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叶嘉莹论苏轼词读后感锦集

叶嘉莹论苏轼词读后感锦集

《叶嘉莹论苏轼词》是一本由叶嘉莹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叶嘉莹论苏轼词》读后感(一):手捧这本《叶嘉莹论苏轼词》我的心是满足和感动的

喜欢我们中国的国学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诗词,说到经典词作,不能绕开的人就是苏轼了,而对苏轼词的解读,不能绕开的人自然是叶嘉莹先生了。

叶嘉莹先生是这样评论苏轼之于词发展作出的贡献的:“英雄既足以创造时势,时势也可以成就英雄。在词的发展史中,苏轼就正是这样一位天性中既具有独特之禀赋,又生当北宋词坛之盛世,虽然仅以余力为词,而却终于为五代以来一直被目为艳科的小词,开拓出了一片高远广大之新天地的重要的作者。”

所以,她用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去品读苏轼的作品,然后一笔一笔手写了这本《叶嘉莹论苏轼词》送给读者们。

叶嘉莹先生的大名我很早就有听说过,印象是在一次听书的过程中,忘了是否是关于她的传记,只记得里面赞扬的正是她对于中国诗词的贡献,她被誉为“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我当时就被先生所感动,十分仰慕钦佩她。

由于我也是一个喜欢诗词的人,所以从那时起就对先生非常崇敬,但一直没能近距离的去了解她和她的作品。这次有缘遇到了这本书,我终于可以近距离敬阅先生的才华,感受先生的魅力了。

书中,先生的手稿内容使用全彩印刷,为读者还原了叶先生手书的每一个细节,再加上那张先生伏案研读做笔迹的照片,让人能够直观地看到叶先生用心研读时的情景和状态。她那淡淡的笔墨游走在轻薄的纸张之上,而那对学问的严谨、对诗词的热爱、对人生的追求却浓浓地浸润在这些笔迹之中。

随书附赠两张精美雅致的藏书票,甄选用纸承载先生倾心倾力解读出来的“何以苏轼词”,这样的装帧设计或许就已经惊喜了不少像我这样敬慕先生的读者了。

不过,如果再加上裸脊锁线这一装帧设计的话就更好了。

在内容排版上,所有左边页面是先生手书,右边页面是印刷版和注解内容,这两者又用了不同的字体,看起来还是很整齐舒适的。就我个人喜好而言,如果能够给印刷版的苏轼原作以彩色印刷可能视觉效果会更好点。

如果你是一位文学和古典诗词的爱好者,那这本书应该甚合你的胃口,而且还具有收藏价值。

《叶嘉莹论苏轼词》读后感(二):推荐《叶嘉莹论苏轼词》教科书般的词学经典~

大家好,我是晚来,白天上班为师,晚上回家伴学,乐于分享孩子学习成长所需营养知识,也愿您走进我平凡生活中的阅读时光。

《叶嘉莹论苏轼词》

作者:叶嘉莹

出版社:四川人min出版社

《叶嘉莹论苏轼词》是一本专注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书籍,作者叶嘉莹在此书中对于苏轼的词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

在书中,作者以苏轼的生平经历为线索,紧扣苏轼词创作的历程,论述了苏轼词自身的历史渊源以及苏轼所倡导的寓情于景的艺术风格。在全书的阐述中,作者对词体的内涵及对象的挖掘和探究都非常到位。苏轼的词,既有娓娓道来的故事,又有激昂奔放的情感,描写自然景致,婉约唯美,意境优美,超fan脱俗。而《叶嘉莹论苏轼词》,则细致推敲,融会贯通,分门别类,凝练表述,让人愈发崇敬这位文学巨匠的才华和智慧。

苏轼的词本身不仅是文学艺术,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在书中准确把握了这一点,将苏轼的词作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描述。文学批评不局限于写作技艺层面,更应该展示出文化特征。苏轼词的精华正是在这个方面,它不仅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思想和文化,更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是有关联的,有时候我们过于忙碌,不去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得我们和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浮躁。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更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并将它融入到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正如苏轼词中所蕴含的那样,我们应该善于欣赏生活中的细节和美好,用心感受周围的一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zheng拓展生活的边界,才能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有一份淡定与从容。

如果你内心浮躁,不如在这个炎炎夏日,打开这本书吧。它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苏轼及其词作,也能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需要认真思考每个词句,去理解作者在表达什么,才能更好地领悟中国文化内涵和生活智慧的关联。我相信,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在之后的生活中,都能够拥有更加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深入的理解。

《叶嘉莹论苏轼词》读后感(三):叶嘉莹论苏轼词:一本值得收藏和百读的书,当代诗词大家解读千年大文豪

01

疫情3年过后,苏东坡突然爆火起来!

他的传记和诗词随之升温,目前愈发焕发出新的生命,似乎是人们觉醒前后,恰似吃的一味良药。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父为苏洵,弟为苏辙,父子三人并称“三苏”。其中苏轼文采位列三人之冠,原因是他的诗词开辟天地,贯通古今。

千年以后的今天,出个叶嘉莹。女,著名古典诗词学者,诗人。

她以深厚纯阳、宽广博大的气魄,以诗词解读苏东坡的豪放词,堪称经典妙笔。

叶嘉莹论苏轼词,可谓“后世大诗词家”与“北宋大文学家”的隔空唱和,该激荡出多少火花?

随便拎出苏轼一首词,均堪称经典。

02

作者叶嘉莹在“论苏轼词之二”开篇引用不为人知的绝句:

我们会想到“道是无情却有情”的古人名句,还会想到金庸武侠小说中黄药师的“碧海潮生曲”,后两句是作者入世人间的感受,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作者叶嘉莹指出,苏轼天性有两种特质,一是儒家用世之志意,二是道家超旷之精神。

词中自然蕴含着苏轼仕途受挫,被贬远方东坡种菜的洒脱,既能出世,又能入世,用老子“出生入死”恰如其分。

也正因如此,苏轼的坎坷人生和达观态度,他的诗词豪放不羁,引领着人们无限遐想,往往更容易引发人们的觉醒和共鸣。

由此,苏轼在现今时代火出圈是必然的,时势造英雄,英雄立时势!

在目前人自焦虑的风波里,让我们静下来读读苏东坡,读读叶嘉莹,用诗词填充我们贫瘠的内心,何尝不是一种救赎呢?

03

四川,古称天府之国,人杰地灵。李白,杜甫,李冰父子均在此逗留,留下千古诗篇或著名水利工程。

叶嘉莹亦不例外,她生于北京,毕业地台湾辅仁大学,任教台湾大学,后定居加拿大,1979年开始回国讲学,曾在四川大学任客座教授。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本手稿下方豁然印着“四川大学历史研究所稿纸”字样。

这样一个诗词大家,刚好在蜀中教学,研究古代苏轼之词。

绝非偶然,冥冥中是必然结果。

倘有机会,读者自会发现,东坡居士“赤壁怀古”一首《念奴娇》词,开端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已经冠绝古今,后人只能望其项背,无法比肩。

如今人叶嘉莹者,诗词大家,深得唐宋诗词之风,研究苏轼堪称一绝。

因此,此书可读,可信,可收藏,可百读不倦也。

叶嘉莹论苏轼词

评价人数不足

叶嘉莹 / 四川人民出版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