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经典读后感有感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经典读后感有感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是一本由[俄国] 费·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498图书,本书定价:28.40元,页数:2010-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读后感(一):在彼得堡黑沉沉的天空下

在彼得堡黑沉沉的天空下,在这座大城市那些阴暗而隐蔽的陋巷里,在那人欲横流、花天酒地的生活中,在自私自利的愚钝中,在种种利害冲突中,在触目惊心的荒淫无耻中,在无数密谋的犯罪活动中——总之,在整个这种由毫无理性的反常生活所汇成的地狱般可怖的环境里,像这样阴森可怖、催人泪下的悲惨故事是经常发生的,仅仅因为它们十分隐蔽,才不易为人们觉察……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读后感(二):他用心了

买的这个版本排版密集字体又小,心想着可能得看一段时间,但从拿到手到看完一共没几天,我有一次低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我的吸引力。

陀写成这本书时曾受过采访,面对一些质疑时他表达了自己想要达到的几个目的:1)即使不成功也自有诗意2)至少会有几处是热烈有力的3)至少两个主要人物是完全真实甚至富有艺术性的。我觉得陀这样说他的作品,是怀有极大的谦逊和诚意的,就好像他说他自己做了一道美味珍馐,但在面对不合口味的少数人时,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句,我用心了。

我爱他塑造的映射着自己的万尼亚,我爱爱得真切恨得痛苦的内莉,我爱爱得痴狂断得果断的娜塔莎,我爱心地善良的老大夫,我爱两位养父母和他们接纳娜塔莎回家以及爱内莉时的样子,我爱最后万尼亚写完小说后如释重负的感觉,我爱他们编织出来的一切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人性所散发出来的馨香之气,我爱那被侮辱与被损伤的人们。

如果人性足够复杂,那么陀的内心也同样复杂。他的深度在一本小说中表达得令人瞠目结舌,但却又还远远不是他思想深度的十一。虽然瓦尔科夫斯基公爵尚不足以和《罪与罚》中的斯维德利盖洛夫的立体性相媲美,但是已经呈现出了令人作呕的丑陋形象,他和他所代表的权利无限又无往不胜的恶就是被侮辱与被损害之人种种不幸和痛苦的祸根。

特别注意的是,我感受到了他对于受苦之人的病态心理的刻画和怜悯,就好比内莉这个形象,她是无法接受别人对她的好,虽然后来养父母一家已经慢慢融化了她,但是她还是在体验着爱的同时又被动地承受着她自己都莫名其妙的痛苦,这样的痛苦难以消除且会伴随一生,或许因为他自己经历过,所以他可以描述得如此深刻…从某种方面来讲,这本书融合了他的一部分人生经历,那么如果内莉不是他本人所遇到的一个人的话,那么内莉应该是他内在一部分的彰显。

在大年夜看完了这本书,就好像再也融入过年的气氛里了,因为好像这一个个人物在一下下敲击着我的心,一遍遍浮现在我脑海中,他们在我的脑子里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张脸,是我触手可及的。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读后感(三):第一次读陀翁 我推荐这本书

我读陀翁最早看的是《地下室手记》,作为一个刚开始阅读陀翁作品的人,《地下室手记》我翻了2章就放弃了,实在不对胃口,也对陀翁有了点点点偏见。

再次阅读便是这本《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如果你对陀翁也很感兴趣,我真的推荐以这本书为入坑之作。

————

推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这本小说创作的时期正是陀翁经过了十年苦役和流放,回到彼得堡之后开始撰写的。

在这十年间,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反省自己,笃信宗教。

书籍延续了他对社会苦难人民描写的同时,又带有一些对宗教与哲学的探讨。

②人物形象的对立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更加鲜明。

作为“拯救者”形象出现的主人公“我”,以“牺牲自己”的爱情,去成就他人;不幸的内莉既充当着被拯救者:在娜塔莎一家的关爱下享受了一段时间的亲情;又同时充当着拯救者:在娜塔莎一家内心无限纠葛之际,她抛开伤痛,以自身为例子使得娜塔莎一家重聚。

每个人的身上都能找出与之对应的角色,这也正是陀翁写作的一大特点。

————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读后感(四):宽容、苦难和爱

1

看的时候哭了两次,一次是内莉向两位老人诉说自己祖父如何不宽容自己母亲,一直到母亲死,最后娜塔莎回来三人团聚时的场面。一次是内莉去世时。

陀的人物大多数偏执,但他们都如此丰满。他给了每个人说自己人生哲学的机会。这里面每个人似乎都活得很“纯粹”,就连那位最坏的公爵,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自私、贪财、渴慕权力,有自己一套的价值体系,认为人就该为自己的欲望而活,真正被束缚住的反而是那些乌托邦式席勒式的人物。他这么认为,并一直这么坚持着。

