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午后的降雪》读后感精选

《午后的降雪》读后感精选

《午后的降雪》是一本由张曙光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0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午后的降雪》读后感(一):终于在豆瓣看到张曙光了,开心!

张曙光是个沉潜、平实的诗人,在其单薄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坚忍、勇于探索的心。当诗歌写作进入到一定阶段,没有什么能干扰诗歌,比如名利,比如纷争,比如介入历史,而不断磨练叙事诗歌技艺的张曙光就是这样。初读张曙光的诗歌,我一下就能感觉到其宽阔而丰富的内心,被其文字下的沉痛和荒谬所吸引,比如《岁月的遗照》、《1965年》、《尤利西斯》、《西游记》等等,每一首诗都像一场厚厚的雪,砸下来,充分地覆盖读者。但他却一言不发,显得平稳而无可挑剔,他似乎已缩身于自己的诗歌中,藏在每一个文字之中,只有优秀的读者才能把处于各个角落的他挖掘出来。正如程光炜在《不知所终的旅行——90年代诗歌综论》一文中对张曙光的评价一样:“他把句子的变化尽量缩小到难以察觉的程度,而把震撼力的语言效果留给了读者。”我喜欢诗人对读者的有效考验,而不是一味地为读者“写作”,优秀的诗歌对读者是有选择的。在由张曙光与桑克等人创办的民刊《剃须刀(春季号》里,我对张曙光的新作又感受到了不同凡响的东西。比如《鼹鼠的教育学》对时间与美好回忆的反刍与撕裂;《圣诞降雪》中对雪的热爱的再一次放射;《我们美好的日子》中从词语到形式上一次顽童般的戏耍。这都给我阅读的新鲜感,在创作激情上他仍然显得很年轻,我相信他还会继续走下去,并且具有更强烈的辐射力量。

《午后的降雪》读后感(二):张曙光《岁月的遗照》

初读张曙光老师《岁月的遗照》,我并没有太多的感触,甚至觉得诗歌的前后两部分有脱节的迹象。但临近毕业的这一个月里,同学朋友之间的相聚变得频繁,我却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的预兆,在你来我往中,始终流淌着“分别”二字。当我回到深夜,躺在床上的时候,我甚至不希望再有这样的相聚,它们太过于残忍;与其相见而后伤怀,倒不如不见。可是,当我送一个又一个同学离开时,又抱怨相聚的时间太少了;而十年的等待太漫长。

在这样的时刻,我想到了《岁月的遗照》:

我一次又一次看见你们,我青年时代的朋友

仍然活泼、乐观,开着近乎粗俗的玩笑

似乎岁月的魔法并没有施在你们的身上

或者从什么地方你们寻觅到不老的药方

这样的“看见”,自然是在照片上,那可以触摸到的照片。然而,当数码时代袭来之后,还有多少人的手中握有“青年时代”(对我来说是大学时代)的照片?我觉得,数码相机对生活的介入,打碎了我们对生活的严肃态度,从而变得愈来愈随意。同时,因为我们可以将数码相机的照片存入电脑,随时随地打开电脑后都可以观看,也让我们失去了对纸质照片的渴望。不过,数码相机或者电脑在存储的过程中,往往带有太多不稳定性,我曾听一个同学说,他因为一个不小心,就将电脑里许多珍惜的照片给删掉了,后悔莫及。在数码时代,我们被麻痹的神经,当然还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美,但却缺少了保有没的能力。

更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无论是相机里的照片,还是电脑里的照片,都与我们的手隔了一层冰冷的屏幕。那就像巨大的障碍一样,阻拦了我对“青年时代的朋友”的触摸,而只能用眼睛看,虽然可以“一次又一次看见你们”,但那份可以触摸到的感觉消失了。

而身后的那片树木、天空,也仍然保持着原来的

形状,没有一点儿改变,仿佛勇敢地抵御着时间

和时间带来的一切。

这一节与上一节所谈论的都是“静止”。也许是照片上的静止,才可以让“我”再看到照片时,能够迅速地认出你们来,包括那“树木”、“天空”。然而,在时间的流逝中,没有一件事物可以保持自身的状态不变,时光在照片上的凝固并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停止。时间越是在照片上“静止”,也就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我们便只好越来越依赖回忆。因此,诗歌在“和时间带来的一切”的同一行,迅速地进入了回忆的部分:

