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苏轼评传》读后感摘抄

《苏轼评传》读后感摘抄

《苏轼评传》是一本由王水照 / 朱刚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47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轼评传》读后感(一):吾生如寄耳

苏轼是那个课本里,文章要求全篇背诵默写的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号东坡居士。是豪放派词人……课本里的苏轼只是他的一面,他其实还有许多面。

一 他是个在幸福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的天才少年。

他的妈妈知书达理。他的爸爸学富五车。他的弟弟是他的知音。他生活在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他的家乡尊师重道,推崇儒学。他所生活的时代文化氛围浓厚。文人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且重视思辨和明理。这些都奠定了他将来能够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物的基础。我始终觉得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就,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苏轼本来天资聪颖,再加上得天独厚的原生家庭和社会环境,他很难不成为一个天才。

二 他是一个心怀家国天下的文人。

我觉得不光是苏轼,北宋的所有文人,他们的心中都是有家国天下情怀的。那样的一个时代,参加科举考试,谋求官职,是一个文人最好的出路。苏轼顺利通过考试并成为朝廷中位高权重的大臣。居庙堂志高时,他忧其民。哪怕后来被贬了,不论被贬到哪,他都与当地百姓打成一片,积极帮助百姓解决生产生活当中的问题。这就说明,为官的苏轼是一个好官。

三 他是一个全才。

书法、绘画、写文章、做学问……似乎就没有他不会的。虽然在每一个领域,他都不是第一。但综合素质,绝对是第一。他的政治理论很具有前瞻性。他的哲学思想统一儒释道,自成一派。他的文章诗词更不必说,即便是小学生也能背出好多。还有各种史学著作、文学批评……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天才很多,但是全彩凤毛麟角。苏轼在这一点上很了不起。

四 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第4点才是让我最感动。他的烦恼并不比别人少。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每个被贬的地方都是荒蛮之地。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他都能在悲愤、郁郁不得志中找到能让自己解脱的点。或研究美食。或寄情山水。或酿酒烹茶。或潜心研究学问。苏东坡绝对算不上乐观的人。他的思想上一定有一切皆虚无的成分。但是虚无之外,他选择“寄寓”。这个太了不起了。因为“寄寓”,所以“丧我”,最终“超越”。他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大概就有一种“宠辱皆忘”的意味。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伟大,不用看顺境。逆境中,还能主动寻找生活中的美好,还能善待自己善待生活,这是真本事,这才伟大。苏轼无疑是伟大的。

所以我觉得,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苏轼。他的精神会鼓舞我们,在如梦似幻的世界上,去伪存真。

《苏轼评传》读后感(二):苏轼评传弃读

一直很喜欢苏轼,喜欢他的诗词,喜欢他的为官之好,最喜欢他的豁达开阔的人生观,相信很多人都为他“人生如逆旅,我亦如是”的洒脱飘然出尘之气质而倾倒。也相信很多人如我一样,一直好奇也想学习,东坡先生是如何做到在逆境中超脱自我的?

这本《苏轼评传》是一本学术型的名人传记,主要讲了苏轼的哲学,史学,政治态度,文学和美学,引用了很多史料及专业词汇,文字比较艰涩难通,需要非常耐心去详读,对文史不太感兴趣的人比较难读进去。

看了第一部份苏轼的“道”,企图从苏轼哲学观中找到他自由精神境界的来历,但老实说读下来没有什么太大收获,但凡哲学都比较晦涩难懂,作者从苏轼文章中以及相关师友的作品中找到苏轼“道”的蛛丝马迹,进行分析归纳,并与后来的程朱理学及西方哲学相比较论证,非常丰富也繁复,普通人读来有一定难度。其实我倒觉得,苏轼的“道”是他一生的历练表现,并不单纯表现在他初期的策论等议论文章。他也没有有意识的系统的阐述他的“道”,我觉得还是要去读他的诗文,去字里行间领会“吾生如寄耳”的淡泊从容。

而读到史,作者又引用了比较多苏辙及苏洵等的著作,与其说是苏轼的史学,不如说是苏式家学史学,将苏辙的言论归于苏轼的影响未免太过牵强。读到此实在不感兴趣,因此弃读。

苏轼评传

9.1

王水照 朱刚 / 2019 / 长江文艺出版社

《苏轼评传》读后感(三):百年不易满,寸寸弯强弓:“大先生”苏东坡小记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凡有国人处,必知苏东坡。

他和他的作品流传千年,在书中、歌里、电视电影……我们能想到的传播载体,大概都留有苏东坡的雪泥鸿爪。

这世上,有的人以才华闻名天下,有的人因品格标榜千秋,还有的人凭个人魅力倾倒众生。若是集才华、品格、魅力于一身,虽千万年岁月,也只是加持和沉淀,他无数惊才绝艳的照影。

