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酒吧长谈》读后感精选

《酒吧长谈》读后感精选

《酒吧长谈》是一本由[秘]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56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酒吧长谈》读后感(一):如果我说这是略萨最棒的小说,有没有人相信

如果我说这是略萨最棒的小说,有没有人相信?《谁是杀人犯》作为读的该作者的第一部小说,读后感觉不过如此,故事本身不足为奇,其反应的一些现象跟我的体验也相去甚远,倒是其中的叙述空缺以及同时对两个乃至以上的人对话的结构方式,让我不至于后悔一读。《潘上尉与劳军女郎》更多的是炫结构法,《胡丽安姨妈与作家》一书,读者更多的是从窥私的角度上过度拔高,跟追捧张爱玲的《小团圆》一样,《绿房子》让人读得痛苦劳累糊涂,《城市与狗》作为作者第一部小说,反而散发出活力与创造力,所写内容也有生命气息,很棒,但我认为,最能体现该作者水平和实力的,还是这部《酒吧长谈》,他以他高明的结构法则,为我们抽丝剥见,讲述一个类似悬疑的故事,给人很多意外,同时,也能够通过文本看出作者所反映的故事背景以及批判所指。

《酒吧长谈》读后感(二):一部讲秘鲁呈现给我们的作品

0118《酒吧长谈》完结 酒吧的长谈引出了如此巨大的故事,就像一部电影,由偶然的相遇,借着两个老友,缓缓道来。读完全作,感觉到作者想我们展现了一个几乎完整的秘鲁,从上层的将军、部长,到下层的妓女、混混,从政治丑闻,到家庭琐事,大人物,小人物交织在一起。看到后面,感觉讲政治并不是作者的主旨,而是将整个秘鲁讲述出来。阿玛莉亚的惨死,安布罗修的麻木迷茫,小萨的正直和酸腐,缪斯的挣扎,费尔民的虚伪变态,卡约的阴险,小说中似乎没有完美的人,没有圆满的人生。尤其低层的人,几乎一生都在别人的影响下生活,不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选择。小萨并没有倒霉,而是生活在一个不如意的圈子中。有个大胆的想法,把这个故事发生的环境,换成中国,除掉那次示威游行不可能发生,似乎别的也都合情合理。打手,政府官员,大企业老板,歌星,小三,各种利益关系的人,在这个广阔的大路上,也可以上演。

《酒吧长谈》读后感(三):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倒的霉?

一直想涉猎的拉美文学,总算迈出了第一步……本书的介绍说本书是“一部真正的拉丁美洲作品”,的确名副其实。拉美文学的核心特征,如果容许我冒犯地概括之,或许该是“人世乱象”,以及造成这一乱象的“荒谬性”。

本书中的乱象与荒谬有一个代名词了——“倒霉”。主人公圣地亚哥-萨瓦拉常说的话是“小萨,你倒霉了”,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倒霉的呢?书中多处出现了“对了,小萨,你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倒的霉”。因此小萨的倒霉,实在是一种必然。

圣地亚哥-萨瓦拉,“小萨”,出身名门、备受宠爱、求知上进,然而他最终从事的是创作排泄物一样的新闻,他倒霉了。酒吧长谈的另一参与者,安布罗休,从要人的司机和宠臣,最终沦为捉狗人,他也倒霉了。可悲的、在掩饰中活了大半辈子的、欲求什么而终不能得的菲尔民-萨瓦拉,以及矮小丑陋的、被无数人敌视唾弃的、最终被当做挡箭牌甩出秘鲁的贝尔穆德斯,这两个政客也倒霉了。如略萨所说,秘鲁倒霉了,小萨,你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倒的霉?

自己的英文名字与书中主人公一样,这更加深了自己读此书的代入感。我不知道“小萨”的萨是Santiago的Sa还是Zavala的Za,但我也想问问自己这个“小萨”,你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倒的霉?这个超速发展的世界倒霉了,这个苦难频仍的中华倒霉了,小萨,你也倒霉了,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倒的霉?