和时间带来的一切。哦,年轻的骑士们,我们

曾有过辉煌的时代,饮酒,追逐女人,或彻夜不眠

讨论一首诗或一篇小说。我们扮演过哈姆雷特

现在幻想着穿过荒原,寻找早已失落的圣杯

在校园黄昏的花坛前,追觅着艾略特寂寞的身影

那时我并不喜爱叶芝,也不了解洛厄尔或阿什贝利

当然也不认识你,只是每天在通向教室或食堂的小路上

看见你匆匆而过,神色庄重或忧郁

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大学时代的我们,抛开专业的差异,诗中的“饮酒,追逐女人,或彻夜不眠”,我们又有多少人不曾经历过呢。诗人在此毫不吝惜笔墨地描述着青年时代的一些场景,谈到“酒”与“女人”,谈到“诗”或“小说”,谈到哈姆雷特、《荒原》、艾略特、叶芝、洛厄尔和阿什贝利。我曾经断定这样的描述过于琐碎;但当我尝试着用散文的形式对此重新表述时,却发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全部都消失了。这些具体的表述,作为回忆的内容将永远地保留在诗歌中,无法割离;而诗歌所追求的简洁的表达,并不回避对细节的审视。

但是这一节最后出现的“你”,指的又是谁呢?我想那或许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生命中希冀遇到的“知己”吧。这样的知己,我们往往都是经由别人介绍或因了别人的缘故才得以认识的;在相识之前,也许像诗中所说的那样“只是每天在通向教室或食堂的小路上/看见你匆匆而过,神色庄重或忧郁”。那纯粹的友谊,在诗人青年时代可能会更容易遇到;但也不要说在如今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会缺少纯粹的友谊,青年时代(大学时代)曾经为我们预备了这样的人。

随之,对于“我”自身的叙述,使诗歌从回忆中挣脱出来,那凝固在照片上的时间流动起来。但此处的叙述却很奇怪,近于形而上:

我曾为一个虚幻的影像发狂,欢呼着

春天,却被抛入更深的雪谷,直到心灵变得疲惫

那些老松鼠们有的死去,或牙齿脱落

只有偶尔发出气愤的尖叫,以证明它们的存在

这四行倘若就是一首诗,我们或许不难理解它的含义;但放在《岁月的遗照》这整首诗中,它的含义变得模糊起来:是叙述我青年时代的追求(以及追求的失败)?是讲述当时就过早想到了自己的将来,并预言了自己的命运?还是此处设下了对生活本身的一个隐喻:每个人都只是在生活中挣扎,努力地想留下自己的足迹?

也许在接下来的诗行中可以得到解答:

我们已与父亲和解,或成了父亲,

或坠入生活更深的陷阱。而那一切真的存在

我们向往着的永远逝去的美好时光?或者

它们不过是一场幻梦,或我们在痛苦中进行的构想?

这四行是在希望中开始的,因为“与父亲和解,或成了父亲”,毕竟意味着我们的成熟,能够更平静地看待一些事物,包括对名与利的追求,包括失败,甚至包括死亡。但下一句却又将我们带入绝望——“坠入生活更深的陷阱”。那么,生活到底是什么?生活到底给予了我们什么?诗人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发出一连串的疑问,这些疑问对生活的存在予以了质疑。可当我以为诗人在质疑后将会给予明确的回答时,却发现诗人的回答甚至更让我们迷茫而绝望:

也许,我们只是些时间的见证,像这些旧照片

发黄、变脆,却包容着一些事件,人们

一度称之为历史,然而并不真实

我们对于时间来说,只是作为证据,像“发黄、变脆”的旧照片一样,为了证明时间的存在而存在;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存在、怎样存在都变得毫无价值。也许,我们的存在中留下了“一些事件”,但这也不过是偶然性的交集,因为这些事件可以由我来承担,也可以由你来承担;甚至你我都不存在,历史从一开始就已经被时间给架空。

这或许不是诗人的本意,却是诗歌的本意。那么,诗题中的“遗照”此刻便流露出它应有的意义来。

(文/陈迟恩;2010.7)