古往今来,苏东坡和鲁迅是我最喜爱的两位文人。最近看《美的历程》,评价苏轼“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一度难以接受。然而我也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别人喜爱与否、评价高低不必强求更没必要介怀,不过,人在遇到极大分歧时,总想寻得一二有力佐证来支持自己的判断,我的手头刚好就有前几个月购入的这本《苏轼评传》。

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大致情况。

《苏轼评传》由复旦两位学者合著,笔下能见研究考证的功力,学术色彩较浓,这就决定了它的内容和结构均有别于一般人物传记。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简要回顾一生经历,二到五章分别阐述哲学、史学、政治和美学思想,第六章从宏观层面概述人生思想和文化性格。全书采用总、分、总结构,以苏轼“吾生如寄耳”一语为勾连,这既是他的人生写照,也贯穿了所有思想,并反复投射到文学创作中,线索构思得相当巧妙。

就各章节论,哲学和美学思想两章理论色彩较浓,但这部分内容很关键,理解了苏轼的精神世界,才能更好地领会他的行为和著述,所以需静心细读。第一章和最后一章情感最为饱满,作者带着感情书写,读者也很容易代入情境中,我自己便是如此。

最末一节,以苏轼亡前诗作《次韵法芝举旧诗》对人生总结收尾:

春来何处不归鸿,

非复羸牛踏旧踪。

但愿老师真似月,

谁家瓮里不相逢。

诗中以“归鸿”、“羸牛”与作者“雪泥鸿爪”的无常人生、“以身为子娱”的无奈心态作对照,感慨唯有世间真、情、理如月般永恒,照进千家万户。作者由此结尾:“生命犹如水逝,而逝水终在海,死去犹如月落,而落月不离天”。这个结尾很见文采。

虽已成落月而从不曾离天,苏轼何以如此动人?在我看来,首先是与其相伴的种种“真挚”之“情”。

我们都知道,苏轼少年得意胸怀大志,却因深陷党争泥潭,几番贬谪直至天涯海角,四顾途穷,“所欠唯一死”。换做其他人,大概唯有等死的怨愤,而苏轼却高唱“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坡仙”非真仙,这种旷达胸怀,是有充沛的现实情感寄托做支撑的。

1、孝悌之情

苏轼病逝前,唯一遗憾是弟弟不在身侧,“不复一见而诀,此痛难堪。余无言者”,无奈之下手书交代,“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苏辙执书而哭:“小子忍铭吾兄!”

每当读到此处,我都心酸难忍。终其一生,苏辙都是乃兄的臂膀和依托。年轻时,苏轼感慨“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及至遭逢“乌台诗案”入狱,苏辙冒死上奏,“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事实上,苏辙不但以官身为兄抵罪,更在每次兄长落难之际,默默为其料理家眷安顿等一应琐事。

兄弟情深之外,还有儿子的陪伴足可告慰。苏轼颠沛流离的人生,前有长子苏迈陪伴,后有幼子苏过相随。到贬谪的最后一站——海南时,苏迈留在惠州安顿一家老小,苏过独自陪伴老父过海,度过那段最艰苦的岁月。

古人崇尚孝悌,苏氏堪称典范。若无他们的陪伴,很难想象苏轼还能够如此旷达。

2、朋友之谊

苏轼性格洒脱磊落,知交遍天下。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驸马王诜,还有方外之人佛印、维琳等等,都是才华相当、意气相投的友人。当苏轼遭受政敌们的迫害和攻击,他们始终不离不弃,帮忙奔走呼喊,通过书信往来问候交流,并在生活上给予尽可能的照顾。苏轼在常州病故之际,也是他的朋友帮忙料理事宜。

苏轼与友人们的交往,甚至演化出许多类似“秦观与苏小妹”这样的民间故事广为流传,印证了对世人的影响至深。

3、天下之爱

苏轼曾在杭州、密州、徐州、颍州、扬州等多地外任,每当他离任之际,州民往往拜于马前,献酒送行。被贬谪到黄州和岭南各地时,常有当地官员顶着政治压力,安排他“超标准”住宿,并给予各种援助。天下读书人也常常前往求教,即使在最为遥远的海南岛,也不乏学子“自江阴担簦万里,绝海往见”。

苏轼遇赦北归,过大庾岭时,一位老者前揖为礼并说:“我闻人害公者百端,今日北归,是天佑善人也。”待他舟行至常州,“夹运河岸,千万人随观之”。此等盛况,可见其为人爱慕如此!

