸古希腊 古希腊吸...但不管怎样 西方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强调人的主体性(人文/人本主义 虽然也会发展成贪婪自私的人类中心主义)但是没有人的重要性 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东方消解了这种主体性 伴随着是个性的消解 集体的发展 自然会投入历史观和布尔什维克的怀抱——这就需要人变得像机器一样坚硬寡情 为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战斗力而消去个性 组成斯巴达或古罗马的步兵方阵...佛道对此早已有所铺陈(如老子的去民智)再加外儒内法的辅助... 同样是唯物 同样是敌宗教 这两种相差很大 从赫拉克利特-卢克莱修-斯多葛-伏尔泰-尼采...这条路线是保留精神保留人的主体性的唯物 当然也因此被后者诟病还是唯心了 于是第二条路线就演变成更纯粹更宏大更机械更务实更庸俗更没精神的唯物 然后美和真从此就开始泯灭...

啊 叫玛格丽特的女人的智性都好发达啊...

《哈德良回忆录》读后感(四):哲学家和预言者

比起历史小说,我更愿意称本书为一部哲学小说或随笔。一般历史小说中那种跌宕起伏、激动人心的情节设计,那些极其细腻、乃至有些繁复的细节描写,到了本书中都被淡化,经历了主人公记忆的一层过滤,情节叙述变得平静,场景描写变得精炼概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反而是那些不时涌现的、碎片化的思想。这更像是用哈德良的生平故事连缀起来的一部沉思录。情节存在,但被淡化了,在许多作家那里会被描绘得十分精致的画面,在本书中只用一两句话简单带过;人物不少,但他们大多只是舞台上的演员,被导演安排着,按照一定的时间上场下场,只有写信的哈德良和读信的马可是戏外之人。我偏爱这种简洁和它带来的遐思。

我没有把本书中的哈德良看成一个历史人物,尽管他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作者也作了深入的研究。试图重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生涯,都不可避免地掺杂主观的成分,正如作者在创作手记中所写,几乎任何一位传记作者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创作出来的人代替了被理解的人”。对于这个被创作出来的主角,我更愿意将他看作哲学家和预言者,或者说是先知。

哲学家或许并不准确——他的思想不成体系,并且认为哲学家的思想和真实的生活有距离。然而,他的确在谈论生命、死亡、幸福和自由。他是斯多亚派吗?他曾过着简朴的生活,也寻求独立于外物的内心自由,但他仍然对权力与爱情——有时甚至是情欲——孜孜以求。他是伊壁鸠鲁派吗?他强调幸福,但他的幸福存在于入世的政治生活中,而非脱离世俗的哲学生活中。他是泛神论者吗?似乎是的,他相信宇宙间存在某种神圣秩序,万事万物都是它的一部分,他与神相联系,同时在地上协助着这种神圣秩序的建立;但是,用一个派别概括他,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这是一部复杂的随想录,难以概括,却总会有某处触动读者的心灵。

他也是个预言者。他预见了更换了名称的奴隶制:“或者是成功地把人变成愚蠢而知足的机器,他们自以为自由,其实却是在受奴役,或者是让他们去除对人的闲适和娱乐的兴趣,而培养起与蛮族人对战争所怀有的被迫的狂热一样地被迫的对劳动的兴趣”,这何尝不是现代生活的真实写照?他预言未来的恐怖和灾难:“对我们感到厌倦的世界,将会替自己寻觅别的主人,我们曾认为是明智的东西将会显得平淡无奇,我们曾认为是美的东西将会显得可憎可恶……我看见残酷的法规、严酷无情的神灵、蛮族君王的绝对暴政以及被分割成敌对状态而永远受着不安全感折磨的世界的出现。受到暗箭威胁的其他一些哨兵将沿着未来市镇的巡逻路线来回走动。愚蠢、猥琐而残忍的游戏将继续下去,而人类在衰老的同时,无疑会给自己增加各种新的恐怖。……大自然会背叛我们,命运会发生改变,神明会从天穹注视着所有这些事情。” 经历那些野蛮与黑暗年代的人们,的确看向过往,将哈德良的年代称为“黄金时代”。然而,他尽管深知生活的残酷,“对改善人类的状况不抱多大的奢望”,认为“灾难和毁灭必将会出现,混乱必定会取胜”,但仍然对未来抱有一种审慎的乐观:“秩序必定不时地要占上风的。在两次战争之间,必然会重新建立和平。自由、人道、正义等等这些词必然会在这儿那儿恢复我们曾试图赋予它们的含义。……有些人将会像我们一样去思考,去工作,去感受。我斗胆地寄希望于这些被置放在世纪的长河中不规则的间隔上的继承者,寄希望于这种断断续续的不朽。万一蛮族夺取了世界的帝国,他们也将不得不采取我们的某些办法,他们最终会与我们相仿。”抱持着这样的信念,他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未来——他重建建筑,建造城市,而所有这些工程,都在留下自身时代的痕迹,也为未来保存火种、奠定基础。他的预言实际是作者站在20世纪的回顾,将当代的思考装进2世纪的外壳,再用模糊朦胧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洞悉,让文本中的哈德良不像是自身时代的一员,而像是孤独的先行者,甚至是神的一部分——这或许正是作者希望塑造的,一个生存于历史之中,又抽离于历史之外的形象。

