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楼兰尼雅读后感1000字

楼兰尼雅读后感1000字

《楼兰尼雅》是一本由王炳华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楼兰尼雅》读后感(一):无题

10年前的书终于再版。楼兰古城一直充满神秘色彩,现在不对游客开放,想去的话要通过复杂的手续申请通行卡,还要交3500元。所以还是通过30元的书了解罢了。关于楼兰为什么会消逝于大漠之中,书中做出了推断:上游水量减少、周边植被遭到破坏等自然因素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社会因素——公元4世纪30年代,北凉王朝(不是徐凤年那个北椋)占领高昌,并设郡,经过高昌郡进入塔里木盆地,成为优于楼兰的新道。楼兰在丝绸之路的中心地位丧失,是楼兰被废弃的重要原因。而在《尼雅》篇,介绍了发掘精绝古城的过程,以及精绝的文化、生活、宗教等等。其中发现了精绝王贴身的蜻蜓眼玻璃珠,此珠具有眼形图像,称为“琅

《楼兰尼雅》读后感(二):通过文物觅求古国文明史

每一件物品、每一个现象后面,都有一种信念、一个追求。

楼兰和尼雅遗址时常出现在我们文学及影视作品当中,然而一直以来,黄沙之下被掩埋的两座古城都有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本书分为楼兰、尼雅等上下两篇,分别讲述了不同时期中外考古学家对楼兰和尼雅遗址进行考察及研究的经历,让我们能从考古学家们在遗迹里捕捉和掘取的信息中寻求历史故实。

楼兰古城在公元初始时汉文史籍中屡见记录,但在公元4世纪后却突然销声匿迹、不知所踪。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于1900年初进入罗布泊探险,在一次偶然的沙暴过程中于罗布淖尔荒漠中发现楼兰古城,震惊了国际考古界。此后,更是引来了一大批追随者。其中,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对楼兰考古,给古城带来了最为深重的灾难。他涉足的楼兰遗址数量、发掘面积、掘获文物,为同一时期西方学者之最。

文中通过讲述中外考古学者对古城考察活动的路线、文物发现及遗留线索,逻辑上分析其真实动机,将我们置身时代背景之中,认识古国的兴衰以及历史事件中的许多重要细节。也让我们从发掘出的各类文物身上,窥见古人在西域边疆生活的情景。

作者在文中也讲述了他几次进入罗布沙漠考察和对文物进行分析的经历。借助书中的叙述以及展示的文物、残文,我们更能想象当年西域大地上展开的政治、经济、交通、教育等生活画面。

在距离楼兰一千多公里的地方,另有一座在文献极少提及的古代精绝王国遗址——尼雅遗址。尼雅考古,同样也无法避开英国考人斯坦因。他于1901年的发现,将尼雅带入国际中亚研究学界的视野,揭开了关于西域精绝古代文明的研究的新篇章。然而,他对尼雅考古却是一场无法低估的灾难。他当时在尼雅遗址中的挖掘,务求干净、彻底。尼雅在斯坦因工作时饱受劫难,在他离开后又受到他掀起的寻宝热潮的破坏。

百年之前,中国形势动荡,中国政府无力顾及外国人在西部的活动,给了他们可乘之机。对比在学术上的发现和对我国历史文物造成的损失,那些外国人眼中学术界和公众心目中的英雄,不过是我们心目中的强盗。斯坦因等人在中国西部如入无人之境的考察活动,也充分反应出当时清政府腐朽无能的统治以及此后国民政府媚外惧外的心态。

同一时期,部分中国考古学者也步入大漠,在物质条件极度贫乏的条件下,探寻沙土之下的历史故实,努力填补历史文献空白。在文中,我们也能看到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觉醒。他们采取一些有力的活动保护文物,阻止文物外流,为维护国家、民族的主权而努力抗争。

在那个中国人民苦难深重的岁月,楼兰和精绝古城的发现震惊了世界,古城中的文物却因中国主权的不完整而遭受掠取。本书让我们认识20世纪前期的楼兰、尼雅的考古过程,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当年中国社会的众生相。

时至今日,楼兰、精绝王国的都城仍给人们留下极多悬念。本书从考古研究、历史地理学等角度,通过文物觅求古国物质文明史。作者梳理了迄今为止所得的考古调查、发掘资料,分析、认识沙漠中古代城镇兴衰变化和环境变迁的因素,让我们对为了维持丝绸之路正常运行,楼兰、精绝人所做出了贡献有了一个轮廓性概念。而这两个古国,从绿洲、桑田,变成沙海、废墟,其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也是所有面对它们废墟的人们不能不严肃考虑的问题。

一百多年来,不同时期和国家的考古学家都曾在这些遗址上断断续续展开过考古。本书依靠学者们在这片土地上收获的考古资料,为楼兰和尼雅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及其发展轨迹勾画出一个轮廓。有助于我们认识楼兰和尼雅的宗教信仰、审美意识、艺术追求及其背后的精神世界,更能引发出人们对环境以及文物的保护的深思。

《楼兰尼雅》读后感(三):超级好看,值得珍藏,考古历史类绝版好书重新制作发行,别错过

作为一个普通读者。

我开始以为“楼兰尼雅”是一个名字,看了书才知道,这是俩地名,因为这本书最开始是2本书,一本讲楼兰,一本讲尼雅,是浙江文艺出版社20年前出版的一套丛书系列的其中两本《沧桑楼兰》《精绝春秋》,2023年这次属于是绝版好书的重新整理重新出版,把这两本书给合并,上半部分是讲楼兰下半部分讲尼雅,一本书把过去2本书都收录了,更好,所以改了新名字叫《楼兰尼雅》。