《酒吧长谈》读后感(四):虚拟建筑大师----略萨

如果说跟随三毛一起走过80年代拉丁美洲是走马观花,那《酒吧长谈》则是深入了解更早期的拉美。秘鲁出生的巴尔加斯•略萨在1969年发表大作,把结构现实主义的个人标志性风格推到高潮,成为“拉美文学大爆炸”重要人物之一。

创作小说,其实是建造虚拟城堡的过程。略萨就是一位虚拟建筑大师,城堡的框架是以秘鲁历史为背景,坚固有力。偌大的城堡内,数不清的路条条交错,有源有尾。众多的人物各居一室,有的屋里黑暗,有的屋里繁乱。走廊上挂着许多灰调画作,读者一边走一边欣赏,终会来到一个房间,把屋主了解的明明白白。在城堡中游走,有时害怕迷路,以试探心理前行,这种感觉略萨都用巧妙的文字为读者事先安排,因为这是他的建筑,他的作品。

深入细节,每个画面都能把握得游刃有余。不同人物的归宿慢慢呈现,不突兀,不生涩。

圣地亚哥曾经一心上进,饱含热情的知识分子,多次受挫后步步下滑,逃避现实,躲在窄胡同里虚空一生。安布罗修几番波折,妻离子散,永远忙碌求生艰辛度日。费尔民也许在死的时候还想说一句:“我还能工作,还能继续我的事业,为什么让我提前离开,为什么我的家庭不幸福,为什么我不能把本相外露,为什么?”奥登希娅享受了荣华富贵,拥有了美貌社交,可还是惨死于官员之手,“婊子终究也是婊子”。阿玛利亚一直寻觅幸福生活,可每当做决定时就会迷失,一错再错,与幸福失之交臂。贝尔穆德斯阴险狡诈,坏的彻头彻尾,永远的利己思想,对,是的,这就是当政治家的料,成功的大官员……有太多的房间,风景各异,令人赞叹不已。

秘鲁革命的失败,政权的多次变迁,带给人民的是困苦生活。殖民地独立后的国家大都沿袭相仿,略萨用自己的见闻体验,描绘出这段动荡的历史,一个真正的秘鲁,一部真正的拉丁美洲作品。

转自本人博客 zai-lushang.com

《酒吧长谈》读后感(五):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剧本

历经20天总算读完本书了。从一开始对新文体的新鲜和不适应,到慢慢习惯、被重重谜团抓住,再到思路逐渐清晰、却对主角越发不能容忍,直到最后读完全书,突然觉得除了失落和空虚,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就是阅读过程中的情绪波动情况。

第一次接触结构现实主义小说,初读觉得有点儿意识流的意思,但慢慢地又觉得两者差距很大,读到最后觉得除了写法都比较零散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共同点了。但无论如何,个人还是不太喜欢这种文体。本书与其作为小说,不如把它当作剧本更合适一些。

说完一堆题外话,还是回到故事本身吧。故事的主线是三段对话:小萨-安布罗修、小萨-卡利托斯、费尔民-安布罗修。

从一开始,小萨的那句“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倒霉的”和那几个类似于“蠕虫”的名词就一直盘旋在我脑海里,然而读完小半部分,才发现原来自己被带沟里了。

严格来说,小萨算是当时的幸运儿。虽然社会制度非常腐朽、黑暗,等级制度非常森严,但他身在权贵家庭,家人对他关爱有加,然而他除了作却毫无作为。他总是没事给自己找罪受,对自己给别人带来的伤害却熟视无睹,套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一句话,他在潜意识里总是“指望茫茫大海来把自己的垃圾冲走”。

由于本书和《盖茨比》同步进行,我惊讶地发现小萨的性格和盖茨比,甚至和内斯,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某个瞬间,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跟小萨比起来,似乎也没有好到哪里去。遇事总喜欢退缩,而不是迎面直上,然后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替自己找补回来。对自身要求过低,虽然经常会有各种美好的理想,但大多数时候也只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此外,从政治意识形态来说,小萨其实也代表了沉默的大多数,不止在秘鲁。

综上所述,小萨这个角色塑造得还是比较成功的,至少有点代表性,虽然不太讨喜。本书整体来看也还是可以的,虽然内容形式我也不太喜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