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锦集

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锦集

《艺术:让人成为人》是一本由[美]理查德·加纳罗 / [美]特尔玛·阿特休勒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0,页数:6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一):艺术,开启通向人的道路

“在阅读这些文字的路上,你会遇见你自己……”这是写在《艺术:让人成为人》扉页上的一句话。这句话让我想起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昆德拉对小说的一个判断:读小说,就是发现人被遮蔽的存在。

在本书中,作者认为,人文学的目的便是为了做一个完整的人。这和昆德拉的判断一致,通过发现那些自我身上被遮蔽的存在,才有通往一个完整的人的可能。

如今我们日益穿行在一个艺术的世界里,可为什么需要阅读文学、听音乐、看视觉艺术、看剧看电影、欣赏舞蹈与歌剧呢?

原因之一是因为这些艺术作品能给我们带来愉悦。人文学中称之为酒神式反应,我们能够在一部吸引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全情投入,体验到喜怒哀乐,以及调动我们天生的共情能力。

当然日神式反应也是必不可少的,好的人文学学习能使人在拥有酒神式体验的时候也拥有日神式的反应,也就是能够对作品进行批评性思考,对各个艺术中的人文学主题(比如宗教、道德、幸福、爱、生之肯定、自然、自由)有广泛的且属于自己的思考。

然后,成为一个无限的人。关于“无限的人”,作者举的例子是达芬奇,我们通常把这种人叫做通才。而对于我们自己来说,虽然我们成为不了达芬奇,但“我们却有无尽的选择”。

作者认为无限的人有三个优势,但我认为这更像是一种作为人的底线同时也是目标:不违背人性,没有偏见,从不鲁莽。只是我们知道,无限是一种不可能,完整也是一种不可能,唯一可能的是,我们只有努力接近无限与完整。

而通往这个目标最好的路径,便是艺术。我们不一定需要成为一个艺术家才能去成为人,但我们可以通过沉思艺术去成为人:人文学是人们发现自我之旅的起点。

阅读《艺术:让人成为人》还有一个感受即,人将他们关于人的思索放在了艺术中,用关于人的思索穿透了艺术。同时,伴随着艺术的发生与发展,人逐渐成其为人。

但艺术一定能让人成为人吗?我觉得准确地说,应该是艺术有可能让人成为人,而不是一定。成为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依赖于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思考,对那些与人有关的伟大主题的不断辨认与追问,而是不是成为了人,也需只有在一个人的生命快要结束的时候才能确知。

作为人文学的通识书,这书确实在努力靠近“无限”。虽然主要还是西方作品和主题,但也会经常提到东方的作品,也会比较东西方的不同,也会提到一些部落文化宗教等。这也会引起我们的思考,如果不同的人们处于不同文化与艺术的塑造下,那么人的共通之处又在哪里呢?

而作为最新一版,书中也提到了不少流行的文艺作品,比如如今电视剧要比电影的主题更严肃一些,而说唱音乐则“代表了语言的高超运用和惊人的诗性,是对创造力的极致训练”等。这也可以使我们更进一步地去思考,从文艺复兴时期提出完整的人的概念至今,“人”在这个艺术与其主题的演变中又保留了什么、改变了什么?今人与古人又有那些共通与区别之处呢?

就像人文学承诺的那样,这本书也是一种开启,而不是终点,通过这本书,去打开无尽的伟大作品,去探求艺术也思辨现实,去寻找被遮蔽的自由与存在,直至我们可以隐约确认我们终于在通向人的道路上了。

《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二):艺术使人丰盈、完善。我们创造了艺术,并依赖于它……

艺术使人有生命。 如果艺术被视为人生当中一种有价值的东西,那么它的价值不是美,而是正当的行为。

看到《艺术:让人成为人》这个标题的时候,很是费解,难道缺少了艺术的人就不能够成为人了吗?当我翻开这本书,才领会其中的深意…… 在书里,艺术被定义为人文,它包含了文学、艺术、音乐、表演、哲学、宗教、道德、幸福和自 由等。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其被人文包裹、丰盈,成为有道德感、有自己思想的独 立个体。