来自天下芸芸众生的爱,无疑是支持着苏轼生存的强大力量。如果说他获幸于上天,获谴于人间,那么人间也自有值得他留恋的诸多真情。

为什么苏轼能够得到如此广博的情谊和挚爱?出众的才华固然让他为世人所仰慕,更重要的还是他的品行与人格。

在这本书中,苏轼的人格被概括为一个字:“大”。

苏轼的“大节”在于他胸怀天下、心底无私。高居庙堂时,有造福斯民的责任感和能力,筑堤防洪、赈济灾荒、放免积欠、疏浚河湖……为了百姓利益,傲岸的苏轼可以低头向政治对手求援,他的心胸确实已超越政治和个人利益。

当其被贬流放,从庙堂走向民间,仍然勇于为民发声,利用个人影响和人脉做了许多济世利民的义举。即使到了最为蛮荒的海南岛,九死一生之际,苏轼仍以箕子自任,主动担负起了在当地兴学助教的责任,并以“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的诗句,鼓励学子奋进。

苏轼便是这样背负青天,依托大地,“以巨大的人格力量唤起生生不息的浩然之气,来达成对于苦难的超越”。他和鲁迅一样,是可以被尊称为“大先生”的。

在才华、品格之外,苏轼的人生观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同样得到世人的歆羡与崇敬。

在一贬再贬的人生历程当中,苏轼每到一地,便安其风土,若将终生,在心理上把自己调适到普通老百姓的位置上,觅得应对困苦生活之法。

1、计划经济,节俭度日。

到黄州贬所时,苏轼经济状况一落千丈,于是“痛自节俭”,为防止花用无度,他计算好每个月的生活费,分为三十份并挂在屋梁上,每日用画叉挑取一份,然后着人把画叉藏起来。他还把这个办法当作笑话写信告诉老友秦观,并安慰他不用担心自己。

2、种菜酿酒,努力寻找生活真趣。

在惠州,苏轼为改善生活,向王参军借了半亩地,种各种蔬菜和药材,自用更兼养生。他还研究并酿造出“真一酒”自娱。可以说,苏轼一直在顽强地发掘种种理生的智慧,来应对生活层面上的困窘。

3、“细和渊明诗”,体会“淡泊”中的“至味”。

生活温饱之余,苏轼也在努力寻求精神上的自洽。通过“细和陶诗”,他习得了对待流放生活的超然态度。苏轼一边体会着似淡而实美的艺术“至味”,一边追企着前辈高人的人生态度和生活哲学。

4、以诙谐在心理上化解各种困境的折磨。

苏轼的诙谐集中体现于小品文中。贬居惠州时,朋友道潜僧人来信关心他的生活境况,苏轼回信安慰:贬居生活的条件类似高僧住到小破村落,倒也没什么,生病更不用担心,反正哪儿都有人得病,名医也照样会医死人。

渡海之后,这种幽默未减半分。某日酒后他写了个小故事:一盆水倒在地上,差点把趴在小草叶上的蚂蚁淹了,蚂蚁正不知如何是好,水已经干了,于是走下来向同类哭诉:“我差点再也见不到你了。”谁知道绝望之后还会出现四通八达的大道呢?

苏轼就是这样用雅谑调适自己的心情,淡化生活的种种苦难,化解心中的种种悲哀。正因如此,他才能保持对世间美好事物的诗意追求,吟出“岭南万户皆春色”、“南来万里真良图”这样的句子。

巍然壁立于天地间的苏轼,通过人生的磨难淬炼出丰厚的艺术成就,并为后世文人展示了更为可贵的人生态度。

如本书所说,苏轼是新古文的集大成者,和其变体(小品文)的开启者,影响堪比杜甫在诗坛位置;他开词宗之新风,在婉约派之外另立“豪放派”门户;一生笔耕不辍,留下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和4800多篇散文作品,若说作品数量不多实欠公允,更何况其中还有那么多千古传诵的佳作。尤为可贵的是,苏轼作品质量随着一贬再贬日渐提升,他用人生的百般苦难来创造艺术,而艺术创造是他真正的生命,他们相互成就。

在创作之外,苏轼通过思考和感悟,将儒道两家的人生态度真正弥合统一,他的价值观和态度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典型模式,而人生问题比艺术各领域的成就都更具有久远的影响。因此,苏轼的价值和意义是可以与孔子和庄子两位圣人比肩的。

“百年不易满,寸寸弯强弓”,苏轼一句诗道尽此生艰辛。然而他不负苍天不负帝阙不负天下百姓,以真才学真性情照亮历史的时空。虽离世千年,“大先生”苏轼从未被世间遗忘,今后的千年万年亦将如此。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