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大全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大全

《朝花夕拾》是一本由鲁迅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14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朝花夕拾》读后感(一):更添了些是懂非懂的东西,这让我欣喜

又拿起了先生的书,起因是那天去参观了先生的故居,在细看了先生的生平,而又有幸看到了“老虎尾巴”后,在感触之余买下了这本《朝花夕拾》,仔细地拜读,却仍有些难为情的发现,书中的好多文章,在现在自己读来,还是那么的是懂非懂,倒不如上学时看的明晰了。偶尔能捕捉到的一点是:通篇文章里先生的怒,于是我也愿做“粗暴的青年”;我愿为这样的是懂非懂继续下去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飘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

《朝花夕拾》读后感(二):朝花夕拾

1.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予烦腻,疑心,憎恶。

2.《淡淡的血痕中纪念几个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太棒的文章了。铿锵有力。

3.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朝花夕拾》读后感(三):朝花夕拾书评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收录的十篇短文记述了童年的温馨回忆。文章通过描写,记叙表达了对故乡,家人的真挚情感,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文章语言平和舒缓,质朴动人。在描写百草园中的昆虫时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将各个昆虫的形象描写的形象生动,百草园的模样跃然纸上。少年与昆虫嬉戏的模样从脑中浮现,不经意间表露了孩子对自由的向往。

人物的刻画也是文集的一大特色。在写到长妈妈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正面的评价,但字里行间却表达了对长妈妈真挚而深厚的情感。《长妈妈与山海经》中,我从最初“不大佩服她”到最后深深地怀念,与她对我质朴善良的爱密不可分。几件琐事逐步描写出了她愚昧却又淳朴的形象。仅通过对她一人描写,就写出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情感:批判了他们的无知,也赞扬了他们的善良。

其他篇目的风格亦是如此,使人从精悍的故事中读出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朝花夕拾》读后感(四):不算书评系列7 终于重读了《朝花夕拾》

大致算来,离第一次看《朝花夕拾》也近十年了。那头一次是懵懂幼稚的孩童,如今依然不谙世事。身体是长大了,对待事情的看法较之从前自然是成熟了些,除去细纹,徒增的年岁至少应该留下点什么。因着工作的缘故,也因着某次梦见自己极为喜爱鲁迅的文笔,花了一天的时间重新翻阅了这本并不算厚的书。

以为自己会看到满怀温情的回忆和追思,并不是。温情是有的,没有满怀。以往直戳心头的句子力度有增无减。“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腐朽。我对于这腐朽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我对于过去的逝去何尝不是额手称庆,借由过往来证实自己的存在;沉默的时候感到巨大的满足,开口后往往有着追悔莫及的空白。“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我的生命连野草怕是也没有的,那是一片荒漠罢了。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我先前以为人在地上虽没有任意生存的权利,却总有任意死掉的权利的。现在才知道并不然,也很难适合人们的公意。”

“那也不然。你也会遇见心底的眼泪,为你的悲哀。”

不错的,回忆有温情,单单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孩童时间的游戏就足够一个人享食一生;那有着神力的阿长,也不是惹人厌的;衍太太也不见得是个坏人,乃是琐记下的世俗一面罢了;背黑锅的猫,即使最终没有和解,也不至于剑拔弩张了。但回忆的朦胧处被现在照清不免被褪下了一层伪装,生活的奸情偶尔也是会被识破的。“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鲁迅也不是一直都是心胸开阔的呀!

再说鲁迅的文笔——动词的使用简洁有力,命中靶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