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双城记》读后感精选

《双城记》读后感精选

《双城记》是一本由(英)狄更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41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双城记》读后感(一):评《双城记》

“只要我们稍稍回忆和思考一下,就会明白:法国事实上存在两个“恐怖时代”。一个在感情冲动下进行屠杀,一个是冷漠地、蓄意地进行屠杀。一个只持续了数月,一个则持续了千年以上。一个使千余人死亡,一个则使一亿人丧生。可是我们只是对那个小规模的、短暂的恐怖时代感到恐惧。然而,刀斧在一瞬间带来的死亡,能够比得上饥饿、冷酷的侮辱、残忍和悲痛的慢性屠杀吗?闪电在一瞬间带来的死亡,能够比得上炮烙之刑的慢性屠杀吗?短暂的恐怖时代所填装的棺材,只要城市里的一块墓地就能容纳下了,却有人不断告诉我们要为之战栗和哀鸣。可是,那自古以来的真正恐怖,那种不可名状,惨绝人寰的恐怖,其所填装的棺材,就连整个法兰西也容纳不下啊,却没有人告诉我们要看到这种恐怖的巨大规模,要寄予应有的同情。”

——马克·吐温

《双城记》读后感(二):想到雨果的九三年

同一个背景的两部作品,不自觉的会联想到。但二者在文字的感觉上是完全不一样的,一边是热情强烈的法国浪漫,另一边是有些晦涩湿冷的英式幽默。

很喜欢九三年。但狄更斯的笔调细细品味也是很有气质的,有一种古典时期的美丽。

开篇的经典:“那是最昌明的时世,那是最衰微的时世;那是睿智开化的岁月,那是混沌蒙昧的岁月;那是信仰笃诚的年代,那是疑云重重的年代;那是阳光灿烂的季节,那是长夜晦暗的季节;那是欣欣向荣的春天,那是死气沉沉的冬天。”

结尾也很精彩:“我现在做的是一桩大好事情,远远胜过我一向所作所为。我现在去的是一处大好归宿,远远胜过我一向所知所解。”

书中很多这样大段大段的狄更斯式的古典排比,总体是并不好读,在阅读中,我停下来了好几回,偶有脱戏。但全书结束回味的时候,发现描写部分其实相当出彩。与九三年相比,也不会逊色多少。

先简单写在这里,有机会再认真读一次。

《双城记》读后感(三):翻译的版本不给力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这是《双城记》的开头,对18世纪90年代的描述。2008年金融危机时,这句话也被借用来表述金融危机中的中国,登上了正式的场合。

由于读的不是经典的译本,对书的理解大打折扣,一直读到最后才知道,医生的女儿嫁给的是把医生投入监狱的仇家的儿子,其它一切,不过是这条主线上的酸菜。但是小说对18世纪90年代的描述,适用于一切陷入危机和不安的时代,所以《双城记》会在不同的时代引起人的共鸣。

《双城记》读后感(四):摘录

“狄更斯在小说中除了以细腻的笔墨展示了贵族的残忍,同样也展示了革命群众非理性的破坏。他认为,革命是一种压迫取代了另一种压迫,一场直接浓重的血腥暴动替代了另外一场血腥。对攻占巴士底狱以及对暴动民众的一系列描写——血腥,残忍,狡诈,恶毒是小说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个睿智的年月,那是个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

《双城记》读后感(五):仇恨与牺牲的故事

博韦的大夫,巴士底的鞋匠,十八年的青春,狱中的愤恨,一个九三年与亲爱的女儿,宁愿忘了自己的时间,任凭双手在鞋凳上不停的敲打,命运啊!你给的很多要求的也很多,可是以前从我这夺走的你却没有再还回来,仿佛那一段生命是另一个人的

马奈特大夫有仇不得报,还要为仇人的儿子奔走,上帝为他指的路是一条圣徒欣喜之路,凡人无奈叹息之路,个人的命运在大众的命运面前微不足道,生死不以善恶计,而是以群众的利益为计

无可救药的卡屯,既然他一心寻求结束,那么他这种结束方法堪称完美

狄更斯是我不太喜欢的一位作家,觉得他风度有余而内涵不足,可是这本书改变了我些许印象

年轻的伯爵兄弟刺死了十七岁的佃农,侮辱了佃农的姐姐,又设计害死了这个姐姐的丈夫,笔笔道来夹着控诉使人觉得大革命的到来理所应当甚至还迟了些,可是这些事在两千年的中国封建史上是司空见惯的不以为奇的,我们也会觉得是罪恶,可是我们心有痛到法国人的那个程度吗?最多也就是口头指责一下,庆幸这种事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不禁要问,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我们引以为傲的辉煌时代对于人命是怎样的冷漠,如果说它是闪闪发光的,那也是用人的血肉铸就成的,想想真是令人发寒

贵族用几世剥削殆尽的平民,平民用一世几乎灭尽的贵族,互相不体谅的结果是,几经沉沦的法国就此走上衰落之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