《午后的降雪》读后感(三):挺一下张曙光

张曙光生于1956年,现在黑龙江大学文学院任教。他于1978年开始写诗,1980年起开始发表诗歌作品。著名诗人黄礼孩这样评价:“张曙光是一位有着凝重的叙事风格的诗人,他的诗歌结构精巧、平稳,语言趋于沉重感。他的诗歌是历史的记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在他的诗歌中会找到那个时代的苦难、荒谬和毁灭。”

话不多说了,直接帖几首张的诗,我个人很推崇:

1965年

那一年冬天,刚刚下过第一场雪

也是我记忆中的第一场雪

傍晚来得很早。在去电影院的路上

天已经完全黑了

我们绕过一个个雪堆,看着

行人朦胧的影子闪过--

黑暗使我们觉得好玩

那时还没有高压汞灯

装扮成淡蓝色的花朵,或是

一轮微红色的月亮

我们的肺里吸满茉莉花的香气

一种比茉莉花更为冷冽的香气

(没有人知道那是死亡的气息)

那一年电影院里上演着《人民战争胜利万岁》

在里面我们认识了仇恨和火

我们爱看《小兵张嘎》和《平原游击队》

我们用木制的大刀和手枪

演习着杀人的游戏

那一年,我十岁,弟弟五岁,妹妹三岁

我们的冰爬犁沿着陡坡危险地滑着

滑着。突然,我们的童年一下子终止

当时,望着外面的雪,我想

林子里的动物一定在温暖的洞里冬眠

好渡过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季

我是否真的这样想

现在已经无法记起

给女儿

我创造你如同上帝创造人类。

我给了你生命,同时带给你

死亡的恐惧。

那一年春天,或是初夏,准确的时间

我已经无法记起--我四岁或者五岁

(如同你现在的年纪)

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和我的爸爸谈论起西藏的农奴度

种种残酷的刑罚

以及农奴被活活剥皮。

那是中午,一个春天或初夏的中午,但我感到悲哀

感到黑暗像细沙一样

渗入了我的心里。

我们的房门通向

阳光中一片绿色的草地。更远些

是一座废弃的木场:一些巨大的圆木

堆积在那里,并开始腐烂

我在医院的病理室看见用福尔马林浸泡着的

人体的各个器官,鲜红而布满丝络

我差一点呕吐

仿佛一只无形的手扼止了我的呼吸。

后来我读到了有关奴隶制和中世纪的历史

读了《安妮·弗兰克日记》

后来我目睹了死亡--

母亲平静地躺着,像一段

不会呼吸的圆木。白色的被单

使我想到深秋一片寒冷的矢车菊

乞力马扎罗山顶闪亮的雪

海明威曾经去过那里

而母亲平静而安稳地躺着,展示出

死亡庄重而严肃的意义

或是毫无意义

那时你还没有出世

而且几乎在一次流产的计划中丧失存在的价值。

人死了,亲人们像海狸一样

悲伤,并痛苦地哭泣--

多少年来我一直在想,他们其实是在哭着自己

死亡环绕着每一个人如同空气

如同瓶子里福尔马林溶液

雪飞在一封信中问我:为什么

你的诗中总是出现死亡

我不知该如何回答。现在我已不再想着这些

并飞快地从死亡的风景中逃离

现在我坐在窗子前面

凝望着被雪围困的黑色树干

它们很老了,我祈愿它们

在春天的街道上会再一次展现绿色的生机

我将坐在阴影里

看着你在阳光中嬉戏

回家

返回澄明之境

--海德格尔

那个夏日,我沿着晒得松软的

柏油路,步行回家

二十里路。小六面井

几十户人家的小屯。

太阳热辣辣地晒着

路边的深沟里,长满

齐膝高的青草,夹杂着白色和黄色的

野花,蝈蝈们大声叫

一路上我捉了好多。以后回家

我骑自行车,有时坐马车

瘦马慢腾腾地走,赶车的拼命挥着鞭子

迎面一个扛行李的走来:

“这么打,还过不过?”

“不打它不扛行李,”老板回敬他

我们笑了起来,他叫

王小虎,把老婆打回娘家。

在假期一次和屯里的孩子们

到邻村去看电影,回来在田野中

有几头牛,我想骑上去

我记得骑牛要骑屁股

但牛向前走动,我重重跌在

地上,眼睛里放光,一霎间

我注意到,傍晚带着庄稼芬芳的空气

和星光,是那么地美

1987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