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劳拉的原型》读后感1000字

《劳拉的原型》读后感1000字

《劳拉的原型》是一本由[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著 / 德米特里·纳博科夫 校订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9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劳拉的原型》读后感(一):f

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2011oil/index.shtml

无休止的确

劳拉的原型

作者: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著, 德米特里·纳博科夫 校订

原作名: The Original of Laura

isbn: 7020083242

书名: 劳拉的原型

页数: 293

译者: 谭惠娟

定价: 35.00元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1-2

> 豆瓣不欢迎和不允许的内容

《劳拉的原型》读后感(二):像月光一样朦胧

遇见这本书的契机是偶然。它不曾在我的计划之中。

甚至对于本书的作者,我也是拿起这本装帧优美的书本时才得以认识。我想对于这位文学大师,我也不是完全没有了解。

以前老听人说,有一种心理病叫做洛丽塔情结。这个心理学的术语就始于这位作家创作的《洛丽塔》。至少,我知道他是个顶了不起的人。

简单地说,我是慕名而来的,它堪称几近销毁的杰作,这个神秘的噱头也有点吸引我。基于以上种种心理的变化,便促成我的阅读愿望。

老实说,对这本书,我真的是满怀期待。希望可以从中掘到宝石。

一个上午的时间,我就把它翻完了。它的内容实在少得可怜,相比较其他完整的小说。但是信息量却不见得少。这本书的编排也甚是有趣,它有纳博科夫的手稿的碎片,英文译文,以及中文译文三个部分,对照印刷。

这种感觉很微妙。纳博科夫是另一个时空的人,但此时此刻我真实地看到他的颤颤巍巍的笔迹,就好像亲眼见证了他人生那段令人窒息的最后的光阴。这三种不同的笔迹中,交织延伸,稀疏交替。我觉得自己好像在进行一次神秘的寻宝活动,循着断断续续的记忆碎片,拼凑一出华丽的剧幕。

小说文字稀少,但是对于它的认识一点也没有因此,让人可以有借口稍微懈怠下。越是往后,我觉得自己越是缺氧,意识越渐朦胧,文字在眼前浮动,扭曲成奇形怪状。我以为它可以很容易理解,原来不是。

在阅读这本小说的过程,我时常要停下来,屡屡思路,把中断的章节连上才可以继续。其实,它的内容不算复杂,主要是讲述一对中青搭档的夫妻婚姻不顺,妻子不安守分守纪,有许多情人,而丈夫则沉溺在自我幻灭的臆想里无法自拔。然而故事还没有结束~~~

这其实不算复杂吧,但是单单看第一遍,相信很多都会有种进入迷雾森林的错觉,如坠云里,摸不着头绪。我的第一遍是这样的。

而后,看了关于本书的一些解读。原路绕回,趁热,匆匆又粗粗浏览了遍,才算是大概把故事看懂了。

有的时候,看了一些评价很好的小说,慕名而去,大多时候,却铩羽而归。真的让人气馁。在这反面,尤其是看国外名著,真的是感同身受。

我不知道,这是我的问题,还是书的问题,亦或是两者兼有。

不过,有些书,往往在第一遍读不觉如何,第二三遍却挺有滋味,甚至是神奇。书真的不是一眼可以看穿的,也许过段时间来看,又会有些新的体会也未尝可知。我这样期待。

总而言之,这本书还是挺精彩的,不过可能是文化的差异,我对于国外的接受度会稍微低些,也许是没有感同深受。

期待下一次的重读。

《劳拉的原型》读后感(三):美在起点——关于《劳拉的原型》(蓝色珊瑚礁 /文)

很多的时候,我们买一本书,可能是因为作者的名气,贴上了“XX出品”的标签,就如同是有了一种品质的保障;可能是因为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好,磨砂纸的触感以及标题的“揪心”程度让你想要阅读它;可能是因为出版社的大牌程度,就如同一个大型的超市或者专卖店永远比小摊来得让人放心。《劳拉的原型》可以说是集这三者于一身的,《洛丽塔》作者的神秘未出版手稿作为噱头,白底黄字的具有现代感的简洁外表,人民文学的金字招牌,都是让我们不得不对之出手的原动力,但是,这些却只能成为吸引我们去阅读它的砝码,却不能成为我们说它是一本佳作的缘由。

然而,《劳拉的原型》没有让我们失望,尽管只是纳博科夫的未完成的片段,尽管这本书的实际内容量并没有多少,但是从那些小小的纸片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东西,却可能远远多过一部完成品。