“从西塞罗到马尔库斯.奥列利乌斯,有过一个独立的时期,在此期间,惟有一个人存在过”,本书试图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由那个时期中无数形象幻化而成的思想者,存在于2世纪这个“最后的自由人的世纪”里的一个人道主义者和世界主义者。真实的历史上他不可能如此,至少不可能完全如此;作为艺术形象,他谈不上完美,也谈不上迷人,甚至缺乏真实感,但正是这种真实感的缺乏让智慧更为突出。他既是哲学家,又是预言者,他带着一种距离感,看他生活的世界。

《哈德良回忆录》读后感(五):《哈德良回忆录》读后

《哈德良回忆录》

[法]玛格丽特.尤瑟纳尔著

陈筱卿译

这部书和这位法国女作家之前完全没有听说过,就在图书馆偶然的借来读。上海三联书店出的书,而且看封面就知道是一本好书。但是,对于个人的阅读趣味而言,好书不等于就是可读的书,爱读的书。我还是借来一阅的原因是,最近我刚好对这样的形式感兴趣:作家以第一人称写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的“回忆录”。

一,关于作者

进而,我想这样一位女作家必定是才智过人且博学多识的。刚才在网上查了查资料,果然如此;

“尤瑟纳尔坚信,历史是一所“获得自由的学堂”,是对人类进行哲理思考的跳板。因此,她特别青睐历史,她的虚构作品漫游于古代、文艺复兴时期以及20世纪初的广大空间;若用现代的文论言语表达,尤瑟纳尔的全部作品都是互文性的杰作,充满着今与古、此与彼、我与他、灵与肉、具体与抽象的对话。”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是法兰西学院三百多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院士,她在生前已经赢得不朽者的地位,而她的作品在她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入选著名的“七星文库”,她也因此而跻身经典作家之列。玛格丽特·尤瑟纳尔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她 84岁高龄才去世。在她在世的时候,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就已经在私下销毁自己的部分资料。她其实是一个不喜欢被别人写入传记作品的人。”

“尤瑟纳尔真正称得上是不世出的作家。然而正如让·勃洛特在《尤瑟纳尔论》中所说:“她作品中最缺少的东西似乎显而易见:没有作者。”这一点贯穿了尤瑟纳尔全部小说创作。甚至连这个表示性别的“她”,我们都难以察觉。与她的同时代人尤其是同为女性的作家比较一下,也许更能显示区别:波伏瓦或杜拉斯是喧嚣的,尤瑟纳尔则是缄默的;她们站在聚光灯下,而她置身黑暗之中。”

“她像一个权威的男性,有一种自然而然就高高在上的方式。她像男人一样吸引我。我到现在都不能想象她烤面包或者拿吹风机吹头发的样子。我甚至猜她一天天用的都是中世纪的器具。我们都听说她跟一个女人生活,但谁也不敢跟她提这个事。我想她肯定没有孩子,也从没想过做母亲。她在我记忆中,就是一个石头刻出来的人。这种人不在现实之中,不在时间之中,因此也永远不会死。”

(进入了数字化时代,确实大大增加了写作者的惰性,大段大段的复制粘贴的诱惑无时不在……)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中性的作者,我想她本人相当重视这点:写出没有性别的文字。但我觉得从她的文字中还是能看出女性的偏向——这却不是缺点,我觉得缺点反而是像这样的情况下几乎无法避免的:所有想在她的文字中隐藏性别的女作家写出的文字所呈现的一种学究气。 这一点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她作品的接受度。例如说我,我会反复去阅读作品中那几个喜爱的段落,却不会有再次阅读全文的欲望——因为实在有些费神。

二,关于书中的人物

当然,我不但查了作者,还查了我感兴趣的人物。书中的故事和人物当然比百度上的资料有趣味多了。

首先是皇帝哈德良,在那个同性关系并非稀奇事的神奇的地域和时代,他也免不了是其中的为人津津乐道的有名人物,因为他是以皇帝的激情去爱他的情人的。这位皇帝为了早逝的情人在尼罗河畔建起了一座城市,下令把情人的雕像树立于帝国的各个城市。

这位著名的美男子,书中译作“昂蒂诺乌斯”,百度上译作“安提诺乌斯”,后者的译法更为普遍使用。关于他的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自己不小心在尼罗河溺死的,一种是为了皇帝而把自己的生命作为了献祭。书中当然采用后一种说法。

我更感兴趣的却是另一位,书中译作“吕西乌斯”,该也算是皇帝的“男宠”之一,并且依照我的趣味,故事性更强些。皇帝早年跟他有过一段情,可皇帝哈德良认为“他从来没有爱过我”,并且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快就变成了挥霍的儿子和随和的父亲之间的关系”,可对于这位惊人俊美的年轻贵族,皇帝与之的纠缠不比前一位爱的轰轰烈烈的情人少;

早年结下的情缘,一直保持着断也断不了的联系,以纵容之情关怀着他的生活,并给他指定了妻子。到了晚年考虑继承人时,收做养子,为了让他当皇帝,动用巨款收买人心,可惜这位娇弱的“凯撒”在成为皇太子不久就去世了,致使皇帝的巨款打了水漂。这样还没完呢,后来,皇帝哈德良收安敦尼.庇护为养子时,要求安敦尼收养吕西乌斯的儿子为养子。这样,吕西乌斯的儿子后来与安敦尼另一位养子马可.奥勒留(著名的《沉思录》的作者)一起继承安敦尼的皇位(公元161年,安敦尼逝世,传位于其养子马可·奥里略和维鲁斯。由二位元首共同执政,这在罗马史上还是第一次)。

百度上的资料还说,哈德良跟养子和继承人安敦尼也是同性恋的关系,但书中没有透露这层关系的一点痕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