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米沃什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米沃什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米沃什传》是一本由(波兰)安杰伊·弗劳瑙塞克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68,页数:14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米沃什传》读后感(一):这正是我要寻求的可以“以一当十”的书

很少读到如米沃什传这样高思想密度高启发性的大书了。重要的是它还一点儿不枯燥,甚至带有很强的强制性,拿起就放不下,强制你去深究,最大限度发挥你的求真意志。

传记的价值与可读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传主的丰富性与深刻性所决定的。传记作者的功劳在于引领读者去俯身探寻。米沃什当然不缺乏这样的丰富性与深刻性。

我为什么喜欢米沃什?很重要的一点:他从来不号称自己唯一正确,无论在智识上还是道德上还是审美上,他从来都是反思在前,从来都是严厉地拷问自己,乃至有些所谓的自虐症倾向,因为反思他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他从来不是一个完人,他只是自觉自愿地承担了他认为应该承担的某种使命——使命感是某些人在八十年代就借口抛弃了的,但是在米沃什这里一点不刻意、也不遮掩。——在文学股票市场上,他从来不是一个投机分子,低进高出。他把不加掩饰的抱负落到实处——他一辈子的勤勉。他虽然自始至终都在怀疑自己的天赋,却又脚踏实地砥砺着自己的意志,无止境地拓展着自己的视野,磨炼着自己的技艺。为此不惜委曲求全,保持了“一个小地方人的谨慎”,避免被巨浪淹没的命运。

米沃什一生经历——我想,与其用坎坷一次来形容,不如用大起大落、波澜壮阔、惊心动魄这样的一些形容词来形容。传记作者充分地调用了这些十分有利于传记书写的材料,结合传主一生的海量作品,夹叙夹议,读完后必然对阅读米沃什作品大有裨益。

这正是我要寻求的可以“以一当十”的书。

《米沃什传》读后感(二):诗人会记住,记住诗人

“有诗人的民族是幸运的,不再会在苦难中默然前行。” ——米沃什

诺文学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的首部完整传记,获波兰尼刻文学奖。作者安杰伊· 弗劳瑙塞克历时十年,挖掘和整理波兰、立陶宛、法国、美国四地的档案文献,查阅拜内克和迈松拉斐特馆藏的大量信件和手迹,广泛梳理并全面评述了米沃什已发表及未发表的重要诗文作品。

在展示米沃什从文学青年到文化官员、从逃离海外到荣归故里之漫长人生岁月的同时,传记集中阐发那些影响诗人诗艺发展的关键推力:奥斯卡·米沃什和西蒙娜·薇依点燃他重振精神世界的希望;从母亲、扬卡再到艾娃,与女性的亲密关系对他影响甚巨(他称自己“诗歌的性别为女性”)。他曾濒于崩溃,放任自己沉沦于虚无的诱惑;他看到了生活的荒诞,又坦然接受了它;他的诗,表达出对“真理与正义国度”的向往。而在美国三十年,米沃什走过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准备移民美国时拿不到入境通行证,前十几年一直是文名寂寞的大学教师,出版了英文诗选才渐渐好转,而后来成为知识分子并接受美国总统亲自颁奖,再到二十一世纪初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难以归类的巨人”“就其深度和广度而言,无人能敌的诗人”。 总之,米沃什以旺盛的精力、不屈的斗志和敏锐的慧思在整个二十世纪纷乱跌宕的社会变迁与思潮激荡中游弋、沉浮、挣扎,走向圆融,在欧美文坛和思想界留下一抹夺目的光。当他收获巨大名誉之时,家庭却已支离破碎。他的人生几乎是一部二十世纪的欧洲编年史,他遍尝其中战争、革命、起义、独裁统治和逃亡的苦辣辛酸。这部文笔动人的传记不避棘手的争议话题,为所有研究二十世纪欧美诗歌的读者提供了可贵的文学史资料,其魅力又远不止于此。

《米沃什传》读后感(三):115万字!1459页!文学纪念碑诺奖诗人米沃什大传

-

《米沃什传》,安杰伊·弗劳瑙塞克,文学纪念碑052。

-

切斯瓦夫·米沃什(1911~2004)是20世纪的见证者,活了93岁,获得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

-

诗人黄灿然说过,米沃什的某些经验是关键性的,并引发一种对重新定义自己的需要和对各种态度进行一次根本性的修改。在这些经验中,有两个特别重要:他的“二战”和大屠.杀的经验,以及他的流.亡经验。

-

虽然米沃什自认为是波兰诗人,但实际上他的出生地是立陶宛,维尔诺被他视为故土,波兰语被他视为母语,一生中最穷困的日子在巴黎度过,选择去美国则被他视作无奈之举。因此,米沃什在他经过的地方,常常只作为“局外人”去审视周围事物,这或许也是有好处的,因此而拥有了“旁观”的角度。

-

这部大传给我的一大收获是,我读到了许多大名鼎鼎的20世纪作家的事迹,米沃什与这些作家之间的相互评价,与对文学、国际局势的看法。

-

比如,写于1950年代初的《被禁锢的头脑》为米沃什赢得了国际声誉,但也因此,美国yi民局将他拒之门外,而巴黎接纳了他的到来。在整个50年代,米沃什与加缪的关系都相当牢固。加缪遭受到萨特的攻击,米沃什向加缪伸出援手。波伏娃的《名士风流》出版后,米沃什注意到了其中对加缪的讽刺,于是给加缪寄去了一封表达声援和赞赏的信。在他们的通话之中,有很多关于波兰、Si大林、意识形态和诗歌的看法。

-

在那样的时代氛围里,米沃什难得地拥有犀利又冷静克制的态度,他不赞同萨特式的激.进,也批评雷蒙·阿隆那种知识分子的独善其身,他说阿隆“将我们这个时代全部致命的问题缩减得异常平缓”。那时候的米沃什,正在与自己的根对抗。他认为,身在祖国不一定意味着必.须身处某个国家的边界之内,而历史,也不是一套铁定的法律,而是个体的传承和记忆。

-

这段话可以视之为米沃什写作的宗旨,以及他的交往准则或欣赏的作品:他早期参加的共济会俱乐部,后来他在法国、美国遇到的很多作家,包括列夫·舍斯托夫、西蒙娜·薇依、让娜·赫施、贡布罗维奇、苏珊·桑塔格,等等。米沃什写诗、随笔和评论,仿佛它们全是一种媒介,一种超越体裁的体裁,仿佛它们就是他所经历的20世纪的每一部分。

-

图片供参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