本书保留了作者的原稿的影印、英文版的对照文,并且在另一页上进行了相应的翻译,可以说是最大程度地让读者自己去领会作者的含义,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分析作者的原意,解读小说中的世界。作者会在想什么?这个故事中的劳拉是什么样子?小说中的主人公王尔德到底应该定义或者被塑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疑问可能会困扰我们,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困扰,让我们自行发展这个故事,充实作者的构型,这个小说的筋骨已然完成,而这个小说的皮肉则以读者们原意的方式在每一的阅读它的脑海中自行生长。我想,可能这对于作者想要探讨的关于人的心理或者其他的东西更加便利吧,因为从我们每一个人自身的角度出发,能够思索的也就更多。

另一个角度说,手稿也为我们探寻纳博科夫的思考方向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我们可以从手稿的改动的痕迹中,见到他思考的过程,我们可以见到他在那些方面想了又想,在那些方面又回过头去改动,这些都有助于我们理解这部因为碎片而变得更加难懂的小说。

值得一提的是,我觉得比较值得我们好好读的还有弗拉基米尔的儿子的写在书前的注解,这让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这本书的背景,也可以以一种更加真实化生活化的角度了解作者,而不是仅仅从技术上去解读这本书,或者仅仅从文字去解读作者。而书后谭惠娟老师的译后记,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向,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去解读,毕竟作为一个非专业的读者,我们能够了解的有限,而这样的全方位的解读,能够是一般的读者也能够去理解,从书中收获更多的东西。

以上,就是我对本书的一点点的小小的想法。我想这本书是好的,是美的,因为它是一个起点,一个可以让读者自由发挥的起点,就如同伯纳科夫本人常常希望的那样,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泛黄的小卡片,展开我们自己的思索的翅膀,遨游在织梦者多雨的云天。

出处:九久社区 http://club.99read.com/comment/ReplyComment.aspx?cmtid=12930464

《劳拉的原型》读后感(四):切肤之痛、麻木欢愉和未尽之言(璃人泪/文)

璃人泪/文

若不是冲着纳博科夫,我不会去看这本书,然而读的时候,无处不在的老纳的印记却总是困扰着我,那么多似曾相识的情节编排、名称和暗喻,真怕我会陷入另一个故事情节中,无法诠释清楚这本书本来的意思。书里有原作卡片及卡片上内容的打印版,译文部分只占了四分之一篇幅,至多两个小时就可以翻完这本有点分量的小说,以我对老纳的了解,两个小时够了,但它毕竟和作者其他作品不同,不仅仅因为它未完成,本身的架构也很特别,再加上精神分析,真要将它完全理清,看两三遍也不算多。

读了译后记仍觉意犹未尽,于是上网去搜别人写的文章,褒贬不一莫衷一是。老纳的文章毁誉参半是常态,个人理解不同,喜欢和不喜欢的人本身也无法达成共识, 这部作品的评论多集中在德米特里究竟该尊重父亲的遗愿还是坚持出版这部作品,同时引申出这部作品究竟是会有遗珠之憾的杰作还是毁了老纳声誉的败笔。看完各 家之言,我愈发混乱了,没有答案,完全没有。还记得从前语文考试的阅读分析,都有几个得分点,即便是开放题和小作文也有一个基本导向。求新求奇的反传统创 新也能博高分,却得有相当翔实的论述和缜密的逻辑,其根本还是要找准一个切入点。用这个方法去品读《劳拉的原型》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无论是去肯定它也 好,否定它也罢,都很难找到一个切入点,可以言之凿凿地剖析它。后记称之为“元小说”,但它又明显没有《十日谈》这类元小说明朗的结构,它是作者的未尽之 作,我们无缘得窥全貌,只能揣测作者的想法,从零碎的卡片中去寻找线索,拼凑出它的完整形态,所以千人一面也是必然,不同分析、不同侧重点自然会得出截然 不同的答案。

走出对老纳的个人崇拜来读这部作品,克服被洛丽塔式的场景引入歧途的可能,假想这是一部凡人手稿,我们读到了什么?王尔德自我消亡的过程恰似一份详尽的精 神分析报告,刻画了我们的主观意志是如何支配着我们的身体,肉体的疼痛在似梦非梦的臆想中幻灭,如醉酒般的欢愉让人信服这正是源自内心的声音,低沉暧昧。 他的处境并不好,年轻貌美的妻子当然不是爱上他老迈的身体才和他在一起的,一本《我的劳拉》又撕扯着他残存的自尊。他的意念支撑着他去记录一份消亡的报 告,他试图挖掘出一份愉悦,让她想起他的时候不全是轻蔑和嫌恶,让他干干净净彻彻底底地消失,留给这世界一颗挣扎过却趋于平和的大脑。弗洛拉毕竟不是洛丽 塔,在她故作性感的刻意背后也该有她的内心剖析。或许猜测是多余的,一如只有八十回的《红楼梦》才是现存最佳版本。