尼雅实际就是现在影视剧小说里的精绝古国,超级神秘所以引发了各种文艺创作,而楼兰古城都知道,毕竟有一首那么有名的歌摆在那《楼兰姑娘》,这个老歌在我幼年时期特别火,唱遍大江南北,把楼兰那个神秘的沙漠中的古国写的令人憧憬。“楼兰姑娘你去何方/楼兰姑娘你去何方/前面路太远/前面风太狂/不如停在我的帐房”。歌词里把楼兰形容成一个黄沙满地的干旱地带,类似于阿拉伯的感觉吧,但实际读这本《楼兰尼雅》就发现,一个很奇怪的情况,通过考古发现楼兰城边上是有个货运码头的,也就是有大河之类的水源,楼兰城里也都是木板类的残垣断壁。看这本书里的地图,楼兰城离罗布泊不远,书里古人称之为罗布淖尔,这咱懂啊,淖尔是蒙古语就指的是湖畔,比如今天的巴彦淖尔市,就有大大小小300多个湖泊,还有中国八大淡水河之一的——乌梁素海,海也在蒙古语里代表湖,比如北京的后海,就是元朝时期得来的名字,扯远了,可想而知在古代,楼兰古城应该是位于河流环绕水草丰茂绿树成荫的地方,然而现在看来,就只是一望无尽的危险无人区大沙漠了。让人不禁感慨,这才真叫是沧海桑田啊。

据说这本书之前的版本,绝版书,非常抢手,经常有人还去问作者想获取这本书,但都不好找了。可见是口碑非常高,我读了,感觉“居然考古书还能这么有意思?!”就是一种很流畅的感觉,它并没有用诸多考古专业术语增强自己的学术权威建立话语权的壁垒,而是一种类似于口述讲故事的风格给读者讲讲楼兰和尼雅的历史,发掘的过程,奇闻异事,考古成果,还有作者亲历这段考古发现的亲身体会和感受,我觉得这就挺好,央视经常有考古类的纪录片,但收视率其实一直不太理想,大概率就是因为距离观众太疏远,没有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诉说,而这本《楼兰尼雅》非常优秀的一方面就是因为它很完美地平衡了专业学术与可读性故事性之间的关系,让一件本来可能比较专业枯燥的事,讲出来感觉很有意思的感觉,这点非常棒。可以把它当做一本纪实类故事书去读,适合任何读者去阅读。

当然很多读者会说,要是纯考古书我就不看了,这本书还真不光讲考古发现,就是各种诉说那段历史,挺涨知识的,有些地方写的还颇为有趣,看得我都笑喷了,你说这楼兰在罗布泊大沙漠离汉朝核心地区很远吧,但是派个军队过去就能把楼兰国王给抓住,大获全胜,这简直战五渣。然后楼兰夹在匈奴和汉朝之间,有点谁都不敢得罪,于是把仅有的2王子,一个派匈奴一个派汉朝去当质子,质子就是人质么,秦王嬴政当初也当过质子,结果老楼兰国王死了,那他们就想让在汉朝当人质的那位王子回来当国王吧,结果呢,这质子在长安不老实,犯罪了,最糟糕的是,还受到了“宫刑”,小鸟被嘎了,哈哈哈,你说多惨,王子遭阉实在无法让他回去即位,只能骗人家说,啊汉朝天子太喜欢这位王子了实在舍不得送回去啊,你们换个别人吧~哈哈哈,这段看一遍笑一遍,真跟王朔的《起初·纪年》一样太没溜儿了。当然,人家作者写的可是很严谨的哦,不是我这种口吻,笑。

内容上的全面,非常令人满意。这本《楼兰尼雅》集中回答了许多历史谜团,和令人费解的问题。因为是遗失的国度,很多事情,就像破案一样去抽丝剥茧调查,书中记录得非常详细,比如楼兰人的起源?信仰?为什么会荒废?楼兰人的思想观念如何?生活细节?精绝古城为什么从绿洲变沙漠?精绝古城的建筑和背后的精神?等等诸多问题都有详细解答。考古的历史也是历史,书里还介绍了外国考古学家在1900年代那个比较内忧外患的年代对新疆地区所谓考古,实则盗取文物的种种恶劣破坏,比如因斯坦,他的书《西域考古记》我看书店卖的挺好,翻了翻内容也很棒,当初还想买一本好好读读,在看完这本《楼兰尼雅》知道了他在中国疯狂的盗掘行径之后,我都讨厌他了,居然这种人的书还能在中国畅销多年,真令人心碎啊。所以有时候什么事还是要多了解,你了解多了,看问题角度可能就更全面,判断就更准确,所谓开卷有益,就是这个意思吧。《楼兰尼雅》的作者王炳华,1935年生人,1960年北大考古系毕业,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不光业务素质过硬,文笔功夫到位,还有着一颗爱国的自尊自强的心,这点真的挺赞的。

《楼兰尼雅》这本书之所以好读,还有另一个原因,这书里的图可真多啊,非常多,而且纸质特别好,这叫什么纸啊,特别细腻光滑手感超级棒,油墨印刷特清晰,没有任何异味,彩图也很艳丽分辨率高,挺重的,这不是轻型纸,精装的书,各方面堪称完美啊,绝对的收藏级别。插图丰富的好处就是读起来不累啊,比如谈到外国考古者的故事,那咱们对老外也不熟啊,哎,人家就给你配好了人物插图了,所以特好理解,特好读,我随便读读就读进去了,一晚上读大半本,感觉意犹未尽。不光插图多,设计还挺现代,那个标题的字体啊、排版啊。。特有艺术感,就跟去艺术馆看艺术展一样的那种风格,我感觉挺好,我喜欢这样的制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