这本书分为十六个章节,系统的介绍了有关人文学相关的知识。由整体细分成三个板块。 第一部分以人文学作为基础,强调了批判性思考对于理解的重要性,并探讨了神 话。 第二部分对文学、艺术、音乐、戏剧、音乐剧、舞蹈以及电影和电视做出探讨和研究。 第三部分探讨的是人类文明核心主题,介绍了生活中人类和艺术互相影响及反思的方式问题。

蕞喜欢的是第二部分,和人文比起来,这部分谈到的算是“真 正”的艺术——绘画、音乐、舞蹈…… 这里选取了著 名画家的知 名作品,将画作背后的故事以及涵盖的艺术知识点精讲出来。 艺术上的模仿是创造中的一部分,它要源于艺术,高于艺术。绘画、雕塑里充满着模仿,当绘画十分逼真的时候,它被称之为“写实派”。高于艺术的模仿,衍生出印象派与抽象派。他们是对复刻的叛逆与反抗。

关于对于艺术的热爱与辩证主义思考感受颇多。

同样的风景,有的人就会发现其中各种美,有的人看到的只是一片荒芜。一个人,如果他没有喜欢的东西,不热爱这个世界上的美,那么他就是一具“死魂灵”。生命令人存活,生命中的其他令人多彩多姿。艺术都是息息相关的,他们相互依赖,并存。所有的一切艺术,组合成 人类的整个世界,也打造完善了人性。

如果说纯粹的艺术是一个人的外壳,那么,辩证主义思考就是一个人的灵魂。灵魂是否健康,在于他有没有分辨是非,取舍对自己有益之处。如果只会一味地听取,吸收,那么这个灵魂就是提线木偶,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

本书在每章开头还标注出“学习目标”,文末附有“回顾”和“本章术语”,方便大家侧重阅读及提炼重 点。极爱文章旁贴近书口的名家名言,方便摘抄,读完满口生香!

《艺术:让人成为人》 人文学通识 作者: [美]理查德·加纳罗 / [美]特尔玛·阿特休勒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培文

《艺术:让人成为人》读后感(三):炸裂!这本近四斤重的书都写了啥?

歌德说:“一个人应该,至少是每天都要听一支动人的歌,读一首好诗,看一幅美的画,并且如果有可能,还要说上几句明智的话。”

【书名】:《艺术:让人成为人》(第11版)

【作者】:理查德·加纳罗、特尔玛·阿特休勒[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你看,我们所有人都可以让生命在此时此刻更加丰盈。有那么多的书可以读,那么多音乐可以听,那么多戏剧可以看,我们也许不会成为文艺复兴人,但无限的选择在等待着我们。

正如《艺术:让人成为人》这本书中所说:人文学中的文学和艺术,其实都旨在培育并给予人以审美愉悦。美会激发人们内心一种不言自明的幸福感。

通过审美,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更高的审美品位,还是就是实现内心平静的能力,增添自我欣赏和欣赏外界、与外界和谐相处的自觉,具备寻找美的自觉的意识。

这本书从神话、典故、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歌剧、电影等方面详细解读了艺术的本质。并写到了人们的幸福观、对生与死的认知、对自然和自由的看法。

对任何一个艺术爱好者或入门者来说,这本书都提供了一个无限的想象空间。

第一部分:探讨人文学和每个人自己,足以让你激动不已地想知道神话和人文学的起源,以及人文学数千年来的斗争。

第二部分:探索了六大人文学科:文学、美术、音乐、戏剧、歌曲舞蹈和电影,每个学科你都想研究一辈子。

第三部分:讨论了人文学六大永恒主题:z教、道德、幸福、爱、生死和自由,每个主题都如同空气一样不可缺少。

感触最深的是书中一些哲学家的观点,一语道破生命的意义。勇于面对自身的情感和内在的动力,积极去掌握人生的自由感尤为重要,相较于伊壁鸠鲁的逃避苦难法则,更有生而自主获取幸福的欲望和能力。

这次出版的第11版,相比之前做了很多补充,比如对摇滚、嘻哈、动画片、漫威等内容的讨论,每章开头标明了学习目标,末尾附有“回顾”和“本章术语”,更偏向教科书的形式。这种偏向教科书的形式,更凸显了它的权威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