——辛卯年读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劳拉的原型》

出处:九久社区 http://club.99read.com/comment/replyComment.aspx?cmtid=12936562

《劳拉的原型》读后感(五):纳博科夫式死亡

他相信生活中戏虐式的偏差,总喜欢让这些偏差成为故事发展的必然存在,比如那些死亡的原因:《K,Q,J》中,因为一场计划之外的大雨让玛萨感染了风寒,自此一振不厥,主谋成了最后的祭奠者。《透明》里面,胡夫一味地沉溺于过去的记忆,当火灾真的发生时,错把自己的房间换成当年的位置,落得个活活闷死。到了《防守》,最后的困境织了黑白相间的格子棋盘,我想卢仁并不是以自我毁灭来摆脱这盘人生棋局,而是为了寻找下一步可以行走的空间,在节节败退的失望下他看到了一片不再受到侵扰的黑格,那扇通往星空的窗户。还有《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中那个死亡的时差,V接到医院关于塞巴斯蒂安的病危通知,在午夜赶到病房,却坐在一个陌生人的旁边,听了他整晚的喘息直至其断气,最后被告之,塞巴斯蒂安早在他来之前就已经归西。

这一次,轮到纳博科夫自己了。德米特里在导言中简单地交代了他的最后时光,因为捕捉蝴蝶不慎跌倒,卡在了山坡上的险要处,过往的游客却误以为是节假日的特意安排。接受了一个普通的手术,却在康复期内感染了医院的杆菌。在他临死以前,一位刚打过喷嚏的护士忘记关好窗户让他受了凉,“我和母亲坐在他身边,眼睁睁地看着他喘了三口粗气后,因充血性支气管炎而停止了呼吸,我劝他吃的食物还堵在喉咙里。”

但,在这叠带着橡皮擦拭后仍残留着铅灰印记的小卡片中,他似乎还在做最后努力,去扮演魔法师的角色——一个体验着死亡愉悦的自我消除者。这叠手稿算一本小说么?人们会说,看,脉络已经明晰,人物、情节甚至组装的零件一应俱全。可还有多少空白会成为纳博科夫永远不能释怀的遗憾?他的光影世界,他众里寻觅的词句,他的魔法盒子似乎才刚刚打开。它们让我想到了画家的手稿,比如拉斐尔《草地上的圣母》草图的速写簿,拉斐尔在一张纸上尝试了四组构图,或者让圣婴回头,或者让圣婴走开,有一组出现了小圣约翰,还有一组,因为烦躁同时画了好几个姿势。它们都还没有经过拼贴,甚至是隐藏。赤裸地近乎于一种记录,记录了纳博科夫在那段时间所遭受的折磨。从130页到153页,卡片的右上角都以D字开头,一直到245页,D字开头的卡片再次出现,紧接着有三张以大腿(legs)为小标题的卡片。第130页的卡片上写着:

D

its tempting emptiness。

从这些卡片的内容来看,D显然是那Dying的首字母。死亡具有某种诱人的空虚

如果死亡真的是一种欢愉,一种对折磨的摆脱,那么他最大的恐惧,也许是未完之作被当成一件作品那样永久地存留于世。他必然是要销毁这些手稿的,就好像他会郑重其事地出版《固执己见》一样,他在向那些随意窜改访谈内容的记者们作出示范,铆着腰,蜷成了一只刺猬,捍卫着自己的领地:对精确近乎偏执的追求。这让人想到了莱奥纳多•达•芬奇,后者的晚年不再动笔画画,而改用文字去描述,他孜孜不倦地去推敲一个海浪旋转的细节,火苗吞噬木条的姿势,不停地修改却总不如愿。

我们亲爱的纳博科夫先生,好像是独自在后台化妆的女伶,她迟到了,时间所剩无几,其他人早已转到了试衣间。困难与阻碍才刚刚开始,她要从杂乱的大袋子里掏出粉底、睫毛膏、画眉笔、口红……终于,她要开工了,可唇彩应该选哪一种才最合适呢?还要与眼影相得益彰;她左边的脸颊刚刷过一层薄薄的胭脂,得轮到右边了,小粉刷轻轻地打着胭脂盒,抖出了细碎的小粉粒。“噗”的一声,黑幕蒙住了她的眼睛,在一阵骚乱之后,远处的工作人员提着尖锐的嗓音大喊着:“今晚的演出取消!”只是因为一个局外人的疏忽,哪个顽皮的小孩或是粗心的后勤人员破坏了舞台上的灯光线路,连带着接下来的时间,都被这骤然降落的黢黑抹掉了……他在最后一张卡片上写着:efface, expunge, erase, delete, rub out, wipe out ,obliterate。又用铅笔圈起了排在第一位的“efface”,抹去。他是被自己抹去的吗?还是被自己一直戏仿的尴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