书中“我”鄙视这种生活。

与公爵相反,只有在陀的小说中,能看到那么纯粹、高尚、伟大的普通人了。他笔下的穷苦人考虑得最少的就是如何利益最大化,虽然他们都很穷,但金钱限制下的人们,想的竟是最高尚的事情。

宽容仇敌是不用说的,但是宽容兄弟有时候反而来得更为困难和痛苦。显然他一方面是希望善良的人们互相理解和宽容的,老尼古拉最后宽容了女儿娜塔莎;相比之下,老人没有宽容内莉的母亲,甚至诅咒她,最后在死去女儿的面前痛哭不已。但另一方面,陀看到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面对至爱之人时,恨和爱交织在一起,于是背叛带来的不仅是对亲人的恨,还有对自己爱的质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公爵这类“坏人”的宽容,所涉及的情绪更为单一,陀的描写也较少。

内莉当然没有宽容她的生父,甚至没有去找过他,最后死去依然如此。陀没有提到宽容仇敌这一点的必要性,更多时候,我们是在和所爱之人的“纠缠”中痛苦和幸福吧。

为什么父亲对女儿的宽恕那么困难呢?穷人和穷人之间的理解和宽恕,反而比对恶人的宽恕,来得更为激烈和痛苦。这就是相爱之人的互相折磨啊……每个人都有自己软弱的地方,就算是善良之人,也有犯错的地方。

娜塔莎和尼古拉同时讲到了老人怀念的不是如今的自己,而是痛苦曾经逝去的美好时光,父亲的女儿的爱往往极为复杂,既希望女儿幸福又希望女儿永远在自己身边还是那个小姑娘,所以在面对女儿一次为了另一个男人背叛自己时,这对父亲来说是致命的。

2

内莉母亲去世前曾对她说,你去乞讨,去过穷人的生活,不要跟任何人走。显然,没有什么比得上品行的正直善良。陀在这里或多或少已经展现出自己的受苦情结。

这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北大研究生因为想不明白生活的意义,跑去送外卖。这位同学的自述中,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他大概说:我现在已经到了生活的最底层了,看看生活你还能对我做些什么。我也无数次产生过类似的想法,比如抑郁的时候坐了三天汽车,跑到藏区一座遥远的庙里,想过苦日子。但事实上到哪里之后,看到脏脏的床和恶劣的洗漱环境,我又怀疑自己来的动机不那么明确。

物质艰苦,究竟对我们的思想有什么裨益?我想很少人是从中获益的,大部分人被物质的匮乏包围时,想到的只能是逃离这种状况。作家文人是最不能穷的。但陀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结啊,因为他一辈子都穷啊,写稿是为了还债。

“我”的写作状态,完全是陀的真实反应。他的写作从来都是在金钱的催促下快速完成的,没有经过精雕细琢,读者就在这样快速猛烈情感的攻打下,一次次淹没在粗粝又强烈的文字中。

这也就是为何,那么少的大家,因为人性软弱。事实上,我们被舒适生活遮蔽和激发的欲望越来越多时,越难找到个人生命的真谛。去乞讨,去过底层人的生活,是告诉我们,不要被社会广泛认同的价值观裹挟,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一直过惯苦日子的内莉,最后终于遇到了一群善良之人时,她本能的反应就是怀疑、逃避、咒骂、远离。“我”说,并不能因为此前你一直生活在痛苦中,就忘记世界上还有善良的存在。

特别能理解内莉的反叛多变,没有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过,突如其来的好意让她如何去消化。想表达自己的痛苦却不知道如何说出口时,她只有通过去激怒爱自己的人,让别人打骂自己,才能获得快感。陀的刻画实在太深刻真实了。

最后她终于被爱融化了,陀的人物再苦,他们最后总会有一剂解药,那就是大爱。无条件的爱。耶稣在世上的爱。

3

说到爱,不得不提书中的阿廖沙,这是一个善良但软弱易受别人影响的人。他永远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永远对旁人的感情是索取,永远期待被原谅而且得到原谅。

而爱他的人是谁呢?他被很多人爱着,甚至“我”在看到他的时候,都往往为他的单纯所倾倒。爱他的是娜塔莎和卡佳这种高尚善良的姑娘,她们渴望付出,渴望去爱。书中好几次娜塔莎和卡佳都有问或者被问到:对阿廖沙的这种爱是什么。卡佳说这种爱“带着怜悯”,事后娜塔莎表示了同意。

怜悯之爱是什么?是上帝对世人的啊,他知道人的软弱,人的善变,人内心的善意,总是被高尚的事情吸引,但又软弱得不行,一遍一遍被俗世或者恶念或者欲望影响。当阿廖沙一遍一遍跑到娜塔莎面前痛哭流涕祈求原谅的时候,我就想到罪人一遍一遍跑到上帝面前祈求原谅的场景。“可怜我们不过是人”,书中娜塔莎、卡佳这些善良的女性之爱,代表的就是上帝对人类一遍一遍的怜爱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